首页 / 正文

闻一知十的过人才智

【原文】

子谓子贡曰:“女①与回也孰愈②?”对曰:“赐也何敢望③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日:“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注释】

①女:即“汝”,你。②愈:更,胜过。③望:比

【译文】

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哪一个强些?”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听说一件事就可以类推出十件事,我听说一件事不过类推出两件事罢了。”孔子说:“是不如他,我和你都不如他啊!”

【读解】

子贡和颜回都是孔子的高材生,所以孔子在子贡面前说话比较随便,让他自己比较一下与颜回哪个更聪明。子贡自认不如颜回,并用“闻一知十”和“闻一知二”作了生动的对比。孔子同意子贡的看法,并且谦虚地说:“不仅是你不如他,就是我也和你一样不如他啊!”满怀对颜回的爱意和赞扬。

孔子对颜回的赞扬还有许多,比如说他大智若愚(《为政》)、安贫乐道(《雍也》)等等,这里则主要是说他的聪明。

子贡一半因为要和颜回作对比,一半因为在老师面前谦虚,所以说自己只能闻一知二。按照孔子对一般学生的要求,应该是举一反三,即他所说的:“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告诉你一只角,你不能由此类推出另外相同的三只角,那就不再给你讲了。而颜回却能闻一知十,那可就比举一反三厉害多了。如果我们以下棋来作不尽恰当的比拟,闻一知二不过是业余水平罢了,举一反三可进入专业的初段,而闻一知十是不是可以达到“棋圣”的境界了呢?

当然我们也知道,无论是闻一知二、举一反三还是闻一知十,这里面的数字都只是些约数,并非真是可以量化的智商指标。之所以进行比拟,不过是为了突出颜回闻一知十的过人才智罢了。

此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作为子贡的老师,孔子能在学生面前公开承认连自己也不如颜回,这也可以见出圣人谦逊和坦然的风范。

猜你喜欢
  论语集注大全卷六·胡广
  孝经集传卷一·黄道周
  春秋管窥卷六·徐庭垣
  卷七·夏僎
  第七篇 箴言 第七十六章 强弱·林语堂
  卷十五·李光坡
  卷八十九·山井鼎
  卷二十四·鄂尔泰
  礼以道其志(1)·戴圣
  贵直论第三 知化·吕不韦
  管子轻重十·马非百
  士丧礼·佚名
  付嘱品第十·释法海
  复赵慧燮李晴峰居士书·太虚
  起世经卷第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七十八·彭定求

        卷778_1 【题季子庙】李季华   季子让社稷,又能听国风。宁知千载后,蘋藻冷祠宫。   卷778_2 【听琴】王玄   拂尘开按匣,何事独颦眉。古调俗不乐,正声君自知。   卷778_3 【失鹭鹚】李归唐   惜养来

  • 卷五百一十二·彭定求

        卷512_1 【答李昌期】杨洵美   三山载群仙,峨峨咸浪中。云衣剪不得,此路安可从。   我生亦何事,出门如飞蓬。白日又黄昏,所悲瑶草空。   虫声故乡梦,枕上禾黍风。吾道如未丧,天运何时通。   卷512_2 【宫

  • 提要·方回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瀛奎律髓       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瀛奎律髓四十九卷元方回编回所着续古今考已别着録是书兼选唐宋二代之诗分四十九类所録皆五七言近体故名律髓自序谓取十八学士登瀛洲五星聚

  • 卷三十三·表第七·柯劭忞

      ○行省宰相年表下   (表略)

  • ◎试院现形·李定夷

    县知事试验为中华民国考试士子之第一事前后已举行三次,旧僚新进,聚集一堂,所演笑柄,不一而足,兹琐述之,足供茶余酒后之一粲。当亦读者所许也。 口试一场,照知事试验章程,原系询问地方之人情风俗习惯,乃据应考者之传述。询问之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 列传二百十·纪昀

    列传宋 【一百十四】○宋一百十四宣缯薛极陈贵谊曾从龙 郑性之 余天锡许应龙 林略徐荣叟刘伯 正 李性传 陈韡【崔福】宣缯薛极陈贵谊曾从龙郑性之余天锡许应龙林略徐荣叟刘伯正李性传陈韡 【崔福】△宣缯宣缯庆

  • 五四二 寄谕署两江总督萨载等再行严搜徐首发沈成濯家并访查其更名情节·佚名

    五四二 寄谕署两江总督萨载等再行严搜徐首发沈成濯家并访查其更名情节乾隆四十三年九月二十一日大学士于<敏中>字寄署两江总督萨<载>、江苏巡抚杨<魁>,乾隆四十三年九月二十一日奉上谕:据萨载等奏接奉谕旨,将徐述夔之孙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六十·阿桂

    五月己未上谕内阁曰进勦金川官兵内间有阵亡伤亡者虽经交部从优议防但伊等俱殁于王事而所遗家口养赡无资着交各督抚提镇查明如有子弟即令顶补名粮其并无子弟亲老丁单者给与半饷以示体恤该部即遵谕行庚申丰升额舒常奏言

  •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二下·袁枢

    宋 袁枢 撰元颢入洛梁武帝天监八年秋九月辛巳魏封故北海王详子颢为北海王大通二年春正月癸亥魏以北海王颢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相州刺史 夏四月魏北海王颢将之相州至汲郡闻葛荣南侵及尔朱荣纵暴隂为自安之计盘

  • 韦夐传·令狐德棻

    韦夐是韦孝宽之兄,字敬远。性格恬淡质朴,不看重功名利禄。二十岁时,被征召为雍州中从事,因为不合心意,就称病离职。先后有十次被征召为官,均不出仕。当时太祖筹划大业,求贤若渴,听说韦夐保持高尚志节,不愿当官,心中非常敬佩,派使

  • 晋纪十三 中宗元皇帝中太兴二年(己卯、319)·司马光

    晋纪十三 晋元帝太兴二年(己卯,公元319年) [1]春,二月,刘遐,徐龛击周抚于寒山,破斩之。初,掖人苏峻帅乡里数千家结垒以自保,远近多附之。曹嶷恶其强,将攻之,峻率众浮海来奔。帝以峻为鹰扬将军,助刘遐讨周抚有功;诏以遐为临淮太守,峻

  • 六年·佚名

    (辛未)六年大明正德六年春正月1月1日○壬子朔,上率百官,行望闕禮,因賀大妃殿,平明受本朝賀禮。禮訖,會二品以上及經筵官入直諸將于殿庭,賜酒樂。○臺諫啓廢寺撤取人推鞫事,具壽永、金貞幹、申壽麟事。又啓曰:「掌樂院僉正任浩,前

  • 二十一年·佚名

    (戊子)二十一年大明萬曆十六年春正月1月1日○朔乙酉,全羅監司尹斗壽狀啓:龍潭縣,去十二月十五日,地震,自西南,聲甚轟輵。1月2日○丙戌,二所巡廳軍號,趁不受去。兵曹啓:「以夜深,不爲受去。」傳曰:「軍法解弛,於此可見。」命囚巡將李

  • 孟子集编卷十二·真德秀

    宋 真德秀 撰告子章句下【凡十六章】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食孰重曰礼重【任平声○任国名屋庐子名连孟子弟子也】色与礼孰重【任人复问也】曰礼重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亲迎则不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

  • 采薇·佚名

    ——战场上的生存体验【原文】采薇采蔽①,该亦作止②。曰归曰归,岁亦莫止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④。不遑启居⑤,玁狁之故。采薇采薇,蔽亦柔止(6)。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7)。

  • 丧服小记·姚际恒

    朱仲晦曰:「仪礼丧服,子夏作传,小记是解传中之曲折。」按:丧服传为子夏作,斯言岂可信?且丧服既以有传,焉得传又有记?必无此理。况篇中于传有合有否,岂是解传者乎?为此记者,徒见篇名丧服二字相同,遂云然,实未尝读二篇之文耳。今以文

  •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二卷·佚名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二卷法称菩萨造西天译经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普明慈觉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集布施学品第一之二论曰。故知自力所集。随其行相于一善道亦应守护。如地藏十论经云。如是十善业

  • 佛说洛叉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当谛听今我与汝。宣说洛叉陀罗尼。是陀罗尼难得值遇。由如诸佛。出于世间。阿难若有众生。得此陀罗尼能受持者。是人所获功德如持洛叉佛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