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百一十二

 

  卷512_1 【答李昌期】杨洵美

  三山载群仙,峨峨咸浪中。云衣剪不得,此路安可从。

  我生亦何事,出门如飞蓬。白日又黄昏,所悲瑶草空。

  虫声故乡梦,枕上禾黍风。吾道如未丧,天运何时通。

  卷512_2 【宫词】长孙翱

  一道甘泉接御沟,上皇行处不曾秋。

  谁言水是无情物,也到宫前咽不流。

  卷512_3 【和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卢求

  高情推谢守,善政属绵州。未落紫泥诏,闲登白雪楼。

  晴江如送日,寒岭镇迎秋。满壁朝天士,唯予不系舟。

  卷512_4 【雨】欧阳衮

  细雨弄春阴,馀寒入昼深。山姿轻薄雾,烟色澹幽林。

  鹿践莓苔滑,鱼牵水荇沈。怀情方未已,清酒漫须斟。

  卷512_5 【田家】欧阳衮

  黯黯日将夕,牛羊村外来。岩阿青气发,篱落杏花开。

  草木应初感,鶬鹒亦已催。晚间春作好,行乐不须猜。

  卷512_6 【神光寺】欧阳衮

  香刹悬青磴,飞楼界碧空。石门栖怖鸽,慈塔绕归鸿。

  有法将心镜,无名属性通。从来乐幽寂,寻觅未能穷。

  卷512_7 【和项斯游头陀寺上方】欧阳衮

  步入桃源里,晴花更满枝。峰回山意旷,林杳竹光迟。

  远寺寻龙藏,名香发雁池。间能将远语,况及上阳时。

  卷512_8 【秦原道中】欧阳衮

  分险架长澜,斜梁控夕峦。宿云依岭断,初月入江寒。

  缁化秦裘敝,尘惊汉策残。无言倦行旅,遥路属时难。

  卷512_9 【月峰寺忆理公】欧阳衮

  共来江海上,清论一宵同。禅榻浑依旧,心期浩已空。

  惊春花落树,闻梵涧摇风。二谛欣咨启,还应梦寐通。

  卷512_10 【寄陈去疾进士】欧阳衮

  放迹疑辞垢,栖心亦道门。玄言萝幌馥,诗思竹炉温。

  解带摇花落,弹琴散鸟喧。江山兹夕意,唯有素交存。

  卷512_11 【听郢客歌阳春白雪】欧阳衮

  寂听郢中人,高歌已绝伦。临风飘白雪,向日奏阳春。

  调雅偏盈耳,声长杳入神。连连贯珠并,袅袅遏云频。

  度曲知难和,凝情想任真。周郎如赏羡,莫使滞芳晨。

  卷512_12 【南涧寺】欧阳衮

  春寺无人乱鸟啼,藤萝阴磴野僧迷。云藏古壁遗龙象,

  草没香台抱鹿麛。松籁泠泠疑梵呗,柳烟历历见招提。

  为耽寂乐亲禅侣,莫怪闲行费马蹄。

  

猜你喜欢
  陈偕·唐圭璋
  第二出 名逋·李渔
  ◆汪文节公泽民(宛陵遗稿)·顾嗣立
  第七十二回 邀赦书恩施闺阃·陈端生
  卷十四·仇兆鳌
  寻路的人·周作人
  卷517 ·佚名
  巻二十五·李攀龙
  卷一百七十二·陈思
  卷七十四·陈思
  山歌·刘半农
  卷八十三·吴之振
  卷三百四十一·陈廷敬
  御选金诗姓名爵里·康熙
  卷三十·沈季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四集卷六十三·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六十三古今体一百三十一首【己亥九】文庙释奠礼成有述圣祖於斯避暑曾养恬乐利被黎蒸闾阎此日较前盛礼乐百年以後兴爰建庙堂欣庆落载因释奠仰依凭菁莪雅化捷影响已有庠间俊秀升【丙申夏诏於热

  • 花蕊夫人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花蕊夫人,姓徐,后蜀孟昶之妃。后被掳入宋宫,为宋太祖所宠。 述国亡诗 花蕊夫人徐氏 君王城上竖降旗, 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 更无一个是男儿。 花蕊夫人诗鉴赏 徐氏,青城(今四川灌县西)人,才貌双全,得幸于后

  • 芸隐倦游稿·施枢

    宋 施枢 撰立春雪花风细拂春旗一色云边漏暖曦羣吏守文行故典长官书祝致新祠土牛底事遭身碎防胜随时把鬓欺争似野人闲可睡枕边掻髪自吟诗感春等闲羇旅欲归难又见蔬盘簇防幡九十日春从此始万千心事对谁言梅边粉坠寒香

  • 卷十一·齐四·佚名

    齐人有冯谖者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

  • 卷一九四 唐紀十·司马光

      起玄黓執徐(壬辰),盡強圉作噩(丁酉)四月,凡五年有奇。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貞觀六年(壬辰,公元六三二年)   春,正月,乙卯朔,日有食之。   癸酉,靜州獠反,將軍李子和討平之。   文武官復請封禪,上曰:「卿輩皆以封禪為

  • 第六回 下朝鲜贝勒旋师 守甯远抚军奏捷·蔡东藩

      且说朝鲜国地滨东海,古时是殷箕子分封地,后来沿革不一,到了明朝,朝鲜国王李成桂,受明太祖册封,累年进贡,世为藩属。当杨镐四路出塞的时候,朝鲜曾出兵相助。应第四回。杨镐败还,朝鲜兵多被满洲擒获,满洲太祖释归朝鲜部将十

  • ●卷三·佚名

    ○北京大教堂被围记天主教教堂在京者共四处,分东西南北。在北者,名北堂。其教中大掌教即住在内。当使馆未被围之前,京城内无攻战屠戮之患者共有两处,其一即北堂,其一乃美国教会及北京学堂也。自六月二十号,各国民人入居英使

  • 卷之一百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四百七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九一九 户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四月至六月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黏单)·佚名

    九一九 户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四月至六月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黏单)乾隆四十七年十月初五日吏部为遵旨查议事。考功司案呈,吏科抄出本部会题前事等因。乾隆四十七年九月十七日题,本月十九日奉旨:王燕绪、汪镛、于

  • 五五五 寄谕江苏巡抚杨魁查明沈德潜子嗣及家藏逆书情形·佚名

    五五五 寄谕江苏巡抚杨魁查明沈德潜子嗣及家藏逆书情形乾隆四十三年十月十五日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于<敏中>字寄江苏巡抚杨<魁>,乾隆四十三年十月十五日奉上谕:沈德潜并无为国家出力之处,朕特因其留心诗学,且怜其晚

  • 三七 军机大臣奏蒋赐棨允称寄信回家问明有无收存《永乐大典》片·佚名

    三七 军机大臣奏蒋赐棨允称寄信回家问明有无收存《永乐大典》片乾隆三十八年二月二十三日臣等遵旨寄信高晋,询问徐干学等家有无收藏《永乐大典》,因高士奇籍隶浙江,并拟写寄知三宝。又臣等面奉谕旨,并及原任大学士蒋廷锡

  • 闗中奏议巻六·杨一清

    (明)杨一清 撰○巡抚类一为地方事兵部覆准礼部咨于礼科抄出巡抚陜西地方兼督理马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杨一清题准兵部咨该本部题前事照得各处巡抚等项都御史旧例在边方者四月在腹里者八月俱该赴京议事其辽东宣府大同山西

  • 卷三十·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十明 杨士奇等 撰治道宋仁宗天圣七年羣牧判官庞籍答诏论时政奏曰臣幸辱班联获当次对辄陈管见仰渎纩旒内揣狂愚当从震殛臣闻服忠义者皆怀爱君

  • 卷九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夀盛典初集卷九十二歌颂三十二【词臣二十四】万夀诗【四言八首】翰 林 院 庶 吉 士【臣】钱廷献春日载阳圣人万夀乾坤清宁川岳澄秀百神怀柔翼卫左右元气氤氲爰保爰佑和风翕习敷华错绣金石肆陈箫韶

  • 卷七十一·陈祥道

    宋 陳祥道 撰禘禮祫禮士虞禮曰哀薦祫事【始虞謂之祫事者主欲其祫先祖】喪服曰都邑之士則知尊禰大夫及學士則知尊祖諸侯及其太祖天子及其始祖之所自出【始祖之所自出謂祭天也】周禮大宗伯以肆獻祼享先王以饋食享先王

  • 尚书七篇解义卷一·李光地

    大学士李光地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勲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古者无谥放勲重华皆颂其德美之称故孟子屈原皆引为尧舜之号若禹臯则文命允廸皆属下文读之亦道德美而辞繁耳钦在内明则敬之通也文在外思则文

  • 俱舍论疏 第六卷·法宝

    俱舍论疏 第六卷沙门法宝撰分别根品第二之四论。如是已说至说为因缘。此下当品大文第三明因.及缘。将欲释义先结引也论。且因六种。文中有二。一六因。二四缘。缘次后说先释因故。故言且因六种论。何等为六。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