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臣】等谨案表记集传二卷明黄道周撰道周有三易洞玑别著录是书亦在经筵日纂辑进呈其自序以为古者窥测天地日月皆先立表为表记之所由名夫古者制字表里皆从衣谓衣之着于外者人之言行犹衣之章身郑康成云以其记君子之徳见于仪表者是为本义必取义于八尺之表测土深正日景以御远近髙深反属濶远又表记一篇古注约分九节正义曰称子言之凡有八所皇氏云皆是发端起义记者详之故称子言之若于子言之下更广开其事或曲説其理则直称子曰今检上文体例或如皇氏之言今依用之故于诸节脉络相承处必详记之如云此经又广明恭敬之事又云此一节总明仁义之事又云自此以下至某句更广明仁义之道前儒説经于章段离合之间其慎如此陈澔不用注疏次第强分四十余章后来説经者皆讥其失今乃约之为三十六章皆古训所未有更于説经之法有乖其解首节云易与诗隐而显书不矜而庄春秋不厉而威礼乐不言而信更属强分葢道周此书亦全引春秋解之故曰坊表二记不专为春秋而以春秋发其条例则百世而下有所稽测得其晷影夫坊记一篇如曰以此坊氏诸侯犹有畔者又云以此示民民犹争利而忘义又云以此坊民诸侯犹有薨而不葬者其通于春秋初无事强合至表记篇则多言君子恭敬仁义之徳而必以春秋证之于经之本义反荒矣又引韦鼎见王通之事则误信伪书于考据亦疏而其説春秋互证旁通颇有发明犹之胡安国春秋传虽未必尽得经意特以议论正大因事纳规甚有关于世教遂亦不可废云乾隆四十六年十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费墀

猜你喜欢
  思辨録辑要卷二十四·陆世仪
  大学纂笺卷二·詹道传
  论语集注考证卷一·金履祥
  ●七、经学统一时代·皮锡瑞
  四书蕅益解重刻序·智旭
  第六章 11·辜鸿铭
  卷一百四十三·卫湜
  卷四·江永
  卷二十二·李光坡
  卷三十·王昭禹
  忧边第十二·桓宽
  卷二十九·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九·玄奘
  卷一·印光
  复王容子居士书·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四十二·彭定求

        卷642_1 【圣政纪颂】来鹄   三皇不书,五帝不纪。有圣有神,风销日已。何教何师,   生来死止。无典无法,顽肩奡比。三皇实作,五帝实治。   成天造地,不昏不圯。言得非排,文得圣齿。表表如见者,   莫若乎史。

  • 卷一百五十六·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五十六  明 冯惟讷 撰 别集第十二 志遗 上古 逸诗 夏后氏孔甲田于东阳萯山天大风晦冥孔甲迷惑入于民室主人方乳或曰后来见良日也之子是必大吉或曰不胜也之子是必

  • 卷六·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千叟宴诗【乾隆五十年】卷六预宴九十四人诗一百八首【防领】刘 嵦【年六十三】史册饶他莫并肩我皇文德洽垓埏四编诗集澜观海七阁全书日丽天学启塞垣涂二万讲临璧水士三千舜歌尧戒丰岐鼓史册饶他莫并

  • 卷十七·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十七嘉善曹庭栋编雪溪集主铚字性之汝隂人昭素之后也博学有才识常同子正荐于朝视秩史官给札奏御时秦桧柄国忤其意遂遭摈斥尝居庐山结诗社后避地剡溪山中日以觞咏自娱着有默记国老谈苑侍儿小名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九十一·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四商世系表畧子姓契之後也其先帝喾次妃有娀氏女祈於高禖有玄鸟之祥遂生契契为唐虞司徒教民有功封於商契生昭明昭明生相土相土生昌若昌若生曹圉曹圉生冥冥生振振生微微生报丁报丁生报乙

  • 五五五 寄谕江苏巡抚杨魁查明沈德潜子嗣及家藏逆书情形·佚名

    五五五 寄谕江苏巡抚杨魁查明沈德潜子嗣及家藏逆书情形乾隆四十三年十月十五日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于<敏中>字寄江苏巡抚杨<魁>,乾隆四十三年十月十五日奉上谕:沈德潜并无为国家出力之处,朕特因其留心诗学,且怜其晚

  • 断讼 第十九·王符

    五代不同礼,三家不同教,非其苟相反也,盖世推移而俗化异也〔二〕。俗化异则乱原殊,故三家符世〔三〕,皆革定法〔四〕。高祖制三章之约〔五〕,孝文除克肤之刑〔六〕,是故自非杀伤盗臧,〔七〕文罪之法,轻重无常,各随时宜,要取足用劝

  • 卷之九 主术训·高诱

    主术训上主,君也。术,道也。君之宰国统御臣下,五帝三王以来,无不用道而兴,故曰主术也,因以题篇。人主之术,处无为之事,而行不言之教,教,令也。谓不言而事办也。清静而不动,一度而不摇,因循而任下,责成而不劳。成办而不自劳。是故心

  • 卷九·李光坡

    欽定四庫全書禮記述註卷九安溪 李光坡 撰禮運第九疏曰鄭云名曰禮運者以其記五帝三王相變易隂陽轉旋之道昔者仲尼與於蜡賓事畢出遊於觀之上喟然而歎仲尼之歎盖歎魯也言偃在側曰君子何歎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

  • 卷二十一·吕本中

    <经部,春秋类,吕氏春秋集解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解卷二十一宋 吕本中 撰襄公十有八年春白狄来左氏传春白狄始来公羊传曰狄者何夷狄之君也何以不言朝不能朝也刘氏意林诸侯间于天子之事则相朝相朝者考礼正刑一德以

  • 卷三十三·道世

    △兴福灾第二十七(此有八部)▲述意部第一昔优填初刻栴檀,波斯始铸金质。皆现写真容,工图妙相。故能流光动瑞,避席施虔。爰至发爪两塔,衣影二台,皆是如来在世,已见成轨。自收迹河边,阇维林外,八王请分,还国起塔,及瓶炭二所,於是十刹

  •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九·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九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第三持究竟瑜伽处地品第三如前所说十三住中。应知随彼建立七地前之六种唯菩萨地。第七一种菩萨。如来。杂立为地。何等为七。一种性地。二胜解行地。三净胜

  • 初恋·屠格涅夫

    《初恋》是俄国作家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创作的中篇小说,发表于1840年4月的《读者文库》。《初恋》写了四十余岁的中年人,符拉基米尔·彼德罗维奇对他十六岁初恋生活的回忆,并细致而独特地描写了少年“我”的心

  • 愿学集·邹元标

    诗文集。明邹元标(1551—1624)撰。八卷。元标字尔瞻,别号南皋,吉水(今属江西)人。万历进士。初出为官,因得罪张居正,谪戍都匀卫六年。后任谏官,以敢言著称。母死后.家居讲学近三十年,为东林党首领之一。天启元年(1621

  • 如意君传·徐昌龄

    明代文言小说。一名《则天皇后如意君传》,又名《阃娱情传》。徐昌龄著。其中一部分曾以《武瞾传》为题编入叶如壁之《杂纂醒睡编》。小说主要叙皇帝武则天晚年和男宠薛敖曹相爱并追求肉欲享受事。《金瓶梅词话》大量的

  • 三转法轮经·佚名

    梵名Dharmacakrasu^tra 。全一卷。唐代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册。佛陀成道之初,于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比丘宣说四谛之理,以由不同角度讲述三遍,称三转十二行相,遂成此经。异译本有东汉安世高所译转法轮经一卷,南传佛教亦有

  • 四泥犁经·佚名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说提舍瞿波离等四人苦果,及出其因,亦出礼三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