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逸句卷一天象迅风赋          【汉】赵 壹惟巽卦之为体吐神气而成风纤微无所不入广大无所不充经营八荒之外宛转毫毛之中察本莫见其始揆末莫覩其终啾啾飕飕唫啸相求阿那裵徊声若謌 
- 万历十九年闰三月丙寅朔彗入娄○大学士申时行男用嘉赘于故给事董道醇因就试浙江中式有言其越省弊中者时行奏请覆试  上以无私不必再试至是御史李用中复言之时行请革其子举人准承荫入监并恳乞休  上优答之命供职如故○ 
- 参议院参政杨惺吾先生守敬于民国三年逝世,兹特将先生事迹详志之。先生湖北宜都县人,同治壬戍科举人,曾任黄冈县学及黄冈府学教授,选授安徽霍山县知县,由张文襄改保内阁中书,历充礼部礼学馆顾问、出使日本大臣随员、湖北勤成 
- 凤山县东至港西里五十五里,南至河马矶头三百七十里,西至打鼓港十里,北至二赞行溪台湾县界八十里。台湾县东至罗汉门内门六十五里,西至海三里,南至二赞行溪凤山县界二十里,北至曾文溪嘉义县界三十里。嘉义县东至大武垄山二十 
- 凡九章子思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脩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                 [题解]《在宥》以篇首句中二字名篇。本篇较长,内容也较杂。大体说来,全篇的基本宗旨是发挥无为而治的思想。开头提出“闻在看天下,不闻治天下也”,是全篇的总纲,以下各段大体围绕这个纲领展开。第一段为议 
-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官集注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集注卷九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秋官司寇第五寇害也刑之设以除民害天地之气春生秋杀故司寇为秋官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秋官司寇使帅其属而掌邦 
- 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二十五目録周礼乃立天官冡宰使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监察御史【臣】赵青藜以九职任万民一曰三农生九谷检讨【臣】周长发以九式均节财用监察御史【臣】周祖荣以官府之六叙正羣吏一曰以 
-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白地藏菩萨言:仁者,愿为天龙四众及未来现在一切众生。说娑婆世界及阎浮提罪苦众生所受报处地狱名号。及恶报等事。使未来世末法众生知是果报。地藏答言:仁者,我今承佛威神及大士之力。略说地狱名号及罪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  尔时大婆罗门白佛言。世尊。诸修大乘法者当行何行。佛告婆罗门言。如我今说当如是行。婆罗门。汝今当知。若有修大乘法者。自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 
-     天亲菩萨造    真谛三藏译  顶礼三世尊  无上功德海  哀愍度众生  是故我归命  清净深法藏  增长修行者  世及出世间  我等皆南无  我所建立论  解释佛经义  为彼诸菩萨  令知方 
-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者。牟尼大仙之灵言也。总持真句悲救要门。绾悉地之玄宗。息波澜之苦海。二十八部之神众。同誓护于斯经。罗刹吞毒之都军。发慈心而警卫。药叉大将数穷百垓。动石擎山散支为首。捧香花于舍卫。起 
- 	嘉兴大藏经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卷第八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经唐 圭山大师宗密 述疏宋 长水沙门子璇 录记清荆溪后学沙门行策会编○八断持说未脱苦果疑。●疏二初随章叙 
- 参同契五相类秘要。北宋卢天骥撰。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众街类。题“太素真人魏伯阳演,宣德郎权发遣提举淮南西路学事借 绯鱼袋臣卢天骥上进。”卢为北宋人。魏伯阳显为托名,李约瑟 《Science and civilisa 
- 二卷。元张嗣成 (生卒年不详)撰。张嗣成,元代正一道道士,为三十九代天师,自号太玄子。撰有《道德真经章句训颂》二卷。自张道陵于东汉顺帝时创立五斗米道,经历朝而至元,张家三十八代子孙相传而至张嗣成。其间几经分化 
- 诊断学著作。清·吴谦 (六吉)等编纂。刊于乾隆七年(1742)。本书系清政府组织医官编纂的大型综合性医学丛书 《医宗金鉴》 的第34卷。书中介绍望、闻、问、切四诊的详细内容,并编以四言歌诀形式,便于学者习诵掌握。卷 
- 唐代小说是我国古代小说艺苑中的香艳奇葩。它是在魏晋南北朝的志人、志怪的小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标志着我国小说发展的成熟。它以自己的独立完整的耕新的英姿,赢得古今读者、评论家们的青睐,争得了同诗歌、散文相抗 
- 无着菩萨造颂。世亲菩萨造释。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与《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论》同本,而不列经文,后附略明般若末后一颂赞述,即义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