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五章 16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

辜讲

孔子说:“当一群人经常坐在一起聊天,却在交谈中总结不出什么原则或真理,而仅仅通过一些小小的才智及看似聪明的俗语来自娱,这是多么可怕呀! ”

猜你喜欢
  上经需传卷二·孔颖达
  卷三十一 丧服第十一·郑玄
  论语稽求篇卷六·毛奇龄
  卷四·叶梦得
  春秋左传谳卷七·叶梦得
  卷二百六十·秦蕙田
  目录·李如圭
  夏书·五子之歌·佚名
  五 杜威哲学的根本观念·胡适
  卷五百六十六·佚名
  卷二百一十二·佚名
  卷三十七·佚名
  三十七、牛过窗棂·慧开
  卷第二·道宣
  五母子经之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周密·唐圭璋

      密字公谨,号草窗,济南人。流寓吴兴,居弁山,自号弁阳啸翁,又号四水潜夫。生于绍定五年(1232)。曾为义乌令,入元不仕。卒于大德二年(1298),年六十七。有草窗词、旉洲渔笛谱、齐东野语、癸辛杂识、志雅堂杂钞、浩然斋雅谈、武林

  • 卷十八·吕本中

    钦定四库全书 东莱诗集卷十八    宋 吕本中 撰处暑 平时遇处暑庭户有余凉乙纪走南国炎天非故乡寥寥秋尚远杳杳夜光长尚可留连否年丰秔稻香 教授郑国材挽诗 松桂在荆棘所趋故不同虽云被剪伐所至仰清风念子行古

  • 先天集钞·吴之振

    许月卿箕山箕山惟一瓢,襄邑亦四壁。古今一许氏。传家以清白。茶山与东莱,三诗映圭璧。后来二三贤,题品互绎。南轩推学授,晦翁要事实。亦有小东莱,经济亦何切。极意深源流,敷殖久大业。临川有二许,我来秋萧瑟。抚卷三叹起,寒

  • 寄题玉山诗【张翥】·顾瑛

    至正九年秋海道粮舶毕达京师皇上嘉天妃之灵封香命祀中书以翥【缺】载直省舍人彰实徧礼祠所卒事于漳还次泉南卧疾度嵗乃仲春至杭遂以驿符驰上官而往卜山于武康克襄先藏秋过吴门顾君仲瑛留宴草堂之墅宴賔十有二人分题玉

  • 卷二百三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三十九道士类五言古贻韦链师        【唐】储光羲精思莫知日意静如空虚三鸟自来去九光遥卷舒新池近天井玉宇停云车余亦苦山路洗心祈道书越中逢天台太乙子    【唐】

  • 卷二十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十八秋类五言古杂诗          【晋】左 思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柔条旦夕劲緑叶日夜黄明月出云崖皎皎流素光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鴈翔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壮齿不恒居嵗暮常

  • 志第十七 符瑞上·沈约

    夫体睿穷几,含灵独秀,谓之圣人,所以能君四海而役万物,使动植之类,莫不各得其所。百姓仰之,欢若亲戚,芬若椒兰,故为旗章舆服以崇之,玉玺黄屋以尊之。以神器之重,推之于兆民之上,自中智以降,则万物之为役者也。性识殊品,盖有愚暴之理

  • 卷四百三十四 元祐四年(己巳,1089)·李焘

      起哲宗元祐四年十月盡其月   冬十月丁酉朔,詔無得受文彥博乞致仕章。   戊戌,翰林學士蘇轍進呈神宗御製集,宰臣呂大防進讀詩數篇,太皇太后泣下。大防奏曰:「神宗文章自萬世不朽,願少抑聖情。」   己亥,翰林學士承

  • ◎徐世昌操纵时局·刘以芬

    徐世昌与北洋系关系甚深,其地位仅亚于袁世凯。当前清末叶,徐即己任东三省总督,官阶远超冯(国璋)、段(祺瑞)上,故不特彼二人不敢与徐抗颜行,即袁对之亦极礼下,但观袁称帝时有所谓“嵩山四友”,徐居其一,即可窥见。徐既有此凭藉,其心

  • ●郑氏史料续编卷二·佚名

    ·四二、福建巡按王應元殘揭帖(上缺)伸著議處。山寇速行剿滅,以靖地方。該部知道。欽此。欽遵抄出到部,移咨備劄到職。奉此,隨案行按察司遵照勘劄奉旨內事理,即將李有功革職,拘提到官,研審失事情罪,依律確擬,具招解詳,以憑

  • 杨伯雄传·脱脱

    杨伯雄,字希云,真定藁城人。八世祖杨彦稠,后唐清泰年间,任定州兵马使。后来跟随后晋国君北迁,便居住在临潢。他的父亲杨丘行,任太子左卫率府率。杨伯雄在皇统二年(1142)中进士,海陵王留守中京时,杨丘行在那里当幕府官员。杨伯

  • 妙法莲华经纶贯·智旭

    妙法莲华经者。诸佛究竟之极谈也。原夫释迦牟尼如来。实成佛道以来。已经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为度众生。无有休息。数数示生。数数示灭。未种善根者。令种善根。已种善根者。令其成熟。已经成熟者。令得解脱。所有法味

  • 十二门论疏 第二卷·吉藏

    十二门论疏 第二卷观有果无果门第二若于因缘得悟者则因缘是门。若不悟者因缘于其人即非门。智度论释三三昧门义正尔。如治病差者□是药不差者于其非其药。又于悟因缘因缘是门。不悟即非门。当知此因缘未曾门非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十二卷·圆照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十二卷西京西明寺沙门圆照撰总集群经录上之十二帝曰。自师行后朕奉为穆大后。于西京造弘福寺可就翻译。所须人物吏力。并与玄龄商量务令优洽。既承明命返迹京师。遂召证义大德谙解大小乘经

  •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十四·石雨明方

    嗣法小師淨柱編詩偈二五言律對月懷白僧念屬懷君細,宵嚴景亦工,一方雲影淨,萬里月光通。好護北堂草,須珍林下風,團圞如有語,應寄老山翁。移菊何處殘秋色,當窗復傲然,以爭松柏秀,因對雪霜妍。冷淡宜孤衲,疏狂見隱賢,許多深遠意,如不

  • 柳待制文集·柳贯

    元代诗文别集。20卷。柳贯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简称为《待制集》。卷首有危素、苏天爵、余阙所写的3篇序,余阙序写于至正十年(1350)。卷1—2为五言古诗,卷3为七言古诗,卷4为五言近体,卷5—6为

  • 康平县乡土志·佚名

    地方志书。约为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由李绍纲、徐芳修纂。此志依清末部颁乡土志例目。一册不分卷。绍纲,时任县劝所总董;徐芳,县巡警总局董事。按清末固定目录程式填报成书。约四千五百字。记事止于光绪三十四年(19

  • 菩提心义·佚名

    一卷,著者不详。以五门分别明菩提心之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