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吕氏家塾读诗记卷十五

宋 吕祖谦 撰

郑氏诗谱曰曹者禹贡兖州陶丘之北地名周武王既定天下封弟叔振铎于曹今曰济隂定陶是也其封域在雷夏荷泽之野昔尧尝游成阳死而葬焉舜渔于雷泽民俗始化其遗风重厚多君子务稼穑薄衣食以致蓄积夹于鲁卫之间又寡于患难末时富而无教乃更骄侈十一世当周惠王时政衰昭公好奢而任小人曹之变风始作

蜉【音浮】蝣【音由】刺奢也昭公国小而迫无灋以自守好奢而任小人将无所依焉【孔氏曰昭公班以鲁闵公元年即位僖七年卒 陈氏曰有法则俭无法则奢俭则寡欲寡欲则小人无所投奢则多欲多欲则小人得以中其欲而自售小人得志则其国家必有危亡之祸而彼致祸之人亦且立而观之耳因而挺之耳孰与图其难而共其忧哉 释文无昭字曰一本作昭公国小而迫案郑谱云昭公好奢而任小人曹之变风始作又云蜉蝣至下泉四篇共公时作未详其正今诸本此叙多无昭公字】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毛氏曰兴也蜉蝣渠略也朝生夕死【孔氏曰蜉蝣郭璞曰似蛣蜣有角黄黒色陆玑云甲下有趐能飞夏日隂雨时地中出 蛣起吉反蜣音羗】楚楚鲜明貌郑氏曰喻昭公之朝徒整饰其衣裳不知君臣死

亡无日如渠略然【朱氏曰蜉蝣之羽翼犹人衣裳之楚楚然也然朝生暮死盖以比人之玩细娯而无逺虑者耳】 说文楚楚作□□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

程氏曰采采华饰

蜉蝣掘【求物反】阅【音悦】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音税】孔氏曰此虫土里化生掘阅者言其掘地而出形容鲜阋也阅者悦怿之意 郑氏曰麻衣深衣也【孔氏曰玉藻说诸侯之礼云夕深衣】 毛氏曰如雪言鲜洁 郑氏曰说犹舍息也 说文掘作堀

曹之贤者见其君危亡将至犹骄浮自喜而莫可告语也曰吾忧吾君危亡近在旦夕傥无所依其于我归处乎盖欲如楚芉尹申亥舍灵王于家之为也彼曹君方洁其衣服志气扬扬而贤者已悯之如亡国丧家之人可哀也哉表记曰君子不以口誉人则民作忠故君子问人之寒则衣之问人之饥则食之称人之美则爵之国风曰心之忧矣于我归说虽别有所指然文义正如此也

蜉蝣三章章四句

候人刺近小人也共【音恭】公逺【于万反】君子而好近小人焉【孔氏曰共公襄昭公子】

彼候人兮何【何可反】戈与祋【都外反】彼其【音记】之子三百赤芾【音弗】

毛氏曰候人道路送迎宾客者【孔氏曰夏官候人上士六人下士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身荷戈祋谓候人之属非候人之官长也】何揭也【孔氏曰担揭也】 孔氏曲礼疏曰戈钩矛防也如防而横安刄但头不向上为钩也直刄长八寸横刄长六寸刄下接柄处长四寸并广二寸【周礼冬官戈柲六尺有六寸注云柲犹柄也 柲音秘】 毛氏曰祋殳也【孔氏曰考工记殳长寻有四戈殳俱是短兵祋字从殳故知祋为殳也】贤者之官不过候人彼曹朝也 郑氏曰之子是子也毛氏曰芾韠也【孔氏曰芾是配冕之服形制同于韠祭服谓之芾他服谓之韠】一命緼【乌本反】芾黝【于纠反】珩【音衡】再命赤芾黝珩三命赤芾葱珩大夫以上赤芾乗轩【左传曰晋文公入曹数之以其不用僖负羁而乗轩者三百人也且曰献状】 孔氏曰贤者不过候人是逺君子也曹朝三百人皆服赤芾是其近小人也诸侯之制大夫五人今有三百赤芾爱小人过度也 董氏曰崔灵恩集注作何戈与缀郑康成于乐记引诗亦曰何戈与缀缀表也 说文曰高悬羊皮以惊牛马曰祋则以祋为表矣

维鹈【徒低反】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称【尺正反】其服毛氏曰鹈洿泽也【孔氏曰鹈水鸟形如鸮而极大喙长尺余颔下胡大如数升囊郭璞曰今之鹈鹕也好羣飞入水食鱼故名洿泽】梁水中之梁 欧阳氏曰此鹈当居泥水中以自求鱼而食今乃邈然高处鱼梁之上窃人之鱼以食而得不濡其翼咮如彼小人窃禄于高位而不称其服也

维鹈在梁不濡其咮【陟救反】彼其之子不遂其媾【古豆反】毛氏曰咮喙也媾厚也 张氏曰不遂其媾不称其宠待也今人谓遂意亦曰称意

荟【乌防反】兮蔚【于贵反】兮南山朝隮【子兮反】婉【于阮反】兮娈【力转反】兮季女斯饥

程氏曰荟蔚艸木之盛郁茂之状 张氏诗曰林木南山荟蔚时工斤樵斧竞朝隮举知趋利青冥上不念幽居季女饥【陈氏曰壮者趋利于山则弱女饥穷于室小人肆志于上则君子困穷于下】 董氏曰荟集作嬒娈作□説文同

候人四章章四句

鸤【音尸】鸠刺不壹也在位无君子用心之不壹也

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毛氏曰兴也鸤鸠秸【于入反】鞠也【李氏曰鸤鸠尔雅以为秸鞠方言以为戴胜今乃防鹆也】鸤鸠之养其子朝从上下暮从下上平均如一 郑氏曰淑善也 广汉张氏曰结云者实而不它也【孔氏曰谓坚牢不散如物之裹结】 陈氏曰君子动容貌斯逺暴慢正顔色斯近信出辞气斯逺鄙倍其见于容貌顔色辞气之间有常度矣岂固为是拘拘者哉盖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是以由其威仪一于外则其心如结于内者从可知也 董氏曰崔灵恩集注作其义一兮

鸤鸠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带伊丝其带伊丝其弁伊骐【音其】

毛氏曰飞在梅也 郑氏曰其带伊丝谓大带也大带用素丝有杂色饰焉【孔氏曰玉藻云杂带君朱緑大夫华是有杂色饰】毛氏曰弁皮弁也骐骐文也【孔氏曰马之青黒色谓之骐此字从马则谓弁色如骐马之文也顾命云四人骐弁执戈注云青黒曰骐弁类多矣知此是皮弁者以其韦弁以即戎冠弁以从禽弁绖乂是吊凶之事且不得与丝带相配唯皮弁是视朝之常服】 孔氏曰鸤鸠常言在桑其子每章异木言子自飞去母常不移也【蘓氏曰从其在梅则失其在棘从其在棘则失其在榛是以居一以俟之而无不及者 李氏曰若母无常处则其子不知所在】 朱氏曰其带伊丝其弁伊骐言有常度不差忒也 周礼弁师注大郑引诗作其弁伊綦

鸤鸠在桑其子在棘淑人君子其仪不忒【他得反】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朱氏曰忒差忒也有常度而其心一故仪不忒仪不忒则足以正四国矣大学传曰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

鸤鸠在桑其子在榛【侧巾反】淑人君子正是国人正是国人胡不万年

榛解见定之方中 郑氏曰胡不万年人欲其寿考李氏曰四方之逺犹且观而象之况国人安得不

祝而颂之乎

鸤鸠四章章四句

下泉思治也曹人疾共公侵刻下民不得其所忧而思明王贤伯也

程氏易剥上九传曰诸阳消剥已尽独有上九一爻尚存如硕大之果不见食将有复生之理上九亦变则纯隂矣然阳无可尽之理变于上则生于下无间可容息也隂道极盛之时其乱可知乱极则自当思治故众心愿戴于君子君子得舆也诗匪风下泉所以居变风之终也【陈氏曰乱极而不治变极而不正则天理灭矣人道絶矣圣人于变风之极则系之以思治之诗以示循环之理以言乱之可治变之可正也】

匪风下泉虽皆思周道之诗然匪风作于东迁之前此一时也下泉作于齐桓之后此又一时也

洌【音列】彼下泉浸彼苞稂【音郎】忾【苦爱反】我寤叹念彼周京毛氏曰兴也洌寒也下泉泉下流也 王氏曰苞丛生也 毛氏曰稂童梁【孔氏曰稂一名童梁是禾之秀而不实者】 郑氏曰忾叹息之意寤觉也 孔氏曰周京与京周京师一也因异章而变文耳 程氏曰泉之润物犹政令膏泽之及人泉寒洌则不能润物在下则不能及物浸渍则害物苞丛生之茂者乃反害之是皆不得其所也慨然既寤而叹念周道之衰也所谓思明王之时也 释文浸作寖曰本又作浸

洌彼下泉浸彼苞萧忾我寤叹念彼京周

毛氏曰萧蒿也【山隂陆氏曰即白蒿叶白茎粗斜生多者如数十茎有香气故祭祀以脂爇之】

洌彼下泉浸彼苞蓍【音尸】忾我寤叹念彼京师

朱氏曰蓍筮艸也【陆玑虫鱼疏曰似藾萧靑色斜生】 京师解见公刘

芃芃【薄工反】黍苗隂雨膏【古报反】之四国有王郇【音荀】伯劳【力报反】之

毛氏曰芃芃美貌郇伯郇侯也【孔氏曰左传富辰称毕原酆郇文之昭也嫌是伯爵故言郇伯郇侯也 程氏曰郇伯故方伯之有功者】 朱氏曰黍苗既芃芃然矣而又有隂雨以膏之四国既有王矣而又有郇伯以劳之伤今之不然也【曾氏曰四国有明王郇伯又劳之今咸无焉】

下泉四章章四句

曹国四篇十五章六十八句

吕氏家塾读诗记卷十五

猜你喜欢
  思辨录辑要卷二十六·陆世仪
  御制题宋版春秋分记·程公说
  卷十九·江永
  卷七·张廷玉
  却乱第十四·王诩
  说 明·梁漱溟
  诸漏尽品第十九·佚名
  卷一百·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二·佚名
  摩尼教残经一·佚名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九·宗喀巴
  华山法师辞世记·太虚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佚名
  贤劫经卷第八·佚名
  第二十五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零八·彭定求

        卷308_1 【太寥歌】张志和   化元灵哉,碧虚清哉,红霞明哉。冥哉茫哉,   惟化之工无疆哉。   卷308_2 【空洞歌】张志和   无自而然,自然之元;无造而化,造化之端。廓然悫然,   其形团圞。反尔之视,绝尔之

  • 岭云海日楼诗钞卷九·丘逢甲

    (癸卯、甲辰稿)(清光绪二十九、三十年)南武山人丘逢甲仓海著同怀弟瑞甲、兆甲编辑·梦题岳阳楼壁梦拥灵旗宝纛行,鸾骖小驻岳阳城。蒙蒙云气开南极,浩浩江流作楚声。衡岳雁归秋万里,洞庭龙卧月三更。他年记取题诗处,南纪

  • 卷二·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二翰林院检讨朱彛尊编周定王橚【六首】王高皇帝第五子洪武三年封吴十一年改封周洪熙年薨着元宫词一卷【静志居诗话元宫词百首宛平刘效祖序称周恭王所撰固为缪矣列朝诗集作周宪王亦非也其自序云元

  • 卷二百六十二·列传第二十一·脱脱

        李穀 昝居润 窦贞固 李涛 王易简 赵上交 张锡 张铸 边归谠 刘温叟 刘涛 边光范 刘载程羽   李穀,字惟珍,颍州汝阴人。身长八尺,容貌魁伟。少勇力善射,以任侠为事,颇为乡人所困,发愤从学,所览如宿习。年二十

  • 鉴识第二十六·浦起龙

    夫人识有通塞,神有晦明,毁誉以之不同,爱憎由其各异。盖三王之受谤也,值鲁连而获申;五霸之擅名也,逢孔宣而见诋。斯则物有恒准,而鉴无定识,欲求铨核得中,其唯千载一遇乎!况史传为文,渊浩广博,学者苟不能探赜索隐,致远钩深,乌足以辩其

  • 卷第一百五十·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梁纪六〔起阏逄执徐(甲辰),尽旃蒙大荒落(乙巳),凡

  • 卷二十七·张廷玉

    <史部,编年类,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卷二十七 【起壬午明神宗万历十年尽辛卯明神宗万历十九年】凡十年 【壬午】十年春正月免天下逋赋 【张居正言百姓财

  • 第十二章 论年老——人生自然的节奏·林语堂

    自然的节奏之中有一条规律,就是由童年,青年,老年,衰颓,以至死亡,一直支配着我们的身体。在安然轻松的进入老年之时,也有一种美。我常引用的话之中,有一句我常说的,就是&ldquo;秋季之歌&rdquo;。我曾经写过在安然轻松之下进入老

  • 自序·孙中山

    文奔走国事三十馀年,毕生学力尽萃于斯,精诚无间,百折不回,满清之威力所不能屈,穷途之困苦所不能挠。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用能鼓动风潮,造成时势。卒赖全国人心之倾向,仁人志士之赞襄,乃得推覆专制,创建共和。本可

  • 卷二百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十一象纬考两仪明史天文志曰楚词言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浑天家言天包地如卵裹黄则天有九重地为浑圆古人已言之矣西洋之说不背於古而有验於天其言九重天也曰最上为宗动天无星辰每日带各重

  • 225.胡维庸案件·林汉达

    明太祖是农家出身的,对农民生活多少有点了解。他即位以后,也注意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他告诫地方官员说:“现在天下刚刚安定,百姓财力困乏,好像初飞的鸟,不能拔它的毛;新种的树,不能摇它的根。”他要官员们廉洁守法,不能贪赃枉

  • 卷十二·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要义卷十二宋 魏了翁 撰庄二十五年至三十二年【一】六月夏之四月文十五年直六月传注非常至月错正义曰此及文十五年昭十七年皆书六月朔日有食之昭十七年传称祝史请所用币昭子许之平子御之曰止也

  • 三正考卷一·吴鼐

    工部主事呉鼐撰造厯之初建子史记索隐黄帝建子鼐按黄帝命大挠作甲子以四甲子为厯元则是建子无疑也若建寅则四甲子乃在癸亥嵗之十一月唐虞建寅尧典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鼐

  • 卷七十二·佚名

    △初分观行品第十九之三尔时具寿善现复答舍利子言:如尊者所云:何谓观诸法者,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观色非常非无常。观受想行识非常非无常。观色非乐非苦。观受想行识非乐非苦。观色非我非无我。观受想

  • 慈悲道场忏法 第九卷·佚名

    慈悲道场忏法 第九卷已为人道竟次第三恶道礼佛为阿鼻地狱礼佛第一今日道场同业大众。从归依已来讫此章后。每言万法虽差功用不一。至于明闇相形唯善与恶。善者则谓人天之胜途。恶者则谓三途之异辙。修仁义则归

  • 虎丘径山二祖长少伦叙考·聂先

    虎丘径山二祖长少伦叙考五灯会元。载昭觉勤祖法嗣。径山杲居首。而虎丘隆次之。盖会元辑於大川济公。系妙喜四世孙。推尊其祖。宜乎列径山於虎丘之前也。但严统诸书。亦仍会元之旧文。先径山而次虎丘。则不得不引虎丘

  • 英吉沙尔厅乡土志·佚名

    英吉沙尔直隶厅,中国清代新疆省所辖的一直隶厅。原为英吉沙尔回城,附属于喀什噶尔城(今喀什市)。“英吉”,维吾尔语意为“新”;“沙尔”为城,英吉沙尔即新城之意,一作“英噶萨尔”。

  • 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范·朱元璋

    简称《玄教立成斋醮仪》。道书。此为明太祖朱元璋敕礼部召集道教徒把旧来的斋醮仪范,“去繁就简,立成定规”。参加编撰的有宋宗真、赵允中、傅同虚、邓仲修、周玄真等。此斋醮仪范较宋元以来诸家斋仪大为简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