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尚书句解卷十三

元 朱祖义 撰

文侯之命第三十【幽王为犬戎所杀平王东迁文侯扞王于艰有大功平王锡之以秬鬯圭瓉故作此篇】

平王锡晋文侯秬鬯圭瓉【晋文侯乃唐叔之后也名仇字义和薨谥文侯有功王室平王予之以秬鬯圭瓉使得祭祀此诸侯之盛礼非有大功不足以当此曰平王锡是知礼乐自天子出秬黑黍鬯郁金香草以郁金酿和黒黍为酒圭瓉以玉为勺柄所以酌郁鬯祼地以求神也秬巨鬯畅瓉才但反】作文侯之命【遂作此书】文侯之命【竹简所题】王若曰父义和【天子称同姓诸侯曰伯父叔父亲之也义和文侯之字不名而字尊之也】丕显文武【言大显明之徳者文玉武王】克慎明徳【能谨慎修明其徳】昭升于上【其徳上则昭然登升于天】敷闻在下【下则敷布其声闻于民】惟时上帝集厥命于文王【惟是上天集其命于文王之身以有天下】亦惟先正克左右昭事厥辟【亦由先世为百官之长如周召毛毕居其左右显然承事其君】越小大谋猷【故其或谋小事或谋大事】罔不率从【人无不相率顺从平王谓今日之难由无贤臣所致也】肆先祖怀在位【故我之先祖自成康以下安然在天位为天子】呜呼闵予小子【平王叹伤我小子】嗣造天丕愆【今日继幽王而立乃遭天降大咎幽王为犬戎所杀】殄资泽于下民【殄絶斯民所资借之徳泽而不加于下民】侵戎我国家纯【所以夷狄得侵伐我王国如此之大】即我御事【即今我治事之臣】罔或耆寿【无或有老成更事者】俊在厥服【与俊而有才徳者在位服其事】予则罔克【予又无能不足胜任】曰【我之所言】惟祖惟父【惟同姓在祖父行者是頼】其伊恤朕躬【其谁能忧我身之陷于天变而力救之欤】呜呼有绩予一人【叹同姓诸侯在祖父之行者诚有功在我一人】永绥在位【我庶几得长安在位】父义和【平王又呼而告】汝克昭乃显祖【汝能昭明汝显祖唐叔之训】汝肈刑文武【汝之身始能法文武之道】用防绍乃辟【用能会合继续汝君于文武而无愧】追孝于前文人【使继志述事追孝于前文徳之人】汝多修扞我于艰【战功曰多汝文侯多所修治以扞卫我于艰难之中】若汝予嘉【如汝者我实嘉善其功绩】王曰父义和【又呼而告】其归视尔师【其归晋国临视尔之众民】宁尔邦【安宁尔之邦国】用赉尔秬鬯一卣【赉予以秬鬯一中尊使得以祭祀其祖葢非上之赐则诸侯不敢用此礼卣由】彤弓一【赤色弓一】彤矢百【赤色矢百】卢弓一【黒色弓一】卢矢百【黒色矢百诸侯蒙弓矢之赐始得专征伐】马四匹【马四匹为一乗】父往哉【父以尊之往之汝国】柔逺能迩【欲怀柔逺人当自能怀迩人始】惠康小民【惠爱安康小民】无荒宁【无荒忽自安】简恤尔都【简阅其士惠爱忧恤其民于尔都国之中】用成尔显徳【成尔明徳】

费誓第三十一【伯禽诸侯其书得附帝王之后以精于治兵庶几王道孔子存之费鲁东郊之地伯禽方就侯国徐戎淮夷遽兴兵侵伐伯禽誓师于费以御之也】

鲁侯伯禽【鲁国诸侯名伯禽周公之子】宅曲阜【始居鲁国曲阜之地】徐戎并兴【徐戎淮夷并兴兵侵伐鲁】东郊不开【二种作乱于鲁东境故鲁东郊外捍御之门闭而不开】作费誓【伯禽誓师作此书费泌】费誓【竹简所标】公曰【伯禽言】嗟人无哗听命【咨嗟众人无喧哗静以听我命】徂兹淮夷徐戎并兴【往者居此淮浦之夷徐州之戎并兴为寇】善敹乃甲胄【善简择汝甲以卫身胄以卫首敹聊】敿乃干【干楯也安国谓施汝楯纷纷如绶而小系于楯持之以为饰敿矫】无敢不吊【无有一事敢不极其至吊的】备乃弓矢【古者毎一弓百矢其数欲备足】锻乃戈矛【戈矛以金为刃则锻链之】砺乃锋刃【凡有锋刃皆磨砺之】无敢不善【无有一事敢不尽善】今惟淫舍牿牛马【军中牛以负载马以驾车今惟行军所在必大放舍所牿之牛马而牧之牿梏】杜乃擭【擭者郊野之民设机捕兽必杜塞之擭胡化反】敜乃穽【穽者掘地以陷兽当窒敛之敜捻穽阱】无敢伤牿【无敢以擭与穽伤损我所牿之牛马也】牿之伤汝则有常刑【不杜不敛伤所牿牛马汝郊野之民皆有常刑】马牛其风【马迎风而驰牛顺风而走相奔逐也】臣妾逋逃【男贱为臣女贱为妾或因罪而逃走】勿敢越逐【皆不得逾越军垒求逐之】祗复之【其有得牛马臣妾者敬而还之有此队奔至它队者敬而还之】我商赉汝【我当商度其功而赏赉尔】乃越逐不复【乃有逾越军伍逐牛马臣妾而不复还】汝则有常刑【汝军民皆有常刑】无敢寇攘【军人无敢为寇攘劫掠】逾垣墙【或有逾过垣墙】窃马牛诱臣妾【窃人马牛説诱人臣妾】汝则有常刑【汝军人有常刑】甲戌【日也】我惟征徐戎【我惟征伐徐戎征者正也正其罪也】峙乃糗粮【凡在军者储峙汝之糗粮干粮也或谓熬大豆及米或谓熬米麦其实则一糗去九反】无敢不逮【无敢有不及者苟有不及则军必乏食战必不力】汝则有大刑【则加汝以大刑死罪】鲁人三郊三遂【大国三军故三郊三遂郊即郷也国外为郊乡外为遂谓鲁人居于郊遂者】峙乃桢榦【储峙汝筑城之具所立之木谓之桢当旁障土者谓之榦】甲戌我惟筑【我惟筑城垒夫伯禽以甲戌日征徐戎复以是日筑城垒虑其或不可胜而预为捍御之计且攻且守是为万全之策也】无敢不供【无敢有不供应者苟不供此桢榦有妨版筑之功使徂征之举或有疎失捍御无策一败涂地为害非常】汝则有无余刑非杀【队伍皆有刑责犯者多不可胜诛故不杀也】鲁人三郊三遂峙乃刍茭【居于郊遂者各储峙刍茭以供牛马茭交】无敢不多汝则有大刑【刍茭不继则车疲马劣亦能致败故供之不多亦服大刑】秦誓第三十二【秦穆公之贪利苟得至于丧师一辱悔过孔子取其书附于帝王之后以其能改过迁善帝王之门户也由此而进夫帝王亦不逺矣】

秦穆公伐郑【穆公始与晋文公伐郑郑与秦盟秦使杞子辈戊之杞子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北门之管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不可穆公于是召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伐郑】晋襄公帅师败诸崤【师经于崤崤晋境也是时晋文公死襄公初立谓国有大丧而秦越境伐郑师行不告襄公乃俟其师还帅师战于崤渑败其师而获三帅崤爻】还归【文嬴为三帅请使归就戮于秦三帅还归穆公素服郊迎向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穆公于此痛自惩艾】作秦誓【作此书】秦誓【旧简所题】公曰【穆公曰】嗟我士听无哗【嗟哉我朝廷之士当静听我誓无或喧谋】予誓告汝羣言之首【我誓告汝以羣言之先者莫先于悔过之言】古人有言曰【古人所言即羣言之首也】民讫自若是多盘【民之常情使人尽顺己之所为则多乐如穆公违蹇叔而用孟明是乐孟明顺己而恶蹇叔咈己矣其亦何异于民】责人斯无难【至于责人之咈己肆谈无忌髙论不顾更无所难如穆公责蹇叔之咈己信无难色】惟受责俾如流【及受人之责使言者肆口而发如水流出吾甘心受之】是惟艰哉【是为难也如穆公当时受蹇叔之责岂不难哉】我心之忧【穆公自谓我前自不能受责至于败衂其心怀忧思欲改过自新】日月逾迈若弗云来【深恐日月疾行不复再来而我改过无日】惟古之谋人则曰未就予忌【蹇叔执古义与我谋则曰未能就我辟土之功我实忌而恶之】惟今之谋人姑将以为亲【杞子孟明等循今日一时之利与我谋我则姑且亲而信之】虽则云然【穆公谓我所陈已过其言虽如此】尚猷询兹黄发【庶几今所谋者皆询问此黄发之老如蹇叔者】则罔所愆【则终无所过失】畨畨良士【老成良善之士畨波】旅力既愆【虽筋力既衰目力耳力手力足力皆无用矣】我尚有之【我庶几欲有此人而用之方是理也】仡仡勇夫射御不违【至若武勇之夫虽射弓御马皆中法度而不违仡讫】我尚不欲【我庶几不欲此等人】惟截截善谝言【其有察察然徒恃小惠又善为巧説之辞谝骈】俾君子易辞【使君子为之昡惑迁心改虑变易已之辞以从其言】我皇多有之【此等人我何暇多有之】昧昧我思之【我今日因败衂之后昧昧然专一其志虑思其所以成败之説】如有一介臣【如有一介然有守之臣】断断猗无他技【观其外则断断然守善确乎不拔虽无他技能猗助语也】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究其中则休休自得无一毫妬贤害能之意其如能有所含容停蓄曰其如谓其中恢洪不可以定名也】人之有技【其见人之有技能也】若已有之【如己之有此技能】人之彦圣【人有美徳至于大而化之之圣】其心好之【其心好此人之善】不啻如自其口岀【不止如口之所言葢口之称扬者有限而心之好慕者无穷啻耻】是能容之【是能容人之善者也】以保我子孙【用此人于朝廷则安国家定社稷绵大业于无穷其安保我子孙为如何】黎民亦职有利哉【不惟子孙蒙休为众民者亦将于此而有利】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其有徒矜一己之长不能兼天下之善于人之技能则冒蔽疾害以恶之】人之彦圣【人有彦圣之徳】而违之【违背而抑遏之】俾不达【使不得达其名行其志】是不能容【如此之人胷怀卑陋岂能兼容天下之人】以不能保我子孙【用之则矜己制人败丧国家亦何能安保我之子孙】黎民亦曰殆哉【众民亦安得不危哉】邦之杌陧【杌兀陧齧】曰由一人【邦之所以杌陧而危殆者非他也乃由用一人之冒疾者也】邦之荣怀亦尚一人之庆【邦之所以荣华而怀安者非他也亦頼一人之庆谓用一人能容众其安庆自然及之穆公悔过而思欲用者惟一人所不欲用者亦一人可谓悔过得其要矣夫子録之岂不在此也哉】

猜你喜欢
  卷八 咸有一德第八·孔颖达
  卷四 孝治章第八·邢昺
  卷六十六·湛若水
  绪言·戴震
  卷首七·严虞惇
  第十九章 23·辜鸿铭
  经说卷五·熊朋来
  卷三·魏了翁
  诠言训·刘安
  卷上·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七十·唐慧琳
  佛遗教经讲要·太虚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六·佚名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十五·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二·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下·由云龙

    王君逸塘在津门创采风社,网罗海内诗家,亦尝录及鄙作。岁丁卯,闻有东山复起消息,寄之以诗,颇寓敦逸之意。君答诗云:“新诗奇到已花时,老树何曾有丑枝。充耳怕闻天下事,祗今国论乱如丝。”国论蜩螗,羽毛自惜者,咸裹足不

  • 张惠言·龙榆生

    张惠言字皋文,江苏武进人。嘉庆四年(一七九九)进士,官编修,七年(一八○二)卒。)距生乾隆二十六年(一七六一),年四十二。少为词赋,尝拟司马相如、扬雄之文。深於易学。又尝辑《词选》,为常州词派之开山。(《国朝先正

  • 七言卷四十六·洪迈

      七言  开元杂题七首      陆龟䝉  玉龙子  何代奇工碾玉英细髯纎角尽雕成烟干雾悄君心苦风雨长随一掷声  照夜白  雪蚪轻⿰歩如飞一练腾光透月旗应笑穆王抛万乘踏风鞭露向遥池  汤泉  暖殿流

  • 卷十九·陈起

    <集部,总集类,江湖後集>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後集卷十九     宋 陈起 撰敖陶孙下 中夜叹 臞庵胸中空濩落正尔有愁无处着比来有酒三扪膺突兀又似堆衡霍道边俗子略满眼举扇鄣尘不容却正如白日杀快讐草草九衢面皆

  • 卷三百八十六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起哲宗元祐元年八月乙巳盡其月   八月乙巳,六部言:「皇帝問皇太妃起居合用牋,皇太妃答皇帝用書,今來明堂宿殿當用上儀。」從之。   丙午,詔:「將來明堂,刑部留郎官一員免赴受誓戒,專一行遣斷敕文字,其支賜依例給,今後準

  • 大事记续编卷四十九·王祎

    唐高祖神尧皇帝武德元年【隋恭皇帝义宁二年 隋恭皇帝侗皇秦元年 楚林士太平三年 夏王窦建德五鳯元年 定杨刘武周天兴二年 梁梁师都永隆二年 梁萧铣鸣鳯二年 魏公李宻永平二年 秦薛举秦兴二年 凉帝李轨安乐

  • ●卷九·叶梦珠

    ◎宴会肆筵设席,吴下向来丰盛。缙绅之家,或宴官长,一席之间,水陆珍羞,多至数十品。即士庶及中人之家,新亲严席,有多至二三十品者,若十余品则是寻常之会矣。然品必用木漆果山如浮屠样,蔬用小磁碟添案,小品用攒盒,俱以木漆架架高,取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四·佚名

    弘治二年三月己未朔以灾伤免狭西西安延安临洮凤翔巩昌庆阳平凉等府卫弘治元年秋粮三分之二○四川布政使司右参政吴禋讦奏巡抚四川右副都御史谢士元不法事 命召士元还京仍以所奏下巡按御史核实以闻○庚申运太仓银六万

  • 首卷二·佚名

    圣祖仁皇帝实录 首卷二目录卷之一顺治十八年正月至二月卷之二顺治十八年三月至五月卷之三顺治十八年六月至七月卷之四顺治十八年闰七月至九月卷之五顺治十八年十月至十二月卷之六康熙元年正月至七月卷之七康熙元年八

  •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二上·袁枢

    宋 袁枢 撰肇忠用事齐东昏侯永元元年夏六月戊辰魏追尊皇妣高氏为文昭皇后配飨高祖增修旧冢号终宁陵追赐后父飏爵勃海公諡曰敬以其嫡孙猛袭爵封后兄肇为平原公肇弟显为澄城公三人同田受封魏主素未识诸舅始赐衣帻引见

  • 卷二十一·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二十一明 俞汝楫 编仪制司职掌宴礼宴有大宴中宴常宴小宴洪武永乐间两定礼少异而乐半不同至嘉靖间有宫殿落成书成之宴今具列之而历朝各例附于後大宴仪【中宴

  • 恒公(元年~十八年)·谷梁赤

    桓公元年元年春。王。桓无王,其曰王何也?谨始也。其曰无王何也?桓弟弑兄,臣弑君,天子不能定,诸侯不能救,百姓不能去。以为无王之道,遂可以至焉尔。元年有王,所以治桓也。正月,公即位。继故不言即位,正也。继故不言即位之为正何也

  • 弱民第二十·商鞅

    民弱国彊,民彊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朴则彊,淫则弱;弱则轨,淫则越志;弱则有用,越志则彊。故曰: “以彊去弱者弱,以弱去彊者彊。”民善之则和,利之则用;用则有任,和则匮;有任乃富于政。上舍法,任民之所善,故奸多。民贫则 力富,民

  • 卷七·朱熹

    胡氏本拾遗明道曰:「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不其忠乎。天地变化草木蕃,不其恕乎。」伊川曰:「维天之命,于穆不已,忠也;干道变化,各正性命,恕也。」心敬则内自直。匹夫悍卒见难而能死者,有之矣;惟情欲之牵,妻孥之爱,断而不惑者鲜矣。思虑

  • 卷二十七·佚名

    <经部,诗类,毛诗李黄集解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二十七  宋 李樗黄櫄 撰楚茨刺幽王也政烦赋重田莱多荒饥馑降丧民卒流亡祭祀不飨故君子思古焉楚楚者茨言抽其棘自昔何为我艺黍稷我黍与与我稷翼翼我仓既盈我庾维亿

  • 卷八·佚名

    第六篇第一章 阿瓦利耶品(渡守)三七六 渡守本生谭[菩萨=婆罗门]序分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某渡守所作之谈话。此渡守为一无知愚钝之男,世间之人如是传说。彼既不知佛宝等三宝之功德,亦不知其他世俗贤者之功德;彼易怒、

  • 河东赋·扬雄

    辞赋名篇。西汉扬雄作。《汉书》见载。元延二年(前11)三月,成帝帅群臣,横渡黄河,行幸河东祭祀后土。“既祭,行游介山,回安邑,顾龙门,览盐池,登历观,陟西岳,以望八荒”(《汉书》扬雄“自序”)。天子追踪殷周之墟,遥思

  • 春秋集注·张洽

    十一卷。纲领一卷。张洽撰。张洽字元德,清江(今属江西)人,宋代着名经学家。张洽曾在朱熹门下研习六经传注,皆能究其指归。嘉定进士,历任袁州司理参军、知永新县、池州通判,皆有善政,官至着作佐郎。除此书外,张洽还着有《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