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五章 及时婚配

苏郡守陈公鹏年谕民曰。男女婚媾。聘娶各随其力。奁赠亦称其家。便可及时嫁娶。早遂室家之愿。乃吴俗陋习。女家讲财礼。男家问嫁赀。遂有不肖媒妁。从中煽惑。一时轻听。异日或因聘娶无力。或因奁赠无赀。彼此论财。不能嫁娶。以致配偶失时。变生意外。不可胜计。至于迎亲。更多浮费。如渎祀奉革之五圣尊神。名曰恭筵。动费多金。僭用非分之执事等项。以为热闹。其轿围花灯仪从之属。好事争华。尤难枚举。凡此浮费。总属无益。嗣后务须及时嫁娶。一遵古礼。不许撖索聘财。不许责备嫁赀。至于往来灯轿仪从之类。酌其万不可省者。量力为之。其余一切浮费。尽行革除。庶婚嫁易而不致失时贻误矣。

古礼。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越王勾践令民二十而娶。十七而嫁。男女一也。何以女之婚期更早于男。良以女子立身。节操为重。节操一失。人人贱弃。莫可挽回。故早其嫁期。所以急遂其情欲。而使之不亏节操也。吾见近来贫家女子。父母漠不关心。有年二十以上不嫁者。有年三十以上不嫁者。芳淑之年。寂守空闺。岂不默向暗中饮泣。及时婚配。幸不致有闺门丑行。为父母辱。即是贤女。乃竟强其铁石为心。不尼不俗。禁锢半生。焉有是理乎。况今名门女子。及笄不婚。有成幽忧之疾而夭亡者矣。有为狂童所诱。父母逼使自缢者矣。一到此时。悔何及哉。为父母者。慎勿置之度外也。

或问于朱文公曰。摽梅诗固出于正。只是女子如此急迫求嫁。何耶。曰。此亦是人之情。读诗者于此可以达男女之情矣。向见东莱丽泽诗。有唐人女言兄嫂不以嫁之诗。亦是鄙俚可恶。后来思之。亦是人之情处。为父母者。能于此而察女子之情。则必使之婚姻及时矣。

朱在庵曰。人于婢女。不肯留意矜恤。略有姿色。即去奸污。情衰爱弛。而复转卖。昂其价值。流落远方。使其父母暌离。甚或死于妒妇之手。沦于淫娼之家。独不思婢亦人女也。特贫于我耳。设身反观。通身汗下矣。必当念其始终。完其志节。年十六即宜婚配。此非徒病其失时。正所以豫清闺阁。

娶妻所以生子。而私合亦未尝不孕。私合而生。固不得认之为子。然岂非我之亲骨血乎。既为亲骨血。则实我子也。特出于不正耳。吾观绝嗣之人。多犯渔色溺婴之罪。既杀之于前。自不能有之于后。理固然也。又或通人之妇。明知为我子而未可认。死之日。继子跑踊。亲子旁观。皆自斩其嗣也。私合之事。大抵在年少未婚时。故婚期不可迟耳。

陆次公曰。富贵之人。老年丧偶。犹娶处女为继室。计其年。不惟可以为女。且可以为孙女。此身一死。将何以处之。

猜你喜欢
  孟子纂防卷三·赵顺孙
  卫灵公第十五·智旭
  卷二十九·纳兰性德
   一、中国的悠闲理论·林语堂
  卷九·叶梦得
  卷一百五十一·山井鼎
  五经蠡测原序·蒋悌生
  卷四·王鸿绪
  卷九·康熙
  卷五十一·朱熹
  解深密經卷第一·欧阳竟无
  续高僧传卷第第二十一上·道宣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二·佚名
  佛说十二头陀经·佚名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十四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九出 攀辕·李渔

    (外扮耆老扶杖上)世上清官不易逢,忍教慈母遇兵凶。攀辕卧阻行师辙,稍尽吾民爱戴衷。——自家非别,汀州府城一个任事的耆民便是。自从山兵扰乱以来,把一个富庶地方,变做凋残世界。亏得地方有幸,到了一位刑厅,年纪不过

  • 第十三出 花楼春宴·王世贞

    【菊花新】〔副净上〕家君近喜破奸仇。柱国威权独自收。机务与谁筹。朝命尽经吾手。斩蛇须斩蛟。猎兽须猎虎。除却万人雄。天下惟有我。严世蕃荫藉家君。位同卿相。阴险胜如蔡卞智谋远过王雱。前日夏言老贼与我父亲

  • 卷四十六·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増补中州集卷四十六李俊民三食芡池底休铺锦鸡头自有栽柔中皆水性刚外乃天才精彩惟鱼目珠圆出蚌胎坐间咄嗟致不似荔枝来颍阳元道人虚白庵有山心可算有水耳堪洗飘飘元逸人寓意在山水勘破人间世不

  • 卷六百七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七十五郑谷喜秀上人相访雪初开一径师忽扣双扉老大情相近林泉约共归忧荣栖省署孤僻谢【一作负】朝衣他夜松堂宿论诗更入微夕阳夕阳秋更好歛歛【一作潋潋】蕙兰中极浦明残雨长天急远鸿僧窗

  • 卷一四三 齊紀九·司马光

      上章執徐(庚辰),一年。   東昏侯永元二年(庚辰,公元五OO年)   春,正月,元會,帝食後方出;朝賀裁竟,卽還殿西序寢。自巳至申,百僚陪位,皆僵仆飢甚。比起就會,怱遽而罷。   乙巳,魏大赦,改元景明。   豫州刺史裴叔業聞帝數誅大

  • 卷六·李斗

    ◎城北录丰乐街一名上买卖街,即恩奉院门口街道是也。近今下岸长春巷改为买卖街,遂呼是为上买卖街,下岸为下买卖街。上买卖街路北有甘露庵、都土地庙、都天庙、恩奉院、城隍行宫,路南解脱庵、《送子观音阁》及诸肆市,题其景

  • 卷之五百二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讣闻大观·李定夷

    前清侍郎林绍年,于上年阴历九月初六日,死于津门。十月念六日灵柩回闽,十一月初二日在西湖公园开化寺开吊。其讣帖无微不录,诚一至奇之讣闻也。摘录如下。 赐进士出身,诰授光禄大夫,建威将军。赏银五百圆治丧,予谥文直,谕赐祭

  • 第十五卷 宋·缪荃孙

    慧日禅院公据在常熟拓本高三尺四寸,广二尺三寸。正书二截,上截十七行,行廿五字;下截公据字难辨,后大字清楚。在昭文内本寺。本邑崇素乡山阳里西徐保严塘下苏小娘管界居住,奉三宝,舍度僧曰弟子樊璟并男木杞楷阖家眷属等,意者,伏

  • 卷二十六 契丹诸部之叛·李有棠

    〔萨巴、萧幹罕、德寿〕海陵正隆六年夏五月庚辰,契丹诸部反,遣右卫将军萧图喇等讨之,寻命枢密使布萨思恭、西京留守萧怀忠往助。初,西北契丹部有萨巴者,为招讨使司译史。正隆五年,海陵徵诸道兵南侵,使牌印苏赫、洋格尽起西北

  • 130.说实话的高允·林汉达

    北魏的统治者是鲜卑族拓跋部人。在东晋初年,拓跋部还是我国东北的一个游牧部落,后来吸收了中原文化,逐步建立了封建的经济制度。公元386年,鲜卑贵族拓跋珪建立了北魏,就是魏道武帝,魏道武帝建立北魏王朝以后,任用了一批汉族

  • 夜行第三·鹖冠子

    天文也,地理也,月刑也,日德也,四时检也,度数节也,阴阳气也。五行业也,五政道也,五音调也,五声故也,五味事也,赏罚约也。此皆有验,有所以然者,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成功遂事,莫知其状。图弗能载,名弗能举。强为之说曰:芴乎芒乎,中

  • 提要·蔡节

    【臣】等谨案论语集説十卷宋蔡节编节永嘉人始末未详惟书首淳祐五年进表结衔称朝散郎大府卿兼枢宻右承旨末有淳祐丙午文学椽姜文龙跋即进书之次年也其例于全用一家者则独书姓名于参用一两家者则各注本语之下杂用众説者

  • 卷二百二十二·秦蕙田

    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二十二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宾礼三天子受诸侯觐仪礼觐礼【郑目録云觐见也诸侯秋见天子之礼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朝宗礼备觐遇礼省是以享献不见焉三时礼亡惟此存尔觐礼于五礼属宾】

  • 卷六·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六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六圜丘祀天史记封禅书三年一郊秦以冬十月爲岁首故常以十月上宿郊见【李奇曰宿犹斋戒也】通权火【张晏曰权火防火也状若井桔橰其法类称故谓

  • 梵志品法句经第三十五(有四十章)·佚名

    梵志品者,言行清白理学无秽可称道士。截流而渡,无欲如梵,知行已荆是谓梵志,以无二法,清净渡渊。诸欲结解,是谓梵志,適彼无彼。彼彼已空,舍离贪淫,是谓梵志。思惟无垢,所行不漏,上求不起。是谓梵志,日照於昼,月照於夜。甲兵照军,禅照

  •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四·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十力第三十八   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徧知[一]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當習   行般若波羅蜜。   問曰.是十力四無所畏等是佛無上法應

  • 兀庵和尚语录卷中·兀庵普宁

    住巨福山建长兴国禅寺语录侍者 道昭 景用 禅了 编升座祝 圣。据坐垂钓。出得油缸入酱缸。通身是口若为谈。老拳尚有些筋力。[拚-ㄙ+ㄊ]命来机为指南。有么有么。有僧出问云。极目春光水照空。岸莎汀草碧茸茸。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