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左传要义卷二十七

宋 魏了翁 撰

成公三年至十年

【一】宋卫未葬称爵接邻非礼

僖九年传曰宋?公卒未葬而襄公会诸侯故曰子文八年八月天王崩九年春毛伯来求金传曰不书王命未葬也彼王既踰年矣犹不得称王命臣知诸侯虽则踰年但是未葬不得称爵以接邻国正以王不命臣明知其非礼也

【二】新宫火三日哭异於余庙

公羊传曰新宫者何宣公之宫也宣宫则曷为谓之新宫不忍言也其言三日哭何庙灾三日哭礼也谷梁传曰新宫者祢宫也三日哭哀也其哀礼也迫近不敢称谥恭也二传皆以新宫为宣宫三日哭为得礼故杜依用之宣公以其十八年冬十月薨至二年十月而大祥祥而禘祭神主新始入庙故谓之新宫礼檀弓记曰有焚其先人之室则三日哭故曰新宫火亦三日哭哀三年?宫僖宫灾不言哭而此言三日哭者释例曰新宫者宣公之庙父庙也谅闇始阕而遇天灾故感而哭之以致哀异於余庙也

【三】经阙廧咎如溃四字

传言上失民也释经溃文若经无溃文则传无所解故疑经阙此四字

【四】晋卿虽六自三以後皆下卿

於时郤克将中军荀首佐之荀庚将上军是其位在三也晋立三军将佐有六第三犹为下卿则其余皆下卿也盖以诸侯之礼唯合三卿三是其正故定以三人为上中下余皆从下卿也卿有上下往年赐晋三师皆以三命之服者侯伯之卿礼皆三命上卿下卿命不异也

【五】大国侵小故卫在晋不为次国

古制公为大国侯伯为次国子男为小国以土地之大小命数为等差也春秋之世强陵弱大吞小爵虽不能自改地则以力升降诸侯聚会强者为雄史书时事大小为序此事不可改易仲尼即而用之宋公在齐侯之下许男在曹伯之上不复计爵之尊卑故卫虽侯爵犹为小国以地狭小故也襄二十五年传子产语晋曰今大国多数圻矣圻方千里是晋有方千里者三四也昭五年十三年传皆言晋有革车四千乘计卫比於晋不过当五六分之一耳故不得为次国其为次国者当齐秦乎

【六】齐朝晋授玉马迁误谓授王

玉谓所执之圭也凡诸侯相朝升堂授玉於两楹之间於此时郤克趋进故记之也史记齐世家曰顷公十一年晋初置六军顷公朝晋欲尊王晋景公景公不敢当晋世家云景公十二年齐顷公如晋欲上尊景公为王景公让不敢然此时天子虽微诸侯并盛晋文不敢请隧楚庄不敢问鼎又齐弱於晋所较不多岂为一战而胜便即以王相许准时度势理必不然窃原马迁之意所以有此说者当读此传将授玉以为将授王遂饰成为此谬辞耳

【七】韩厥服改言戎朝异服

周礼司服凡兵事韦弁服礼玉藻记云诸侯皮弁以听朔朝服以日视朝聘礼宾皮弁聘公皮弁迎宾迎聘客尚以皮弁迎朝宾必皮弁矣在朝君臣同服公当皮弁则韩厥於时亦皮弁也郑玄云韦弁以韎韦为弁又以为衣裳春秋传曰晋郤至衣韎韦之跗注是也皮弁之服十五升白布衣素积以为裳是戎朝异服也

【八】郓有东西此欲备晋在西郓

四年冬城郓正义曰释例土地名鲁有二郓文十二年城诸及郓杜云此东郓莒鲁所争者城阳姑幕县南有员亭或曰郓即员也成十六年传晋人执季文子公待于郓杜云此西郓昭公所出居者东郡廪丘县东有郓城然则此为公欲叛晋故城郓以为备当西郓也

【九】水旁为泛水旁巳为汜

杜注荥阳中牟县有东泛襄城县有南泛知此汜祭非彼二泛而以成臯县东有汜水者以传为晋伐郑取汜祭既为晋人所取当是郑之西北界即今之汜水也字书水旁为泛水旁巳为汜字相乱也汉书音义亦为汜今汜水上源谓汜谷

【十】杞叔姬己出而称杞

五年杞叔姬来归正义曰杞既出之犹称杞者杂记曰诸侯出夫人夫人比至于其国以夫人之礼行至以夫人入郑玄云行道以夫人之礼者弃妻致命其家乃义絶不用此为始

【十一】山崩降服乘缦当乘墨车

郑玄云夏篆五采画毂约也夏缦亦五采画无瑑耳墨车不画也孤之车尚有瑑约明诸侯之车必有瑑约诗所谓约軧错衡是其事也乘缦车无文盖乘大夫墨车也觐礼侯氏乘墨车乃朝郑玄云墨车大夫制也乘之者入天子之国车服不可尽同也彼为适王尚乘墨车明此山崩降服亦乘墨也

【十二】降服出次谓次於郊

僖三十三年传秦伯以师败于殽素服郊次此言出次降服明亦次于郊也文四年传楚人灭江秦伯为之降服出次注云辟正寝与此文互相见也

【十三】立武宫谓立武军复武公庙

杜以传称季文子以鞌之功立武宫鞌在二年今始立武宫故云鲁人自鞌之功至今无患追思鞌战以为已功故筑武军又作先君武公之庙以告战胜之事欲以章示後世明己之功也其意言筑为武军又作武公之庙公羊传曰武宫者何武公之宫也是立宫为武公庙也武公是成公九世之祖其庙毁已久矣今复立之以为不毁之庙礼明堂位曰鲁公之庙文世室也武公之庙武世室也世室言其世世不毁刘炫以为直立武公之宫不筑武军今知不然者以下传云听於人以救其难不可以立武立武由己非由人也是丘明讥鲁立武以章武功明非徒筑宫而已又宣十二年潘党请筑武军楚子云武有七德我无一焉武非吾功遂不敢筑武军以明武功此则丘明讥鲁章武功明亦筑武军也若其唯筑武宫传应云不可以立武宫不得单称武也

【十四】授玉东楹之东讥郑伯行速

聘礼云公受玉于中堂与东楹之间郑玄云中堂南北之中也入堂之深尊宾事也东楹之间亦以君行一臣行二也聘礼大夫奉命来聘君臣不敌故授玉于东楹之间国君来朝尊卑礼敌且传言东楹之东以讥郑伯行速明礼当授玉于两楹之间

【十五】立武宫与炀宫异非祷

服?云鞌之战祷武公以求胜故立其宫案定元年传昭公出故季平子祷于炀公立炀宫此若为祷而立何以不言祷也

【十六】惟河东盐池名盬

说文云盬河东盐池袤五十一里广七里周总百一十六里字从盐省古声然则盬是盐之名盬虽是盐唯此池之盐独名为盬余盐不名盬也

【十七】天子诸侯内外朝路寝

礼玉藻云君日出而视朝退适路寝听政知寝庭是路寝之庭也沈氏云大仆职云王视燕朝则正位掌摈相郑注云燕朝朝於路寝之庭韩献子既为仆大夫故知寝庭路寝之庭也其路门之外朝则司士掌焉故司士掌治朝之仪治朝则路门之外每日治朝事之朝也其库门之外朝则朝士掌焉故朝士云掌外朝之法此是询衆庶问罪人之处也凡人君内朝二外朝一内朝二者路门内外之朝也外朝一者库门外之朝也若诸侯三门臯应路外朝则在应门外鲁之三门库雉路则外朝在雉门外

【十八】国饶则民骄佚近宝公室乃贫

鲁语敬姜云昔者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居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敬姜此语自是激发之辞未必圣王尽然要亦有此理也太史公书称武王克殷患殷民富侈太史公曰奢昏厚葬以破其产为其富而骄佚故设法以贫之也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让生於有余争生於不足论语称孔子适卫欲先富厚教为其贫而无耻欲营生以富之也此皆观民设教故其礼不同若迁都近盬则民皆商贩则富者弥富骄侈而难治贫者益贫饥寒而犯法且贫者资富而致贫富者削贫而为富恶民之富乃是愍民之贫欲使贫富均而劳逸等也

【十九】鼷鼠如今鼠狼

释兽云鼷鼠李廵曰鼱鼩鼠一名鼷鼠孙炎曰有螫毒者盖如今鼠狼

【二十】巫臣以两之一卒适吴舍偏两之一

以两之一谓将二十五人也又言卒谓更将百人也言之者婉句耳凡将一百二十五人适吴也舍偏谓舍一偏之车九乘也两之一焉又舍二十五人也凡舍九乘车二十五人与吴矣发首言两之一者为舍此两之一故先言之又言卒者见巫臣所将非唯有一两也司马法车九乘为小偏十五乘为大偏传言偏不言大当是留九乘车矣唯言留一偏不见元将车数不知去时几乘车去也丘明为传辞皆易解此独蹇澁或误本文苏氏云舍九乘车以六乘车还则以去时十五乘车传不言者以舍既称偏明去时有车可知从省文也沈氏云聘使未有将兵车者今此特将兵车为方欲教吴战陈故与常不同

【二十一】昏有六礼宋惟见纳币逆女

传於华元来聘之下云聘共姬也则华元新始告鲁欲图为昏昏礼发首云昏礼下达乃云纳采郑玄云达通也将欲与彼合昏姻必先使媒氏下通其言女氏许之乃後使人纳其采择之礼此华元来聘则彼昏礼所谓下达者也士礼使媒诸侯不可求媒於他国自使臣行则亦媒之义昏有六礼下达後初有纳采择之礼既行纳采其日即行问名问女之名将归卜其吉凶也妇既卜得吉又使使者往告谓之纳吉纳吉则昏礼定矣复遣纳徵徵成也纳币以成昏礼士礼纳徵有玄纁束帛俪皮其诸侯谓之纳币以其币多故指币言之纳币以後又有请期亲迎是之谓六礼也计华元来聘之後当有纳采纳吉二使二使之後乃次纳币令唯书纳币者纳采纳吉其使非卿故不书也释例曰诸侯昏礼亡以士昏礼准之不得唯止於纳币逆女纳币逆女二事皆必使卿行卿行则书之他礼非卿则不书也宋公使华元来聘聘不应使卿故传但言聘共姬也使公孙寿来纳币纳币应使卿故传明言得礼也鲁君之昏唯存纳币逆女此其义也是言聘女不应使卿今华元以卿将命故特书之也

【二十二】即位八年赐命虽缓而不宜讥

天子赐诸侯之命书传亦无正礼唯文元年天王使毛伯来锡公命僖十一年传王赐晋惠公命周语王赐晋文公命皆是即位而赐之又赐之以圭拟朝而合瑞诸侯即位礼必朝王明当即位即赐之命今八年乃来是缓也隐元年宰咺来賵为其缓书名以讥之此亦缓也而不讥之者彼赠死不及尸吊生不及哀子氏未薨而豫凶事所失者大故特讥之春秋之时赐命礼废唯文公即位而赐成公八年乃赐桓公死後追赐其余皆不得赐苟以得之为荣故不复讥其缓也且赐之以圭者为朝而合瑞鲁尚不朝天子不宜讥天子赐缓也

【二十三】经称王称天王天子

天子之见经者三十有二称天王者二十五称王者六称天子者一即此事是也三称并行传无异说故知天子天王王者之通称也其不同者史异辞耳公羊传曰其称天子何元年春王正月正也其余皆通矣杜用彼说

【二十四】诸侯一聘九女

庄十九年公羊传曰媵者何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以侄娣从侄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诸侯一聘九女是诸侯娶适夫人及左右媵各有侄娣也传曰同姓媵之异姓则否是夫人与媵皆同姓之国也鲁卫同姓故来媵之释例曰古者诸侯之娶适夫人及左右媵各有侄娣皆同姓之国国三人凡九女参骨肉至亲所以息隂讼隂讼息所以广继嗣也当时虽无其人必待年而送之所以絶望求塞非常也辞称惷愚不教故遣大夫随之亦谓之媵臣所以将谦敬之实也夫人薨不更聘必以侄娣媵继室一与之醮则终身不二所以重昏姻固人伦也

【二十五】史记赵朔取晋成公娣不可从

史记赵世家云赵朔娶晋成公姊为夫人案传赵衰适妻是文公之女若朔妻成公之姊则亦文公之女父之从母不可以为妻且文公之卒距此四十六年庄姬此时尚少不得为成公姊贾服先儒皆以为成公之女故杜从之

【二十六】史记灭赵事存赵事与左违不可从

史记又称有屠岸贾者有宠於灵公此时为司寇追纶赵盾弑君之事诛赵氏杀赵朔赵同赵括而灭其族案二年传栾书将下军则於时朔已死矣同括为庄姬所谮此年见杀赵朔不得与同括俱死也於时晋君明诸臣强无容有屠岸贾辄厠其间得如此专恣又说云公孙杵臼取他儿代武死程婴匿武於山中居十五年因晋侯有疾韩厥乃请武为赵氏後与左传皆违马迁?说不可从也

【二十七】膏肓以媵不必同姓

膏盲以为媵不必同姓所以博异气今左传异姓则否十年来媵何以无贬刺之文左氏为短郑箴云礼称纳女於天子云备百姓於国君云备酒浆不得云百姓是不博异气也齐是大国今来媵我得之为荣不得贬也

【二十八】仲年行父之聘皆三月致女

九年注女嫁至之好正义曰桓三年九月夫人姜氏至自齐冬齐侯使其弟年来聘传曰齐仲年来聘致夫人也此二月伯姬归于宋夏季孙行父如宋致女二者其间并近三月礼妇入三月庙见知致女必以三月盖庙见之後妇礼既成使大夫聘问谓之致女其成妇之礼存谦敬序殷勤

【二十九】秦以楚冠赐近臣即今獬豸冠

应劭汉官仪云法冠一曰柱後冠左传南冠而絷则楚冠也秦灭楚以其冠赐近臣御史服之即今獬豸冠也古有獬豸兽触不直者故执宪以其形用为冠令触人也

【三十】泠氏世掌乐故号泠官

诗简兮序云卫之贤者仕於泠官郑玄云泠官乐官也泠氏世掌乐官而善焉故後世多号乐官为泠官吕氏春秋称黄帝使伶伦自大夏之西崑仑之隂取竹断两节而吹之以为黄锺之宫昭二十一年传景王铸无射泠州鸠非之是泠氏世掌乐官也周语云景王铸锺成泠人告县鲁语云泠箫咏歌及鹿鸣之三此称泠人诗称泠官

【三十一】晋州满王孙满不避周穆讳

如传文知晋侯是大子也汉末有汝南应劭作旧名讳议云昔者周穆王名满晋厉公名州满又有王孙满是同名不讳则此为州满或为州蒲误耳今定本作满

【三十二】晋太子生代父位经书晋侯

传无讥文知讥其生代父位失人子之礼者传称凡在丧公侯曰子父丧代位尚不称君生代父位讥之必矣传言立大子以为君若其不讥则不须此传是显其讥之意

【三十三】疾在肓上膏下

注肓鬲也心下为膏正义曰此贾逵之言杜依用之古今传文皆以为膏之下贾服何休诸儒等亦皆以为膏虽凝者为脂释者膏其实凝者亦曰膏故内则云小切狼臅膏则此膏谓连心脂膏也刘炫以为释者为膏连心之脂不得称膏以为膏当为鬲改易传文而规杜氏非也

【三十四】六月麦始熟今四月

六月丙午晋侯欲麦注周六月今四月麦始熟

 

春秋左传要义卷二十七

猜你喜欢
  卷十七·高诱
  御制偶阅左传宋楚泓之战事因题·杜预
  滕文公下篇·王夫之
  孟子纂疏卷六·赵顺孙
  正确对待上台与下台·孔子
  卷一·俞皋
  卷一百九·卫湜
  卷四十四·程川
  卷四·司马光
  卷五·郑伯谦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六十五·欧阳竟无
  续高僧传卷第六·道宣
  楞严经卷第七文句·智旭
  为震华法师封龛·太虚
  第七次研究会·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509 ·佚名

    赵蕃 秉文同成父问屋普圆过予而归 朝响疏疏不晻光,暮檐浏浏亦无长。 胡然可救焦枯厄,政尔能成湔祓方。 堆案文书小盘礴,并溪草树一徜徉。 君方问隐我思去,异日相望何有乡。 赵蕃 秉文以田事入村归

  • 卷一百四十一·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卷 古诗纪卷一百四十一  明 冯惟讷 撰 外集第一 仙诗 甯先生游海诗 【十真记曰甯先生者古之神仙在黄帝之前尝游崑丘之外有兰沙之地去中都万里其沙如细尘风吹成雾泛泛而起有石蓝之花轻而坚劲千年一开

  • 卷九十六·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九十六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戴复古石屏诗钞访苍山曾子实故人子曾子居处近金精福地佳山水诗家老弟兄十年重会面一笑最关情万象亭前月今宵为我明事机天下事机别朝廷局面新台官

  • 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三·赵尔巽

      马如龙 和耀曾 杨玉科李惟述 蔡标 段瑞梅 夏毓秀 何秀林 杨国发 张保和   马如龙,云南建水人,本名现,回中世族。以勇闻。咸丰间,滇回俶扰,如龙以武生起澂江,自立为伪帅。时杜文秀僣号大理,如龙遣使与通,授以伪职,不受,始

  • 卷之十二·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之十二乾隆二十年夏五月甲申命赏赉投诚宰桑乌鲁木并擒获贼使之库本上谕军机大臣曰班第奏宰桑乌鲁木偕伊叔库绷帯领四百余户来降又宰桑库本将达瓦齐差往和通额黙根使人巴朗察汉擒拏解

  • 安王朱友宁传·薛居正

    安王朱友宁,字安仁。小时学习诗书礼乐,长大喜爱兵法,有洒脱不羁的风度。太祖镇守汴州时,朱友宁历任军中职务,每次跟太祖出征,大多统领骁勇之士相随。到抓获秦宗权时,太祖令友宁用囚车押送秦宗权向西到长安献上,唐朝天子诏令加

  • 六·钱穆

    宋代特矫唐弊,公私教育皆特盛。其先则自社会私家教育开始。如范仲淹、胡瑗、孙复,皆先在寺庙中成学,再复从事于社会下层之私家讲学事业。范仲淹继戚同文在睢阳书院,孙复在泰山书院,而以胡瑗在苏州湖州书院讲学为尤着。其在

  • 卷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一宗人府宗令一人左右宗正各一人左右宗人各一人【初制以亲王郡王为宗今贝勒贝子为宗正鎭国辅国公为宗人厥後不拘一格惟择贤能者任之】掌皇族之属籍以时修辑玉牒辨昭穆序爵禄均其惠养而

  • 第五章 16·辜鸿铭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辜讲孔子评价另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晏平仲,姓晏,名婴,字仲,后人多称晏婴。曾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的卿相,辅政长达50余年),说:“他明白如何观察朋友之间的真正关系。不管交往多长时

  • 卷二十九·林之奇

    <经部,书类,尚书全解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全解卷二十九宋 林之奇 撰酒诰        周书酒诰王若曰明大命于妹邦乃穆考文王史记殷本记曰纣好色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大聚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于其

  • 卷十·敖继公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説卷十     元 敖继公 撰觐礼第十此篇主言同姓大国之君入觐于王之礼初无四时之别与周官所谓秋见曰觐之意异觐于五礼属賔礼觐礼至于郊王使人皮弁用璧劳侯氏亦皮弁迎于帷门之外再拜【劳力报反

  • 卷一百(西晋居士聂道真译)·佚名

    △无垢施菩萨应辩会第三十三序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於诸法中皆得自在。所作已办舍於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得正智解脱。心得善解脱。慧得

  •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六·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分别布施品第十二之餘   總相别相施 皆悉能迴向。   是菩薩能以二種施能知二種迴向.一爲總相二爲别相.總相迴向者有所施皆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别相施者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六·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六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二瑜伽处之一问于如前所举所开示出离地中。有几品类补特伽罗。能证出离。云何建立补特伽罗。云何所缘。云何教授。云何学。云何随顺学法。云何瑜伽坏。云

  • 佛果击节录卷上·圆悟克勤

      雪窦明觉禅师拈古  佛果圜悟禅师击节第一则德山示众举德山示众云。今夜不答话。(言犹在耳)问话者三十棒。(打云。吃棒了也)时有僧出礼拜。山便打。(忘前失后汉)僧云某甲话也未问。(却较些子)山云。你是甚处人。

  • 春秋平义·俞汝言

    十二卷。俞汝言(1614-1679)撰。俞汝言字石吉,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清代经学家。俞汝言在明末为诸生,孤贫力学,具有经世之才,恰值明清动乱,故闭门着书。俞氏精研经史,尤熟于明代典故。除此书外,尚有《春秋四传纠正》、《宰相列卿

  • 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法照

    凡二卷。唐代法照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略称五会法事赞。内容分序文及本文二部分。此书相对于广本(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乃简略记述五会念佛之仪则。广、略二本皆述同一五会念佛之行仪,然广本分十门详述,略本则无

  • 华严发菩提心章·法藏

    佛教著述。唐法藏述。一卷。分四部分:(1)“发心”,依据《大乘起信论》解释“发菩提心”;(2)“简教”,论证修行是否要依赖经教,主张“理教俱融,合成一观,方为究竟”;(3)“显过”;(4)“表德”。第三、四部分主要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