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水
--乱世伤怀劝友人
【原文】
沔彼流水(1),朝宗于海(2)。
鴥彼飞隼(3),载飞载止。
嗟我兄弟,邦人诸友。
莫人诸友。
莫肯念乱,谁无父母。
沔彼流水,其流汤汤(4)。
鴥彼飞隼,载飞载扬,
念彼不迹(5),载起载行。
心之忧矣,不可弭忘(6)。
鴥彼飞隼,率彼中陵(7)。
民之讹言(8),宁莫之惩(9)。
我友敬矣(10),谗言其兴。
【注释】
(1)沔(mian):水流满的样子。(2)朝宗:诸侯朝见天子。这里指百川入海。(3)鴥(YU):鸟疾飞的样子。(4)汤汤(shang):水势盛大的样子。(5)不迹:不轨的事。(6)弭(mi):止息,停止。(7)陵:大土山。(8)讹言:说假话。(9)惩:禁止。(10)敬:同“儆”,警惕。
【译文】
流水滔滔不停息,奔腾流归入大海。
鹰隼空中疾飞过,有时高飞有时停。
可叹同宗亲兄弟,还有国人和朋友。
无人关心乱世事,谁人没有父母亲。
流水滔滔不停息,水流浩浩奔腾急。
鹰隼空中疾飞过,时而翱翔时高飞。
想想那些越轨者,里面兴起时横兴。
我的心中多忧伤,忧患不止心难忘。
鹰隼空中疾飞过,沿着山陵高飞翔。
人间谣言四处起,全然无人去禁止。
我的朋友要警惕,谗言兴起乱纷纷。
【读解】
敏感的心灵,在兵荒马乱、谣言蜂起的乱世,最容易感时伤怀。不但自己忧患感伤,而且忠告自己的亲朋好友提高警惕,注意保护自己,以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无助的弱者在风雨飘摇之中唯一的武器,是同病相怜,风雨同舟,互相安慰。就遭受苦难者而言,心灵的抚慰虽然不象实际的解救那么具有现实求助效果,却能超越现实的求助。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尽管人的活法可以各种各样,千姿百态,但总得要让心灵得到安宁。受苦受难也好,富贵享乐也好,只要心里平衡,心安理得,便是最大的满足。所以,风雨飘摇中的心灵慰藉,无异于雪中送炭,久旱的禾苗逢甘露。
俗话常说,人言可畏。这话对一个群体中的大多数人而言的确如此。因为大多数人都要借助外在的参照物(尤其是他人的评价)来调整自己的言行,确定自己的言行的座标,因而流言蜚语在很大程度上要影响到人们的选择和行为方式,只有少数有独立意志并且意志坚定的人,可以不受他人言论的左右,不以他人的是非评价作为参照物。
谗言是不会自动消失的,流言蜚语总要伴随着人的存在,这是人的劣根性决定了的。这世上如果没有了谗言和谣言,可能会变得十分寂寞和无聊。无事生非才会使世界变得更精彩。但是,有强烈自主意识的人,总会耐得寂寞,不管别人的说长道短而独立前行,把谗言和谣言当作粘在身上的蛛丝,轻轻抹去。
猜你喜欢 卷六 六之二·孔颖达 安危第二十五·韩非 卷一·李世民 卷四论政篇·杨时 春秋輯傳卷八·王樵 卷一百二十九·秦蕙田 徐无鬼第二十四·刘文典 卷八·杨复 第二 反应 4·王诩 修行观入第十六·佚名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五之二·智旭 大乘修行菩萨行门诸经要集卷中·佚名 佛说宝雨经卷第九·佚名 佛说净饭王般涅槃经·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五·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