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沔水

--乱世伤怀劝友人

【原文】

沔彼流水(1),朝宗于海(2)。

鴥彼飞隼(3),载飞载止。

嗟我兄弟,邦人诸友。

莫人诸友。

莫肯念乱,谁无父母。

沔彼流水,其流汤汤(4)。

鴥彼飞隼,载飞载扬,

念彼不迹(5),载起载行。

心之忧矣,不可弭忘(6)。

鴥彼飞隼,率彼中陵(7)。

民之讹言(8),宁莫之惩(9)。

我友敬矣(10),谗言其兴。

【注释】

(1)沔(mian):水流满的样子。(2)朝宗:诸侯朝见天子。这里指百川入海。(3)鴥(YU):鸟疾飞的样子。(4)汤汤(shang):水势盛大的样子。(5)不迹:不轨的事。(6)弭(mi):止息,停止。(7)陵:大土山。(8)讹言:说假话。(9)惩:禁止。(10)敬:同“儆”,警惕。

【译文】

流水滔滔不停息,奔腾流归入大海。

鹰隼空中疾飞过,有时高飞有时停。

可叹同宗亲兄弟,还有国人和朋友。

无人关心乱世事,谁人没有父母亲。

流水滔滔不停息,水流浩浩奔腾急。

鹰隼空中疾飞过,时而翱翔时高飞。

想想那些越轨者,里面兴起时横兴。

我的心中多忧伤,忧患不止心难忘。

鹰隼空中疾飞过,沿着山陵高飞翔。

人间谣言四处起,全然无人去禁止。

我的朋友要警惕,谗言兴起乱纷纷。

【读解】

敏感的心灵,在兵荒马乱、谣言蜂起的乱世,最容易感时伤怀。不但自己忧患感伤,而且忠告自己的亲朋好友提高警惕,注意保护自己,以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无助的弱者在风雨飘摇之中唯一的武器,是同病相怜,风雨同舟,互相安慰。就遭受苦难者而言,心灵的抚慰虽然不象实际的解救那么具有现实求助效果,却能超越现实的求助。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尽管人的活法可以各种各样,千姿百态,但总得要让心灵得到安宁。受苦受难也好,富贵享乐也好,只要心里平衡,心安理得,便是最大的满足。所以,风雨飘摇中的心灵慰藉,无异于雪中送炭,久旱的禾苗逢甘露。

俗话常说,人言可畏。这话对一个群体中的大多数人而言的确如此。因为大多数人都要借助外在的参照物(尤其是他人的评价)来调整自己的言行,确定自己的言行的座标,因而流言蜚语在很大程度上要影响到人们的选择和行为方式,只有少数有独立意志并且意志坚定的人,可以不受他人言论的左右,不以他人的是非评价作为参照物。

谗言是不会自动消失的,流言蜚语总要伴随着人的存在,这是人的劣根性决定了的。这世上如果没有了谗言和谣言,可能会变得十分寂寞和无聊。无事生非才会使世界变得更精彩。但是,有强烈自主意识的人,总会耐得寂寞,不管别人的说长道短而独立前行,把谗言和谣言当作粘在身上的蛛丝,轻轻抹去。

猜你喜欢
  卷六 六之二·孔颖达
  安危第二十五·韩非
  卷一·李世民
  卷四论政篇·杨时
  春秋輯傳卷八·王樵
  卷一百二十九·秦蕙田
   徐无鬼第二十四·刘文典
  卷八·杨复
  第二 反应 4·王诩
  修行观入第十六·佚名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五之二·智旭
  大乘修行菩萨行门诸经要集卷中·佚名
  佛说宝雨经卷第九·佚名
  佛说净饭王般涅槃经·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五·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玉镜台记目录·朱鼎

    第一齣 开场第二齣 宴会第三齣 探姑第四齣 议婚第五齣 刺绣第六齣 请婚第七齣 下镜第八齣 成婚第九齣 石勒起兵第十齣 王敦失守第十一齣 庆赏第十二齣 新亭流涕第十三齣 闻鸡起舞第十四齣 石勒称王第十

  • 五集卷五十三·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五十三古今体六十五首【庚戌三】赋得心镜【得虚字五言八韵己酉乡试覆试题】心镜着文赋曰惟杨慎虚乾坤探厥始精气溯由初标象亶佳矣譬名却阙如【赋中未言心镜之用故此什反之】徒求体立耳乃失用

  • 卷八十八 晉紀十·司马光

      起玄黓涒灘(壬申),盡昭陽作噩(癸酉),凡二年。   孝懷皇帝永嘉六年(壬申、三一二年)   春,正月,漢呼延后卒,諡曰武元。   漢鎮北將軍靳沖、平北將軍卜珝寇幷州;辛未,圍晉陽。   甲戌,漢主聰以司空王育、尚書令任顗女為

  • 卷三十七 前秦録五·崔鸿

    苻坚中 建元八年春二月以清河房旷为尚书左丞征旷兄黙及清河崔逞燕国韩胤为尚书郎北平阳陟田勰阳瑶[鹜之子也]为著作佐郎郝晷为清河相皆闗东士望王猛所荐也冠军将军慕容垂言于坚曰臣叔父评燕之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三十五·杨仲良

      徽宗皇帝   大晟乐   崇宁三年正月甲辰,魏汉津言:『臣闻通二十四气,行七十二候[1],和天地,役鬼神,莫善于乐。伏羲以一寸之器,名为含微,其乐曰《扶桑》;女娲以二寸之器,名为苇籥,其乐曰《光乐》;黄帝以三寸之器,名为咸池,其

  • 卷之四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三十三·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唐资政公重墓志铭刘岑靖康元年冬金人破京师明年二圣北狩今上即位于南京年号建炎是时朝廷已失河东金人重兵屯河上陜西大震惊告急之使日至行在所而永兴一道已并边矣岑适使虏自汾晋渡合河津由关中以归方入朝

  • 卷之八·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八表第八喀尔喀车臣汗部【康熙二十七年来归旗二十三爵二十六】车臣汗<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八<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

  • 徐舫传·张廷玉

    徐舫,字方舟,浙江桐庐人。自幼轻财好侠义,喜欢击剑、骑马、踢球。后来失悔,转而读书应科举考试。以后又弃科举而学诗歌。浙江睦州原多诗人,唐代有方干、徐凝、李频、施肩吾,宋代有高师鲁、滕元秀,号称“睦州诗派”,徐舫都学他

  • 陆深传·张廷玉

    陆深,字子渊,上海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二甲第一,选庶吉士,授编修。刘瑾嫉妒翰林官高于自己,把他们均改为京外官,深也在内,为南京主事。瑾诛后,深复职,历任国子司业、祭酒,充经筵讲官。他奏请令阁臣不得改窜讲官所撰的经筵讲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十八·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八 洪武二十五年六月辛亥朔。 癸丑,置建昌、苏州二军民指挥使司及会川军民千户所,调京卫及陕西兵万五千余人往戍之。时上以月鲁帖木儿叛,故置卫镇守,仍谕将士曰:“今僰人、百夷、罗罗、摩赀、

  • 總序·佚名

    ○宣宗昭敬正倫立極盛德洪烈至誠大義格天熙運顯文毅武聖睿達孝大王諱昖,中宗恭僖大王之孫德興大院君岹之第三子也。母河東府夫人鄭氏贈領議政世虎之女。嘉靖三十一年壬子十一月十一日己丑,誕王于仁達坊之私第。天資岐嶷

  • 三式 第十七·王符

    高祖定汉,与群臣约,自非刘氏不得王,非有武功不得侯〔二〕。孝文皇帝始封外祖〔三〕,因为典式,行之至今。孝武皇帝封爵丞相,以褒有德,后亦承之〔四〕,建武乃绝。〔一〕○铎按:叙录云:“将修太平,必媚此法”,“式”即“法”也。此篇

  • 提要·胡瑗

    【臣】等谨案皇祐新乐图记三卷宋阮逸胡瑗奉勅撰仁宗景祐三年二月以李照乐穿凿特诏较定钟律依周礼及厯代史志立议笵金至皇祐五年乐成奏上此其图记也旧本从明文渊阁録出后有宋陈振孙嘉定己亥跋云借虎邱寺本録葢当时所赐

  • 第十二卷·知礼

    金光明经文句记 第十二卷宋四明沙门知礼述二次第下明品之次第二。初明诸品所归亦是今品之来意也。何者下释诸品次第。序品叙大体等者。向疏释经叙乎五章。今唯叙体者。盖指极果所游所契。而高而广。法性是佛地

  • 后序·佚名

      法蕴足论后序  沙门靖迈制法蕴足论者。盖阿毗达磨之权舆。一切有部之洪源也。无上等觉入室之神足。摩诃目乾连之所制矣。镜六通之妙慧。晢三达之智明。桴金鼓于大千。声玉螺于百亿。摘藏海之奇玩。鸠教山之胜珍

  • 第五品 苏那长老品·佚名

    一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陀林给孤独园。尔时,憍萨罗国波斯匿王与胜鬘王妃俱已升最优宫殿之上层,憍萨罗之波斯匿王如是告胜鬘王妃云:&ldquo;胜鬘!汝亦增己爱者,其他尚有谁?&rdquo;答曰:&ldquo;大王!我亦增己爱者此无其

  • 丹渊集·文同

    诗文集。北宋文同著。40卷。文同以学名世,善诗,工书画,诗文甚富。据范百禄所作《文公墓志铭》,云其“平生所为文五十卷”,其曾孙文鷟刊行之时,已有散佚,遂重编为40卷。庆元元年(1195),家诚之守邛州(今四川邛崃),以文同曾三仕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