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

左传附注        春秋类

提要

【臣】等谨按左传附注十卷明陆粲撰粲字子余长洲人嘉靖丙戌进士官至工科给事中以劾张璁桂蕚谪都镇驿驿丞终于永新县知县事迹具明史本传是编前三卷驳正杜预之注义第二卷驳正孔頴达之疏文第五卷驳正陆德明左传释文之音义多旁采诸家之论亦间断以已意于训诂家颇为有禆顾炎武日知録于驳正左传注后附书曰凡邵陆傅三先生所已辨者不録邵者邵寳左传觿傅者傅逊左传属事陆即粲也葢炎武亦甚重此书矣粲又有春秋左传二卷大意以左传为战国人作而刘歆又以意附益故徃往卑贱不中道或为奇言怪説骛于末流考粲以左传为出战国葢因程子谓腊为秦礼庶长为秦官已为胶固其以窜乱归之刘歆葢因林栗谓左传凡言君子曰是刘歆之词尤无佐证未免务为高论仍蹈明人臆揣之习所谓画蛇添足者也故惟録此编而左传镌则别存其目焉乾隆四十二年五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费墀

猜你喜欢
  隐公卷二(起二年,尽四年)·何休
  卷二 臣术·刘向
  卷八四·邱濬
  卷十八【起文公五年尽十年】·杜预
  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
  卷十二·黄道周
  卷九十五·卫湜
  卷五十八·沈廷芳
  卷三·张自超
  卷五·张自超
  隐公·隐公四年·左丘明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欧阳竟无
  致欧阳竟无居士书·太虚
  议印度之佛教·太虚
  大机大用·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庞籍·唐圭璋

      籍原作藉,当即藉。藉字醇之,单州成武人(在今山东境内)。生于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及进士第。仁宋景祐间,赵元昊反,为陕西体量安抚使,进龙图阁直学士,知延州,俄兼鄜延都总管,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元昊既臣,籍为枢密副使。皇祐

  • 第二十折 魂遇·李玉

    【红衲袄】[净魂奔上]俺本是,气冲冲,啸吴门一少年,倒做了血淋淋,饱青锋黄沙面。[末魂奔上]又不是刺王僚,筵上鱼肠献。[丑魂奔上]翻成了裹鸱夷,胥关断首悬。[旦魂奔上]闪得俺,虚飘飘一灵儿风雨旋。[贴魂奔上]恼得俺,怒轰轰七魄儿雷霆战

  • 五集卷一·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一古今体六十四首【甲辰一】甲辰元旦自新由昔钦先甲践阼而今逮五辰临莅久斯益滋惧熙和值乃倍生寅穰穰茀禄崇三统济济衣冠受万人累叶蒙庥诚富庶所思风俗未还醇元旦

  • 攻瑰集补钞·吴之振

    楼钅龠西山资国寺野溪清浅度危桥,径策枯筇上紫霄。晓雾暗蒸山寺雨,松风深隐海门潮。浮杯水涨人何在,洗钵池清意已消。又上乐亭台上看,云山万叠更逍遥。题雪窦锦镜桥亭雨溪赴壑若奔虬,此地端能截众流。三板放开千丈雪,一奁照

  • 岁时杂咏巻十六·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上已上已篇 张 华仁风导和气勾芒御吴春姑洗应时月元已启良辰良辰防朝日零雨洒防尘飞轩逰九野置酒防众賔临川悬广幕夹水布长茵徘徊存往古慷慨慕先眞朋从自逺至童冠八九人追好舞雩庭拟迹洙泗濵伶人理新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二·佚名

    正统元年九月癸巳朔○甲午分遣监察御史轩輗等十七人清理天下军政陛辞 上赐敕谕之曰朕惟武备国之重事所以攘外靖内保卫生民 列圣相承咸重于兹而历岁既久弊日滋甚军或脱籍以为民民或诬指以为军户本存而谓其为绝籍本异而

  • 卷之九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一一七五 四川总督保宁奏本年查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数目折·佚名

    一一七五 四川总督保宁奏本年查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数目折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四川总督臣保宁谨奏,为遵例奏闻事。案查钦奉上谕,《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令各督抚遵照颁发原书抽改,仍着于年

  • 戚继光传·张廷玉

    戚继光,字元敬,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父亲戚景通,曾升迁为都指挥,署理大宁都司,后进京执掌神机营,颇有操行。戚继光幼时即风流潇洒、气宇不凡。家里较为贫寒,但戚继光喜好读书,并掌握了经史要义。嘉靖中继承武职,被人推荐为署理

  • 卷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六田赋考【六】水利田臣等谨按古者画井分田制为沟洫畎浍以逹於川广深寻丈俱有定式盖无在而非水利而稻人掌稼下地所谓畜水止水荡水均水舍水写水之法即後代言水利者之权舆也自阡陌既开而引渠

  • 卷五十六 孟子六·黎靖德

      ◎离娄上   △离娄之明章   "'上无道揆',则'下无法守'。傥'上无道揆',则下虽有奉法守一官者,亦将不能用而去之矣。'朝不信道,工不信度'。信,如凭信之'信'。此理只要人信得及,自然依那个行,不敢逾越。惟其不信,所以妄

  • 小学略说·章太炎

    地官保氏,教国子以六艺,曰礼乐射御书数。《七略》列书名之守于小学。《律历志》曰:数者,一十百千万也;其法在算术,宣于天下,小学是则。此则书数并称,而礼乐射御阙焉。盖六艺者,习之不一时,行之不一岁。射御非儿童所任。六乐之舞

  • 卷九十三·道世

    △酒肉灾第九十三(此有三部)▲述意部第一夫酒为放逸之门,大圣知其苦本。所以远酣肆,离酒缘,弃醉朋,近法友,出昏门,入醒境。肉是断大慈之种,大圣知其杀因。所以去腥臊,净身口,啖蔬菜,澄心神,招慈善,感延年。故俗书《礼记》云:“见其生

  • 师子女品第十五·佚名

    尔时私休童女。与五百童女俱问佛言:唯然世尊,女人若学是经卷者,获何功德。设讽诵读。福何所趣。佛言:女人若求无上正真之道。欲学此经。观馀女人。所以者何。若学此经专精不乱。不效他女贪於尘劳。犹是之缘致女人身。私休

  • 过去现在因果经卷第二·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尔时太子至年十岁。诸释种中。五百童子。皆亦同年。太子从弟提婆达多。次名难陀。次名孙陀罗难陀等。或有三十相三十一相者。或复虽有三十二相相不分明。各闲伎艺。有大筋力。时提婆达多等

  • 大明律集解附例·高举

    明代人高举撰写。共30卷。汇编《大明律》、《问刑条例》等诸例,并对《大明律》进行了注释。清光绪三十四年法律馆刻本

  • 知稼翁词·黄公度

    一名《蒲阳知稼翁词》。词别集。南宋黄公度(1109—1156)撰。一卷。公度字师宪,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间进士第一。除秘书正字。触秦桧,出判肇庆府。桧死召还,官至尚书考功员外郎。有《知稼翁集》十一卷。本集的传世

  • 中国史纲·张荫麟

    《中国史纲》是张荫麟短暂一生留下的唯一专著,原为作者受聘编写的高中历史教材的一部分。是一种别具一格的通史读物。本书叙述了从商朝到东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全书按照朝代顺序编写,但并未均衡笔墨,而是按作者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