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商书·仲虺之诰

汤归自夏,至于大坰,仲虺作诰。

成汤放桀于南巢,惟有惭德。曰:「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

仲虺乃作诰,曰:「呜呼!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惟天生聪明时乂,有夏昏德,民坠涂炭,天乃锡王勇智,表正万邦,缵禹旧服。兹率厥典,奉若天命。夏王有罪,矫诬上天,以布命于下。帝用不臧,式商受命,用爽厥师。简贤附势,实繁有徒。肇我邦于有夏,若苗之有莠,若粟之有秕。小大战战,罔不惧于非辜。矧予之德,言足听闻。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用人惟己,改过不吝。克宽克仁,彰信兆民。乃葛伯仇饷,初征自葛,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曰:『奚独后予?』攸徂之民,室家相庆,曰:『徯予后,后来其苏。』民之戴商,厥惟旧哉!佑贤辅德,显忠遂良,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推亡固存,邦乃其昌。德日新,万邦惟怀;志自满,九族乃离。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予闻曰:『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呜呼!慎厥终,惟其始。殖有礼,覆昏暴。钦崇天道,永保天命。」


译文


成汤放逐夏桀使他住在南巢,心里有些惭愧。他说:“我怕后世拿我作为话柄。”仲虺于是向汤作了解释。

仲虺说:“啊!上天生养人民,人人都有情欲,没有君主,人民就会乱,因此上天又生出聪明的人来治理他们。夏桀行为昏乱,人民陷于泥涂火炭一样的困境;上天于是赋予勇敢和智慧给大王,使您做万国的表率,继承大禹长久的事业。您现在要遵循大禹的常法,顺从上天的大命!

夏王桀有罪,假托上天的意旨,在下施行他的教命。上天因此认为他不善,要我商家承受天命,使我们教导他的众庶。简慢贤明依从权势的,这种人徒众很多。从前我商家立国于夏世,像苗中有莠草,像粟中有秕谷一样。小百姓和大人物战慄恐惧,无不害怕陷入非罪;何况我商家的德和言都可听闻呢?

“大王不近声色,不聚货财;德盛的人用官职劝勉他,功大的人用奖赏劝勉他;用人之言像自己说的一样,改正过错毫不吝惜;能宽能仁,昭信于万民。从前葛伯跟馈食的人为仇,我们的征伐从葛国开始。大王东征则西夷怨恨,南征则北狄怨恨。他们说:怎么独独把我们百姓摆在后面?我军过往的人民,室家互相庆贺。他们说:等待我们的君主,君主来临,我们就会复活了!天下人民爱戴我们商家,已经很久了啊!

“佑助贤德的诸侯,显扬忠良的诸侯;兼并懦弱的,讨伐昏暗的,夺取荒乱的,轻慢走向灭亡的。推求灭亡的道理,以巩固自己的生存,国家就将昌盛。

“德行日日革新,天下万国就会怀念;志气自满自大,亲近的九族也会离散。大王要努力显扬大德,对人民建立中道,用义裁决事务,用礼制约思想,把宽裕之道传给后人。我听说能够自己求得老师的人就会为王,以为别人不及自己的人就会灭亡。爱好问,知识就充裕;只凭自己,闻见就狭小。

“啊!慎终的办法,在于善谋它的开始。扶植有礼之邦,灭亡昏暴之国;敬重上天这种规律,就可以长久保持天命了。”

猜你喜欢
  卷六十四·湛若水
  张子语录后录下·张载
  中庸直指补注序·智旭
  古今人物毛病谈·孔子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五十五章 赤子之德·林语堂
  卷十四·王鸿绪
  卷七十九·乾隆
  卷二·张廷玉
  卫献公出奔(1)·戴圣
  深衣·姚际恒
  调达入地狱品第二十七·马鸣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三·佚名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九·佚名
  菩萨璎珞经卷第十四·佚名
  法华义记卷第三·法云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之才·唐圭璋

      之才字宾王,号药房。与且翼龙同时。   兰陵王   赋胡伯雨别业   此何夕。天水空明一碧。商量赋、如此江山,几个斜阳了今昔。荒台步晚色。沙鸟依稀曾识。啼鸧外,人远未归,江阔晴虹卧千尺。   残碑藓痕积。记当

  • 谭菀醍醐卷三·杨慎

    李华论文李华曰文章本乎作者而哀乐系乎时本乎作者六经之志也系乎时者乐文武而哀幽厉也有徳之文信无徳之文诈臯陶之歌史克之颂信也子朝之告宰嚭之词诈也夫子之文章偃商传焉偃商没而伋轲作盖六经之遗也屈平宋玉哀而伤靡

  • 伊川击壤集卷之六·邵雍

    代书寄剑州普安令周士彦屯田作官休用叹奚为,未有升高不自卑。君子屈伸方为道,吾儒进退贵从宜。即今彭泽归何地,他日东门去未迟。痛恨伊嵩景无限,一名佳处重求贤。 二蜀至三吴,中间万里余。去年方北望,今岁

  • ◆缪处士鉴(效颦集)·顾嗣立

    鉴字君宝,号苔石,其先汴人。靖康之难,扈跸南渡,因居江阴。鉴生于宋季,耽读书,居城东之瓠岱。见政事日紊,不复求仕,以诗酒自娱,有《效颦集》行世。同里张宣藻仲曰:苔石《效颦集》,失于至正壬辰之兵,宣儿时,犹及见其手书。其孙恭遍访

  • 第三折·佚名

    (净扮张千引祗从排衙上科,云)喏,在衙人马平安抬书案。(外扮包待制上)(诗云)冬冬衙鼓响,书吏两边排。阎王生死殿,东岳摄魂台。老夫姓包名拯,字希仁,乃庐州金斗郡四望乡老儿村人氏,现为南衙开封府尹之职。因为老夫廉能清正,奉公

  • 卷六十三 老子韩非列传第三·司马迁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

  • 卷之二百五十一·佚名

    洪武三十年三月癸丑朔 上御奉天殿策试举人制策曰朕闻古之造理之士务欲助君志在行道受君之赐而民供之所以操此心固此志以待时机之来张君之德布君之仁补其不足而节有余妥苍生于市野于斯之士古至于今历代有之载之方册昭

  • 卷之一百五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四·文秉

    癸酉,应天乡试,论题:《圣心如日明水清》。墨卷多用“青山绿水”等句,皆性理中语也。上阅之大骇,又御笔涂出文理纰缪者八卷,以礼部不行纠驳回奏,反行曲庇。尚书李康先闲住,主考庶子丁进降调,举人李愫、王佩等停革有差

  • 卷二百六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六十三象纬考【八】日食【臣】等谨按马端临所纪历代日食於食分时刻宿度详略不同盖以有可考有不可考耳今钦天监纪顺治元年以来所纪日食自食及一分以上者具详宿度时刻分秒至食不及一分者

  • 卷九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九十四领侍卫府国初以八旗将士平定海内镶黄正黄正白三旗皆天子所自将爰选其子弟命曰侍卫用备随侍宿卫统以勲戚大臣视古虎贲旅贲氏职綦重焉领侍卫内大臣六人【三旗各二人】内大臣六人散秩大

  • 纲鉴易知录卷十四·吴楚材

    汉纪孝武皇帝纲 己未,元狩元年,冬十月,祠五畤,获一角兽,以燎。始以天瑞纪元。目 行幸雍,祠五畤,获兽,一角而足有五蹄。有司言:“陛下肃祗郊祀,上帝报享,锡一角兽,盖麟云。”于是以荐五畤,畤加一牛,以燎。有司又言:&ldquo

  • 隋书经籍志纠谬第十一·康有为

    《隋志》与《经典释文》并出隋、唐时,伪古学一统久矣。今学亡绝,独尊伪古固宜,然纷纭谬乱,盖已多矣。抑自《汉志》之后,诸史无志,藉以考经籍之源流,舍是莫之焉。故唐、宋以来,钻仰无尽,恐其惑乱学者耳目,并纠绳焉。然序《说卦》

  • 卷三十七·冯复京

    <经部,诗类,六家诗名物疏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三十七 明 冯复京 撰小雅鸿雁之什二斯干篇似笺云似读如己午之已疏古者似已字同○尔雅云太嵗在已曰大荒落○史记云已者言阳气之已尽也○汉书云已藏于已妣尔雅云

  • 辩中边论述记卷中·窥基

    翻经沙门基撰辩真实品第三不妄名真。非虚称实。体即十种。若有若无称彼法而论故名真实。此品广释名辩真实品。虽辩相品已辩三性。前依境说。今说于境起行。而说以三性为依显余九真实故。论曰。已辩其障当说真实。述曰

  • 清微斋法·佚名

    清微斋法,原不题撰人。从书中所列清微派师承谱系看,应为元代道士所作。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此书内容可分为三部分:首先叙说清微宗派源流,列举元始、灵宝、混元、正一等四派宗谱,认为清微派融合四派而归于一

  • 周礼注疏删翼·王志长

    三十卷。明王志长撰。王志长(生卒年不详),字平仲。明代“三才子”之一,王志坚(1576-1633)之弟,昆山(今江苏昆山)人,万历中举人。事迹见于《明史·文苑传》其兄志坚传中,称其亦深于经学,尤精“三礼”。除着有《周礼注疏删翼》

  • 圣宝藏神仪轨经·佚名

    二卷,赵宋法天译。说祈祷圣宝藏神之仪轨。明求者得大富,饶益有情,及成就牟尼一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