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甚哉说诗之难也。自孔子删定六经,教授弟子,于诗则屡言之。而门弟子中如子贡子夏者,一语会心,则反复兴叹,以为可与言诗。外此无闻焉。其后子夏得孔子之传,着为小序,略言作诗之旨,而未有论说。汉儒始句解而字释之,毛公最晚出,而传于今,盖其授受有自也。至唐韩昌黎,始疑诗序非子夏作,而欧阳子因之作本义,苏滦城因之着诗传,其说与汉儒异矣,然犹不废小序也。至宋朱紫阳,删去小序另为一编,又与欧苏异矣,然犹不废注疏也。同时郑夹漈、王雪山各自立说,并传注去之,比朱子则加甚矣,然犹间有去取也。自是以后学者,厌常喜新,屏去一切训诂,而凿空臆造,虽悖于经、畔于道弗顾也。呜呼,诗学之废久矣。惠子元龙,尝读诗而病之,因着诗说三卷。其旨本于小序,其论采于六经,旁搜博取,疏通证据,虽一字一句必求所自,而考其义类,晰其是非。盖有汉儒之博而非附会,有宋儒之醇而非胶执,庶几得诗人之意,而为孔子所深许者欤。惠子通经绩学,以诗古文鸣于时,当事尝以其名闻,征诣公交车,以父忧不赴,人咸为之侘傺太息焉。然今天子崇尚经术,登进方闻,如汉石渠天禄故事,相与扬扢。古今称道盛美,作为诗歌以继雅颂之后,非惠子其谁属哉。此亦诗学废而复兴之一会也。余爱其书,为录一通,序而藏之以竢焉。癸亥秋七月济南德水田雯书

汉兴,距孔子既远,世之言经者,恒各守其师说,异同离合,纷若聚讼,而莫能汇于一,盖无甚于诗与春秋。顾春秋主事,凡事之是非曲直,了然于简策之间,则三传之得失犹易辨也。诗独主志,所谓主文谲谏,与言之无罪闻之足戒者,其辞则隐,其旨则微,或美或刺,或似美矣而实刺,往遄从百世之下涵泳绌绎,踰数十过而未悉其所以然。即如一关雎也,鲁诗至谓刺康后之晏起而作;一黍离也,齐诗至谓卫公子寿闵其兄伋而作;一芣苢也,韩诗谓妇人伤夫有恶疾而作;一商颂也,又谓正考父美宋襄公而作。意义乖反,视春秋则尤甚焉。然而儒林存之不废者,欲以广学者之见闻,俾不致若高叟之固也。自唐世盛行毛郑,而齐鲁韩三家遂亡;明世盛行朱注,而毛郑又虽存亦亡。今令甲所示、学宫所肄者,朱氏一家止耳。原其初,非不合于先王一道德、同风俗之指,然而学者寻章摘句,保残守陋,必自此始。此诗教之所由坏也。吾门惠子元龙,好为淹博之学,其于诸经也潜思远引,左右采获,久之而怳若有悟,间出己意,为之疏通证明,无不悉有依据,非如专门之家守其师说而不变者也。其所著诗说先成,多所发明,虽未知于孔子删诗之意果合与否,然博而不芜,质而不俚,善辨而不诡于正,亦可谓毛郑之功臣,夹漈紫阳之诤子矣。余固晚而有志经学,顾年及昏耄,闻见遗忘,辄抚卷叹息,以为当让斯人出一头地也。故乐得而序之。邱南老钝汪琬序

猜你喜欢
  第五十二卦 艮 艮为山 艮上艮下·佚名
  第三十七卦 家人 风火家人 巽上离下·佚名
  晏子死景公哭之称莫复陈告吾过第十七·晏婴
  卷二十一·程公说
  卷三·魏了翁
  第十四章人的性情、气质、习惯、社会的礼俗、制度(上)·梁漱溟
  (八)·钱穆
  如来常无常品第五·佚名
  附錄二   瑜伽菩薩地決擇釋〈原出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九及八七〉·欧阳竟无
  卷十四·普济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二·佚名
  ●荷泽大师显宗记·神会
  卷第九·李遵勖
  劳工之道德·太虚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三六 齊紀二·司马光

      起閼逢困敦(甲子),盡屠維大荒落(己巳),凡六年。   世祖武皇帝永明二年(甲子,公元四八四年)   春,正月,乙亥,以後將軍柳世隆為尚書右僕射;竟陵王子良為護軍將軍兼司徒,領兵置佐,鎮西州。子良少有清尚,傾意賓客,才雋之士皆游集其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八十二·乾隆

      宋  钦宗皇帝  【丙午】靖康元年【金太宗完顔晟天防四年 是年后依东音例金国用分注纪年】春正月诏中外臣庶直言得失  自金师日逼屡下求言之诏事稍缓则隂沮抑之当日有城门闭言路开城门开言路闭之语  梁方

  • 卷之一百二十六·佚名

    成化十年三月丙戌朔礼部奉旨以崇王之国礼仪悉如秀王例条列具奏报可○命总督两广右都御史韩雍致仕先是镇守广西右少监黄沁讦奏雍坐视猺贼出没隐匿不报以致断藤峡贼复啸聚滋蔓流劫郡县且贪欲饮宴滥赏妄费事多违法及副使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佚名

    正德八年五月戊辰朔广信府知府朱嘉会奏本府各县被贼残害乞蠲免该年钱粮以苏民困户部议行抚按官通查随宜宽免该用军饷仍如原拟以停免耗米并钞关银支用报可○革庆成王奇浈子镇国将军表杜禄米三之一王奏其不遵训戒故也○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 列传一百七·纪昀

    列传宋 【十一】○宋十一钱若水 苏易简 郭贽李至辛仲甫 王沔温仲舒 王化基【举正 举元诏】钱若水苏易简郭贽李至辛仲甫王沔温仲舒王化基△钱若水钱若水字澹成一字长卿河南新安人父文敏汉青州帅刘铢辟为录事参军

  • 卷之五十八·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五十八 传第四十二 扎萨克镇国公车布登列传 车布登喀尔喀部人姓博尔济吉特车臣汗乌默客族叔父祖本巴号巴图尔达尔汉珲台吉为硕垒汗第四子有子三长噶尔玛次洪俄尔岱青次额

  • 卷七·楼昉

    钦定四库全书两汉诏令卷七宋 林虙 编西汉七昭帝【十五】勿收赈贷诏【始元二年八月】往年灾害多今年麦伤所赈贷种食勿收责毋令民出今年田租诏民勿出马【四年七月】比嵗不登民匮于食流庸未尽还往时令民共出马其止勿

  • 卷二百四十六·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四十六明 杨士奇等 撰荒政宋徽宗宣和中监察御史许景衡论赈济差官疏曰臣伏覩常平令诸灾伤缘赈济事应差官而州县阙者听监司於隣近选差不足则选辖下得替待阙官逐州不得过两员窃闻淮南东

  •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三·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四之十三 朱批李卫奏摺 雍正九年二月二十日浙江总督管巡抚事在任守制【臣】李卫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因江宁移调乍浦水师满营官兵於上年十月到浙虽经安顿驻劄而时届岁暮诸务毕集未

  • 第十八部分·毛公

    周颂 臣工之什《臣工》,诸侯助祭,遣于朝也。臣工嗟嗟臣工,敬尔在公。王釐尔成,来咨来茹。【传】嗟嗟,勑之也。工,官也。公,君也。【笺】臣,谓诸侯也。釐,理;咨,谋;茹,度也。诸侯来朝天子,有不纯臣之义,于其将归,故于庙中正君臣之礼,勑

  • 严菩提场品第二十·佚名

    佛告诸比丘,尔时菩萨坐菩提常六欲诸天恐有障难。即於东面恭敬而祝如是南西北方四维上下。皆有无量诸天恭敬而祝是时菩萨放大光明。其光名为开发菩萨智。周遍照耀尽虚空界一切十方诸佛刹土。尔时东方世界有国名离垢。其

  • 续高僧传卷第十七·道宣

      习禅篇之二 本传十一人附见九人。   周湎阳仙城山善光寺释慧命传一(戴逵 慧朗 慧晓)   陈南岳衡山释慧思传二。   隋国师智者天台山国清寺释智顗传三。   隋京师清禅寺释昙崇传四。   隋慧日内道场

  • 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佚名

    特进试鸿胪卿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尔时那吒太子。手捧戟。以恶眼见四方白佛言。我是北方天王吠室罗摩那罗阇第三王子其第二之孙。我祖父天王。及我那吒同共每日三度。白佛言。我护持佛法。欲摄缚恶

  • 第六十四則 趙州於頭上倒戴草鞋·胡兰成

    第六十四則趙州於頭上倒戴草鞋舉:南泉禪師復舉前話問弟子趙州從諗,趙州便脫草鞋於頭上戴出,南泉云:子若在恰救得貓兒。頭戴草鞋是一個顛倒的倒字。把南泉禪師的話來反說,就救得貓兒。中國民間歡喜耍這一套。如隋唐演義裏楊

  • 给事集·刘安上

    北宋学者刘安上著。安上生前著述宏富,有诗五百首,制、诰、杂文三十卷。然焦竑《国史经籍志》载《刘安上集》实止五卷,与现存本卷数相合。盖兵毁之余,后人掇拾而成,非其原本。其集自明代以来流传甚少,朱彝尊自颍州刘体

  • 李元宾文编·李观

    三卷。《外编》二卷。唐李观(766—794)撰。李观,字元宾,陇西 (今属甘肃) 人。李华之从子。贞元八年 (792)登进士第,与韩愈、李绛、欧阳詹、王涯、冯宿等同榜,时称 “龙虎榜”。九年(793) 又登博学宏辞科,官至太子校书

  • 易原·多隆阿

    多隆阿撰,十六卷,易学著作。

  • 春秋金锁匙·赵汸

    一卷。元赵汸撰。此书撮举孔子之“特笔”与《春秋》之大例,以事之同类者互相推勘,研究其异同,以明其属于正例变例。如以隐二年“无骇帅师入极”与桓十一年“柔会宋公盟于折”合为一条,其下云:“春秋以前征伐之不下于大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