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公食大夫礼第九

【题解】

《公食大夫礼》记述主国国君以礼食招待来小聘的大夫的礼仪。篇中首先对如何通知主宾,如何摆放待宾之物,宾至如何迎接的礼节仪式作了详细说明。接着记述如何设俎,如何为宾设正馔、加馔。宾如何祭馔,公如何侑宾,宾卒食,如何退,如何拜赐诸礼仪。篇中还对大夫相食,君、大夫有故不能亲食的礼节仪式作了说明。全篇主于食饭而没有宾主酬酢,食饭也只限于主宾一人,有别于飨礼和燕礼。燕礼主酒,飨礼兼酒和饭。而此篇为“主国君以礼食小聘大夫之礼。”(胡培翚《仪礼正义》)故称“公食大夫礼”。在五礼中亦属嘉礼。

公食大夫之礼:使大夫戒(1),各以其爵。上介出请,入告。三辞。

宾出,拜辱。大夫不答拜,将命。宾再拜稽首。大夫还。宾不拜送,遂从之。宾朝服即位于大门外,如聘。

即位。具(2)。羹定(3)。甸人(4),陈鼎七(5),当门,南面,西上,设扃鼏,鼏若束若编。设洗如飨。小臣具槃■(6),在东堂下。宰夫设筵,加席几。无尊。饮酒(7),浆饮(8),俟于东房。凡宰夫之具,馔于东房。公如宾服,迎宾于大门内。大夫纳宾。宾入门,左,公再拜。宾辟,再拜稽首。公揖入,宾从。及庙门,公揖入。宾入,三揖。至于阶,三让。公升二等,宾升。大夫立于东夹南,西面北上。士立于门东,北面西上。小臣东堂下,南面西上。宰,东夹北。西面南上。内官之士(9),在宰东北,西面南上。介,门西,北面西上。公当楣北乡,至再拜,宾降也,公再拜。宾,西阶东,北面答拜。摈者辞,拜也。公降一等。辞曰:“寡君从子,虽将拜,兴也。”宾栗阶升,不拜。命之,成拜。阶上北面再拜稽首。

士举鼎,去鼏于外,次入。陈鼎于碑南,面西上。右人抽扃,坐奠于鼎西,南顺。出自鼎西,左人待载,雍人以俎入(10),陈于鼎南。旅人南面加匕于鼎(11),退。大夫长盥,洗东南,西面北上,序进盥。退者与进者交于前(12)。卒盥,序进,南面匕。载者西面。鱼腊饪。载体进奏。鱼七,缩俎寝右(13)。肠、胃七,同俎。伦肤七。肠、胃、肤,皆横诸俎,垂之。大夫既匕,匕奠于鼎。逆退,复位。

公降盥。宾降,公辞。卒盥,公壹揖壹让,公升,宾升。宰夫自东房授醯酱(14),公设之。宾辞,北面坐迁,而东迁所(15)。公立于序内,西乡,宾立于阶西,疑立(16)。宰夫自东房荐豆六,设于酱东,西上。

韭菹以东,醓醢(17)、昌本(18);昌本南麋■(19),以西菁菹(20)、鹿■。士设俎于豆南,西上;牛、羊、豕,鱼在牛西,腊、肠、胃亚之(21),肤以为特(22)。旅人取匕,甸人举鼎,顺出,奠于其所。宰夫设黍、稷六簋于俎西,二以并,东北上。黍当牛俎,其西稷,错以终,南陈。大羹湆(23),不和(24),实于镫(25)。宰右执镫,左执盖,由门入。升自阼阶,尽阶,不升堂,授公,以盖降,出,入反位。公设之于酱西,宾辞,坐迁之。宰夫设铏四于豆西,东上(26):牛以西羊,羊南豕,豕以东牛。饮酒,实于觯,加于丰。宰夫右执觯,左执丰,进设于豆东。宰夫东面,坐启簋会(27),各却于其西(28)。赞者负东房,南面,告具于公。

公再拜,揖食。宾降拜。公辞。宾升,再拜稽首。宾升席,坐取韮菹,以辩擩于醢(29),上豆之间祭。赞者东面坐取黍,实于左手,辩。

又取稷,辩,反于右手。兴以授宾。宾祭之。三牲之肺不离(30),赞者辩取之,壹以授宾。宾兴受,坐祭。捝手(31),扱上铏以柶,辩擩之,上铏之间祭。祭饮酒于上豆之间。鱼、腊、酱、湆不祭。

宰夫授公饭粱(32),公设之于湆西,宾北面辞,坐迁之。公与宾皆复初位。宰夫膳稻于粱西,士羞庶羞(33),皆有大,盖,执豆如宰。先者反之,由门入,升自西阶。先者一人升,设于稻南簋西,间容人。旁四列西北上。膷以东臐(34),■(35),牛炙。炙南醢,以西,牛胾(36),醢,牛醓(37)。■南,羊炙,以东羊胾,醢。豕炙,炙南醢,以西,豕截,芥酱,鱼脍。众人腾羞者,尽阶不升堂,授,以盖降,出。赞者,负东房,告备于公。

赞升宾。宾坐席末,取粱,即稻(38),祭于酱湆间。赞者北面坐,辩取庶羞之大,兴,一以授宾。宾受,兼壹祭之。宾降拜,公辞。宾升,再拜稽首,公答再拜。

宾北面自间坐(39),左拥簠粱,右执湆,以降。公辞,宾西面坐奠于阶西,东面对(40),西面坐取之。栗阶升,北面反奠于其所,降辞公。公许,宾升,公揖退于箱(41)。摈者退,负东塾而立。宾坐,遂卷加席,公不辞。宾三饭以湆酱。宰夫执觯浆饮,与其丰以进,宾捝手,兴受。

宰夫设其丰于稻西。庭实设。宾坐祭,遂饮,奠于丰上。

公受宰夫束帛,以侑,西向立。宾降筵,北面。摈者进相币。宾降辞币,升听命,降拜。公辞。宾升,再拜稽首,受币,当东楹,北面。

退,西楹西,东面立。公壹拜,宾降也,公再拜。介逆出。宾北面揖,执庭实以出。公降立。上介受宾币,从者讶受皮(42)。

宾入门左,没霤(43),北面再拜稽首。公辞,揖让如初,升。宾再拜稽首,公答再拜。宾降辞公,如初。宾升,公揖退于箱。宾卒食会饭(44),三饮(45)。不以酱湆。

捝手,兴,北面坐取粱与酱以降。西面会奠于阶西。东面再拜稽首。

公降,再拜。介逆出,宾出。公送于大门内,再拜。宾不顾。

有司卷三牲之俎(46),归于宾馆。鱼腊不与。

明日,宾朝服拜赐于朝,拜食与侑币,皆再拜稽首。讶听之。

上大夫:八豆,八簋,六铏,九俎,鱼腊皆二俎,鱼,肠胃,伦肤。

若九,若十有一。下大夫若七,若九。庶羞。西东毋过四列。上大夫,庶羞二十,加于下大夫,以雉,兔,鹑,■。

若不亲食,使大夫各以其爵、朝服以侑币致之,豆实(47),实于罋(48),陈于楹外,二以并,北陈。簋实(49),实于筐(50),陈于楹内,两楹间,二以并,南陈。庶羞陈于碑内,庭实陈于碑外。牛、羊、豕陈于门内。西方,东上。宾朝服以受,如受饔礼。无摈。明日,宾朝服以拜赐于朝。讶听命。

大夫相食,亲戒速(51)。迎宾于门外,拜至,皆如飨拜。降盥受酱、湆、侑币、束锦也。皆自阼阶降堂受(52),授者升一等(53),宾止也。

宾执粱与湆,之西序端。主人辞,宾反之。卷加席,主人辞,宾反之。

辞币,降一等。主人从。受侑币,再拜稽首。主人送币,亦然。辞于主人,降一等。主人从。卒食,彻于西序端。东面再拜,降出。其他皆如公食大夫之礼。

若不亲食,则公作大夫朝服,以侑币致之。宾受于堂,无摈。

[记]不宿戒。戒不速。不授几。无阼席。亨于门外,东方。司宫具几(54),与蒲筵常(55),缁布纯(56),加萑席寻(57),玄帛纯,皆卷自末。宰夫筵,出自东房。宾之乘车,在大门外西方,北面立。铏笔(58),牛藿(59),羊苦(60),豕薇,皆有滑(61)。赞者盥,从俎升。簠有盖幂。凡炙无酱。上大夫:蒲筵,加萑席。其纯皆如下大夫纯。卿摈由下,上赞,下大夫也。上大夫,庶羞。酒饮、浆饮,庶羞可也。拜食与侑币,皆再拜稽首。

【注释】

(1)戒:告。此指到使者住的馆舍告诉使者到主国的庙接受食礼。

(2)具:待宾之物。

(3)羹定:羹,肉。定,熟。羹定:即肉熟了。

(4)甸人:见《燕礼第六》注(53)。

(5)鼎七:七鼎。牛一,羊一,豕一,鱼一,腊,肠胃一,肤一。

(6)槃■:为国君盥洗所设。槃,盛盥弃水,■,盛水以沃盥。

(7)饮酒:清酒。

(8)浆饮:酨浆。酨,即载。因其汁滓相载,故称酨。浆又为水、浆、醴、凉、醫、酏六饮之一种。

(9)内官:近侍臣僚,宫廷的女官,夫人之官,内宰之属。

(10)雍人:宫中掌烹调之官。

(11)旅人:雍人的属下。

(12)前:洗的南边。

(13)缩俎:缩,纵。缩俎,鱼在俎为纵,于人为横。

(14)醯酱:醯(x9),醋。醯酱,用醯和酱。

(15)所:处。

(16)疑立:正立。疑、正。

(17)醓醢:醓(t3n)肉酱的汁。醢(h3i)肉鱼等制成的酱。

(18)昌本:昌,蒲。本,菹。《周礼·醢人》注:“昌蒲,根本,即根也。”

(19)■:醢有骨谓之■。

(20)菁菹(j9ng u):菁,蓂,韭菜的花。菁、菹。蔓菁,一种二年生草本植物,块根可食。菹,醃菜。

(21)亚:次。

(22)特:独为一行,不在豆南。

(23)大羹湆:煮肉汁。湆:汁。

(24)不和:没有和五味的菜。

(25)镫:瓦豆谓镫。

(26)铏(x0ng):盛菜和羹的器具。亦曰铏鼎。

(27)会:盖。

(28)却:却下,去掉。

(29)擩:染。

(30)肺不离:肺要切割开。胡培翚《仪礼正义》:“肺不离者,刌之也。”刌(c(n)割,切。

(31)捝:试,擦。

(32)粱:粱为饭而实之于簠。粱即粟,北方叫小米。

(33)羞:同“馐”,肉。

(34)膷(xi3ng):牛肉羹。臐(x&n):羊肉羹。

(35)■:豕肉羹。

(36)胾(@):大块的肉。

(37)■(h9):脍,古人有用藏鱼的方法用来做牛肉,所以用■名。“■”愿意为“鱼酱”。牛■,指细切的牛肉。

(38)即:就。

(39)间:两馔之间,指正馔与加馔之间。即前文的“间容人”处。

(40)对:解释下堂的想法。

(41)箱:东夹之前,东箱。箱即厢。

(42)从者讶受皮:从者,指属吏之属。讶,迎。受皮;指主国有司执皮者随主宾出来,主宾的从者上前接过来。

(43)霤(li)):霤,屋檐。

(44)卒食会饭:卒,已。会饭,指黍稷。

(45)三饮:三饮浆以漱口。

(46)卷(ju3n):收藏:

(47)豆实:腌菜、肉酱之类。

(48)罋:瓦器。

(49)簋(guǐ)实:簋,宴时盛黍稷的器皿。簋实,宴时内盛黍稷,用途有如现在装着饭的盆或桶。

(50)筐:竹器。

(51)速:召。

(52)皆:都、俱,这里指受酱、受湆、受币三事。

(53)授者:为大夫的家臣。

(54)司宫:太宰之属,掌宫庙的人。

(55)常:长度单位。一丈六尺为常。

(56)纯:缘。

(57)萑:细苇。寻:长度单位。半常为寻。

(58)铏芼:铏羹所用之菜。羹、芼、菹、醢四物,肉汁谓之羹,蔬菜谓之苇。肉酱谓之醢,腌菜谓之菹。菹、醢为生的。芼则用肉羹汁烹,和羹相从,放在铏中。

(59)藿:豆叶。

(60)苦:苦荼。

(61)滑:堇荁之属。堇(jǐn)荁(hu2n),古人用以调味。

【译文】

主国国君用食礼招待来聘问的大夫的礼仪:国君派大夫到馆舍告诉来聘的大夫(到主国的朝庙接受食礼),各自按相同的爵位去告之。上介出门问来馆舍有何事,进门报告。辞谢三次后答应。主宾出外门,为主国的大夫屈尊来迎接自己行拜礼。大夫不回拜,转达国君的命令。主宾再拜稽首,接受国君的命令。大夫返回复命。主宾送行,不行拜礼,于是跟随大夫前往。主宾穿朝服在大门外就位,如同聘礼。

主人就位。招待主宾的食物陈列在朝庙门外。肉熟了。甸人陈列七个鼎,对着门,面向南,以西为上位,设置鼎杠、鼎盖,鼎盖用茅草,或者捆扎,或者编结。洗的摆放位置与飨礼相同。小臣在东堂下为国君摆放盛水的盘和■。宰夫在户西摆放蒲筵,在室中摆放萑席,在左边摆放几。没有酒尊。清酒、酨浆放在东房。凡是宰夫掌管的饮食器具、饭食都在东房。

主国国君如同主宾一样穿朝服,在大门内迎接主宾。大夫按国君的命令引主宾进入,主宾进门,站在西方。国君两次行拜礼,主宾避开,再拜稽首。国君拱手行礼进入,主宾跟随着,到祢庙的庙门,国君拱手行礼进入,主宾进入,每到转弯处拱手行礼,对着碑拱手行礼,相人偶拱手行礼。到达台阶,三次谦让,国君登上二级台阶后,主宾登阶。主国的大夫站在正堂的东边,面朝西,以北为上位。士站在门的东边,面朝北,以西边为上位。小臣在东堂下,面朝南,以西边为上位。宰在东夹屋北边堂下,面朝西以南边为上位。内宰属下的士在宰的东北方,面朝西以南边为上位。介在门的西边,面朝北以西边为上位。国君与梁齐,面向北,主宾到达堂上,国君两次行拜礼,主宾下堂,国君两次行拜礼。主宾在西阶的东边,面朝北回拜。摈者辞谢主宾回拜,主宾仍行拜礼,国君走下一级台阶亲自辞谢。摈者辞谢说:“敝国国君跟随您下堂,将要行拜礼,您还是起来吧。”主宾连步上台阶登堂,不行拜礼。国君命主宾完成拜礼,主宾在台阶上面朝北再拜稽首。

士扛鼎,在门外去掉鼎盖,按顺序进入,在碑的南边摆放鼎,以西边为上位。鼎右的人抽出鼎杠,坐下把杠放在鼎的西边,南北方向放置。从鼎的西边出来。鼎左的人等着把鼎中的牲肉取出放在俎上。雍人拿着俎进来,把俎摆放在鼎的南边,旅人面朝南,把取食物的匕放在鼎上,退出。大夫站在洗的东南洗手,大夫们面朝西,以北为上位,依序进前洗手。退回的人和进前的人在洗的南边交错。洗手完毕,依次到碑的南边,鼎的北边,面朝南用匕取鼎中的牲肉。左人面朝西。鱼和腊物煮熟。载放牲体和腊物进前,肉皮朝上。鱼七条,纵放在俎上,鱼的右半朝下。肠胃七份,放在同一俎上。纹理精细的猎肋条肉七份。肠胃和肋条肉都横放在俎上,两边下垂。大夫已经用完匕,把匕放在鼎上。按与进前时相反的顺序退下,回到原位。

国君下堂洗手,主宾下堂,国君辞谢。洗完手,国君拱手行礼一次,谦让一次,国君登堂,主宾登堂。宰夫由东房出来,把用醋和的酱交给国君,国君亲自摆放它。主宾辞谢,面朝北跪下移动醋酱,向东移动到当放的位置。国君站在东墙内,面向西,主宾站在台阶的西边,正立不动。宰夫由东房进献豆六,摆放在酱的东边,以西边为上位。腌韭菜往东是肉汁酱,腌蒲根,腌蒲根的南边是带骨的麋肉酱,在西是腌韭菜花,带骨的鹿肉酱。士在豆的南边摆放俎,以西为上位。牛、羊、豕,鱼在牛的南边。腊、肠、胃依次往东。猪肋条肉单独一行。旅人拿匕,甸人抬鼎,顺次而出,放在对着门的地方。宰夫在俎的西边摆放六簋黍、稷,二二并列,以东北方为上位。黍对着牛俎,它的西边是稷,交错排完,往南陈设。煮肉汁,没有盐、菜拌和,放在瓦豆里。太宰右手拿着瓦豆,左手拿着盖,从庙门外进入,由东阶登上,走到台阶尽头,不登堂,把瓦豆交给国君,拿着盖子走下台阶,出门放下盖子,然后进门回到原位。国君把瓦豆放在酱的西边,主宾辞谢,坐下往东移。宰夫在豆的西边摆放四只盛菜和羹的鼎,以东为上位。牛肉羹的西边是羊肉羹,羊肉羹的南边是猪肉羹,猪肉羹的东边是牛肉羹。把清酒斟在觯中,放在丰上。

宰夫右手拿着觯,左手拿着丰,进前摆放在豆的东边。宰夫面朝东,坐下揭开簋的盖子,各仰放在簋的西边。佐助的人背向着东房,面朝南,报告国君正馔准备完毕。

国君两次行拜礼,拱手请主宾进食。主宾下堂行拜谢。国君辞谢。

主宾登堂,再拜稽首。主宾登上席位,坐下取腌韭菜,一一浸入到肉酱里,在腌韭菜和肉酱两豆之间祭。佐助的人面朝东坐下取黄米饭,放在左手中,一一取过,又取小米饭,一一取过,放回右手。站起来交给主宾,主宾祭饭。把牛羊豕三牲的肺切断,佐助的人逐一取过来,一一交给主宾。主宾站起来接受,坐下祭,主宾擦手,用角制祭勺舀取放在上位的小鼎中的菜,逐一浸入其他三个小鼎中。在上位盛有牛肉羹的小鼎和盛有羊肉羹的小鼎之间祭。在上豆之间祭清酒。鱼、腊、酱、湆不祭。宰夫把小米饭递给国君,国君把它放在肉羹汁的西边,主宾面朝北辞谢,坐下往西移放。国君和主宾都回到原位。宰夫进献稻米饭,放在小米饭的西边。士进献各种美味食物,都有大块的肉放在上面,食器上有盖,像太宰那样拿着豆。先进献的人返回门外拿取,再由门进入,从西阶登堂,先进献的人一人登堂,把食物放在稻米饭的南边,黄米和小米饭的西边,主宾可中间往来。偏西的一旁摆放四列美味食物,以西北为上位。牛肉羹的东边是羊肉羹,羊肉羹的东边是猪肉羹、烤牛肉。烤牛肉的南边是肉酱,往西是牛肉块、肉酱、牛■。牛■的南边是烤羊肉,往东是羊肉块、肉酱。烤猪肉,烤猪肉的南边是肉酱,往西是猪肉块、芥菜酱、鱼脍。进献食物的众人走完台阶,不登堂,交给先进献的人,拿着盖走下台阶,出门。佐助的人背向着东房,向国君报告,各种美味食物都准备完毕。

佐助的人按国君的命令让主宾登堂就席。主宾在席的未端坐下取粱米,就手取稻米饭,在酱和肉羹汁中间祭。佐助的人面朝北坐下,遍取美味食物中的大肉块,站起来,一一交给主宾。主宾一一接受,一次同时祭。主宾下堂拜谢,国君辞谢。主宾登堂,两次行拜礼,行稽首礼。

国君再次回拜。

主宾面朝北,在正馔和加馔之间坐下,左手抱着盛有粱米的簠,右手拿着盛有肉羹汁的小鼎,下堂。国君辞谢,主宾面朝西坐下,把拿着的食物放在台阶西边,面朝东回答,面朝西坐下拿取放下的食物。一步两级台阶地登堂,面朝北把食物放回原来的位置,下堂辞谢国君。国君允许,主宾登堂,国君拱手行礼,退到东厢,摈者退回,背对东塾站立。主宾坐下,于是把加席卷起,国君不辞谢。主宾就肉汁羹和酱吃三口饭。宰夫拿着斟有浆饮的觯和承托觯的丰进前,主宾擦手,站起来接受。宰夫把丰摆放在稻米饭的西边。陈设庭实。主宾坐下祭,然后饮尽觯中浆饮,把觯放在丰上。

国君接受宰夫送上的束帛,用来酬谢主宾,面向西站立。主宾走下筵席,面朝北。摈者进前辅佐国君送上礼物。主宾下堂辞谢礼物,登堂,听从国君的命令,下堂拜谢。国君辞谢。主宾登堂,再拜稽首,接受礼物。对着东楹柱,面朝北,退回到西楹柱的西边,面朝东站立。国君行一次拜礼,主宾下堂,国君两次行拜礼。介在主宾前出门。主宾面朝北拱手行礼,拿着庭实出门。国君下堂站立,上介接过主宾手中的礼物,从者迎着随主宾出来的主国拿着兽皮的人,接过兽皮。

主宾从门的左边进入,在屋檐的尽头,面朝北,再拜稽首。国君辞谢,拱手行礼、谦让同开始时一样,登堂。主宾再拜稽首,国君回拜两次。主宾下堂辞谢国君同开始时一样。主宾登堂,国君拱手行礼退到东厢。主宾吃完黍、稷饭,三次饮浆漱口。不用酱和肉汁羹。

主宾擦手站起,面朝北坐下取粱米饭和酱下堂,面朝西坐下放在台阶的西边。面朝东两次行拜礼,行稽首礼。国君下堂,两次行拜礼。介由进来时相反的方向出去,主宾出门。国君送到大门内,两次行拜礼。

主宾不回视。

有司收起三牲的俎放在篚中,带到主宾的馆舍。鱼腊不予。

第二天,主宾穿着朝服到主国国君的大门外拜谢赏赐,拜谢食礼和酬礼,都是两次行拜礼,行稽首礼。主国掌管迎候接待的官听凭主宾行拜礼。

如果来聘问的是上大夫,食礼是八豆,八簋,六铏,九俎,鱼和腊物都是二个俎,鱼、肠胃、纹理精细的猪肋条肉的数目因官爵不同而不同,或者九,或者十一。下大夫或者是七,或者是九,美味食物东西向排列,不超过四列。上大夫,美味食物二十(东西四行,南北五行)。

比下大夫多加四豆,用的是雉、兔、鹑、■。

如果国君不能亲自主持食礼,就派大夫各按爵位穿朝服把食礼的酬谢礼物送上。腌菜、肉酱等放在瓦器里,陈放在楹柱外,两两并列,往北陈放,黍稷饭等放在筐里,陈放在楹柱内,在两楹柱间,两两并列,往南陈放。美味食物放在碑的北边,庭实陈放在碑的南边。牛、羊、豕陈放在门内西边,以东为上位。主宾穿朝服接受,如接受饔的礼仪。没有摈。第二天,主宾穿朝服在国君大门外拜谢国君的赏赐。接待的人听凭他拜谢。

主国大夫用食礼招待主宾,自己亲自通知,邀请。在大门外迎接主宾,为主宾到来行拜礼,都如食礼一样行拜礼。大夫下堂洗手,接过酱、肉羹汁,酬谢的礼物——束锦,都是由东阶下堂接受。授者登上一级台阶,主宾停止不动。主宾拿着粱米饭和肉羹汁,到西墙的前端。主人辞谢,主宾返回席位。主宾卷起加席,主人辞谢,主宾按原样摆设加席。

主宾辞谢主人的礼的礼物,走下一级台阶。主人跟随着。主宾接受束锦,再拜稽首。主人送上束锦也是再拜稽首。主宾向主人辞谢,走下一级台阶。主人跟随着。食礼结束,大夫在西墙前端撤去食物。主宾面朝东两次行拜礼,下堂出门。其他都如同国君用食礼招待来聘大夫的礼仪。

如果大夫不能亲自主持食礼,那么,国君就派爵位相同的大夫穿朝服把礼物送上。主宾在堂上接受礼物,没有摈。

[记]不在行食礼的前一天斋戒。行食礼告诉主宾后不再召请。不为主宾授几,东阶上没有席位。在门外东边烹煮食物。司宫准备几和一丈六尺长的蒲草编的筵,筵用墨色布作边,筵上加八尺长的细苇编的席,席用黑色帛作边,筵、席都从末端卷起。宰夫铺设筵席,出自东房,主宾乘坐的车,在大门外的西边,主宾就位时面朝北站立。盛羹的小鼎中放的菜,牛肉羹放豆叶,羊肉羹放苦荼,猪肉羹放薇菜,都有调味的佐料。

佐助的洗手,随俎登堂。盛稻粱的簠,有盖子和遮盖子的巾。凡吃烤肉的,都不用酱。上大夫,蒲草编的筵,上边加上细苇编的席,筵、席的边饰和下大夫筵、席的边饰相同。卿充当上摈,在堂下诏礼。堂上佐助的人由下大夫充当。上大夫,有各种美味食用,宰夫又进献清酒、浆饮,上大夫饮清酒、浆饮时也可吃美味食物。上大夫拜谢食礼和酬谢的礼物,都是再拜稽首。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三 陈君举·黎靖德
  论语集注考证卷四·金履祥
  卷六·汪克宽
  第十三章 19·辜鸿铭
  第十一章 19·辜鸿铭
  卷二十三·李光地
  左传杜解补正卷中·顾炎武
  卷六·魏了翁
  (四)里仁篇·钱穆
  卷六十七(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卷十四·佚名
  廣百論本·欧阳竟无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二·欧阳竟无
  卷十六·普济
  金刚三昧经论卷中·元晓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一·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十一     明 冯惟讷 撰 汉第一 高帝【姓刘氏讳邦字季】 大风歌【一名三侯之章】 【汉书曰高帝既定天下还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

  • 卷四十六·本纪第四十六·顺帝九·宋濂

        ◎顺帝九   二十一年春正月癸丑朔,诏赦天下。命中书参知政事七十往谕孛罗帖木儿罢兵还镇,复遣使往谕察罕帖木儿,亦令罢兵。孛罗帖木儿纵兵掠冀宁等处,察罕帖木儿以兵拒之,故有是命。庚申,太阴犯岁星。乙丑

  • 卷一百九十一·毕沅

      ◎元纪九 ∷起昭阳大荒落正月,尽阏逢敦牂十二月,凡十年。   ○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至元三十年年   春,正月,乙丑,敕福建毋进鹘。   丙寅,汰冗员。凡省内外官府二百五十五所,总六百六十九员。   戊辰,诏:“边

  • 卷之一百六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四百九十五·佚名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二月。壬辰朔。上诣宁寿宫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乙未。皆如之。  ○颁四川绵竹县江西会馆周史官李老聃扁额曰柱史垂芳。晋旌阳令许逊扁额曰灵昭翊赞。  ○

  • 四三 谕内阁传令各督抚予限半年迅速购访遗书·佚名

    四三 谕内阁传令各督抚予限半年迅速购访遗书乾隆三十八年三月二十八日乾隆三十八年三月二十八日,内阁奉上谕:前经降旨,令各该督抚等访求遗书,汇登册府。近允廷臣所议,以翰林院旧藏《永乐大典》,详加别择校勘,其世不经见之书

  • 绍兴十八年同年小録·佚名

    四月十七日皇帝御集英殿唱名赐状元王佐以下及第出身同出身共三百三十人释褐当月十八日赴期集所纠弹江賔王钟离松葛邰牋表俞处约陈丰陆升之俞光凝莫汲主管题名小録何腾何钦承刘安世程千里田兴宗叶谦亨柴卫韩彦直张宗元

  • 卷十一·傅恒

    <史部,纪事本末类,平定准噶尔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十一康熙六十一年冬十一月乙未命抚逺大将军王允禵驰驿赴京辅国公延信管理大将军印务上谕总理事务王大臣等曰西路军务大将军职任重大十四阿哥允

  • 卷七十一·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七十一雍正六年七月上谕四十四道初一日谕大学士等工部奏销雍正二年十二月等月钱粮黄册迟延不奏特於今年六月初一日始行进呈朕令大学士等诘问工部堂官随经大学士等参奏黄册乃按日纪载

  • 食货六七·徐松

    置市【宋会要】太祖干德三年四月十三日,诏开封府令京城坼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 五年十二月二日,诏曰:「钱,乃所以通贸易;布帛,所以备豹帛,时之急务,不可阙焉。故币之轻奸,国家所禁;物之行滥,律令甚明。近闻都市之中,贾人作伪,或

  • 卷九十八 张子之书一·黎靖德

      (凡入近思者为此卷。)   张横渠语录用关陕方言,甚者皆不可晓。近思录所载,皆易晓者。〔扬〕   问"气坱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曰:"此张子所谓'虚空即气'也。盖天在四畔,地居其中,减得一尺地,遂有一尺气,但人不见耳

  • 大学翼真卷三·胡渭

    大学经传撰人朱子章句曰右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或问曰子何以知其然也曰正经辞约而理备言近而指逺非圣人不能及也然以其无他左验且意其或出于古昔先民之言也故疑之而不敢质至于传

  • 孟子通卷一·胡炳文

    <经部,四书类,四书通__孟子通>钦定四库全书孟子通卷一      元 胡炳文 撰朱子集注梁惠王章句上凡七章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魏侯防【于耕反】也都大梁【赵氏曰按魏初都安邑在汉河东郡安邑县至惠王徒大梁在汉陈留

  • 书经集传卷六·蔡沈

    宋 蔡沈 撰周官【成王训迪百官史録其言以周官名之亦训体也今文无古文有○按此篇与今周礼不同如三公三孤周礼皆不载或谓公孤兼官无正职故不载然三公论道经邦三孤贰公化非职乎职任之大无逾此矣或又谓师氏即太师保氏

  • 奥利维拉案件·莫里斯·勒布朗

    奥利维拉的养女即将成年,按照法律他应将财产交还给她。但就在这时,“奥利维拉”突然被杀凶手是谁呢?亚森·罗平经过调查得知死者并非奥利维拉,那么死者究竟是谁呢?真正的奥利维拉又在何处?

  • 广清凉传·延一

    寺观志。宋释延一撰。三卷。系《古清凉传》的增补本。延一,为清凉山(今山西五台山)大华严寺坛长妙济大师法号,博通佛教。因惜唐《古清凉传》文字舛错,辞意乖谬,遂采摭经传,收讨故实,推而广之,于嘉祐五年(1060)撰成是

  • 轩辕黄帝水经药法·佚名

    陈国符《道藏源流续考》认为本书最早与《孙真人丹经》同时 (唐乾元元年至三年〈758~760年〉),或更晚。本书为中国炼丹术仅有的两本水法专著之一。述三十二种水,使用醋酸为介质,普遍使用植物药。

  • 江村小景·田汉

    现代独幕话剧。田汉著。原载《田汉戏曲集》第4集,现代书局1931年4月版。1927年,江苏龙潭,江边的一个小村。母女二人在家中议论世道艰难。母亲说起二儿子在蒋介石的军中;女则提起孙传芳的部队这几天打过江南来,大哥出门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