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府/职币

大府负责协助大宰掌管九贡、九赋、九功,以收取交纳的财物,并把财物分拨给负责收藏以待用的各府。凡王朝各官府和王畿内采邑的官吏以及暂时执行某项任务的官吏,帮可[按照规定来大府]领取所需财物。凡分拨财物,都按照制度授给。关市的赋税,供给王的膳食和衣服所用。王都中的赋税,供给接待宾客所用。[距王都百里的]四郊的赋税,供给饲养牛马草料所用。[距王都二百里至三百里的]家削的赋税,供给颁赐群臣所用,[距王都百里至二百里的]邦甸的赋税,供给工匠制作所用。[距王都三百里至四百里的]邦县的赋税,供给行聘问礼所用。[距王都四百里至五百里的]邦都的赋税,供给祭祀所用。山泽赋税,供给死丧或灾荒所用。给公用的剩余财物,供给王闲暇时与诸侯和臣下结恩好而赐予所用。凡诸侯国贡献的财物,供给吊唁诸侯之丧所用。凡向万民征收的赋税,用以充实府库。凡赋税收入开支后的余财,用以供王的玩好所用。凡王国所用财物,都可以从大府领取。[夏历]年终,就总计一年财物的收支[而上报大宰]。

玉府负责王的金玉、玩好、兵器和车乘礼乐之器,及一切珍贵物品的收藏。[平日]供给王所需的服玉、佩玉、珠玉。王斋戒时,就供给食玉。王的丧事,供给含玉、招魂衣、角枕、角栖。掌管王燕寝中所用的衣被、卧席、床铺,以及便溺之器。如果会合诸侯,就供给[盟誓所需用的]珠粲、玉敦。凡献给王的金玉、兵器和车乘礼乐之器、绘画的帛和刺绣的锦,以及其他珍贵的物品,都负责接受而收藏。凡王喜欢[某臣]而加赏赐,就供给赏赐的财物。

内府负责接受[由大府分拨来的]九贡、九赋、九功所交纳的财物、优良的兵器和优良的车乘礼乐之器,以供给王国中大事所用。凡四方诸侯[朝见王]所进献的玉币珍异和金玉、兽齿皮革、兵器和车乘礼乐之器等,以及一切珍贵的物品,都藏入内府。凡出使四方诸侯国的使者,供给他们所当领受的财物而送给他们。凡王和冢宰喜欢[某臣]而加赏赐,就供给赏赐的财物。

外府掌管王国钱币的收支,以供[购取]各种物品,并供给王国[官府]合法的公用开支。供给王和王后、太子穿衣的开支。凡祭祀、招待宾客、丧事、会同、出兵征伐,供给所需赍带的财物费用:以及行赏赐所需的财物费用。凡王国小事的开支,都到外府来领受。[夏历]年终就做收支总计。只有王和王后的穿衣费用不计算。

司会掌管王国六典、八法、八则的副本,以接受天下各国和畿内采邑各官府呈报的政绩[而加以考核]。按照九种贡法,收取诸侯国的财物。按照九种赋税法,命令征收出于[王畿]的地税。按照九种职业的征税法,命令征收民众的从业税。用九种法则,调节王国的财物开支。掌管王国各官府以及郊、野、县、都记载各种财物开支的账册和户籍地图的副本,据以接受各级官吏呈报的政绩而加考核,评断他们的会计文书。相互参照[司书、职内和职岁三官的记录]以考核十日的办事文书记录,用月结算的会计文书考核当月的办事文书记录,用年终结算的会计文书考核全年的办事文书记录。全面了解各诸侯国的治理情况,以协助王和冢宰决定对他们的惩罚和奖励。

司书掌管有关王国的六典、八法、八则、九职、九赋、九贡、九式[的文书],以及王国中的户籍,土地的地图,以全面了解各种财物的收支情况,(经考核后]依次记载各种财物的使用情况,接受各官府的余财,交到职币那里。凡王和冢宰所用财物,也必经司会考核[而后记载]。三年[协助大宰]对各级官吏的政绩进行一次大考核,以了解民众的财物、农具和兵器的数目,以了解田地、各家的劳动力和牛马等牲畜的数目,以了解山林和川泽的数胃,以考察各级官吏的征敛命令[是否合理]。凡征收赋税,主管官吏从司书那里接受所当征收之数,到征收完毕,就将征税记录的副本交给司书。 凡治理王国[而对于治理之法有疑问或发生争执的]就到司书那里考察。

职内掌管王国的赋税收入,分辨所征收财物的种类,掌握财物的分类明细账和总账。用所掌握的王朝官府和王畿官吏财税收入数的副本,以考核王国的赋税用途。凡领取财物的,就接受他们领取财物的命令的副本而登记入册,到年终结算的时候,就[协助司会]用以考核职岁与各官府财物支出的情况,而依次记载财物考核的结果,[有余财]就供王国移作他用。

职岁掌管王国所收赋税的支出,用所掌握的王朝官府和王畿官吏赋税支出和赏赐之数的副本,以待年终结算时考核用。凡王朝官府及王畿各级官吏支出财物,都要从职岁那里接受有关支出的规定。凡王和冢宰有所赐予,按照[受赐者的]尊卑会同职币授给所赐的财物。到年终结算时,用所掌有关支出的法则[协助司会]考核群吏的会计文书。

职币掌管支出的法则据以收取王朝官府和王畿群吏与凡使用王国财物者所剩余的财物,并收取奉王命办事者[所用财物]的余财,分辨所收剩余财物的名称、种类、数量和品质优劣而录定簿册,书写小木牌作为标识,以报告王和冢宰,以作为小事的开支和赏赐之用。(夏历]年终,就结算所掌剩余财物的支出。凡王国中年终考核的事,就依据法则协助[司会]进行。

猜你喜欢
  闵公(元年~二年)·左丘明
  广扬名章第十四·佚名
  指瑞篇第五十一·王充
  卷九·袁俊翁
  提要·熊过
  静女·佚名
  卷十二·吕祖谦
  卷前·姚际恒
  世俗度世品第十·佚名
  卷一百八十五·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三·佚名
  覆 体 参 书·太虚
  佛说树提伽经之二·佚名
  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经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十八·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五十八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沈懋学【三首】懋学字君典宣城人万厯丁丑赐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追諡文节有郊居遗稾【王元美云先生诗文不名一家纵横捭阖往往出人意表】【静志居诗话君典少任侠兼精技勇能

  • 卷六十七·表第五·外戚表·脱脱

        ◎外戚表   汉外戚有新室之患,晋宗室有八王之难。辽史耶律、萧氏十居八九,宗室、外戚,势分力敌,相为唇齿,以翰邦家。是或一道。然以是而兴,亦以是而亡,又其法之弊也。   契丹外戚,其先曰二审密氏:曰乙室已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二·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七十九·祁韵士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七十九 传第六十三 阿拉善厄鲁特部总传 阿拉善厄鲁特部至 京师五千里东界宁夏西界甘州南界凉州北界瀚海袤延七百余

  • 卷二十二·司马贞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索隐卷二十二 唐 司马贞 撰 张耳列传第二十九 大梁【按臣瓒今陈留大梁城是也】亡命【晋灼曰命者名也谓脱名籍而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为亡命】游外黄【地理志属陈留】去抵父客【如淳云抵归也音丁

  • 关永杰传·张廷玉

    关永杰,字人孟,陕西巩昌卫人。家世代为百户。永杰好读书,每遇忠义事便立即写在墙壁上。永杰相貌魁伟,如同世人所绘之壮缪侯关云长。崇祯四年(1631)入京都参加会试,与同辈人游关帝祠。有道士上前来说道“:昨夜梦见神人告诉我

  • 卷七·胡彦升

    <经部,乐类,乐律表微钦定四库全书乐律表防卷七原任知县胡彦升撰攷器上书舜典八音克谐无相夺伦【伦理也八音能谐不错夺】周礼太师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金钟镈也石磬也土埙也革鼓鼗也丝琴

  • 古文尚书冤词卷六·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史记夏殷周本纪多载尚书篇目其在殷本纪则无不载者乃太甲三篇盘庚三篇皆载之而独无说命三篇何也不读国语乎国语楚灵王虐白公子张谏曰昔殷武丁能耸其德至于神明以入于河自河徂亳于是乎三年黙以思道卿

  • 卷三·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毛氏传卷三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列国各以事来告即书之此则郑告其事而史官旧书之者然而文在其中焉按传郑武公娶武姜【申国女】生庄公及段而姜恶公而爱段【姜以寐寤生庄公故惊而恶之】

  • 卷九·刘敞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权衡卷九     宋 刘敞 撰六年春郑人来输平公羊以谓是时战于狐壤隐公获焉本当言获为讳大恶则当言战而君获不言败绩故不得言战而言输平也非也先是翬与诸侯伐郑未有平文何谓吾成败乎何休乃以外平

  • 多闻品第三·佚名

    昔舍卫国有一贫家。夫妇慳恶不信道德。佛愍其愚现为贫凡沙门。诣门分卫。时夫不在其妇骂詈无有道理。沙门语曰:吾为道士乞丐自居。不得骂詈唯望一食耳。主人妇曰:若汝立死食尚叵得。况今平健欲望我食。但稽留时节不如早

  • 诸法有无自性问题·太虚

    一 略示二 小乘的有无自性说三 空宗的有无自性说四 唯识宗的有无自性说五 中国佛学的圆中自性说  一、略示  对这有无自性问题的研究,首先要探讨这“自性”能诠名下的所诠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可以发现到经论中的

  • 建立曼荼罗护摩仪轨(法全)·佚名

      初日以如来性加持自身。及供养警地神。择地中诸恶物。筑令坚实。第二日于坛内掘一肘。不动明加持五宝等。定圣尊位。五佛四菩萨白檀点位。第三日置瓶不动明加持一百八遍。第四日暮次香水真言一百八遍然后洒净。第

  • 卷第三十六·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三十六宋咸淳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法运通塞志卷第十七之三晋(都洛阳)武帝(司马炎受魏禅)泰始二年。侍中荀勖于洛阳造金像佛菩萨十二身放大光明。都人竞集瞻礼。四年。沙门竺法崇。至湘州麓山。庙神请授净戒

  • 上清无英真童合游内变玉经·佚名

    《上清无英真童合游内变玉经》,撰人不详。从内容看,应为东晋南朝上清派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经言存思「无英真童」之法。无英真童是人体内神君之一,《上清大洞真经》中有存思此神之法。本篇所述道法

  • 上清曲素诀辞箓·佚名

    《上清曲素诀辞箓》,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东晋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内载六种符箓,即《太极左真人曲素决辞箓》、《上清豁落七元箓》、《上清十天召龙箓》、《上清八威召龙箓》、《上清太玄河图九星箓》

  • 悼离赠妹诗·左思

    晋代左思作。左思出身寒门,不喜交游,虽博学多才,但不得重用,仕途不得意,晚年退居在家,专意典籍,不问世事。现存诗仅14首,多感慨时事及生平,表达建功立业的抱负,揭露讽刺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显示出蔑视权贵的英雄气概。

  • 邺侯外传·李繁

    又称《李泌传》。传奇。唐李蘩撰。一卷。蘩,赵郡中山(今河北赵县)人。李泌之子。是篇子为父传,为传记文学,写泌生平政绩,凡历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累为权倖近臣妒陷,数遁隐山林学道,复诏入相。顾问朝廷,提出许多治乱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