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士相见礼

士相见的礼仪:礼物,冬季用雉,夏季用干雉。宾双手横捧雉,雉头向左,说:“在下久欲拜见先生,但无人相通。今某某先生转达先生意旨,命在下前来拜见。”主人的答辞是:“某某先生命在下前往拜会,但先生却屈尊驾临。请先生返家,在下将前往拜见。”宾的答辞说:“先生所言,在下实不敢当,还请先生赐见。”主人的答辞是:“在下不敢当此威仪,再一次请先生还家,在下将前去拜会。”宾的答辞是:“在下不敢摆此威仪,最终还是请先生赐见。”主人的答辞说:“在下一再推辞,得不到先生的准许,将出去迎见先生。听说先生携带礼物,冒昧辞谢。”宾的答辞是:“在下不用此礼物,不敢来拜会先生。”主人的答辞说:“在下不敢当此崇高的礼仪,冒昧再次辞谢。”宾的答辞是:“在下不凭此礼,不敢求见先生,固请先生笑纳。”主人的答辞说:“在下一再辞谢,得不到先生许可,不敢不敬从!”主人到大门外迎接,两拜。宾答两拜。主人对宾一揖,从门东侧入内。宾双手捧礼物,从门西侧入内。主人两拜接受礼物,宾两拜送礼物,然后出门。主人邀请宾,宾返回,与主人再一次相见,然后告退。主人送宾至大门外,两拜。主人带着宾所送的礼物到宾家回拜,说:“前不久先生辱临敝舍,得以相见。今请将礼物还给传命的人。”主人的答辞说:“在下既已得以拜会先生,冒味辞谢。”宾的答辞是:“在下不敢求见先生,只请求还礼物给传命者。”主人的答辞是:“在下既已得以拜会先生,冒昧再度辞谢。”宾的答辞说:“在下不敢以此小事聒烦先生,只是固请还礼物给传命者。”主人的答辞说:“在下一再推辞,得不到准允,哪敢不从命!”宾手捧礼物入内,主人两拜而接受。宾两拜送礼物,然后退出。主人送宾至大门外,两拜。

士拜见大夫的礼仪。主人推辞三次不接受宾的礼物。宾入内,主人对宾的屈尊驾临一拜表示谢意。宾告退,主人送,拜两次。

曾经做过大夫家臣的公士来见,则主人对宾所执礼物辞谢一番而表示接受,说:“在下辞谢,得不到同意,因而不敢再推辞。”宾入内,放下礼物,两拜,主人一拜答谢。宾退出。主人使摈者至门外归还宾所送的礼物,说:“某某使在下来归还礼物。”宾回答说:“在下既已得拜见夫子,冒昧辞谢。”摈者回答说:“某某命在下说:‘在下不敢当此威仪。’冒昧再次请求。”宾回答说:“在下是夫子家的‘贱私’,不足以行此宾客之礼,冒昧再次辞谢!”摈者回答说:“某某派在下来(说),‘不敢当此威仪’,容再次请求!”宾回答说:“在下坚辞而得不到准许,安敢不遵命!”两拜接受礼物。

下大夫相见,用雁作为礼物,以布缝衣束其身,用绳索系联其双足。

执雁的礼节姿势与执雉相同。上大夫相见,用羊羔作见面礼,以布缝衣为饰,并用绳索栓上羊羔的前足和后足,从腹下交出其背上,在胸前结上绳子。如执小鹿一样,两手执前后足,横捧羊羔,羊头朝左。礼节与士相见礼相同。

第一次叩见国君,手执礼物至堂下时,容貌益发显得恭敬诚实,局促不安。庶人见国君,不做趋翔的姿容,进退只是疾行而已。士大夫则要放下礼物,对君两拜,叩头至地,国君回一拜作答。如果是邻国的人来见,国君则命摈者归还他礼物,说:“寡君使在下来归还先生礼物。”宾回答说:“君不以外臣为臣下,臣不敢推辞。”两拜,叩首至地,接过礼物。

凡是私见国君,要在君面朝南时正北面叩见,如果君不在正南面的位置,则君或面向东、或面向西,臣必正向叩见,不可预度君之向位而斜向见君。君在堂上,臣升堂见君,从哪个台阶上堂没有一定,要看君所处的位置,以近君为便。

凡是与君谈话,如果不是回答君的提问,则必待君安坐之后才发言。

与君谈话,所言着重于君使臣之礼;与卿大夫谈话,所言着重于臣事君尽忠之道;与老者谈话,所言着重在使弟子之事;与年幼者谈话,所言着重在孝亲敬长之节;与众人谈话,所言着重于忠信慈祥之行;与做官的人谈话,所言着重于忠诚信实之义。向卿大夫进言,开始时要看着对方的脸,言毕,目光下移至对方的怀抱,然后抬头注视对方的面部。进言者要容体端正,不要变动改容。诸卿大夫同在时,其仪节亦如此。若是与父亲交谈,目光则可以游动,注视的范围,上不要高过面部,下不要低于腰带。如不说话,站立时要注视对方的脚,坐着时则注视对方的膝盖。

凡是侍坐于君子,君子开始打哈欠伸懒腰,询问时间的早晚,告诉从者所食已遍,或者(不断)变换坐的位置,看到这些疲倦的表现,就可以告退了。在夜间侍坐于君子,如果对方询问时间,开始食用荤辛之物,也就表示他已有倦意,侍坐者也就可以告退了。

臣侍坐于君,如果君赐给他食物,则君祭食,臣先食黍稷,表示为君尝食,上菜之后,又为君遍尝各种菜肴,然后饮酒等候。待君下令后,才能进食。如果赐给他酒,则要下席,两拜叩头至地然后接爵,即席祭酒,干杯后等候;待君干杯以后才把空爵交给赞者。告退,至堂下跪而取鞋,退避至隐蔽处才把鞋子穿上。君为臣起立,臣则说:“君不要站起来,臣不敢推辞。”君如果下堂相送,士则不敢回首辞谢,直出门而去。大夫侍坐告退时,君下堂相送,则辞谢,至门前,辞谢三次。

如果卿大夫或致仕的卿大夫来士家请见,则辞谢。推辞而不许,则说:“在下无德能值得屈尊来见,在下推辞既然得不到准许,将出门迎见先生。”出门先拜宾。

大夫因私事至他国,摈者不称呼他“寡大夫”或“寡君之老”。大夫奉君命出使他国,摈者则称呼他“寡君之老”(或寡大夫)。凡执锦帛皮马禽挚之类见君,则不能疾行,以示谨慎,容止处处显得恭敬诚实,局促不安。如果是执玉见君,则要足步迟缓,拖曳着脚后跟小步前行,显得更加小心谨慎。臣对君的自称:士大夫自称“下臣”。致仕的官员,宅居在国中的,自称“市井之臣”;宅居在野的,则自称“草茅之臣”。庶人则自称“刺草之臣”。他国之人则自称“外臣”。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五十·陈祥道
  第二十八章·王夫之
  孟子集注考证卷六·金履祥
  卷三十八·真德秀
  卷六·史浩
  卷五·顾栋高
  卷二十·朱熹
  卷四上·王应电
  诗解颐卷四·朱善
  卷一·僧伽斯那
  卷二十七·道世
  在菩提场告日僧行辽·太虚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二·佚名
  宗镜录卷第四·延寿
  还重吗?·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善·唐圭璋

      善字敬甫,号秋塘,罗源人。贵耳集云:淳熙间豪土。   满江红   三月风前花薄命,五更枕上春无力。

  • 提要·郭钰

    (臣)等谨案静思集十巻元郭钰撰钰字彦章吉水人江西通志称其元末遭辞隠居不仕明初以茂才征辞疾不就集首有洪武二年庐陵罗大已序亦称其有经济能自守今按集中有辛亥秋诏举秀才余以耳聋足躄县司逼迫非情因成短句一诗辛亥为洪

  • 卷一百十二·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十二 明 曹学佺 编 唐九十九 宫闱 长孙后【太宗后諡文德】 游春曲 上苑杏花朝日明兰闺艶妾动春情井上新桃偷而色檐前嫩柳学身轻花中去来看舞蝶树上长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十六(阙)·杨仲良

      哲宗皇帝   取弃湟鄯州(阙)

  • 卷之九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四百十二·佚名

    光绪二十三年丁酉十一月丙戌朔上诣颐和园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翌日如之。内注  ○以降调刑部尚书薛允升为宗人府府丞。  ○丁亥。上还宫。  ○山西巡抚胡聘之奏朔平学官事肬

  • 卷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十五 【超壬午周敬王元年○止壬寅周敬王二十有一年】凡二十一年 表例说 见第八卷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十五>

  • 三五八 寄谕两江总督高晋等严饬所属加意搜查违禁书籍·佚名

    三五八 寄谕两江总督高晋等严饬所属加意搜查违禁书籍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十三日大学士舒<赫德>、于<敏中>字寄大学士 管两江总督高<晋>、江苏巡抚杨<魁>、浙江巡抚三<宝>,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十三日奉上谕:据海成奏,将各

  • 卷五十八·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五十八明 杨士奇等 撰治道宋宁宗时袁说友上言臣仰惟皇帝陛下聦明仁孝得於天资历数攸归神器有托承太皇之命旨遵圣父之诏音嗣守丕图抚临万?天地开

  • 弇山堂别集卷七十一·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谥法二二字谥文正(文臣)少师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赠太师李东阳(正徳)少傅太子太傅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赠大傅谢迁(嘉靖)右俱勤学好问内外宾服文贞(文臣)少师兵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赠太师杨士奇(正统)右勤

  • 第四章 空位期:中国三头执政·辜鸿铭

    我说过,中日战争之后,李鸿章倒台,中国文人学士失去了领袖,其实应该说,中国文人学士中的自由党失去了领袖。曾国藩死后,正如我们看到的,政权落入到两派文人学士手中,一派称之为湘军系,一派称之为淮军系。湘系是些湖南人,属于保守

  • 准斋杂说卷下·吴如愚

    ○忍说忍之字一也。而有二义焉。有不仁之忍。有能容之忍。孟子曰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是以不忍为仁也。齐宣不忍牛之觳觫。孟子以为仁术。夫既以不忍为仁。则忍为不仁也明矣。故知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

  • 提要·沈彤

    【臣】等谨案仪礼小疏七卷国朝沈彤撰彤有周官禄田考别着録是书取仪礼士冠礼士婚礼公食大夫礼丧服士丧礼五篇为之疏解各数十条篇后又附以监本刋误卷末附左右异尚考一篇考证颇为精核其中偶尔疎舛者如士冠礼注今时卒史及

  • 卷四·许谦

    钦定四库全书诗集传名物钞卷四    元 许谦 撰秦一之十一【变九】传○郑谱及疏秦者陇西谷名汉地理志陇西秦亭秦谷是也鸟鼠与秦谷俱在陇西故云近尔雅鸟鼠同穴其鸟为鵌其鼠为鼵鵌大吾反鼵徒忽反○伯翳佐禹治水土舜

  •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三·佚名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复次海意。云何是为菩萨堪任摧压于身。谓若菩萨或遇身分欲断坏时。菩萨应当依法观察余诸众生。又若有具善巧方便菩萨。即能修行圆满六波罗蜜。何等行相是

  • 佛说圣曜母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阿拏迦嚩帝大城。尔时有无数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及木星火星金星水星土星。太阴太阳罗睺计都。如是等二十七曜恭

  • 洪武正韵·宋濂

    明人乐韶凤、宋濂、王僎等人奉旨编修。成书于明洪武八年(1375)。该书分16卷。在宋濂为此书所做的序言中,认为宋代人沈约在其《四声韵谱》中提出的四声八病之说,是用吴地的语音来约束中国的音韵学。应该由本书来更正其

  • 雷峰塔奇传·玉花堂主人

    《雷峰塔奇传》全五卷十三回,题字“清·玉花堂主人校订”。是由托名为玉山主人或玉花堂主人的清代文人校订而成的章回中篇小说。是根据清代雍乾时期编撰的传奇《雷峰塔》与民间传说《白蛇传》而改编的清代四部神魔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