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立本第十一

题记:立本就是确立根基。商鞅认为强兵战胜敌人的方法有三:一是用兵之前推行法治,二是用法治形成民众积极从事农战的风气,三是让这种风气成为统一战争的工具。

凡是用兵作战,获胜的根本有三:军队还没有出征就推行法治;推行法治,使民众形成专心从事农耕和作战的风气;风气形成了,那战争所需要的人、财、物等工具便有了。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在国内具备了,然后军队才能出征。实现这三点有两个条件,一是君主辅助推行法治,法治才能实行,二是君主言行一定要合乎法度,法治才能确立。如果仗着自己人多势众,那就像用茅草盖房子,虽然多但不结实。依仗武器装备美观那叫浮华取巧,却不实用。仗着虚名那叫欺诈虚伪。这三个方面,君主依赖其中一条,那他的军队就一定被对方战胜。所以强大的国家一定要使他的军队具备勇敢顽强地战斗意志,有了斗志就能尽全力打仗,拼尽了全力打仗,军队就会有无穷的潜力,这样的军队才能无敌于天下。国家的政策法令实行了,财富就会积累起来,财富积累起来,那国这家的奖赏就能增加。奖赏专门发给有战功的人,君主颁发的爵位就尊贵,爵位尊贵,国家的奖赏就会产生有利的效果。所以说军队诞生于政治,而又因政策的不同而差异,风俗有法治的约束才能形成,而又随法治不断发生变化,取得胜利的优势在于民心,而又因武器的精良而增加。这三个方面清楚了国家就强大就可以确立了。因此,强大的国家一定社会安定,社会安定的国家一定强大;富裕国家一定能治理好,治理好的国家一定富裕;强大的国家一定富裕,富裕的国家一定强大。所以说社会安定强大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定要弄清它的根本。

原文:

凡用兵,胜有三等,若兵未起则错法,错法而俗成,而用具。此三者必行于境内,而后兵可出也。行三者,有二势:一曰辅法而法行,二曰举必得而法立。故恃其众者,谓之葺;恃其备饰者,谓之巧;恃誉目者,谓之诈。此三者恃一,因其兵可禽也。故曰:强者必刚斗其意,斗则力尽,力尽则备,是故无敌于海内。治行则货积,货积则赏能重矣。赏壹则爵尊,爵尊则赏能利矣。故曰:兵生于治而异,俗生于法而万转,过势本于心而饰于备势。三者有论。故强可立也。是以强者必治,治者必强;富者必治,治者必富;强者必富,富者必强。故曰:治强之道三,论其本也。

猜你喜欢
  第十九章 11·辜鸿铭
  卷一百八十五·山井鼎
  卷二十二·鄂尔泰
  初禀篇第十二·王充
  春秋説卷三十·洪咨夔
  左传折诸卷一·张尚瑗
  卷八·李光坡
  卷十三·王昭禹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五·念常
  海外读书杂记·胡适
  解深密经如来成所作事品讲录·太虚
  怎样赴龙华三会·太虚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佚名
  犍陀国王经·佚名
  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一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春光·闻一多

    静得象入定了的一般,那天竹,那天竹上密叶遮不住的珊瑚;那碧桃;害朝暾里运气的麻雀。春光从一张张的绿叶上爬过。蓦地一道阳光晃过我的眼前,我眼睛里飞出了万支的金箭,我耳边又谣传着翅膀的摩声,仿佛有一群天使在空中逻巡……

  • 卷一百七十三·徐世昌

    李慈铭李慈铭,原名模,字{无心}伯,一字莼客,晚号越缦,会稽人。光绪庚辰进士,历官山西道监察御史。有《白华绛柎阁诗集》。癸丑除夕元化日流行,人事迺尘积。得失随鸡虫,一瞬判今昔。芳华转诘朝,岁事谢兹夕。万物

  • 王清惠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王清惠,度宗昭仪。宋亡徙北,后作女道士,号冲华。存词一首。 ●满江红 王清惠 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 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 名播兰馨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 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 龙虎散,风云灭。

  • 卷之三百三十二·佚名

    光绪二十年。甲午。春正月。己卯。朔上诣堂子行礼。  ○遣官祭奉先殿太庙后殿。  ○率王以下文武大臣诣慈宁门庆贺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薵恭钦献皇太后。礼成。御太和殿受朝贺。  ○诣大高殿拈香。寿皇殿行礼

  • 第一○○覆讯名单(堂谕)同治十三年九月廿九日一一三○四-九·佚名

    淡水分府陈,覆讯脱逃跑勇温天送,堂谕:再限三日呈缴赃银物覆讯名单承温程差李禄计开 私记差带温天送〔堂谕〕再限三日内呈缴,如违,重比不贷。此谕。〔同治十三年〕九月二十九日讯(淡水分府陈)

  • 八○四 谕校书错误之皇八子永璇等俱着分别罚俸或注于纪录抵销·佚名

    八○四 谕校书错误之皇八子永璇等俱着分别罚俸或注于纪录抵销乾隆四十六年九月初六日又议尚书 公福隆安等奏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自四月至六月止,校书错悞纪过之皇八子仪郡王、皇十一子等照例分别罚俸抵销一疏,奉谕旨:皇

  • 凡例·佚名

    凡例一、本书系有关纂修《四库全书》的档案史料汇编,所辑史料起自乾隆三十七年(一七七二)正月,迄于嘉庆九年(一八○四)二月,计一千五百八十件。此外,还附录了同治、光绪年间抖晒、清查文津阁书籍的奏折、书目清单,以及办理《四

  • 世祖太武帝纪·魏收

    世祖太武皇帝,讳称焘,太宗明元皇帝的长子,母亲叫杜贵嫔。太祖天赐五年(408)在东宫出生,体态容貌与常人大不相同,太祖十分惊奇,高兴地说:“完成我的事业的,必定是这个孩子。”泰常七年(422)四月,被封为泰平王,五月,监理国家。太宗

  • 颜之推传·李百药

    颜之推,字介,琅笽临沂人氏。父勰,梁湘东王绎镇西府咨议参军。其家世代钻讨《周官》、《左氏》,之推很早就得家传。十二岁时,恰逢绎亲自讲授《庄》、《老》,他便做了门徒。但之推不喜虚谈,回家自己研习《礼》、《传》。博览群

  • 卷一百七·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一百七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七><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七><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七>天子熊侯白質諸侯麋侯赤質大夫布侯士布侯鄉

  • 卷四·聂崇义

    钦定四库全书三礼图集注卷四宋 聂崇义 撰明堂      宫寝制王城      九服律吕      圆丘乐方丘乐     禘祫乐大宗子     小宗子四等附庸    井田沟洫      明堂【此秦法故重

  • 卷五十一·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五十一神总论因说神曰神事自是第二着那个无形影是难理防底未消去理防且就日用紧切处做工夫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未知生焉知死此说尽了此便是合理防底理防

  • 礼记要义卷第十·魏了翁

    礼器一礼器名篇郑目録云名为礼器所以记礼使人成器之义此于别録属制度二礼有本有文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正义曰忠者内尽于心也信者外不欺于物也由尽于心故与物无怨外不欺物故

  • 卷五百八十九·佚名

    △第十三安忍波罗蜜多分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告具寿满慈子。汝今应为欲证无上正等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宣说安忍波罗蜜多。时满慈子蒙佛教敕。承佛神力便

  • 居士学佛之程序弁言(三篇)·太虚

    一丙寅春初,同学蒋君特生应聘来潼,托主屯务。蒋君邃于内典,公余揅究,深获教益。近以太虚法师所著居士学佛之程序抄本见示,于学佛次第指示明了,循涂按辙,由浅入深,诚迷梦之霜钟,昏疆之宝炬也!民国创建十有五年,战伐相寻,迄无宁日。

  • 宏智禅师广录 第一卷·正觉

    宏智禅师广录 第一卷天童觉和尚语录序余顽愚拙疎无所可用。独于世味淡薄。人我相轻。若可学佛者。以故自幼喜从僧游。间遇本色道人。虽未言而意已亲。殆若磁石铁之冥契。有不可致诘者。否则虽日相从邈如也。今

  • 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

    又名《临川集》、《王文公文集》。北宋王安石撰。一百卷。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庆历进士,初知鄞县,累迁至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荆国公。著有《三经新义》、《字说》等。一生力主改革,为中

  • 守宫砂·佚名

    稗史之兴,原用助正史之不足。若忠奸贤否,英雄豪杰,绘色绘声,跳跃纸上者,为其使愚者阅之,知所以劝善而惩恶也。是书以有明武宗任用阉宦,卒至谋乱,河南一幸,几致宗社覆灭。幸李广、楚云辈出,先事预防,拨乱反正,始得转危为安。然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