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昭公·昭公六年

【经】六年春王正月,杞伯益姑卒。葬秦景公。夏,季孙宿如晋。葬杞文公。宋华合比出奔卫。秋九月,大雩。楚薳罢帅师伐吴。冬,叔弓如楚。齐侯伐北燕。

【传】六年春,王正月,杞文公卒,吊如同盟,礼也。大夫如秦,葬景公,礼也。

三月,郑人铸刑书。叔向使诒子产书,曰:「始吾有虞于子,今则已矣。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犹不可禁御,是故闲之以义,纠之以政,行之以礼,守之以信,奉之以仁,制为禄位以劝其从,严断刑罚以威其淫。惧其未也,故诲之以忠,耸之以行,教之以务,使之以和,临之以敬,莅之以强,断之以刚。犹求圣哲之上,明察之官,忠信之长,慈惠之师,民于是乎可任使也,而不生祸乱。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并有争心,以征于书,而徼幸以成之,弗可为矣。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三辟之兴,皆叔世也。今吾子相郑国,作封洫,立谤政,制参辟,铸刑书,将以靖民,不亦难乎?《诗》曰:『仪式刑文王之德,日靖四方。』又曰:『仪刑文王,万邦作孚。』如是,何辟之有?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乱狱滋丰,贿赂并行,终子之世,郑其败乎!肸闻之,国将亡,必多制,其此之谓乎!」复书曰:「若吾子之言,侨不才,不能及子孙,吾以救世也。既不承命,敢忘大惠?」

士文伯曰:「火见,郑其火乎?火未出而作火以铸刑器,藏争辟焉。火如象之,不火何为?」

夏,季孙宿如晋,拜莒田也。晋侯享之,有加笾。武子退,使行人告曰:「小国之事大国也,苟免于讨,不敢求贶。得贶不过三献。今豆有加,下臣弗堪,无乃戾也。」韩宣子曰:「寡君以为欢也。」对曰:「寡君犹未敢,况下臣,君之隶也,敢闻加贶?」固请彻加而后卒事。晋人以为知礼,重其好货。

宋寺人柳有宠,大子佐恶之。华合比曰:「我杀之。」柳闻之,乃坎、用牲、埋书,而告公曰:「合比将纳亡人之族,既盟于北郭矣。」公使视之,有焉,遂逐华合比,合比奔卫。于是华亥欲代右师,乃与寺人柳比,从为之征,曰「闻之久矣。」公使代之,见于左师,左师曰:「女夫也。必亡!女丧而宗室,于人何有?人亦于女何有?《诗》曰:『宗子维城,毋俾城坏,毋独斯畏。』女其畏哉!」

六月丙戌,郑灾。

楚公子弃疾如晋,报韩子也。过郑,郑罕虎、公孙侨、游吉从郑伯以劳诸柤。辞不敢见,固请见之,见,如见王,以其乘马八匹私面。见子皮如上卿,以马六匹。见子产,以马四匹。见子大叔,以马二匹。禁刍牧采樵,不入田,不樵树,不采刈,不抽屋,不强丐。誓曰:「有犯命者,君子废,小人降。」舍不为暴,主不慁宾。往来如是。郑三卿皆知其将为王也。

韩宣子之适楚也,楚人弗逆。公子弃疾及晋竟,晋侯将亦弗逆。叔向曰:「楚辟我衷,若何效辟?《诗》曰:『尔之教矣,民胥效矣。』从我而已,焉用效人之辟?《书》曰:『圣作则。』无宁以善人为则,而则人之辟乎?匹夫为善,民犹则之,况国君乎?」晋侯说,乃逆之。

秋九月,大雩,旱也。

徐仪楚聘于楚。楚子执之,逃归。惧其叛也,使薳泄伐徐。吴人救之。令尹子荡帅师伐吴,师于豫章,而次于乾溪。吴人败其师于房钟,获宫厩尹弃疾。子荡归罪于薳泄而杀之。

冬,叔弓如楚聘,且吊败也。

十一月,齐侯如晋,请伐北燕也。士□相士鞅,逆诸河,礼也。晋侯许之。十二月,齐侯遂伐北燕,将纳简公。晏子曰:「不入。燕有君矣,民不贰。吾君贿,左右谄谀,作大事不以信,未尝可也。」

译文


六年春季,周王朝历法的正月,杞文公去世。鲁国前去吊唁好像对同盟的国家一样,这是合于礼的。鲁国大夫去到秦国,参加秦景公的葬礼,这是合于礼的。

三月,郑国把刑法铸在鼎上。叔向派人送给子产一封信,说:“开始我对您寄予希望,现在完了。从前先王衡量事情的轻重来断定罪行,不制定刑法,这是害怕百姓有争夺之心。还是不能防止犯罪,因此用道义来防范,用政令来约束,用礼仪来奉行,用信用来保持,用仁爱来奉养。制定禄位,以勉励服从的人,严厉地判罪,以威胁放纵的人。还恐怕不能收效,所以用忠诚来教诲他们,根据行为来奖励他们,用专业知识技艺教导他们,用和悦的态度使用他们,用严肃认真对待他们,用威严监临他们,用坚决的态度判断他们的罪行。还要访求聪明贤能的卿相、明白事理的官员、忠诚守信的乡长、慈祥和蔼的老师,百姓在这种情况下才可以使用,而不致于发生祸乱。百姓知道有法律,就对上面不恭敬。大家都有争夺之心,用刑法作为根据,而且侥幸得到成功,就不能治理了。夏朝有违犯政令的人,就制定禹刑。商朝有触犯政令的人,就制定汤刑。周朝有触犯政令的人,就制定九刑。三种法律的产生,都处于末世了。现在您辅佐郑国,划定田界水沟,设置毁谤政事的条例,制定三种法规,把刑法铸在鼎上,准备用这样的办法安定百姓,不也是很难的吗?《诗》说:‘效法文王的德行,每天抚定四方。’又说:‘效法文王,万邦信赖。’像这样,何必要有法律?百姓知道了争夺的依据,将会丢弃礼仪而征用刑书。刑书的一字一句,都要争个明白。触犯法律的案件更加繁多,贿赂到处使用。在您活着的时候,郑国恐怕要衰败吧!肸听说,‘国家将要灭亡,必然多订法律’,恐怕说的就是这个吧!”子产复信说:“像您所说的这样。侨没有才能,不能考虑到子孙,我是用来挽救当前的世界。既然不能接受您的命令,又岂敢忘了您的恩惠?”

士文伯说:“大火星出现,郑国恐怕会发生大火灾吧!大火星还没有出现,而使用火来铸造刑器,包藏着引起争论的法律。大火星如果象征这个,不引起火灾还能表示什么?”

夏季,季孙宿到晋国去,这是为了拜谢不讨伐占取莒国土田的缘故。晋平公设享礼招待他,有外加的菜肴。季孙宿退出,派行人报告说:“小国事奉大国,如果免于被讨伐。不敢再求赏赐。得到赏赐也不超过三献。现在菜肴有所增加,下臣不敢当,恐怕这是罪过。”韩宣子说:“寡君用它来讨取您的欢心。”季孙宿回答说:“寡君尚且不敢当,何况下臣是君王的奴隶,岂敢听到有外加多赏赐?”坚决请求撤去加菜,然后结束享宴。晋国人认为他懂得礼仪,在宴礼中重重地送给他财物。

宋国的寺人柳受到宋平公宠信,太子佐讨厌他。华合比说:“我去杀了他。”寺人柳听到了,就挖坑、杀牲口、把盟书放在牲口上埋起来。然后报告宋平公说:“合比准备将逃亡在外的人召回来,已经在北边外城结盟了。”宋平公派人去看,果然有这回事,就驱逐了华合比。华合比逃亡到卫国。当时华亥想要取代华合比的右师这一官职,就和寺人柳勾结,为他作证明说:“这件事我也早已听到。”宋平公让他代替了华合比。华亥进见左师,左师说:“你这个人一定要逃亡。你毁坏你的宗族,对别人会怎么样?别人也会对你怎么样?《诗》说:‘嫡长子就是城垣,不要使城垣毁坏,不要使自己孤立而有所害怕。’你大概会害怕的吧!”

六月初七日,郑国发生火灾。

楚国的公子弃疾到晋国去,这是为了回报韩宣子的致送晋女。经过郑国,郑国的子皮、子产、子太叔跟从郑简公在柤地慰劳他。公子弃疾辞谢不敢见面。郑简公坚决请求,这才肯见面。进见郑简公好像进见楚王,用驾车的马八匹作为私人进见的礼物。进见子皮好像进见楚国的上卿,用马六匹。进见子产,用马四匹。进见子太叔,用马两匹。禁止割草放牧采摘砍柴,不进入农田,不砍树木,不摘菜果,不拆房屋,不强行讨取。发誓说:“有触犯命令的,君子撤职,小人降等。”寄住的时期不作暴行,主人不用担心客人。一往一来都像这样,郑国的三个卿都知道他将要做楚王了。

韩宣子到楚国去的时候,楚国人不出来迎接。公子弃疾到达晋国国境,晋平公也不想派人迎接。叔向说:“楚国不正派,我们正派。为什么去学不正派?《诗》说,‘你的教导,百姓都要仿效。’根据我们自己的办就是了,哪里用得着学别人的不正派?《书》说,‘圣人做出准则。’宁可以善人做准则,难道还去学别人的不正派吗?一个普通人做好事,百姓还以他为准则,何况国君?”晋平公高兴了,就派人迎接公子弃疾。

秋季,九月,举行大的雩祭,这是由于发生了旱灾。

徐仪楚到楚国聘问,楚灵王囚禁了他,他逃回徐国。楚灵王害怕他背叛,派薳泄进攻徐国。吴国人救援徐国。令尹子荡率领军队进攻吴国,在豫章出兵而住在乾谿。吴国人在房钟击败了令尹子荡的军队,俘虏了宫厩尹弃疾。子荡把罪过推在薳泄身上而杀了他。

冬季,叔弓到楚国聘问,并且慰问战争失败。

十一月,齐景公到晋国,请求同意进攻北燕。士匄辅佐士鞅在黄河边上迎接,这是合于礼的。晋平公同意了。十二月,齐景公就发兵进攻北燕,打算把燕简公送回去。晏子说:“简公不要送回去。燕国有了国君,百姓对他没有二心。我们的国君贪财,左右的人阿谀奉承,办大事不讲信用,所以还是不可以呢!”

猜你喜欢
  南询录自叙·邓豁渠
  中庸朱子序·胡炳文
  六经奥论卷四·郑樵
  卷二·叶梦得
  卷六十五·沈廷芳
  卷三十五·沈廷芳
  卷五·沈廷芳
  内篇·德充符第五·庄子
  箴膏肓·郑玄
  卷九·朱熹
  高僧傳卷第七(義解四)·慧皎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朱棣
  卷第二十·智旭
  合部金光明经卷第二·佚名
  宗镜录卷第三十一·延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歴代诗话卷七十二·吴景旭

      癸集上之上  明诗  实字  刘伯温雪鹤篇云鸾鹓鳬鸿鹑鹄翚鹭鹗鹳鹊鷢与鵗吴旦生曰沙中金集载唐宋人有叠用七实字为句者岷峨之山中巴江桂椒柟栌枫柞樟又异人间出骇四方严王陈李司马杨又骓駓骃骆骊骝騵白鱼赤兎

  • 东山诗选卷上·葛绍体

    宋 葛绍体 撰五言古诗江心长句问津城西市呼渡江南岸棹穏当潮生帆轻趁风便龙翔古招提鸟革今轮奂回合列翠屏周遭铺素练邀行嫩篁竿劝坐老木榦沿壁览新题吹尘认旧篆一隅看不足两塔穷未见阳光烁岗顶飚阵掠波面郛郭聚拱伏

  • 第四歌 郎关姐来姐关郎·刘半农

    郎关姐来姐关郎,钥匙关锁锁关簧。钥匙常关三簧六叶襄阳锁,姐倪常关我情郎。襄阳,亦作相思。

  • 卷四百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九元稹牡丹二首【此後并是校书郎以前作】簇蘂风频坏裁红雨更新眼看吹落地便别一年春繁緑隂全合衰红展渐难风光一擡举犹得暂时看象人被色空成象观空色异真自悲人是假那复假为人与杨十二巨

  • 卷四十三·谷应泰

      ○刘瑾用事武宗正德元年春正月,以神机营中军二司内官太监刘瑾管五千营。瑾,陕西兴平人。故姓谈,景泰中自宫,为刘太监名下,因其姓。成化时,领教坊见幸。弘治初,摈茂陵司香。其后得侍东宫,以俳弄为太子所悦。太子即位,时瑾掌

  • 第五回 随驾大臣·德龄

    我时常在想:如果朝廷上没有了这些外貌似乎很端庄严肃的大臣之后,国家的一切政事,会不会就此停顿;或者只是象一头马丢掉了它的长尾巴一般的绝不发生影响,因为我瞧他们除掉在太后跟前端端整整地站着之外,便没有别的事情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二·佚名

    弘治二年正月庚申朔正旦节遣驸马都尉蔡震游泰分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遣仪宾王宪祭 景皇帝陵寝○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公服行礼如元年仪

  • 四六六 寄谕江西巡抚郝硕即速确查王锡侯《字贯》一案失查人员·佚名

    四六六 寄谕江西巡抚郝硕即速确查王锡侯《字贯》一案失查人员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初十日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于<敏中>字寄江西巡抚郝<硕>,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初十日奉上谕:据郝硕奏接奉部议,将署布政使周克开、按察使冯

  • 五十三、金粟斋译书处·包天笑

      越年,我又从南京回到上海来了。原来蒯礼卿先生在上海有金粟斋译书处的组织,派我和汪允中到了上海。先是在一二年前,侯官严又陵先生,翻译出了一部斯宾塞尔&ldquo;天演论&rdquo;,震动了中国文学界,好似放了一个异彩。这位

  • 戴顒传·李延寿

    戴顒字仲若,谯郡铚县人。父亲戴逵,哥哥戴勃,都隐居而享有高名。戴顒十六岁时丧父,哀伤过度差点儿丢了命,因此便长期衰弱多病。因为父亲从不作官,于是他也走了隐居的道路。父亲善于弹琴书法,戴顒也都继承了父亲的专长,不管什么

  • 郑鼎传(附郑制宜传)·宋濂

    郑鼎,泽州阳城人。自幼丧父,长大勇力过人,尤善于骑射。初为泽、潞、辽、沁千户。太宗六年(1234),随塔海绀不征蜀,攻二里散关,屡立战功,回师屯驻秦中。不久,宋将余侍郎烧毁栈道,围攻兴元,鼎率众修复栈道,击败宋兵,解兴元之围。太宗

  • 朱神恩·周诒春

    朱神恩 字锡年。年三十四岁。原籍广东开平县。生于美国旧金山。永久通信处。天津英界西开宝华里六号。已婚。子一。在美系自费。光緖二十九年。入加利佛尼大学。习经济学。光緖三十三年。得学士学位。入哈佛大学。习

  • 建立品第八十二·佚名

    尔时须菩提意念言:菩萨摩诃萨住於何道能作无畏坚誓。佛尔时知须菩提所念便告言:六波罗蜜是菩萨摩诃萨道。三十七品及十八空八惟无九次第禅十力佛十八法。须菩提,是诸法是菩萨道。於意云何。颇有法菩萨所不学者不。若不尽

  • 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无垢大乘经·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安乐世界。与大菩萨众。所谓观自在菩萨。得大势菩萨。除一切盖障菩萨。地藏菩萨。普

  •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八(之一)·子璇

    长水沙门子璇集二返妄归真辨地位之相三。初辨渐次修行者。前由无明动彼静心。从细至粗。遂成三相及二颠倒 又由世界和合相涉根尘相对成业性故。十二区分。类生差别。流浪苦海如汲井轮。其犹空华于湛精明乱生乱灭。此

  • 卷第十四·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十四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诸师列传第六之四 神智文法师法嗣(广智下第三世) &middot;明智中立法师   &middot;文慧宗正法师   &middot;空相思恭法师 扶宗忠法师法嗣   &middot;草堂处元法师  

  • 第三十八章 毗讫罗摩尸罗首座传承·多罗那他

    现在叙述其他单独散见的人物。从过去吉祥护法(即达摩婆罗)王时代到后来遮那迦王未出世之间,经历五代王统,在毗讫罗摩尸罗各由一真言大金刚阿阇梨守护教法。达摩婆罗王时代最初由觉智足阿阇梨,后来由燃灯贤护持教法,他的传记

  • 卷第二·函昰

    天然是禅师语录卷第二嗣法门人今辩重编小参元旦。小参。云。新年头佛法有一人道得。祇是无舌。一人有舌却又道不得。且道者两人那个是亲。那个是疏。皂白得出。分付钵袋子。小参。满口道出。满口道不出。满口道出总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