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学

大学〈大旧音泰今读如字〉 

宋 朱子 章句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大学之道在明明徳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程子曰亲当作新O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明明之也明徳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眛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

猜你喜欢
  和氏第十三·韩非
  卷十七 寓言十四(下)·孙星衍
  脩本第三·徐干
  淮南鸿烈解叙·高诱
  管子补注卷二十·刘绩
  卷二十五上·严虞惇
  卷五十八·乾隆
  提要·赵汸
  卷二十七·张廷玉
  左氏释卷下·冯时可
  卷十七·吴廷华
  卷十九·王昭禹
  文公·文公十七年·左丘明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七·道宣
  第二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出 惊梦·汤显祖

    【绕池游】〔旦上〕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贴〕炷尽沉 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乌夜啼〕“〔旦〕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 〔贴〕你侧着宜

  • 第三折·关汉卿

    (李四上,云)自家李四。因鲁斋郎夺了我浑家,赶到郑州,告不的他,又回许州来。一双儿女,不知去向。那里也难住,我且往郑州,投奔我姐姐、姐夫去也。(下)(徕儿上,云)我是张孔目的孩儿金郎,妹子玉姐,父亲、母亲人情去了,这早晚敢待来也。(正末

  • 卷六十九·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六十九性道太?赋          【汉】扬 雄观大易之损益兮览老氏之倚伏省忧喜之共门兮察吉凶之同域皦皦着乎日月兮何俗圣之暗烛岂愒宠以冒灾兮将噬脐之不及若飘风不终朝兮骤雨不终

  • 卷二百二十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二十七樵类五言古樵父词         【唐】储光羲山北饶朽木山南多枯枝枯枝作采薪防室私自知诘朝砺斧寻视暮行歌归先雪隠薜荔迎暄卧茅茨清涧日濯足乔林时曝衣终年登险阻不

  • 卷七百七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七十二赵起【诗一首 以下无世次爵里可考】奉和登会昌山应制【一作钱起诗】睿想入希夷真游到具茨玉鸾登嶂远云辂出花迟泉壑凝神处阳和布泽时六龙多顺动四海正雍熙王瓒【诗二首】冬日与羣

  • 第三十九回 逞阴谋毒死赵智庵 改约法进相徐东海·蔡东藩

      却说暴病身亡的大员,并非别人,乃是现任直隶都督赵秉钧。秉钧本袁氏心腹,自袁氏出山后,一切规画,多仗秉钧参议,及晋任国务总理,第一大功,便是谋刺宋教仁一案,回应第二○回。他尝指示洪述祖,勾结应夔丞,实为宋案中的要犯。至

  •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三·佚名

    皇明□□乐斋郑公暨妣郭氏志铭皇明石井郑氏祖坟志铭郑氏祔葬祖父墓志铭皇明□□乐斋郑公暨妣郭氏志铭乐斋公,经七世祖也;暨妣郭氏葬在南邑康店柑榄山之原,坐巳向亥。长玄伯祖悦斋公祔于左、三玄伯祖妣王氏祔于右,玄祖于野

  • 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九)·陈寅恪

    顺治十二年乙未冬牧斋赴淮甸访蔡魁吾后,不径还常熟度岁,而留滞金陵,至次年丙申约在三月間始归虞山。其何以久留金陵之理由,必有不可告人之隐情。检有学集诗注陸,此年春间之诗有“就医秦淮,寓丁家水阁绝句三十首”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七·佚名

    正统十年三月甲戌朔 上躬谒 长陵祭 太宗文皇帝仁孝文皇后次谒 献陵祭 仁宗昭皇帝 诚孝昭皇后次谒 景陵祭 宣宗章皇帝扈从文武群臣陪祭○乙亥 驾还驻跸沙河○给广灵王逊火□民次子镇国将军仕火□黾岁禄千石米钞中半兼

  • 卷之一百九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澄斋日记 光绪廿三、廿四年丁酉、戊戌·恽毓鼎

    丁酉八月二十日晴。寅刻入内,递折谢恩。故事,凡升授三日之内,皇上有挪动,须在道旁碰头。本日圣驾诣颐和园,因径至神武门外,在东屋(俗名花园屋子)与高熙廷年丈(赓恩)、黄慎之世丈(思永)会齐(侍讲王荣商不到),先期往西屋见御前大臣(清语

  • 钦定南巡盛典卷七十·高晋

    褒赏乾隆二十九年十月十五日上谕内阁曰朕明春恭奉皇太后安舆巡幸江浙扈从人等需用船只俱照每船水手按名给与雇值第念该船户等在途驾驶往还实为劳勚其应行抵通船只守更不免需时若照常价毎水手一名日给口食银五分资给

  • 异虚篇第十八·王充

    殷高宗之时,桑谷俱生于朝,七日而大拱。高宗召其相而问之,相曰:“吾虽知之,弗能言也。”问祖己,祖己曰:“夫桑谷者,野草也,而生于朝,意朝亡乎?”高宗恐骇,侧身而行道,思索先王之政,明养老之义,兴灭国,继绝世,举佚民。桑谷亡。三年之后,诸

  • 原例·王质

    诗总闻原例闻音者凡音韵是古音无有不叶特称谓之殊呼吸之别传写舛讹连析差跌与夫古人取叶之法不同转纽之法亦异虽古律不可以此而推然吟咏讽诵亦有所助葢倐见古人之心期语法有不期而防者作闻音一闻训者凡字义是古训多不

  •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七·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一○二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尊者叵求那住东园鹿母讲堂。疾病困笃。尊者阿难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尊者叵求那住东园鹿母讲堂。疾病困笃。

  • 永嘉禅宗集注卷下·传灯

      明天台山幽溪沙门 传灯 重编(并)注○事理不二第七夫观非境不立。境非观不融。境观双冥。乃臻妙觉。故於将修三观之前。立事理不二之门。为全境发智之体。盖谛境虽三。不外事理。事理虽岐。不二为宗。故题事理不

  • 孟子音义·孙奭

    经书注释。北宋孙奭撰。2卷,卷首 1卷。孙奭奉敕校定,东汉赵岐注。当时因与王旭等 刊正唐张镒《孟子音义》及丁公《孟子手音》二书, 并兼引了陆善经《孟子注》以成本书。《孟子音义》能 推究本文,参考旧注,采诸儒之善,删减不

  • 善生子经·佚名

    《佛说善生子经》是由西晋沙门支法度翻译的,被收录在《大正藏·阿含部》卷一中。《佛说善生子经》中的伦理思想,诸如孝养父母、尊师重道、尊重妇女、夫妻和睦、恩厚朋友、善待下属、尊敬供养清净福田僧、积极行善、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