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十九章 凯旋见母

〔小生戎装将士随上〕虎体熊腰将相孙。金貂家世受君恩。乱军尽入含元殿。天子宵奔苑北门。身督六军倡锐气。心知九庙鉴忠魂。天淸宫阙回銮日。父老人人掩泪痕。木龙驹腰有靑萍。家传黄石。身当国难。志立功名。兹者姚令言倡乱。朱泚乘危。遂据长安。篡移鼎祚。节度使李晟谓下官人豪将种。年少知兵。上疏特荐。朝廷用其言。遂拜下官前部先锋。将兵讨贼。再战再捷。遂破长安。泚贼走死。圣驾回京。李节度表上功次。优序下官。想必有爵赏。今日回军。已到家了。不免到庵中相见母亲则个。〔旦贴小旦上旦〕夫壻寻眞去不还。有儿仗剑赴行间。〔贴小旦〕王师径章蜚狐口。战士齐屯倒马关。〔旦〕何处流云随竹杖。每因明月想刀环。〔贴小旦〕风尘不到禅栖处。门掩琉璃尽日闲。〔卒叩门报贴〕太夫人。小侯回来了。〔小生进见科旦〕孩儿回来了。前者有人来庵中报你平服靖乱。克复神京。麟阁之勋。踵美汝父。可喜可喜。〔小生〕孩儿蒙李公推毂。擐甲先登。令言丧元。朱泚传首。圣驾遄复。宫禁肃淸。李公表上功次。优序孩儿。想朝廷必有爵赏。只是父亲离家十载。音信杳无。教孩儿日夜思念。〔旦〕孩儿。你且宽怀。慢慢打听便了。

【黄莺儿】〔旦〕慷慨擐戎衣。奋孤忠国步危。幸然一战成功易。尘淸鼓鼙。銮回帝畿。百官依旧朝丹陛。凯旋归。喧传里巷。不负将门儿。

【前腔】〔小生〕洒泪赴戎机。念宫闱赋黍离。枕戈蓐食无回计。临风禡旗。盟天誓师。匡扶社稷除腥秽。转含悲。欲持报父。何处访庭帏。

【前腔】〔贴小旦〕门户有光辉。羡云霄接武时。虎符金印应堪系。辕门夺旗。名山采芝。丹台云阁名相似。想天涯。辽东跨鹤。何日到令威。

〔旦〕此日勒旗常。何时访云壑。

也应此父子。同画麒麟阁。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五十二·彭定求
  卷上·叶梦得
  第廿九出 诧美·李渔
  第三十五出 草奏·周履靖
  楔子·佚名
  卷十·王十朋
  四集卷八十二·乾隆
  卷二百三十九·陈思
  卷七十二·曹学佺
  卷六百五十九·佚名
  钱惟演词作鉴赏·佚名
  李商隐诗鉴赏·佚名
  权德舆诗鉴赏·佚名
  林序·林朝崧
  希澹园诗集卷一·虞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十四·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八十四    明 冯惟讷 撰 梁第十一 沈约三 侍游方山应诏 清汉夜昭晢扶桑晓陆离发歌摐阳下【一作发吹垂杨下】建羽朝夕池摐金浮水若耸跸诏山祗一沾九霄露藜藿终自知

  • 卷三百四十八·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四十八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芸居乙藁陈起字宗之钱唐人宁宗时乡贡第一时称陈解元事母至孝开书肆于临安鬻书以奉母时史弥逺当国起有诗云秋雨梧桐皇子府春风杨栁相公桥哀济邸而诮

  • 卷三十五·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三十五兵部主事陈焯编高 登【字彦先漳浦人少孤力学宣和间为太学生汴京被围登与陈东等上书乞斩六贼及夺李纲兵柄再诣阙争之钦宗即位相吴敏张邦昌将复用李邦彦登力陈为不

  • 卷三百九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九十一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

  • 卷六 武帝纪第六·班固

    孝武皇帝,景帝中子也,母曰王美人。年四岁立为胶东王。七岁为皇太子,母为皇后。十六岁,后三年正月,景帝崩。甲子,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太后窦氏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三月,封皇太后同母弟田?分、胜皆为列侯。 建元元年冬十月,诏

  • ●顾命纪事·高拱

    隆庆六年正月下旬,上有疾,且有腕疮在理。越月稍平,以闰二月十二日出视朝。既鸣钟,百官入班,臣拱暨张居正自阁出北上过会极门,望见御路中乘舆在焉,疑曰:&ldquo;上不御座,竟往文华殿耶?&rdquo;亟趋赴,乃有内使数辈飞驰而来,传呼宣阁

  • 路史卷四十四·罗泌

    馀论七蓂荚(朱草)蓂荚,歴荚也。《世纪》云:尭时蓂荚夹阶而生,每月朔则生一荚,至月半而十五荚。十六日后日落一荚,至晦而尽。若月小尽则馀一荚,厌而不落,王者以之占歴,应和气而生舜,亦如之一名仙茅。故《田俅子》云:尭为天子,蓂生于

  • 卷之二百二十四·佚名

      洪武二十六年春正月丁未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朝鲜国权知国事李成桂遣同知密直司事卢嵩安南国遣大夫阮宗亮广西思明府土官知府黄广平沾益州知州阿索姚安军民府同知高保四川播州宣慰使杨铿乌撒军民府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佚名

    弘治十一年八月甲子朔录故南京礼部尚书倪谦之子泽于中书舍人习字出身以泽自陈谦在天顺中尝有春宫讲读之劳也 给崇信伯费柱岁禄一千石本色四百石折色六百石 虏入辽东宁远境军士死者一人掠去者一人守备都指挥王臣率众出

  • 提要·王恕

    【臣】等谨按王端毅公奏议十五巻明王恕撰恕有石渠意见已着録恕吏部奏议九巻宏治四年文选郎孙交编次李东阳序之后兵部尚书王宪取其自大理寺左寺副至南京兵部尚书时奏议六巻刻于蘓州御史程啓元又刻于三原此本则正徳辛已

  • 春秋释例卷五·杜预

    土地名第四十四之一【案此篇见永乐大典惟篇目佚今从孔颖逹集解序正义补 又案郦道元水经注引杜预此篇并作春秋释地】地名三十八隠八年春宋公卫侯遇于垂传曰宋公以币请于卫请先相见卫侯许之故遇于犬丘十一年夏公防郑伯

  • 卷十五·惠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说卷十五翰林院侍读惠士奇撰桓公三年冬有年【赵匡曰凡丰年告庙勤民而敬先故书之非也桓宣非有道之君安得勤民而敬先春秋十二公勤民敬先岂独桓宣二公哉】公羊传有年何以书以喜书也大有年何以书亦以喜书

  • 墨子学辨序·太虚

    墨子为印度人之说,虽出胡君创见,发前人所未发,颇骇听闻!然细按墨子之思想,若天志、明鬼之神教,伦理、物理之科学,皆中国学术思想系统上所无,则说为外来之学术,亦深有由致。盖名家始若邓析之流,亦辨析伦礼政教刑之名义,类儒家孔孟

  • 摩诃止观卷第三上·智顗

    摩诃止观卷第三上第二释止观名者。大途梗概已如上说。复以何义立止观名。略有四。一相待。二绝待。三会异。四通三德。一相待者。止观各三义。息义。停义。对不止止义。息义者。诸恶觉观妄念思想寂然休息。净名曰。

  • 語錄卷中·铁壁慧机

    慶忠鐵壁機禪師語錄卷中嗣法門人燈來編普說東西兩序告香請普說師良久云分明記得想不起來便歸方丈。普說超生脫死一著無多只要當頭截斷不被人瞞不被己瞞不被理瞞不被事瞞不被凡瞞不被聖瞞不被佛瞞不被眾生瞞不被古往今

  • 缁衣集传·黄道周

    四卷。明黄道周撰。是书为崇祯十一年(1628)黄道周官少詹事时所进《礼记》注五篇之四。《缁衣》为《礼记》篇名。黄道周将《缁衣》分为二十三章,卷一共七章:不烦第一,咸服第二,殊心第三,民表第四,好仁第五,王言第六,禁行第七;卷

  • 大佛顶首楞严经文句·智旭

    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文句》,性相二宗。犹波之与水。从来不可分隔。而其流弊也。甚至分河饮水。此岂文殊弥勒之过。亦岂马鸣护法之旨哉。谓真如受熏。譬如劫火洞然。虚空安得独冷。谓真如不

  • 大乘十法经·佚名

    萧梁扶南国沙门僧伽婆罗译,即《大宝积经》第九大乘十法会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