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下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希有世尊,世间人聚集言话。乃有如此多浊过患。无有功德和此世间言话者,但增长诸烦恼。於白法中当作虚妄。世尊,何有智者菩萨求功德者,闻此间过患语已,当不乐独行。世尊,云何菩萨乐於多言复观诸患。菩萨若观时。乐择真义後无悔。佛言弥勒。於中菩萨当观二十种诸患乐多言者,何等为二十。弥勒。乐多话者当无心以多闻故我慢放逸。於语言思惟当染著。当失本念无有自正念。所作事当不正威仪不能身心。所行之处身不周正。失於法忍身心刚强难可回屈。远离於奢摩他毗婆舍那。所作语不知时节。语言秽浊当贪饮食不得圣智。诸天龙等所不敬重。所得辩者常恒轻贱後当常悔不住於正行当轻躁。不能灭断诸疑行。行之时犹如那吒唯随逐声。当顺诸欲功德识随顺流正法以不观如实故。所望之处数数发起动处不动不动处动。应得供养而复不得以心不调伏随他所牵以不穿法界故。随诸烦恼所牵诸根不调伏故。弥勒。乐多言菩萨。有此等二十诸唯信知音声不观正义者,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多闻如醉无敬心,劳乱言语依倚祝忘失正念无正智,乐於多言如是患。於内思惟甚为远,身无寂定心亦然。行动俯仰不屈伸,乐於多言如是患。

正法思惟忘失意,唯有乾鞕无润心。禅定止观皆远离,乐於多言如是患。尊者胜边无敬意,恒常乐於诤竞言:住处不坚颠倒意,乐於多言如是患。

於诸天众不恭敬,诸龙夜叉不念彼。於後无有诸辩才,乐於多言如是患。有诸智者恒呵责,所有应当证身者,彼寿虚然无有利,乐於多言如是患。

彼痴命终时有悔,我被虚诳今何言:彼当记说有众苦,乐於多言如是患。轻躁犹如风吹草,有诸疑心不能决。彼无坚意不能定,乐於多言如是患。

犹如那吒在戏场,说他猛健诸功德。彼时亦复如那吒,乐於多言如是患。彼於耳闻乐染心,彼爱音声离正智。如有思惟不正道,乐於多言如是患。

彼当谄曲最无望,数数还发诤竞事。於诸圣行最为远,乐於多言如是患。动作有为念无势,他问圣德恒轻动。犹如猕猴躁扰心,乐於多言如是患。

彼人痴者被他使,自智无有正定意。被诸烦恼随顺助,乐於多言如是患。彼当乱眼及耳鼻,舌身及意亦复乱。诸根一切皆乱行,乐於多言如是患。

无智虽求多言语,求於诸法意不倦。彼当不受喜乐法,然心不喜於一念。甘蔗茎幹皮不坚,然彼心中味最上。不以压皮令有味,其味不离於甘蔗。

如皮多言既如是,如汁思义亦复然。是故多言乐远离,思惟正义莫放逸。义味法味胜於众,解脱之味亦为妙。此是味中最上味,何故智者不独行。

如是多言觉知已,如是最胜义功德。若有智者欲学道,於彼真义应思惟。是故远离无利言,欲求真如胜义者,应须亲近最胜法,当住於此证胜道。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希有世尊,乃能善说多言过患。世尊,思惟正义有大功德。世若欲求坚义者,菩萨欲著刀铠甲仗。於虚伪语言应不乐习。世尊,菩萨云何乐於睡眠当观患。菩萨观时应舍睡眠。勤发精进不生疲倦。弥勒作如是语已,佛告弥勒菩萨云:弥勒。中菩萨当观二十种睡眠诸患。何等为二十。弥勒。夫有菩萨当乐睡眠者,当有懒堕。身体重。肤皮不净。皮肉粗涩。诸大秽浊。威德薄少。饮食不消。体生创皰。多有懈怠增长痴知慧羸弱。善欲疲倦。当趣黑闇。人不恭敬。禀质愚痴。多诸烦恼心向诸使。於善法中而生欲。一切白法能令减少。恒行惊怖之中。见精进者而毁辱之。至於大众被他轻贱。弥勒菩萨乐於睡眠。有如是等二十诸患。若菩萨观时当乐发精进。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偈言:

身体沈重无寂定,懒堕懈怠形不端。皮肤秽恶不清净,若乐睡眠随顺行。涕唾风等及黄癊,彼於身体多饶有。诸界撩乱不平等,若乐睡眠随顺行。

彼食饮食不成熟,身体粗大无光泽。彼於音声而嘶破,若乐睡眠随顺行。身体多有诸疮皰,昼夜随顺睡眠者,其於身体多生苦,若乐睡眠随顺行。

多有懈怠离精进,诸乐甚远无财分。恒常睡醉无正意,若乐睡眠随顺行。恒常增长痴罗网,诸见颠倒甚难治。彼无正念意所夺,若乐睡眠随顺行。

彼有智慧甚羸弱,诸法损减无禅定。远离智慧及正住,若乐睡眠随顺行。知彼懈怠不勤学,恒为非人夺威德。住在兰若常恐怖,若乐睡眠随顺行。

恒常蒙愦失正念,彼有读诵不能祝所说正法常忘失,若乐睡眠随顺行。彼常护助烦恼等,恒乱迷惑性轻躁。彼於後时生悔心,若乐睡眠随顺行。

彼有多业灭尽者,追忆求时生恼悔。增是诸使烦恼地,若乐睡眠随顺行。於诸善事无求欲,於诸法中无求心。数数行於非法中,若乐睡眠随顺行。

即是远离菩提道,一切功德悉减少。灭於白净至黑闇,若乐睡眠随顺行。无有无畏严炽心,彼不尝生欢喜念。睡眠所执宽慢行,若乐睡眠随顺行。

彼自知己懈怠处,妒他住於精进力。彼於精进说非善,若乐睡眠随顺行。智者若见如是患,谁当喜乐共睡眠。一向生痴多见网,无欲正法灭功德。

智者谁不乐精进,若能灭苦净诸闇。未来恶道皆悉尽,诸乐根本得甘露。世间所有诸才艺,及出世间诸能处。能发精进不为难,智者何不力精进。

若欲真住胜菩提,彼等当知睡眠患。精进无怠不放逸,我於如是发觉彼。故无放逸与恐怖,发於精进禅定心。舍於诸患离睡眠,守护菩提及种子。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为诸菩萨应当见。若闻如是多睡眠诸患已,然当不断亦不能生厌离心。世尊,何者菩萨欲当学信心。当欲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生懈担求善法故於如是多功德中。虽复闻已不能发於精进已行。当欲满足菩提分故。如来已善说睡眠诸患。及发精进诸功德。世尊,云何菩萨当观乐造诸业诸患。菩萨若观已当少欲知足佛告弥勒。於中菩萨於乐作业。当观二十种诸患。何等为二十。弥勒。所谓凡菩萨乐作诸当乐欲世间法。即住一切最下业中。所有读诵勤劬者当被他轻贱。所有独行禅定勤劬者,被他戏弄。乃至无际生死流转以来当发造业不休。所有信心诸长者,不能为作福田。常有欲爱诸物心向行於中。以勤劬力常忧家业。违他善法。施以法教而不顺从。多有思念染著味。所得精妙之事即不爱乐。常造作相害恶业。向诸知识新旧恒常忆念饮食。恒常乐知他是非长短之事。恒常乐不合语议。诸梵行者所教不受。常观他过不观於己速被他轻贱。合议语中恒常减少。弥勒。若菩萨乐造诸业者,当有如是等二十诸恶过患。尔时世尊,欲重此义。而说偈言:

恒常住於下贱业,胜上之业彼最远。此教法中无广大,营事业者有斯患。好乐读诵诸比丘,为彼轻贱不欣仰。禅定之人去舍彼,营事业者有斯患。

生死业中常勤劳,解脱处远住诸缚。凡所受食不净食,营事业者有斯患。恒常趣於诸业等,受取诸物无不乐。於诸受物常贪欲,营事业者有斯患。

贪著朋友同行者,杂行共亲更相染。犹如飞鸟被笼罩,营事业者有斯患。於诸家业恒常忧,心意愁慼未曾乐。凡所出言无人受,营事业者有斯患。

有人教德不随顺,顺法教者而不受。彼有戒行不具足,营事业者有斯患。恒常忧愁心不安,於诸俗业勤劳意。智慧寂静彼不欲,营事业者有斯患。

彼恒多有诸业事,杂种诸味为彼缚。在在处处不知足,营事业者有斯患。於他集聚恒欢欣,智者不乐共言语。爱乐猥浊犹如驴,营事业者有斯患。

心常瞋恨无润泽,增长诸业常无荆被彼爱染坚系缠,营事业者有斯患。彼不依倚诸尊者,依倚俗家相佐助。见有住戒者诽谤,营事业者有斯患。

昼夜无有别思念,饮食衣服及卧具。略说功德不欲受,营事业者有斯患。好问世间业功德,勤营语业彼欢欣。勤劳胜德彼不恭,营事业者有斯患。

耽著营作共亲友,用己力势调伏彼。所有恶业彼便作,营事业者有斯患。恒常好观他过失,己所过恶不自知。见彼德者常调弄,营事业者有斯患。

每至被他所轻贱,来者请法为我说。意智不周无方便,营事业者有斯患。如是诸患当观已,诸有菩萨乐是业。应当作彼最胜业,所作诸业皆无失。

舍於千钱取一钱,有智之者应呵责。如是之者被他嫌,若乐作彼贱业者,是故智者有方便,下贱之业弃舍已,智者知已作上业,一切诸佛所赞叹。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彼诸菩萨。缺少智慧心意狭劣。正等勤劳舍最胜法而作业。佛言:弥勒我今告汝我今敕汝。彼等菩萨不依佛教出家故。即不能灭。无禅定无有读不求多闻。复次弥勒。诸如来教灭智行作智智。具足勤劳故能辩知。不可以俗业校量而知此非勤劳者,乐闻生死流转者,所谓检挍世间所造作世间财购。於中菩萨不得慕羡。弥假使检挍勤劳菩萨。作七宝塔满此三千大千世界。不能令我欢欣。非供养我非承事我。勒。若有菩萨。乃至一四句偈。受持诵习与波罗蜜相应者,彼当令我欢欣。当供养我当承我。所以者何。弥勒。以多闻故。诸如来菩提不取诸物故。弥勒。若有菩萨勤劳事业者,勤修读诵菩萨之所而为恼乱者,令修事业多致罪障无有福聚。所以者何。三种胜福皆因智以是故勤劳事业菩萨。於勤读诵诸菩萨等不应障碍。弥勒。譬如阎浮提营事业者皆满於中其数无量。於勤诵念一菩萨所应勤给事。譬如阎浮提勤诵念诸菩萨等皆满其中。应当给事禅定者,我如是说彼等菩萨善能给事。彼人已作无量福聚。所以者何。是最为得所谓第一智慧相应。证知无有上故一切世间最上最胜最高。弥勒。以是故欲取当禅定精进者,应习业应当求生般若住处。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已为诸菩萨。说乐世间言话诸患。乐多言话乐多睡眠。造多业诸患。世尊,菩萨当云何观乐戏论。如所观已,当趣寂静行。佛言弥勒。其戏论者略说有二十种过应当观察。若广说者则有无边。何等二十。弥勒。多戏论菩萨现见法中多乐行。於忍辱中而复减少。熏习瞋恚。未生善根能令不生。已生善根能令减损。当有诤斗雠。当得短命趣不端正言语吃涩。若他教法於心不祝未说经法而不现前。诸善知识皆悉离。於恶知识当速和合。当入苦道於一切时闻不戏言:所生之处恒堕疑网近於八难。白净中勤求学处多有障碍。弥勒。如是等比说二十种诸患。为多戏论菩萨。尔时世尊欲重宣此而说偈言:

现法得苦心不乐,远於忍辱助瞋恚。彼彼怨家常欢欣,行戏论者有斯患。恶黑魔罗为彼喜,魔家眷属亦复然。所有善处皆弃舍,行戏论者有斯患。

所欲作彼诸善行,彼以放逸故不祝彼以放逸向恶道,行戏论者有斯患。以无信故心难伏,生下贱家常被轻。彼之舌根常蹇吃,行戏论者有斯患。

为其说法而不住,是故彼法不现前。诸善知识皆离彼,行戏论者有斯患。於诸恶业恒和合,於诸乘中极难净。闻於法言意不乐,行戏论者有斯患。

彼於诸善多障碍,於诸行中多怨雠。彼发勤时多有障,行戏论者有斯患。如是诸患智者知,一切戏论应当舍。戏论行者道难得,是故不应住戏论。

走避由旬复由旬,所有戏论及诤竞。我今不能独住此,须臾之间烦恼处。我今出家求利德,莫作诤竞生恶心。无有田地及商估,为何事故起诤斗。

妻与儿子及奴婢,无有家宅诸财等。彼无奴仆自在处,既出家已莫诤竞。既著袈裟衣服已,寂静诸仙所印可。汝等具足是功德,舍於戏论当生忍。

心如毒蛇及罗刹,当生地狱鬼畜生。戏论行者得不难,故於解脱生精进。所有诸苦害缚处,怨雠呵责打缚等。和合聚集相诤论,世间所有皆住此。

若有和合怨难得,和合之者增名闻。和合之者得相爱,何有智者不和合。伺求过者不得便,眷属不曾相破坏。彼诸朋友不离散,远离戏论得顺教。

安乐乘中当得净,得脱业障无有馀。降伏魔罗及军众,被他诽毁当生忍。若有戏论多诸患,无戏论者德难量。我能示现如是等,欲得菩提当生忍。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希有世尊,乃至如来。说此发觉诸烦恼。世尊,颇有此等诸菩於後闻此如是发觉诸烦恼。当作厌以不。於烦恼行中当能断以不。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於未来世当少有菩萨乘行富伽罗。若於後五百世时。当断烦恼行。多有刚强心体无敬我慢高。作诸分别不能修习。是故魔波旬作比丘形来。在彼等前作如是破坏。此等修多罗他家章。非是如来所说,所以者何。於此修多罗所说诸功德无有彼我。然彼徒众被破已,如来说诸修多罗中。当作疑惑当起诤竞。不肯受持亦不为他说亦不修习。然彼等痴人不作如是此是诸业果报。我等当不能证如是功德。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叹阿弥多如来种发心。於中各随念发。若念当欲生彼当即得生彼。世尊,何者是十种发心於彼处生。佛弥勒言:彼等发心非少智者,有彼发心是大事者,所有欲生阿弥陀刹中者,当为一切众生慈悲心不生瞋恨。当生阿弥陀如来佛刹。为一切众生生慈悲心故当生彼处。离於杀害受持法。发此心故当生彼处。舍於身命发心。不著一切诸法故当生於彼处。发甚深忍行清净信发此心故当生彼处。不染名闻利养一切智宝。发此心故当生彼处。为一切众生生贵敬。发不忘失故当生彼处。不惊不怖不爱凡言语。发此心故当生彼处。入菩提分种种善根。发此故当生彼处。然不离念佛。发此心故当生彼处。远离诸相故。弥勒。此十种发心。若菩萨发念一具足者,当往生彼阿弥陀佛刹中。若不生者无有是处。尔时长老阿难白佛言:希有尊,乃至如来说此法本为诸菩萨发觉。尔时世尊,赞长老阿难言:善哉善哉!阿难。是故萨於此法本发觉当如是持。佛说此经时。弥勒菩萨及长老阿难。欢喜踊跃。彼六十菩萨乘诸善男子等。皆悉灭彼业障。欢喜奉行作礼而去。

猜你喜欢
  卷第十九·德清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七·佚名
  卷第二·佚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一·欧阳竟无
  卷第六·呆翁行悦
  现果随录序·戒显
  摄大乘论释 第三卷·无性
  胜幢臂印陀罗尼经·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五·玄奘
  琳法师别传序·彦悰
  禅波罗蜜序·智顗
  发意三十二宝品第二·佚名
  卷第三十六(杂行长者部下)·宝唱
  自治哲学·太虚
  石霜爾瞻尊禪師塔銘·尔瞻达尊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歴代诗话卷十九·吴景旭

      丙集下之上  赋  歌扇舞衣  王勃春思赋敛态调歌扇逥【一作端】身正舞衣  吴旦生曰洪武间杨孟载早春诗近水欲迷歌扇緑隔花偏衬舞衣红诗话以为舞衣歌扇不脱元诗气习然见李义甫诗镂月为歌扇裁云作舞衣刘希夷

  • ●卷三二·陈衍

    一、语言文字,各人有各人身分,惟其称而已。所以寻常妇女,难得伟词;穷老书生,耻言抱负;至於身厕戎行,躬擐甲胄,则辛稼轩之“金戈铁马”、岳武穆之“收拾山河”,固不能绳以京兆之推敲,饭颗之苦吟矣。军人之能

  • 十二、元剧之文章·王国维

    元杂剧之为一代之绝作,元人未之知也。明之文人始激赏之,至有以关汉卿比司马子长者(韩文靖邦奇)。三百年来,学者文人,大抵屏元剧不观。其见元剧者,无不加以倾倒。如焦理堂《易余籥录》之说,可谓具眼矣。焦氏谓一代有一代之所胜

  • 天籁集巻上·白朴

    元 白檏 撰春从天上来至元四年恭遇圣节真定总府请作夀词枢电光旋应九五飞龙大造登干万国冠帯一气陶甄天眷自古雄燕喜光临弥月香浮动太液秋莲鳯楼前看金盘承露玉鼎霏烟 梨园太平妙选賛虎拜防觞鹭序鹓聫九奏虞韶三呼

  • 序·唐庚

      上自司马迁《史记》,下至《五代史》,其间数千百年,正统偏霸与夫僭窃乱贼,甚微至弱之国,外至蛮夷戎狄之邦,史家未有不书其国号者,而《三国志》独不然。刘备父子相继四十余年,始终号汉,未尝一称蜀;其称蜀,俗流之语耳。陈寿黜其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一十七·佚名

    万历四十二年二月癸未朔升广东右参政庄茂华为贵州按察使升湖广襄阳府知府马朴为云南副使升太仆寺卿林梓为通政使○右春坊右谕德掌南京翰林院事孟时芳覆奏监生徐光汉等触忤法官以犯规痛决压罚有差依拟仍诏以后各生遵守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二十·佚名

    万历三十四年四月己亥朔以孟夏享 太庙遣英国公张惟贤永康侯徐文炜宁阳侯陈应诏代献行礼郧阳巡抚胡心得<锍-釒>留襄阳知府冯若愚推官程启南先是台省交章劾太监黄勋及请捕治道官赵本深等久不得命若愚等乃力求罢职士

  • 卷之一千一百八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日本投降了·恽逸群

    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上海市民正处于极严重的鞭鞑下,伪储备券的购买力一天天急剧下降,黄金、股票,每天都涨停板(逐日涨起百分之十五),停板后的所谓场外交易,投机者早按照着下一天再涨停板的预测价格做买卖,其他物价当然无一不跟

  • 第六十六卷 忠节 一 ○·缪荃孙

    扬 州 俯 汉刘 瑜刘瑜,字季节,广陵人。高祖父广陵靖王。父辩,清河太守。瑜少好经学,尤善图谶、天文、历筭之术。州郡礼请不就。延熹八年,太尉杨秉举贤良方正。及到京师,上书陈事曰:诸侯之位,上法四七,垂文炳耀,关之盛

  • 五九 讲西游记·周作人

    义房的事情还有一部分没有讲到,现在来补说一下。义房第十二世亲兄弟共有九个,但是我们所能见到的后来只有四位罢了,末了的一个便是“九老爷”,号叫藕琴,这二字不知是什么意思,大概或者是后来改的同音字吧。他从小在外边,大约

  • 跋·萧奭龄

    昔刘知几专心诸史。不遗杂记小书。谓史之名杂。其流有十。司马光作通鉴。采杂史二百余种。盖小录之书。皆托即日当时之事。求诸国史。最为实录。唐宋士夫。留心记注。尊信传闻。必着所本。次柳氏旧闻、涑水纪闻两书。

  • 卷七十五·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七十五宋 宋敏求 编典礼太清宫太清宫行礼官改用朝服并停祝版勅太清宫改为朝献荐献制庙制令所司与礼官议宗庙制令公卿议太原建寝庙诏增置太庙九室诏常荐宗庙荐享别奠樽爵诏太庙五享令宗子摄

  • 卷二十一·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要义卷二十一宋 魏了翁 撰【阙】 春秋左传要义卷二十一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十五卷·圆照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十五卷西京西明寺沙门圆照撰总集群经录上之十五玄宗肃宗代宗三朝所译经 金刚顶瑜伽真实大教王经三卷(经内题云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 金刚顶瑜伽般若理趣经一卷(经题云大乐

  • 第三品 普行者品·佚名

    第七十一 婆蹉衢多三明经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毗舍离域之大林重阁讲堂。尔时,有婆蹉姓之普行者,定居在普行者园之耶伽芬多利伽。是时,世尊晨着衣,执持衣钵,入毗舍离城行乞。尔时,世尊有[此念]:“于毗舍离

  • 王子与贫儿·马克·吐温

    《王子与乞丐》为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创作的长篇小说。用很久以前就在英国流传的《王子和侍从》的故事为素材,描写了一个贫苦儿童汤姆和一个富贵王子爱德华交换社会地位的童话式故事,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成为了

  • 洞玄灵宝天尊说十戒经·佚名

    敦煌遗经中有不少本经残卷。本经当出自六朝。述十戒、十四持身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