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法度論卷下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依品第三
問.已說德及惡.云何爲依。答.
依者.陰界入。
陰界入者.此三是依。可依[一]故說依.可依者是立義.衆生於陰界入作依行德及惡.是
故當知此是德惡所依。問.云何爲陰。答.
陰者.色行知。
色行知者.此三當知是陰。陰.積聚.束.同一義。於中青黄赤白麤細長短方圓比.當知
總是色陰。於中色者四大及四大所造可見不可見.是說色陰。四大及造色者是二
種.可見及不可見.可見者謂眼所見.不可見者是聲香味細滑眼耳鼻舌身及四大。
注:
[一]故字依麗刻加.
********************
問.說色者四大及四大造.此中四大尚不知.况復四大造.云何爲四大。答.
大者.地水火風。
此地水火風.假名是大。是色一一及合.於中堅相地.濕相水.熱相火.動相風。彼造色
者.煙雲霧影暗明日[一]五色五情如是比。問.已說色陰.云何爲行。答.
行者.依身口心。
此依於身故說依身.依於口故說依口.依於心故說依心.依身口心作行作有爲行
故說行.[二]如佛契經說色者有爲行。彼復更作.如子復造子.如色當知五陰亦如是.彼
無量種無量合作已謂之五陰.如穀聚。行者.福非福不動.是三說行。問.云何爲知。答.
知者.痛想識。
此三是知.亦說道法.以道不相離故.如世尊說若痛者卽是知。問.云何爲痛。答.
痛者.樂苦不苦不樂痛。
痛性說痛.痛無所由.痛痛卽能痛.[三]若痛有由者應有異命.若卽能痛者應卽是命.但
注:
[一]五色五情.秦譯作五根淨.
[二]如原刻作也今依麗刻改.
[三]若原刻作苦.今依麗刻改.
********************
痛非命故痛性是痛.是分别字者說。此痛三種.樂痛.苦痛.不苦不樂痛。是各各相緣.
緣樂痛有苦痛.緣苦痛有樂痛.緣俱有不苦不樂痛.如世尊說樂痛與苦痛對.苦痛
與樂痛對.樂苦痛與不苦不樂痛對.對者是怨敵義。問.云何樂痛。答.
樂者.欲不惡無著生。
樂痛者有三種.欲生.不惡生.無著生。於中欲生者行五欲時悅樂.不惡生者不惡名
說不憎惡.是行善無欲戒於戒不悔意由此悅樂.無著生[一]者伏根離五欲無亂意行
禪無量等時悅樂是說無著生.無著名不著於根義亦復說不染.是說樂痛三種。問.
云何苦痛。答.
苦者.生老死。
生老死者.此三是苦痛。於中生苦如生癕.老苦如初發癕.死苦如已發癕深入骨節
中。復次.生故有一切苦故曰生苦.如世尊說生故有截手足如是比.老苦者色壯力
壞故.死苦者愛相别離故.是謂苦痛。問.云何不苦不樂痛。答.
注:
[一]者字依麗刻加.
********************
不苦不樂者.三界。
若不苦不樂者.當知是三界。不苦不樂者障礙於苦樂.是三界後當說。若使不苦不
樂.是三界制.前說苦樂.當知非以樂苦三界。欲界三痛.色界二樂及不苦不樂.無色
界一不苦不樂.是故不苦不樂當知三界。問.是痛爲何依。答.樂者多欲所依.苦者多
恚所依.不苦不樂者多癡所依.所以者何.有樂痛無欲能除欲如三禪中.苦痛無恚
如世尊頭痛及傷脚不起恚.不苦不樂覺第四禪及四無色定彼中無癡能除[一]癡.若
爾者隨義可得說。問.彼從何生。答.
彼業逼界生。
彼樂痛苦痛不苦不樂痛當知從業生.逼生.界生.非自然非偶爾。問.業者無量種.此
中說何業。答.
業生者.福非福不動。
此樂痛苦痛不苦不樂痛從此三業福非福不動中生.如義樂痛從福生.苦痛從罪
注:
[一]癡原刻作痛.今依麗刻改.
********************
生.不苦不樂痛從不動生。於中福者能除惡行是四禪爲首.非福者是惡行.不動者
第四禪及無色。問.如前已說福者施戒修.修者卽是禪無量及無色.今云何别說樂
痛從福生。答.别說無咎.以衆多聚故.此别說禪。如所[一]說.與比丘三衣别與佛護鉢.不
可以佛護亦是比丘故與三衣鉢.而比丘異於佛護者應與彼衣.如是修者禪無量
無色福者三禪.若不分别三禪於修應有過.衆多聚故。問.云何逼生。答.
逼生者.己他俱。
逼生痛三種.爲己.爲他.爲俱。逼者二種.爲樂爲苦.於中爲己者如以刀自刺若後以
栴檀藥塗.爲他者如擊破他頭復治以藥.爲俱者如語人使擊破我頭已復以藥塗.
如是盡當知.是謂逼生苦。問.云何界生。答.
界生者.時惡患。
問.界者已說欲色無色界.云何卽是耶。答.此非界者離衆生.是三種想.時惡患.此界
是假想。於中
注:
[一]原刻下衍禪如所說四字.今依麗刻刪.
********************
時者.夏冬春。
夏冬春者.當知此三是時。夏者痰增長.冬者涎唾增長.春者風增長.如醫方說.時故
有樂痛.是謂三時。問.云何惡.爲惡行愛無明耶。答.不.彼壞法身.此說壞四大身。問.云
何惡。答.
惡者.風痰涎唾。
此風痰涎唾壞四大身.由是故生痛。問.云何患。答.
患者.衆生因離。
患名若衆生因離生苦.牆壁樹山巖[一]崩.因者因己他俱.是謂痛。問.云何想。答.
想者.有想無想無所想觀差别。
想者.說是受形像差别.此中有想無想無所想觀差别是同義。於中有想者俱依.無
想者不俱依.如衆多瓶或有人說是蜜瓶是酥瓶由此想故想.若無蜜無酥是空受
空想.如是聲想比受差别若遣聲比如是受.無所想者此無所有卽捨。復次.有欲說
注:
[一]崩字依麗刻加.
********************
有所有是有欲說解脫處觀已無所有。復次.有想者觀善識處.無想者觀非想非非
想處.無所想者觀無所有處。問.云何識。答.
識者.生成不成入行名色俱依緣可得。
識者.異種智故說識.種種智故說識。是三種.生成入不成入依行.依名色.依二緣可
得.是三種。世尊十二緣起中說行緣識.復說名色緣識.復說眼色緣生眼識.於中種
種行造生時入母胎網俱生識是謂行緣生識.卽於母胎中漸厚成諸入已生識是
名色緣識。復次.成入諍不諍入定不入定緣根及根義生識是依二[一]緣.緣者是依.不
可無依而生識.是謂俱依緣可得。問.如前已說戒定智.何以復重說識。答.依智及所
依是二種.此是依.彼是所依。復次.如說戒二種.如是此中亦說二種無咎。〈依品第一真
度竟〉
問.已說陰.云何界。答.
界者.欲色無色界。
注:
[一]緣下原衍之字.今依麗刻刪.
********************
欲界.色界.無色界.此三是界。持是業故曰界.於中住業故曰[一]界.是攝一切衆生至無
餘般涅槃。問.云何欲界。答.
欲界者.人天惡趣。
人天惡趣者.此略說欲界。於中住欲故說欲界.持欲故說欲界。問.云何爲人。答.
人者.男女命根所觀相依四洲。
男根所觀相.女根所觀相.命根所觀相.當知此一切是人.是一切亦依四洲。於中女
相謂之女.男相謂之男。問.命根所觀相非爲男女.是以命根别說耶。答.雖有男女命
根所觀相.此中說差别.不成男者不在男女[二]根所觀相中但有命根所觀相.住膜漸
厚有命根而男女根未成.是謂差别。問.云何四洲。答.
洲者.閻浮提弗于逮瞿耶尼鬱單越。
是說四洲.於中閻浮提所觀相故說閻浮提.隨方所觀相三.弗于逮瞿耶尼鬱單越.
彼夀隨其數.樂[三]具差别有限展轉有勝。問.天者總名二種天.欲生及離欲.此中云何
注:
[一]界字依麗刻加.
[二]根原刻作相.今依麗刻改.
[三]具原刻作其.今依麗刻改.
********************
說天。答.
天者.細滑說視欲生。
若說欲生者.當知不說離欲。欲生天者三種.細滑欲生.說欲生.視欲生。說欲生者化
樂天.彼若染污心於染污心天女共語言彼於爾時便成欲.若一染污意者不成欲
但觀樂如此間人捉時歡悅彼亦如是.不染污意如母女.造化妙境界悅樂於欲故
曰化樂天。視欲生者他化自在天.彼若共天女各各染著相視彼於爾時成欲.若一
染著意不成欲但觀樂如此間人抱時生樂.不染污意如[一]見他人.他所化自在故說
他化自在天。問.是說視欲生天.云何細滑欲生。答.
細滑欲生者.兩兩相抱執手。
細滑欲生天三種.兩兩欲生.抱欲生.執手欲生。於中兩兩欲生後當說。抱欲生者燄
磨天〈燄磨天晉曰時分天也.〉彼各各染著意若抱時便成欲.一染著者不成欲但歡悅如
此間人相抱生樂.不染著意如他人.夜時時歡喜悦樂故曰燄磨。問.云何執手欲生。
注:
[一]見原刻作是.今依麗刻改.
********************
答.執手欲生者兜率哆天.〈兜率哆天晉曰知足天也.〉彼[一]若共天女各各染污意執手爾時
成欲.一染著不成欲但歡悅如此抱時生樂.無染污意如他人.自所有境界知足故
說兜率哆。問.云何兩兩欲生。答.
兩兩欲生者.三十三四王地。
兩兩共事.故曰兩兩欲生。彼一切欲事具如前所說.但分别故說兩兩欲生天.如此
間人。於中三十三天者在須彌山頂.彼行欲如人.四王者處中.地天者依此地樹山
間居。愛樂樂境界是一切名天.行欲如人間.無不淨而有氣.居止轉倍上.是謂欲界
天。問.云何惡趣。答.
惡趣者.地獄畜生餓鬼。
地獄.畜生.餓鬼.此三是惡趣。此趣惡故曰惡趣.惡者不可愛故曰惡趣。問.云何地獄。
答.
地獄者.寒熱邊地獄。
注:
[一]若共二字依麗刻加.
********************
寒地獄.熱地獄.邊地獄。地獄者.不可樂故曰地獄.是無量種.今當說。問.云何寒地獄。
答.
寒地獄者.了叫喚不了叫喚不叫喚。
是三相觀相寒地獄.了叫喚.不了叫喚.不叫喚。極惡喚呼故曰叫喚。[一]問.云何了叫喚。
答.
了叫喚者.阿浮陀泥羅浮陀阿波跛。
阿浮陀.泥羅浮陀.阿波跛者.此三是了叫喚。阿浮陀者.是說數.如摩竭國十芥子倉
各受二十佉梨滿[二]中芥子.假使有人百年取一猶可盡.阿浮陀地獄夀不可盡。二升
名一阿勒.四阿勒爲一獨籠那.十六獨籠那爲一佉梨.二十佉梨爲一倉.如是至十
阿浮陀地獄夀數當知.餘各轉倍。復次.阿浮陀者似癕.阿浮陀地獄中由寒身中生
似癕故曰阿浮陀.泥羅浮陀者不似癕.但舉身風吹脹滿故說泥羅浮陀.阿波跛者
爲極寒風所吹剝身皮肉落急戰喚阿波跛故曰阿波跛.此三種了叫喚。問.云何不
注:
[一]原刻下衍日字.今依麗刻刪.
[二]原刻下衍其字.今依麗刻刪.
********************
了叫喚。答.
不了叫喚者.阿吒鵂吒鵂優鉢羅。
阿吒鵂.吒鵂.優鉢羅.此三是不了叫喚。於中阿吒鵂吒鵂者亦爲極寒風所吹剝身
皮肉落彼不堪苦或時大方便喚阿吒鵂吒鵂.優鉢羅者極大寒風吹剝身皮肉落
因罪故自體中生鐵鍱纏身如優鉢羅華.彼以誹謗賢聖人故墮優鉢羅地獄常受
如是苦。問.云何不叫喚。答.
不叫喚者.拘牟陀須揵緹伽分陀利伽波曇摩。
此四是不叫喚.爲極寒風吹身脹滿使身如拘牟陀.須揵緹伽.分陀梨伽.波曇摩.受
困苦極呻S吟Y住彼.以誹謗賢聖人故墮彼四種地獄一切時受無量苦。是一切大寒
地獄處在四洲間著鐵圍大鐵圍山底.仰向居止在暗中.寒風壞身體.大火所燃.身
如燒竹葦林聲爆各爆[一]各相觸生想.亦復有餘衆生於中受苦.彼一切謗毁賢聖故
受如是苦.如世尊說偈.泥羅浮有百千阿浮陀三十五是聖惡趣地獄口及意惡願
注:
[一]名字依麗刻加.
********************
故.是謂寒地獄。問.云何熱地獄。答.
熱地獄者.有主治少主治無主治。
此三相[一]觀相.有主治.少主治.無主治。主治者是拷掠.此多爲衆生所治.或不多爲所
治.或自治.或由罪自生.或離衆生方便受大苦。問.云何有主治。答.
有主治者.活行黑繩。
活.行.黑繩.此三是有主治。活地獄者.獄卒以利刀斧解剝剉斬罪衆生如斬剉羊頭.
皮肉解散已彼罪緣未盡以冷風吹還生如故.復因惡罪手自然生鐵爪鋒利猶若
刀刃形如半月.各各生怨結意彼曾逼迫我我今復逼迫.由此生恚更相[國*爪]截也如
刈竹[筏-伐+韋].彼於此間結恨心死故生彼中。黑繩地獄者.挓罪人著地.以黑繩拼段段所
截.彼於此間以刀斫衆生故生彼。復次.以熱赤銅鐵鍱纏身骨破髓血流出.彼於此
間以鞭杖加衆生及出家不精進受著信施衣故生彼。極大暗冥苦煙熏.倒懸身使
噏煙.彼於此間以煙熏穴居衆生故。行地獄者.行列罪衆生如屠肆者截手足耳鼻
注:
[一]原刻下衍觀字.今依麗刻刪.
********************
及頭.本爲屠兒故受如此苦。復次.熱鐵地駕鐵火車.獄卒乘之張眼[口*戒]喚叱叱使走.
彼於此間乘象馬比驅使疲勞故墮彼中。婬犯他妻.驅上劍樹自然火燃受如是苦。
是謂有主治地獄.獄卒者以行緣故不被火燒.行報者不可思。問.云何少主治地獄。
答.
少主治者.衆合大哭鐵檻。
衆合.大哭.鐵檻.此三是少主治地獄。衆合地獄者.罪衆生畏地獄卒無量百千走入
山間.入已前後自然生火遮彼.爲火前後遮已兩兩山自合如磨.由此故血流如河
骨肉爛盡.彼於此間喜磨衆生爲首。復次火燒[一]大鐵臼以杵擣百年.彼以罪緣故命
不盡.彼於此間以臼擣殺蚤虱及齧殺故。大哭地獄者.大鐵山遍火然四絕無行處.
惡獄卒無慈瞋恚言欲何所趣.無事與事以火燒鐵杵擊破其頭.彼於此間因苦萬
民故生彼中。鐵檻者.火[二]然鐵地驅罪衆生使[三]入中熬令熟.熟已復驅出爲惡狗所食.
食肉盡風吹使生還復如故.復已還驅使入.彼於此間養蠶煑炙故生彼中.是謂少
注:
[一]大原刻作火.今依麗刻改.
[二]然鐵二字原刻互倒.今依麗刻改.
[三]入字依麗刻加.
********************
主治。問.云何無主治。答.
無主治者.哭炙無缺。
哭炙無缺者.此三是無主治。哭地獄者.火熾然鐵似如龜甲.處極狹迮各盛在中以
鐵蓋覆受如此極苦.彼於此間焚燒曠野及熏燒穴居衆生故生彼中。炙地獄者.大
鐵山火燄相搏.以鐵丳丳之周匝倚炙.一面適熟丳自然轉反覆顛倒.彼於此間貫
剌殺人故生彼中。無缺地獄者.鐵地周匝火燃縱廣百由旬.四門如城以銅薄覆上
燄燄相續.罪衆生在中積聚如薪. 燄無罣礙焦爛其身受苦無便.彼於此間殺父母
真人惡意向佛使血出鬬亂衆僧及作僧上十不善業迹故生彼中.是謂無主治。問.
云何邊地獄。答.
邊地獄者.所在處水間山間及曠野。
獨一受惡業報.是謂邊地獄。問.已說地獄.云何畜生。答.
畜生者.陸水空行.一切無足二足多足。
********************
陸行.水行.空行.此三是畜生。陸行者象馬牛羊驢騾駱駝爲首.水行者魚摩竭失收
摩賴爲首.空行者鳥及蚊蚋爲首。一切無足二足多足.無足者虵爲首.二足者鳥爲
首.多足者牛馬蜂及百足爲首。彼一切種種大罪業行生彼中.是謂畜生。問.已說畜
生.云何餓鬼。答.
餓鬼者.無財少財多財。
無財少財多財者.此三種是餓鬼。問.云何無財。答.
無財者.炬針臭口。
炬口.針口.臭口.是三種無財。炬口者.合口猛火燄從口出自燒.如野火燒多羅樹.彼
於此間多行慳貪故生彼[一]受苦。針口者.腹大如山谷.咽如針孔.設得豐饒食而不得
食。臭口者.口爛腐臭如糞廁.自噫氣臭.無腹不得食受大苦.是謂無財。問.云何少財。
答.
少財者.針毛臭毛癭。
注:
[一]受苦原刻作云何名.今依麗刻改.
********************
針毛.臭毛. 癭者.此三種是少財。彼或時少得不淨物.故說少財。針毛者.毛極堅長頭
利如針.覆身徧滿.自體節節相離行來甚難.毛還自剌如利箭射鹿受極大苦.或時
少得食。臭毛者.毛極臭.覆身更互自剌體身.臭風發惱生[一]瞋恚自拔毛.受如此苦。癭
者.自罪業報生癭.還自決破.血流出取而食之.是謂少財。問.云何多財。答.
多財者.棄失大勢。
棄.失.大勢.此三種是多財。棄者.若宿命施故得殘.彼終身祭祠得.由此故得樂。失者.
街巷四道所遺落者彼終身得.由此故得樂。大勢者.夜叉羅刹庳舍遮。夜叉.羅刹.庳
舍遮.此三種是大勢。彼境界如天.宿命福德故或得妙食.食已無量饒鬼圍繞相見
生苦.如人在獄見親生苦彼亦如是圍繞生苦.由此苦故食化爲膿受如是苦.是謂
大勢。
彼畜人天形。
是餓鬼畜形.人形.天形.隨其業故.是謂欲界。問.已說欲界.云何色界。答.
注:
[一]瞋原刻作值.今依麗刻改.
********************
色界者.有喜無喜護。
色界者無欲.但由禪除恚故得妙色如鍊真金.是界有喜.無喜.離苦樂是護。喜俱樂
故曰有喜.離喜不喜俱樂故曰無喜.是離苦息樂如馬息駕。問.云何有喜。答.
有喜者.有覺無覺少觀。
俱[一]覺故說有覺.離覺故說無覺.少有觀故說少觀.樂者離是說禪。於中有覺者是初
禪.無覺者是二禪.少觀者是初中間.習此禪生色界中.說衆生爲說界.說界爲說禪。
問.誰習有覺禪生。答.
有覺者.梵富樓梵迦夷梵波產。
習有覺禪生彼中.梵富樓.梵迦夷.梵波產.此三種是有覺軟中隨其生。大梵者由少
觀生.覺觀義前已說。問.云何無覺。答.
無覺者.少光無量光光曜。
覺習無覺喜樂相應禪是生三種天.少光.無量光.光曜.此想或是假想.或因想。復次.
注:
[一]覺原刻作觀.今依麗刻改.
********************
少光者語言時口出少光.光少故說少光.光多故說無量光.淨光無邊故說光曜。問.
已說有喜.云何無喜。答.
無喜者.少淨無量淨徧淨。
覺習無喜樂相應禪是生三種天。少淨者是不多名.此少方便相應禪生少淨天.受
樂亦少.中方便生無量淨天.上生徧淨天。問.已說無喜樂.云何護。答.
護相應三種.一有想二無想三覺意[一]相應.
彼護者.果實無想淨居。
修習護樂相應禪生彼中.故說護是三種.果實天.無想天.淨居天。於中果實者修習
微中上第四禪生果實.無想者滅想故生無想.彼滅痛想識.以無欲想故俱滅.惟有
色陰行陰少入.生想便死。問.云何淨居。答. 淨居者.善現善見淨。
善現.善見.淨.此三種是淨居。淨居者.諸煩惱盡居。問.五淨居地.今何以說三。答.淨者.
注:
[一]相原刻作想.今依麗刻改.
********************
無煩無熱色究竟。無煩無熱色究竟者.此三是淨想.作經者意欲爾。問.已說色界.云
何無色界。答.
無色者.前修中已說。
彼於是間修習正受生無色界.是道及果俱說。〈依品第二真度竟〉
問.已說陰界.云何爲入。答.
入者.細滑[一]度解脫入。
細滑入.度入.解脫入.此三是入相。入者依.如天廟。問.彼爲誰入。答.
德惡入。
於中解脫入者是德所依.度入者是惡所依.細滑入者俱所依.染污意生惡.淨意生
德。問.云何細滑入。答.
細滑入者.近境界不近境界無境界。
細滑入是近境界.不近境界.無境界。境界者是緣處.隨其緣行是彼境界.近緣說近
注:
[一]度入.秦譯作異學處.
********************
境界.不近緣說不近境界.無緣說無境界。問.云何近境界。答.
近境界者.鼻舌身入。
鼻入.舌入.身入.是三近境界。香至鼻聞.不至不聞.雖有華極遠.但香離華來至鼻聞。
香者性色.是以因北風香至南不至北.是以香離華來至鼻聞。味亦如是.著舌知味.
不從器.不從手。細滑亦如是.身根所覺.是八種.堅軟輕重麤澀寒熱.由彼彼種細滑
而后覺.是故彼三近境界。問.云何不近境界。答.
不近境界者.眼耳意入。
眼入.耳入.意入.是三不近境界。問.眼亦近見少不逼境界.耳亦如是.蚊在耳中亦聞
聲.意是無色.云何知不近境界。答.以是故說不近境界.若不逼則受境界。問.不近境
界爲齊幾何。答.此中無齊限.或有四十千俞旬見日月或不見.或一俞旬見色.或十
里.隨其根力.以是故說不近境界不說遠.但不逼受境界.非以物至見處見.離而后
見。耳亦如是.非以逼近故得聞.蚊雖在耳中.不至聞處.此亦隨其根力聞聲。意者無
********************
色.彼無近遠.是以說不近境界.不說遠。問.云何無境界。答.
無境界者.外已受他受及不受。
外者無境界.色聲香味細滑法於此法中假名外.是己受.他受.及不受。此無境界但
爲他境界.此五境界無緣而他所緣。法當分别.是亦多無境界.故說無境界。問.已說
細滑入.云何度入。答.
度入者.一處因不正因無因說。
一處因說.不正因說.無因說.此三義無量而略說是三度入。於中一處因說者.言如
因陀羅幢衆人所舉來.於中一說者於調達持來彼亦在中.但非獨調達.於此事應
說衆而說一.一處因說亦如是.三事合成義.或宿命業.或現所作.或由他[一]因.如是三
事成義惟說一。不正因說者.言如此因陀羅幢有人說非一人所持來.亦非二.此中
雖有因但不正。無因說者.言如此因陀羅幢無所因而來。問.云何一[二]處因。答.
一處者.業自他功夫。
注:
[一]因原刻作恩.今依麗刻改.
[二]處原刻作義.今依麗刻改.
********************
一說.己所作者有二種.或宿命所作.或現所作.於中若宿命所作者是名業。或復有
說.天作者如是三種成.義如前說。如是三種義.或說業者.或說功夫.或說他恩。一處
者惟說業.彼負他功夫不知思義.不可與從事.若我本所作求已不求會當自得.一
處說者有如是咎。問.云何不正因。答.
不正因說者.衆生法俱根因想說。
不正因說三種.衆生.法.俱。衆生及法根因想.好惡衆生所作.或復說法所作.或說衆
生及法所作.是不正因說三種。但非衆生作.非法作.亦非俱。問.云何衆生根因想。答.
衆生者.梵伊攝披羅謂駛耨說。
說者衆生作世間.梵造化主.伊攝披羅造化主.謂駛耨造化主。無慧者謂爾言.梵造
化者說梵天造虚空.虚空造風.風造水地.水地造丘山草木.如是有世間。彼一切有
過.所以者何.若梵天造空及地者.彼住何處造此空及地.若卽住中造者是義不然.
如是有過。伊攝披羅謂駛耨亦如是。問.云何法。答.
********************
法者.時[一]氣自然作。
時作.氣作.自然作.此三說法根因。於中言時者.時節生一切一切時節熟一切時所
壞一切世時作。此說有咎.如前一處說中可求者不求.若不可求求得者.是時作行
非作.莫言有過.所以者何.時者空.若空造物者義不然.如是皆有過。氣亦不能造.氣
者無有情.是謂事無事氣無有此[二]念。自然亦如是.自然苦生.非自然義.苦無者非因.
[三]若無因生一切生亦如是.自然何差降。若有常者彼何咎.非有常敗壞知是比過.莫
言有咎。問.云何無因。答.
無因者.[四]性偶無說。
無因者.是三種.說性.說偶.說無。說性者言.萬物性中生非因他.所以者何.如棘剌利
無能利者.如是一切。說偶者言.萬物偶生.如大水泉源草墮中合在一處說偶爾.彼
偶風來或吹東西南北.萬物生亦如是。說無者言.審爾此中一切無所有.云何生由
何生何處生此非有所有。彼一切說有咎.所以者何.若萬物性應生者.生萌牙時不
注:
[一]氣.秦譯作微.
[二]念原刻作命.今依麗刻改.
[三] 若原刻作苦.今依麗刻改.
[四]性.秦譯作自然.
********************
須作田業.亦不須漑灌.若無此事萌芽終不生.是以萬物非性所生.如是一一當止。
問.已說度入.云何解脫入。答.
解脫入者.想禪博聞。
想.禪.博聞.此三是解脫入。解脫者滅惡.彼解脫此三入.依是得解脫。想者是緣義.依
此佛辟支佛聲聞得解脫。禪者.如第一品已說.當觀此義.亦依彼得解脫。問.云何博
聞。答.
博聞者.說聽誦。
說者[一]說如所聽.聽者聽如所說.誦者如所聞誦。問.博聞者前多聞已說契經阿毗曇
律.此中有何異復說說聽誦。答.前三種多聞應三種受.說時受聽時受誦時受。世尊
弟子四種.有真諦處或有施處或有止處或有慧處成.彼是方便.聽真諦故得解脫.
施處說止.止處從禪.慧處從誦.是謂解脫處。此三法度正觀無罣礙意.欲令是其真.
漸次得解脫.得解脫故慧者學世尊[二]法。〈依品第三真度竟〉 三法度論卷下
注:
[一] 說字依麗刻加.
[二]秦譯末記本論字數爲一千二百頌.
********************
猜你喜欢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十六·佚名 摄大乘论释论 第一卷·世亲 苏悉地羯啰经卷中·佚名 卷一·僧祐 卷第六(初诵之六)·佚名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十·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三卷·佚名 华严持验纪序·佚名 卷第三十九·佚名 论家庭教育·印光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二之一·智旭 佛说十力经·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一·佚名 佛说成具光明定意经·佚名 菩萨地持经 第十卷·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