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妙法莲华经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尔时佛告诸大众:‘乃往古世、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只劫,有佛、名云雷音宿王华智、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国名光明庄严,劫名喜见。’ 

‘彼佛法中有王,名妙庄严,其王夫人、名曰净德,有二子,一名净藏,二名净眼。是二子、有大神力,福德智慧,久修菩萨所行之道,所谓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方便波罗蜜,慈悲喜舍,乃至三十七品助道法、皆悉明了通达。又得菩萨净三昧、日星宿三昧、净光三昧、净色三昧、净照明三昧、长庄严三昧、大威德藏三昧,于此三昧、亦悉通达。’ 

‘尔时彼佛欲引导妙庄严王、及愍念众生故,说是法华经。时净藏净眼二子、到其母所,合十指爪掌、白言:“愿母往诣云雷音宿王华智佛所,我等亦当侍从、亲近供养礼拜。所以者何。此佛于一切天人众中、说法华经,宜应听受。”母告子言:“汝父信受外道,深著婆罗门法,汝等应往白父,与共俱去。”净藏、净眼、合十指爪掌白母:“我等是法王子,而生此邪见家。”母告子言:“汝等当忧念汝父,为现神变,若得见者,心必清净,或听我等,往至佛所。”’ 

‘于是二子念其父故,涌在虚空,高七多罗树,现种种神变,于虚空中、行住坐卧,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火,或现大身满虚空中,而复现小,小复现大,于空中灭,忽然在地,入地如水,履水如地,现如是等种种神变,令其父王心净信解。时父见子神力如是,心大欢喜,得未曾有,合掌向子言:“汝等、师为是谁,谁之弟子?”二子白言:“大王,彼云雷音宿王华智佛,今在七宝菩提树下、法座上坐,于一切世间天人众中、广说法华经,是我等师,我是弟子。”父语子言:“我今亦欲见汝等师,可共俱往。”于是二子从空中下,到其母所,合掌白母:“父王今已信解,堪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为父、已作佛事,愿母见听,于彼佛所、出家修道。”’ 

尔时二子欲重宣其意,以偈白母: 

愿母放我等、 出家作沙门, 诸佛甚难值, 我等随佛学。 

如优昙钵华, 值佛复难是, 脱诸难亦难, 愿听我出家。 

‘母即告言:“听汝出家。所以者何。佛难值故。”于是二子白父母言:“善哉、父母,愿时往诣云雷音宿王华智佛所、亲近供养,所以者何。佛难得值,如优昙钵罗华,又如一眼之龟,值浮木孔。而我等宿福深厚,生值佛法,是故父母当听我等,令得出家。所以者何。诸佛难值,时亦难遇。”’ 

‘彼时妙庄严王后宫八万四千人,皆悉堪任受持是法华经。净眼菩萨、于法华三昧、久已通达,净藏菩萨、已于无量百千万亿劫、通达离诸恶趣三昧,欲令一切众生离诸恶趣故。其王夫人、得诸佛集三昧,能知诸佛秘密之藏。二子如是以方便力、善化其父,令心信解,好乐佛法。于是妙庄严王、与群臣眷属俱,净德夫人、与后宫婇女眷属俱,其王二子、与四万二千人俱,一时共诣佛所,到已,头面礼足,绕佛三匝,却住一面。’ 

‘尔时彼佛为王说法,示教利喜。王大欢悦。尔时妙庄严王、及其夫人、解颈真珠璎珞、价值百千,以散佛上,于虚空中、化成四柱宝台,台中有大宝床,敷百千万天衣,其上有佛、结跏趺坐,放大光明。尔时妙庄严王作是念:“佛身稀有、端严殊特,成就第一微妙之色。”时云雷音宿王华智佛告四众言:“汝等见是妙庄严王、于我前合掌立否。此王、于我法中、作比丘、精勤修习,助佛道法,当得作佛,号娑罗树王,国名大光,劫名大高王。其娑罗树王佛,有无量菩萨众、及无量声闻,其国平正,功德如是。”其王即时以国付弟,与夫人、二子、并诸眷属,于佛法中、出家修道。王出家已,于八万四千岁,常勤精进、修行妙法华经,过是已后,得一切净功德庄严三昧。即升虚空,高七多罗树,而白佛言:“世尊,此我二子、已作佛事,以神通变化、转我邪心,令得安住于佛法中,得见世尊。此二子者,是我善知识,为欲发起宿世善根,饶益我故,来生我家。”’ 

‘尔时云雷音宿王华智佛告妙庄严王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言,若善男子、善女人,种善根故,世世得善知识,其善知识、能作佛事,示教利喜,令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王,当知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大王,汝见此二子否。此二子、已曾供养六十五百千万亿那由他恒河沙诸佛,亲近恭敬,于诸佛所、受持法华经,愍念邪见众生,令住正见。”妙庄严王即从虚空中下,而白佛言:“世尊,如来甚稀有,以功德智慧故,顶上肉髻、光明显照,其眼长广、而绀青色,眉间毫相、白如珂月,齿白齐密,常有光明,唇色赤好、如频婆果。”尔时妙庄严王、赞叹佛如是等无量百千万亿功德已,于如来前,一心合掌,复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如来之法,具足成就不可思议微妙功德,教诫所行,安隐快善,我从今日,不复自随心行,不生邪见、憍慢嗔恚诸恶之心。”说是语已,礼佛而出。’ 

佛告大众:‘于意云何,妙庄严王、岂异人乎,今华德菩萨是。其净德夫人,今佛前光照庄严相菩萨是,哀愍妙庄严王及诸眷属故,于彼中生。其二子者,今药王菩萨、药上菩萨是,是药王药上菩萨、成就如此诸大功德,已于无量百千万亿诸佛所、植众德本,成就不可思议诸善功德,若有人、识是二菩萨名字者,一切世间诸天人民、亦应礼拜。’佛说是妙庄严王本事品时,八万四千人、远尘离垢,于诸法中、得法眼净。 

猜你喜欢
  御制拣魔辨异录卷二·雍正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六·澄观
  卷第二十九·霁仑超永
  卷八·僧祐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六卷·佚名
  开元释教录略出卷第二(上)·智升
  卷之五·佚名
  俱舍论疏 第二十卷·法宝
  卷第三十八·智旭
  毗尼母经卷第三·佚名
  宗镜录卷第八十八·延寿
  卷二十一·道世
  叹定光佛品第二十四·佚名
  日灾祈安道场说法·太虚
  禅门锻炼说跋·戒显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五百零七·彭定求

        卷507_1 【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蒋防   退迹依三径,辞荣继二疏。圣情容解印,帝里许悬车。   已去龙楼籍,犹分御廪储。风泉输耳目,松竹助玄虚。   调护心常在,山林意有馀。应嗤紫芝客,远就白云居。   卷507

  • 张拭·唐圭璋

      宝庆四明志卷十八有张拭;嘉泰四年(1204)象山县令,疑或即其人。   向湖边   万里烟堤,百花风榭,游女翩翩羽盖。彩挂秋千,向花梢娇对。矧门外、森立乔松,日花争丽,犹若当年文会。廊庙夔龙,暂卜邻交外。   共讲真率,玉糁

  • 方资·唐圭璋

      资,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天圣八年(1030)生。嘉祐八年(1063)进士。由县令擢南阳教授,归老于杭以卒。   黄鹤引   予生浙东,世业农。总角失所天,稍从里闬儒者游。年十八,婺以充贡。凡八至礼部,始得一青衫。间关二十年,仕不过

  • 卷二百三十七下·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三十七下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七下 袁桷 观真文忠公画像 羣贤辅絶学嵯峨武夷峰荧荧方瞳光汲汲汗简中缅怀文明初苍佩极匪躬执笔侍玉署妙语工弥缝飞尘变苍狗濳渊閟游龙空余经济心劳徕

  • 卷三百三十 列传一百十七·赵尔巽

      福康安 孙士毅 明亮   福康安,字瑶林,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大学士傅恒子也。初以云骑尉世职授三等侍卫。再迁头等侍卫。擢户部侍郎、镶黄旗满洲副都统。   师征金川,以温福为定边将军,阿桂、丰升额为副将军,高宗命福

  • ●南疆绎史勘本卷六·温睿临

    霅川温氏原本古高阳氏勘定目录纪略六鲁监国右浙东纪略第六。○当时义旗初建,使鲁藩肯受约束,渡钱塘而来,三吴豪杰闻声相附,未必不可以为计也。其如畏葸自守,以蕞尔两府供十万之众,即王师不发一矢,一年之后亦涤地无遗类已。及

  • 卷六十四·傅恒

    <史部,纪事本末类,平定准噶尔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六十四乾隆二十三年十一月丁酉阿克苏办事舒赫德疏奏将军兆惠等信息舒赫德奏言十月二十日酉刻将军兆惠差索伦领催阿勒丹察披甲扎奇勒图来至阿克

  • 乃燕传(附硕德传)·宋濂

    乃燕,速浑察之子,性谦和,好学,以贤能著称。速浑察死后,宪宗命乃燕承袭爵位。乃燕极力推辞说:“臣有兄忽林池,应由他承袭。”宪宗说:“朕知道,但忽林池软弱,不能胜任。”忽林池也坚持推让,乃燕仍力辞不受,对宪宗说道:“王爵是不敢受

  •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二十六·钱若水

    起太平兴国八年六月,尽十月六月乙酉朔,以给事中直学士院徐铉为右散骑常侍,以职方员外郎髙继申为两浙诸州转运使。丙戌,河南府言:&ldquo;洛水涨五丈馀,坏巩县官寺、军垒,民庐舍殆尽。&rdquo;左谏议大夫知开封府边珝卒。珝字待

  • 卷十六·李光坡

    <經部,禮類,禮記之屬,禮記述註欽定四庫全書禮記述註卷十六安溪 李光坡 撰樂記第十九疏曰鄭云名曰樂記者以其記樂之義盖十一篇合為一篇謂有樂本有樂論有樂施有樂言有樂禮有樂情有樂化有樂象有賓牟賈有師乙有魏文侯今

  • 卷七十二·江永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綱目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七十二    婺源江永撰刑辟   通禮二十五補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贖刑眚災肆赦怙終賊刑欽哉欽哉惟刑之恤哉【象如天之垂象以示人而典者常也

  • 《诗》时代·傅斯年

    研究《诗三百》的时代,似乎应当依下列的几条道路。一、先把那些可以确定时代者,考定清楚,以为标准。二、那些时代不能确定者,应折中于时代能确定者,以名的同异,语法之演进,章法之差别,定他对于能确定时代之若干篇之时代的关系

  • 菩提資糧論卷第四·欧阳竟无

      聖者龍樹本 比丘自在釋   隋天竺三藏達摩笈多譯   問.若如是者百須彌量福聚無有故.亦無一人能得菩提。答.   雖作小福德  此亦有方便. 於諸衆生所  應悉起攀緣。   若此菩薩雖作小福以有方便成大福

  • 提要·宗喀巴

    宗喀巴大师造论能海上师集集此菩提道次第心论之意思一、为自诵习。思惟记忆,成就正念故。二、为怖畏广论大文难通达者,作桥船以通达广论故。三、为学习广论以后,能得摄持要点,正入修行故。四、初未进入大般若宗道之人,于短

  • 戒持·李叔同

    受十善戒法《归敬仪》云:&ldquo;受十善法者,谓身三口四意三善行,此之十业戒善之宗,今多依相,罕有受者。今谓不然!先须愿祈:不造众恶,依愿起行,有可承准。若不预作,辄然起善,内无轨辖,后遇罪缘,便造不止,由先天愿,故造众恶,大圣知机,故

  • 卷第一百三·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一百三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六 【论】第一正入当位法门中从尔时善财童子已下至我唯知此菩萨普门速

  •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哈奈尔

    作者查尔斯·哈奈尔。该书主要介绍了有些人无需怎么费神就能功成名就,财富和权利仿佛唾手可得;还有些人历经艰辛终于获得成功;而另一些人则在实现理想和抱负的过程中遭到彻底的失败。为什么有人轻易就能成功,有人费了老大

  • 春蚕·茅盾

    短篇小说。茅盾著。写于1932年11月。连同以后发表的《秋收》、《残冬》,合称为《农村三部曲》。《春蚕》描写浙东一户普通的蚕农老通宝一家在春蚕季节紧张、艰辛、充满希望与焦虑的劳作,通过他们赢得春蚕的空前丰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