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维持佛教同盟会宣言

──民国二年春作──

国体更张,忻民权之已得,人生福利,普天下而均沾。吾佛教徒固同为共和国民之份子也,顾有为社会所摈弃而屡遭不幸者,其咎盖不能不自承也。然吾思之,吾重思之,转弱为强,策亦良多,请为我同胞言其略焉。

吾人之生于天地,身虽六尺,实备万物而互为之用,缺一不足以相存也。故曰:“万物皆备于我”。换言之,则我亦皆备于万物,况人类好群之动物也哉?迄乎近世,天演深,竞争烈,尤非合群策群力,不能有所树立于进化之途。繄我僧伽,本称和合,维心理沿革,渐变其真,致团体涣散,不相援救,以弱门自居,为俗凌侮,而公理莫彰,任人诋诬,此皆无群策群力之团体故也。然今固有佛教总会为佛教团体也,但佛教总会,非由个人意志结合。凡集会结社,贵有一定之宗旨,起人自由之信仰,方能以亲爱之感情相联络,一致之精神相贯注。窃取斯义,因有本会之组织,非欲表示其抵抗力,与佛教总会对垒也。维持佛教,不可无自由组合之团体,此其一也。寝矣微哉!我佛大雄大力大威猛大精进之义乎!唯佛无贪,唯佛能大贪;佛之贪,将贪度一切众生皆成佛也。唯佛无嗔,唯佛能大嗔;佛之嗔,盖嗔一切魔恶皆归无也。唯大贪故能利人,唯大嗔故能利己,而一以大勇猛大精进之精神贯澈之。直理所存,万夫吾往,无所畏焉,无所沮焉,日本之所谓武士道、大和魂者,即本乎此也。今敢与吾同胞要约曰:庵寺财产,固吾教之形式也,然吾教之精神亦于以附焉。苟有借端占据我庵寺,假公侵略我财产,吾同胞为保教起见,虽牺牲生命财产作孤注一掷以争之,当亦莫之遑恤!维持佛教,不可无勇猛牺牲之精神,此其二也。人固莫不好自由,好平等也,然吾同胞不可不知自由平等之代价。代价维何?即自治、自达、自立是也;而壹是皆以教育为本。教育者,先觉觉后觉也。在先觉则曰教育,在后觉则曰学问。教育乎,学问乎,盖所以养成人类之道德、知识、能力者也。有道德足以自治,有知识足以自达,有能力足以自立,而后乃可云自由,而后乃可云平等。吾佛教徒一日未能达到自由平等之境域,即一日未能脱离劣败受侮之地位。出代价以购之,是在同胞之热心。维持佛教,不可无受教求学之志愿,此其三也。然自由者义也,平等者恕也。于己不放弃而各守其宜之谓义,于人不侵犯而互均其势之谓恕。但于未得自由平等之世,犹未足利天下而不匮;即于既得自由平等之时,亦不能证物我之同根也,是以更有博爱以济之。博爱云何?孔子之所谓仁,墨子之所谓兼爱,佛之所谓大慈悲,均是也。佛唯以大慈悲故,视众生苦如己之苦,视众生迷如己之迷,往来三界,日不遑给,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而普度有情,尤以布施为第一法门。今夫幼而待教者,老而待养者,病而待医者,饥而待食者,寒而待衣者,茫茫苦海中正不知其凡几也!虽曰博施济众,尧舜犹病,吾同胞不可不量力度能思有以拯也!吾教固能以慈善为怀,济人救世,社会将欢迎之、信仰之不暇,又何凌侮诋诬之有乎?维持佛教,不可无实行博爱之筹备,此其四也。

抑犹有进焉,凡上所述,皆现象世界之行事,而非实体世界之修养也。现象世界,吾人躯魄之所依托也;实体世界,吾人心灵之所安立也。有躯魄必有心灵,有现象世界之行事,亦必有实体世界之修养。以言夫实体世界之修养,则陈义之高深,设法之完备,殆莫尚于佛矣。直证心源,尤推禅宗为最;而净土禅观诸法,要亦优胜于其他宗教及各种哲派万万也。吾人既称佛子,不可不于佛法中自觅安心立命之地,以绍佛之心灯于不绝。信能有得于此,则示身乎现象世界,为官吏、为议员、为将校、为兵警、为农、为工、为商、为士、为僧、为俗,极而至于为贩夫、为仆役、为盗贼、为娼妓,皆足以怡然自得,虽举世誉之不为喜,虽尽人非之不为惧,且世人亦将无从而誉之、非之也。誉之与非尚所不及,又何惮乎悠谬之口肆其诬谤哉?维持佛教,不可无安心立命之修证,此其五也。

呜呼!吾佛教徒固能以是五者为祈向,而定为一致之方针以步趋焉,则佛教不独可维持其现状,固将日即昌明光大于无穷也。愿我佛教同胞鉥心肝以共图度之,出手眼以共经营之!谨顶礼以祷,馨香以祝!(见佛教月报一期)


猜你喜欢
  卷第三十七(第六诵之二)·佚名
  宗镜录卷第七十六·延寿
  卷第六十(善诵毗尼序卷上)·佚名
  十二门论品目·龙树
  净名经集解关中疏卷上·道液
  采花违王上佛授决号妙花经全文·佚名
  卷十五·赜藏主
  卷第四十九·霁仑超永
  依法出生分第八·朱棣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八·玄奘
  卷第十八·费隐通容
  卷四十五·彭绍升
  开元释教录卷第四·智升
  卷第六十三·德清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九·欧阳竟无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田间诗学卷八·钱澄之

    北山之什二之六北山 序曰大夫刺幽王也役使不均已劳于从事而不得养其父母焉【何氏云篇中自叙偕偕士子则作此诗者为士非大夫矣雨无正之诗曰正大夫离居三事大夫莫肯夙夜即所谓大夫不均燕燕居息也曽我御惨惨日瘁即所谓

  • 列传·韩偓

    韩偓字致光京兆万年人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以疾解后累迁左谏议大夫宰相崔判度支表以自副王溥荐为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偓尝与定策诛刘季述昭宗反正为功臣帝疾宦人骄横欲尽去之偓曰陛下诛季述时余皆赦不问今

  • 卷七十三·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七十三    宋 陈起 编薛师石瓜庐集 晋宋诗称陶谢唐称韦杜当其时人人皆工诗诗非不盛也而四人者独首称岂非侯鲭爽口不若不致之羹郑声悦耳不若遗音之瑟哉唐风不竞派沿江西此道蚀灭尽矣永

  • 卷之五百七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一一三 两广总督富勒浑等奏覆本年并无抽换《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一一一三 两广总督富勒浑等奏覆本年并无抽换《通鉴纲目续编》折乾隆五十年十月二十六日两广总督臣富勒浑、广东巡抚臣孙士毅跪奏,为循例奏闻事。乾隆四十八年钦奉上谕:《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于辽、

  • 张翼传·张廷玉

    张翼,临淮人。父亲张聚,任前翼元帅,随大军平定江南、淮东,累积功劳任大同卫同知。张翼跟随其父,骁勇善战,以副千户继承父亲职位。从征陕西,擒拿叛寇。担任都指挥佥事,晋升为佥都督府事。跟从蓝玉征讨云南,攻克普定、曲靖,攻取鹤

  • 一二、孔子仕鲁考·钱穆

    《世家》:“昭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马骕《绎史》云:“诸侯三卿,曰司徒、司马、司空,鲁则三桓世为之。其司寇不在三卿之数,臧孙尝为之矣。侯国司寇,亦不称大。由

  •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 大智度論卷第十三·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尸羅波羅蜜[一]義第二十二   [二]罪不罪不可得故.應具足尸羅波羅蜜。   尸羅.〈秦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羅.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尸羅。

  •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欧阳竟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詔譯   [一]譬喻品第三   爾時舍利弗踊躍歡喜卽起合掌瞻仰尊顏而白佛言.今從世尊聞此法音心懷踊躍   得未曾有.所以者何.我昔從佛聞如是法見諸菩薩受記作佛而我等不預斯事.甚自   

  • 一切经音义卷第三十二·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药师如来本愿经一卷 无  药师琉璃功德经一卷 慧琳  药师七佛经二卷 慧琳  阿阇世王经二卷 玄应  普超三昧经三卷 玄应  放钵经一卷 玄应  月灯三昧经十一卷 玄应  大

  • 第六十五章 将军杀戮·佚名

    此[王子波罗伽玛巴夫]己之带武器出发时节,前方余多而何物响起此法螺贝,(一)由此余多通晓[吉凶之]兆此之王子闻此,抱喜悦:“我志望忽然成就。”(二)离怖畏,狮子奋述之[王子]于彼处此处配置之卫兵由不领悟事之都出,(三)急速攀行

  • 墨西哥的幽灵·凡尔纳

    《墨西哥的幽灵》,作者凡尔纳,描述了1825年10月18日,一艘精心制作的西班牙军舰“亚洲号”和另外一艘装着八尊大炮的双桅横帆船“康斯坦齐亚号”在格让岛解缆起航了。格让岛属于马里亚那群岛的一部分。

  • 本草害利·凌奂

    成书于1862年。清代凌奂(晓五)撰,手稿本。作者得其师吴古年之《本草分队》遂以此为基础,集诸家本草之药论,补入药物有害于疾病之内容,更名《本草害利》。全书共8卷,本书集历代本草及名医经验,删繁就简,罗列常用药物,按脏腑分

  • 犬吠声·程小青

    “先生,这件事提起了还会教人发抖! “时间在半夜过后。一阵阵凄惨的吠声惊破了我的梦,我本来很贪睡,但那时不但我们的黑黑吠得很急,连屋子的前后左右也差不多都给这汪汪的声音包围了,仿佛有千百只犬合伙儿吠,不由不使我惊醒!

  • 曹野人先生传·易顺鼎

    《曹野人先生传》,清代易顺鼎撰,记明末清初益阳民间学者曹宗先(号野人)生平事迹。当时学高识远而又名声不显如曹氏者当不在少数,由易氏此传可见其梗概。据《虞初近志》本标点整理。

  • 论语注释·孔子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为《论

  • 项氏家说·项安世

    十卷,《附录》二卷。南宋项安世撰。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着录亦与此相同。自明初以来,原本久佚,仅散落在《永乐大典》中。所载多兼及《说经》、《说事》、《说政》、《说学》等篇名,而逐条又各有标题,其原书体例约略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