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华佛教联合会当如何组织耶

──十四年三月在北京作──

中华佛教联合会垂成立矣,各省应之者虽已多处,而各县则犹难普及。此会之联合,虽在联县会合成一省会,联省会合成全国会;而遍于县省国之横的联合,则尤重在出家佛教僧与在家佛教徒之由分组而合组。

如何分组耶?即每县每省及全国皆组成纯粹出家僧众之佛教会,及纯粹在家教徒之佛教协会(或即名前期所云之佛教正信会,但此时先名协会者亦可)。由佛教会──出家僧众的──专联合僧众,依照办理僧伽制度论作整理僧伽之事业。逮整理之事业完成,则废佛教会之名称而但名佛教住持僧。由佛教协会专向普通社会宣传人天戒善之佛法,以起全国人民皈依三宝之正信,后即转名佛教正信会,为佛教中与住持僧相对之一团体。佛教住持僧在提高佛教中实行实证之少数人人格,以住持佛教;佛教正信会则在普及佛教于一般人民起其信仰而摄化之。但有住持僧之出家行法,则不足以普及一般人民,而不能摄受大多数国民皆为佛教信徒。佛教在民众失其基础,必难存立安固,故须有正信会以广摄之。但有正信会之通俗行法,则不能有专修实证之人,以表现佛教清净高尚之德相。住持佛教超世俗之佛法僧宝,起人天之尊敬,故须有住持僧。此二者须分途进行不缺其一,乃足以崇其体而广其用也。

然虽分途进行而实同为佛教,故仍相依互助而不可一日失其联合。如民众中信徒多则对于僧寺自不摧毁,而僧寺中之修证精进,则民众之信心深厚道德进步。故同时又须合组,即联合此佛教会、佛教协会而成为一县的省的国的之佛教联合会是也。佛教中出家的与在家的之二众,混合而不分途组织,既多互侵互乱之弊;分组而不联合,又成相隔相碍之患。故今此中华佛教联合会,必注重于此之分组而合组也。(见海刊第六卷第四期)

  


猜你喜欢
  嘱累品第十八·佚名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佚名
  权慧清净品第八·佚名
  注维摩诘经卷第二·僧肇
  卷五百一十三·佚名
  卷第七·佚名
  菩薩戒本羯磨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卷第三十四·佚名
  相续解脱地波罗蜜了义经一卷·佚名
  卷第六(从第十一经至第十六经三纸)·澄观
  一切经音义卷第六十三·唐慧琳
  观无量寿经义疏·吉藏
  卷第四·宗密
  五百雁闻佛法生天缘品第四十八·佚名
  佛说太子慕魄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二齣·徐复祚

    第二十一齣 出守【喜迁莺】〔生上〕鸟啼花落。正万恨惊心。千愁作恶。鸾凤摧翎。豺狼当道。空宫霜满黄蒿。一代风流都尽。千古兴亡堪恼。忧心悄。媿补天无计。塡海徒劳。〔虞美人〕淮水东边旧时月。夜夜悬北阙。山河

  • 王德信·隋树森

    小令 【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 别情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

  • 卷一百二十·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二十   明 冯惟讷 撰 北齐第一 邢邵【字子才河间郑人十岁能属文日诵万余言文章典丽既赡且速释褐为魏武挽郎累除国子祭酒齐宣武辅政徵为宾客除黄门侍郎迁太常卿授特进邵率情简素博览坟

  • 巻九·史简

    钦定四库全书鄱阳五家集卷九鄱阳史简编元叶兰寓庵诗集一叶楚庭名兰鄱阳人父懋字德新有才识善词章官至大中大夫嘉兴路总管多政迹楚庭仕太常寺礼仪院奉礼从父于浙以诗名犹善歌赋清润古雅不作今人语太祖受命周伯琦应召楚

  • 御选明诗卷十二·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十二乐府歌行九朱阳仲杨花篇江南二三月杨花竞芳华寂寞长条攀折尽緑丝飞来千片花千片飞飞西复东白雪晴云昼溟蒙风吹满空翳白日散入千家池馆中池馆楼台媚春昼珠箔重重散花栁白玉筵中拂画衣琉璃杯

  • 锺繇华歆王朗传第十三·陈寿

    锺繇字元常,颍川长社人也。先贤行状曰:锺皓字季明,温良笃慎,博学诗律,教授门生千有馀人,为郡功曹。时太丘长陈寔为西门亭长,皓深独敬异。寔少皓十七岁,常礼待与同分义。会辟公府,临辞,太守问:「谁可代君?」皓曰:「明府欲必得其人,西

  • 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九·张廷玉

        公主   明制,皇姑曰大长公主,皇姊妹曰长公主,皇女曰公主,俱授金册,禄二千石,婿曰驸马都尉。亲王女曰郡主,郡王女曰县主,孙女曰郡君,曾孙女曰县君,玄孙女曰乡君,婿皆仪宾。郡主禄八百石,余递减有差。郡主以下,恩礼

  • 始诛第二·王肃

    孔子为鲁司寇,摄行相事,有喜色。仲由问曰:“由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今夫子得位而喜,何也?”孔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乐以贵下人乎?”于是朝政,七日而诛乱政大夫少正卯,戮之于两观之下,两观阙名尸于朝。三日,子贡进曰:“夫少正

  • 三 职官·陈寅恪

    隋唐职官之名号任务,其渊源变革记载本较明显,而与此章有关之隋唐制度之三源复已于前章详悉考论,其涉及职官者尤为易知,故此章仅择其要点言之,其馀可从简略。但有二事,实为隋唐制度渊源系统之所繫,甚为重要,而往往为论史者所忽

  • 卷之一百七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大事记解题卷九·吕祖谦

    宋 吕祖谦 撰急复进兵收取荥阳据敖仓之粟塞成臯之险【史记正义曰即汜水县山险之道也】杜太行之道【史记正义曰太行山名在懐州河内县北二十五里泽州之南羊肠之道也】距蜚狐之口【臣瓒曰飞狐在代郡西南师古曰瓒说是史

  • 绎史卷十九·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文王受命列女传太任者挚任氏中女也王季娶为妃太任之性端一诚荘惟徳之行及其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聴滛声口不出恶言能以胎教溲于豕牢而生文王文王生而明圣太任教之以一而识百君子谓太任为能胎教古者妇人

  • 八九、子华子考·钱穆

    《吕氏春秋 贵生篇》:“韩、魏相与争侵地,子华子见昭釐侯,曰:两臂重于天下,身又重于两臂。韩之轻于天下远,今所争轻于韩又远。奈何愁身伤生以忧之?”梁玉绳云:“昭釐侯史作昭侯,乃懿侯子。此事又见《庄子 让王

  • 卷一五八·邱濬

    ▲圣神功化之极(上之下) 《尧典》:曰若(发语辞)稽(考也)古,帝尧曰放(至也)勋(功也),钦(恭敬)明(通明)文(文章)思(意思)安安(无所勉强),允(信也)恭克(能也)让,光(显也)被(及也)四表(外也),格(至也)于上下(上天下地)。 朱熹曰:“放勋,言尧之功

  • 论语点睛补注上·智旭

    古吴蕅益道人智旭述阳复子江谦补注【学而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章以学字。为宗主。以时习二字。为旨趣。以悦字。为血脉。朋来。及人不知。皆是

  • 春秋传卷十·胡安国

    宋 胡安国 撰闵公【公名啓方庄公之子史记云名开諡法在国逢难曰闵】周【惠王十六年】郑【文公十二年】齐【桓公二十五年管仲为政】宋【桓公二十一年】晋【献公十六年是年晋作二军】衞【懿公八年鲁闵二年狄灭衞宋桓公

  • 卷四·佚名

    释初品中菩萨【经】复有菩萨摩诃萨。【论】问曰:若从上数,应先菩萨,次第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菩萨次佛故;若从下数,应先优婆夷,次第优婆塞、比丘尼、比丘、菩萨。今何以先说比丘,次三众,后说菩萨?答曰:菩萨虽应次

  • 父师善诱法·唐彪

    清代唐彪著,是一部专论教法、兼谈学法的语文教学著作。书中认为读书除益于作文外,还益于身心:“不读经史古文,则腹内空虚,文必浅陋。且经史之益,更在身心,读之其用又不止于作文已也。”建议“欲读一书,宜问有学者”,教师就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