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了义般若波罗蜜多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
尔时,世尊告尊者舍利子言:“汝今当知,诸有菩萨摩诃萨,乐欲修习般若波罗蜜多相应行者,当于诸法如实了知,诸有所作离一切相。”
是时尊者舍利子,合掌恭敬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言,诸有菩萨摩诃萨,乐欲修习般若波罗蜜多相应行者,云何了知诸法自性?于诸所作云何离相?”
佛言:“舍利子!若诸菩萨摩诃萨,乐欲圆满相应胜行,及于诸法离所作相者,当了诸法住无所住,即能圆满相应胜行。
“复次,舍利子!若诸菩萨摩诃萨,于诸法中行施行者,无能施、无所施、施无所得。若如是者,即能圆满施波罗蜜。又复修习诸戒法者,无能持、无所持、无起作。若如是者。即能圆满戒波罗蜜。又复修习忍辱法者,于诸法中无所动转、离诸起作。若如是者,即能圆满忍波罗蜜。又复当于相应行中精进修习,若身若心,无有懈倦、无起作相。若如是者,即能圆满精进波罗蜜。又复于诸法中无有散乱,离所得相。若如是者,即能圆满定波罗蜜。
“舍利子!若诸菩萨摩诃萨,乐欲安住般若波罗蜜多相应者,应当圆满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法。
“又复观想空三摩地、无相三摩地、无愿三摩地,四禅定法,四无量法,四无色定法,八解脱法,九先行法,九想法。何名九想?所谓:内法想、尾布野迦想、离赤想、离青想、尾佉祢多想、无住想、离散想、无热恼想、离饮食想,如是名为九想法。
“又复念佛想、念法想、念僧想、念戒施天等想,离烦恼想,念生灭想,念无常苦无我等想,念诸世间不究竟想,念苦智想、集智想、灭智想、道智想,尽智想,无生智想,法智想,无我智想,和合智想,如实智想,语言分别想、离语言分别想,未知当知根想、已知根想、具知根想,不净想、清净想,奢摩他毗钵舍那想,三明想,四了知想,四无畏想,五神通想,六波罗蜜想,七种住心想,八大人法想,九众生住想,如来十力想,十八不共法想,大慈想、大悲想,乃至一切智智想,于如是等法当作如是想。
“又复,诸菩萨摩诃萨,乐欲圆满一切智、一切种智者,当于般若波罗蜜多如实观想。
“又复若欲圆满道相智、一切相智,了达一切众生心行相等,断除一切众生诸杂染者,应当修习般若波罗蜜多相应胜行。
“舍利子!如我上说诸法想门,菩萨摩诃萨当如是学。”
尔时,尊者舍利子复白佛言:“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修般若波罗蜜多者,当断何法?”
佛言:“舍利子!修般若波罗蜜多者,应当断除十种疑惑。何等为十?所谓:有性疑、无性疑、诸法差别疑、毁谤疑、一法疑、多法疑、同异疑、上品疑、如名疑、如名义疑。此等十疑应当除断,若如是者,即菩萨摩诃萨于一切相悉无所观。以相无所观故,名亦无所观;般若波罗蜜多亦无所观,诸行无所观,色无所观,受、想、行、识皆无所观。何以故?色自性空,空离性故。色体即空,离色无别空,空体即色,离空无别色。是义云何?名分别故。
“舍利子!当知色法自性,不生不灭、非染非净。彼名自性,亦非缘法,离诸疑惑,无所从来亦无所住,如实所生,离三际故。色法如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故菩萨摩诃萨,于诸名相皆无所观,以无所观故而无所入,无所入者,即能圆满般若波罗蜜多相应胜行。”
佛说了义般若波罗蜜多经
猜你喜欢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 二·江味农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八·佚名 十二门论宗致义记卷上·法藏 卷三百四十九·佚名 秽迹金刚说神通大满陀罗尼法术灵要门一卷·佚名 目录·佚名 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卷第一·佚名 凡例·祩宏 百千印陀罗尼经之二·佚名 萬如禪師語錄卷第十·佚名 正源略集目录·佚名 佛说四未曾有法经·佚名 增集续传灯录卷第五·南石文琇 卷第八·佚名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讲要·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