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一百三十二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三十二

五百大阿罗汉等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大种蕴第五中缘纳息第二之二

问若坚不坚物转相作者。诸法云何不舍自相。云何相作。如水性软至冬凝结。斧斫犹难金等性坚。若置炎炉便销如水。如是等岂非诸法舍自相耶。答非诸坚物转作不坚。亦非不坚转成坚物。然坚不坚法住未来世。若遇坚缘。则不坚法灭坚法续生。遇不坚缘则坚法灭不坚续生。余亦如是。故无诸法舍自相过。

问大种等聚中有间隙不。设尔何失。二俱有过。若有间隙宁不相离。间隙若无何不成一。答有说。此有间隙空界于中相杂住故。问若尔。云何名不相离。答空界于中能自隐匿。令于诸物见不相离。如丛中女自蔽其身。有说。此无间隙展转相逼无间住故。问若尔。云何不成一耶。答虽无间隙而不成一。如蕴处界三世等中。间隙虽无而不成一。彼亦如是。又大种等自体作用。各各异故不可成一。

问诸极微互相触不。设尔何失。二俱有过。若相触者宁不成一。或成有分。若不相触击时应散或应无声。答应作是说。极微互不相触。若触则应或遍或分。遍触则有成一体过。分触则有成有分失。然诸极微更无细分。问聚色相击宁不散耶。答风界摄持故令不散。问岂不风界能飘散耶。答有能飘散。如坏劫时。有能摄持。如成劫时。问若不触者。即相击时云何发声。答即由此因故使声发。若相触者。如何发声。谓诸极微体相触者。手等相和体应相糅。中无间隙如何发声。尊者世友作如是说。若诸极微互相触者。彼应得住至后刹那。大德说言。实不相触。但于合集无间生中。随世俗谛假名相触。问诸是触物。为是触为因故生。为非触为因故生。诸非触物。为非触为因故生。为是触为因故生。答有时是触为因生于非触。谓和合物正离散时。有时非触为因生于是触。谓离散物正和合时。有时是触为因生于是触。谓和合物复和合时。有时非触为因生于非触。谓向游尘同类相续。

问极微当言可见不可见耶。答尊者妙音作如是说。极微当言可见。慧眼境故。阿毗达磨诸论师言。极微当言不可见非肉天眼所能见故。此中不依慧眼作问。以于诸法无差别故。颇有过去大种造过去色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欲止他义显己义故。谓有余部拨无去来说现在世是无为法。欲止彼意显有去来。亦明现在是有为法。广如前说。复有外道。依世现喻执有为法后为前因。彼作是言。现见泉水前为后逼令其涌流。如是诸法由未来法逼令现在。复由现法逼令过去。故有为法后为前因。今欲止彼外道所说。显有为法前能生后非后前因。不尔便违内外缘起。谓世父母应从子生。眼色应从眼识而起。应无明等从行等生。种等应从芽等而起。先受苦乐报后造善恶业。先得菩提然后修行。既未作而得应已作而失。若尔便无得解脱理。又欲遮说大种造色必同世者。显有异世。由此因缘故作斯论。诸有对所造色。及随心转无表色。随在何世即彼世大种造。谓过去造过去现在造现在。未来造未来。若表所起诸无表色。复有三类造时不等。谓初刹那如有对等。各为同世大种所造。第二刹那若在过现。俱为过去大种所造。若在未来通为现未大种所造。后诸刹那过现如前。若在未来通为三世大种所造。所以者何。诸有依表发起律仪及不律仪非二无表。初刹那顷表无表色。与此及余能造大种现在俱灭。灭至第二刹那以后表及大种俱在过去。诸无表色有在过去。有在未来。有在现在。是谓此处略毗婆沙颇有过去大种造过去色耶。答有。谓过去一切有对所造色。随心转无表。表所起无表。唯为过去大种所造。颇有过去大种造未来色耶。答有。谓有未来表所起无表。唯为过去大种所造。颇有过去大种造现在色耶。答有。谓有现在表所起无表。唯为过去大种所造。颇有未来大种造未来色耶。答有。谓未来一切有对所造色。随心转无表。及有未来表所起无表。唯为未来大种所造。颇有未来大种造过去现在色耶。答无。谓无果先因后理故。颇有现在大种造现在色耶。答有。谓现在一切有对所造色。随心转无表。及有现在表所起无表。唯为现在大种所造。颇有现在大种造过去色耶。答无。谓无果先因后理故。颇有现在大种造未来色耶。答有。谓有未来表所起无表。唯为现在大种所造。诸随心转无表。是等流。无执受有情数摄。彼能造大种是长养。无执受有情数摄。诸表所起无表。是等流。无执受有情数摄。彼能造大种是等流。有执受有情数摄。诸随心转无表。有二种。一静虑律仪所摄。二无漏律仪所摄。此各有七。谓离害生命。乃至离杂秽语。静虑律仪所摄七种。共一四大种所造。无漏律仪七种亦尔。诸表所起无表有三种。一律仪所摄。二不律仪所摄。三非律仪非不律仪所摄。律仪所摄复有七种。谓离害生命。乃至离杂秽语。如是七种各一四大种所造。离害生命复有二种。谓表无表。此二各一四大种所造。有余师说。此表无表共一四大种所造。故彼问言颇有一四大种造二处色耶。答有。谓色处法处。及声处法处。尊者妙音亦作是说。阿毗达磨诸论师言。彼说非理。不可一四大种造粗细二果。是故如前所说者好。如离害生命。表与无表各一四大种所造。如是乃至离杂秽语亦尔。不律仪所摄亦有七种。谓害生命乃至杂秽语。非二所摄有二七种。谓害生命离害生命。乃至杂秽语离杂秽语。此诸七种各一四大种所造。如是诸七各复有二。谓表无表。此亦各一四大种造。余师说等如前应知。若成就过去大种。彼过去所造色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欲止拨无去来二世。及说成就不成就体非实有者。意显去来世。及成就等是实有法。故作此论。若成就过去大种。彼过去所造色耶。答无成就过去大种。有成就过去所造色。谓诸圣者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律仪。若住不律仪。若住非律仪非不律仪。先有身语表不失。若生色界。若诸学者生无色界。问亦有学者。生无色界不成就过去所造色。谓彼先在欲色界时。未起未灭诸无漏道。命终生无色界。都不成就过去所造色。如何乃说。若诸学者。生无色界成就过去所造色耶。答依成就者作如是说。谓有学者先欲色界。已起已灭诸无漏道。彼成就过去所造色故。有说。彼在欲色界时。必已起灭诸无漏道。如胜进道必起现前。无有住果而命终故。

若成就过去大种。彼未来大种耶。答无成就过去未来大种。问何故无成就过去未来大种耶。答由彼大种但有尔所成就势力刹那现前则有成就。已灭未现无成就者。谓诸大种与成就得必同一世。今时彼得不现在前故不成就。有说。大种习气不坚。故无成就去来世者。以是羸劣无记性故。谓善恶等习气坚牢。故有成就去来世者。劣无记法则不如是。如暂执持极香花物。虽加洗拭习气犹随。非如执持余木石等。手才放舍此气便无。有说。若成就去来世大种者。则一趣成就五趣大种。如是一身即五趣身。是则趣坏所依亦坏。欲令无如是过。是故大种不成就去来。问如生一趣。成就五趣诸业烦恼。而非趣坏。此亦应然。答以异熟果故说诸趣差别。不以业烦恼故。然诸大种或有是异熟果者。则有趣坏及所依坏过失。故彼非难。

若成就过去大种。彼未来所造色耶。答无成就过去大种。有成就未来所造色。谓诸圣者住胎藏中。若生欲界得色界善心。若生色界。若诸圣者生无色界。以彼定成就未来所造色故若成就过去大种。彼现在大种耶。答无成就过去大种。有成就现在大种。谓生欲色界。无有生欲色界不成就大种故。若成就过去大种。彼现在所造色耶。答无成就过去大种。有成就现在所造色。谓生欲色界。无有生欲色界不成就所造色故若成就过去所造色。彼未来大种耶。答无成就未来大种。有成就过去所造色。谓诸圣者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律仪。若住不律仪。若住非律仪非不律仪。先有身语表不失。若生色界若诸学者。生无色界。能成就过去所造色。彼未来所造色耶。答应作四句。有成就过去所造色。非未来所造色。谓生欲界住律仪。不得色界善心。若住不律仪。若住非律仪非不律仪。先有身语表不失。有成就未来所造色。非过去所造色。谓阿罗汉生无色界。有成就过去所造色。亦未来所造色。谓诸圣者住胎藏中。若生欲界得色界善心。若生色界。若诸学者生无色界。有非成就过去所造色。亦非未来所造色。谓处卵[穀-禾+卵]。若诸异生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非律仪非不律仪。先无身语表。设有而失。若诸异生生无色界。

若成就过去所造色。彼现在大种耶。答应作四句。有成就过去所造色。非现在大种。谓诸学者生无色界。有成就现在大种。非过去所造色。谓处卵[穀-禾+卵]。若诸异生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非律仪非不律仪。先无身语表。设有而失。有成就过去所造色。亦现在大种。谓诸圣者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律仪。若住不律仪。若住非律仪非不律仪。先有身语表不失。若生色界有非成就过去所造色。亦非现在大种。谓阿罗汉若诸异生生无色界。若成就过去所造色。彼现在所造色耶。答应作四句。有成就过去所造色。非现在所造色。谓诸学者生无色界。有成就现在所造色。非过去所造色。谓处卵[穀-禾+卵]。若诸异生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非律仪非不律仪。先无身语表。设有而失。有成就过去所造色。亦现在所造色。谓诸圣者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律仪。若住不律仪。若住非律仪非不律仪。先有身语表不失。若生色界有非成就过去所造色。亦非现在所造色。谓阿罗汉。若诸异生。生无色界。过去已舍故。现在无色身故。

若成就未来大种。彼未来所造色耶。答无成就未来大种。有成就未来所造色。谓诸圣者住胎藏中。若生欲界得色界善心。若生色界若诸圣者生无色界。若成就未来大种。彼现在大种耶。答无成就未来大种。有成就现在大种。谓生欲色界。无有生欲色界不成就大种故。若成就未来大种。彼现在所造色耶。答无成就未来大种。有成就现在所造色。谓生欲色界。无有生欲色界不成就现在所造色故。若成就未来所造色。彼现在大种耶。答应作四句有成就未来所造色非现在大种。谓诸圣者生无色界。有成就现在大种。非未来所造色。谓处卵[穀-禾+卵]。若诸异生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不得色界善心。有成就未来所造色。亦现在大种。谓诸圣者住胎藏中。若生欲界得色界善心。若生色界有非成就未来所造色。亦非现生大种。谓诸异生生无色界。若成就未来所造色。彼现在所造色耶。答应作四句。有成就未来所造色。非现在所造色。谓诸圣者生无色界。有成就现在所造色。非未来所造色。谓处卵[穀-禾+卵]。若诸异生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不得色界善心。有成就未来所造色。亦现在所造色。谓诸圣者住胎藏中。若生欲界得色界善心。若生色界。有非成就未来所造色。亦非现在所造色。谓诸异生生无色界若成就现在大种。彼现在所造色耶。答如是。设成就现在所造色。彼现在大种耶。答如是。以非现在大种无果故。亦非现在所造色无因故。

过去大种与过去大种为几缘。答因。增上。因者二因。谓俱有。同类。俱生互相望为俱有因。前生与后生为同类因。增上者。谓不碍生。及唯无障。过去大种与过去所造色为几缘。答因。增上。因者五因。谓生因。依因。立因。持因。养因。增上者。如前说。过去所造色与过去所造色为几缘。答因。增上。因者三因。谓俱有同类。异熟。增上者如前说。过去所造色与过去大种为几缘。答因。增上。因者一因。谓异熟因。增上者如前说。

过去大种与未来大种为几缘。答因。增上。因者一因。谓同类因。增上者如前说。未来大种与未来大种为几缘。答因。增上。因者一因。谓俱有因。增上者如前说。未来大种与过去大种为几缘。答一增上。增上义如前说。过去大种与未来所造色为几缘。答因。增上。因者五因。谓生等五。增上者如前说。未来所造色与未来所造色为几缘。答因。增上。因者二因。谓俱有因。异熟因。增上者如前说。未来所造色与过去大种为几缘。答一增上。增上义如前说。

过去大种与现在大种为几缘。答因。增上。因者一因。谓同类因。增上者如前说。现在大种与现在大种为几缘。答因。增上。因者。有说。此中依刹那现在为论故唯一因。谓俱有因。有说。此中通依刹那分位。一生现在为论故。有二因。谓俱有同类。增上者如前说。现在大种与过去大种为几缘。答一增上。增上义如前说。过去大种与现在所造色为几缘。答因。增上。因者五因。生等五。增上者如前说现在所造色与现在所造色为几缘。答因。增上。因者。有说。此中依刹那现在为论故唯一因。谓俱有因。有说。此中通依刹那分位。一生现在为论故。有三因。谓俱有。同类。异熟。增上者如前说。现在所造色与过去大种为几缘。答一增上增上义如前说。

过去所造色与未来大种为几缘。答因。增上。因者一因。谓异熟因。增上者如前说未来大种与过去所造色为几缘。答一增上。增上义如前说。过去所造色与未来所造色为几缘。答因。增上。因者二因。谓同类。异熟。增上者如前说。未来所造色与过去所造色为几缘。答一增上。增上义如前说。

过去所造色与现在大种为几缘。答因。增上。因者一因。谓异熟因。增上者如前说。现在大种与过去所造色为几缘。答一增上。增上义如前说。过去所造色与现在所造色为几缘。答因。增上。因者二因。谓同类。异熟。增上者如前说。现在所造色与过去所造色为几缘。答一增上。增上义如前说。

未来大种与未来所造色为几缘。答因。增上。因者五因即生等五。增上者如前说。未来所造色与未来大种为几缘。答因。增上。因者一因。谓异熟因。增上者如前说。

未来大种与现在大种为几缘。答一增上。增上义如前说。现在大种与未来大种为几缘。答因。增上。因者一因。谓同类因。增上者如前说。未来大种与现在所造色为几缘。答一增上增上义如前说。现在所造色与未来大种为几缘。答因。增上。因者一因。谓异熟因。增上者如前说。

未来所造色与现在大种为几缘。答一增上。增上义如前说。现在大种与未来所造色为几缘。答因。增上。因者五因。谓生等五。增上者如前说。未来所造色与现在所造色为几缘。答一增上。增上义如前说。现在所造色与未来所造色为几缘。答因。增上。因者二因。谓同类。异熟。增上者如前说现在大种与现在所造色为几缘。答因。增上。因者五因。谓生等五。增上者如前说。现在所造。色与现在大种为几缘。答因。增上。因者一因。谓异熟因。增上者如前说。诸说此中依刹那分位。一生现在。为论者。则符此答。诸说此中但依刹那现在。为论者。则应答言。但一增上。便与本论答不相应若成就欲界系大种。彼欲界系所造色耶。答如是。设成就欲界系所造色。彼欲界系大种耶。答如是。以无成就欲界系大种而非果故。亦无成就欲界系所造色而非因故。若成就欲界系大种。彼色界系大种耶。答应作四句。有成就欲界系大种。非色界系大种。谓生欲界。色界大种不现在前。有成就色界系大种。非欲界系大种。谓生色界。不作欲界化。不发欲界语。有成就欲界系大种。亦色界系大种。谓生欲界。色界大种现在前。若生色界。作欲界化。发欲界语。有非成就欲界系大种。亦非色界系大种。谓生无色界。若成就欲界系大种。彼色界系所造色耶。答应作四句。有成就欲界系大种。非色界系所造色。谓生欲界。不得色界善心。有成就色界系所造色。非欲界系大种。谓生色界。不作欲界化。不发欲界语。有成就欲界系大种。亦色界系所造色。谓生欲界。得色界善心。若生色界作欲界化。发欲界语。有非成就欲界系大种。亦非色界系所造色。谓生无色界。

若成就欲界系所造色彼色界系大种耶。答应作四句。有成就欲界系所造色。非色界系大种。谓生欲界。色界大种不现在前。有成就色界系大种。非欲界系所造色。谓生色界不作欲界化。不发欲界语。有成就欲界系所造色。亦色界系大种。谓生欲界。色界大种现在前。若生色界。作欲界化。发欲界语。有非成就欲界所造色。亦非色界大种。谓生无色界。

若成就欲界系所造色。彼色界系所造色耶。答应作四句。有成就欲界系所造色。非色界系所造色。谓生欲界不得色界善心。有成就色界系所造色。非欲界系所造色。谓生色界不作欲界化。不发欲界语。有成就欲界系所造色。亦色界系所造色。谓生欲界得色界善心若生色界作欲界化。发欲界语。有非成就欲界系所造色。亦非色界系所造色。谓生无色界。

若成就色界系大种。彼色界系所造色耶。答诸成就色界系大种。彼定成就色界系所造色。有成就色界系所造色。非色界系大种。谓生欲界。得色界善心。色界大种不现在前。问生欲界者。住色界何等心。令彼大种现在前。为一向住善。为三种耶。设尔何失。俱见其过。若一向住善心者。施设论说当云何通。如说住此无闻异生由起色贪缠所缠故。五蕴色有于现法中以取为缘趣当来有。若住三种心者。善心可尔。有随转色为彼果故。染及无记为有何果令彼现前。有作是说唯住善心。问施设论说当云何通。答彼说身中所增长色。问若尔。彼说复云何通。如说住此无闻异生。由起无色贪缠所缠故四蕴无色。有于现法中以取为缘趣当来有。彼身亦有所增长色。何故不说。有作是说。应说而不说者。当知此义有余。有说。起彼界缠时无增长色。是以不说。复有说者。住三种心。问善心可尔。有随转果故。余二有何果令彼现前。答彼生欲界者。起色界善心时。由随转色故。令彼现前。起染污心时。由有彼地空界色。在此身中相杂住故。令彼现前。起无记心时。由有彼地化色。令彼现前故住三种心皆能起彼地大种。

说一切有部发智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三十二

猜你喜欢
  卷四十四·佚名
  序(御制)·佚名
  寻本溯源·胡适
  卷第十一·费隐通容
  第一品 菩提品·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八·玄奘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第六卷·佚名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一(末)·窥基
  卷三百四十九·佚名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十二卷·佚名
  菩萨地持经 第十卷·佚名
  第四 入相应·佚名
  众经目录卷第五·法经
  净土往生传卷下·戒珠
  大乘义章 第一卷·慧远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五百六十七·彭定求

        卷567_1 【津阳门诗】郑嵎   津阳门北临通逵,雪风猎猎飘酒旗。泥寒款段蹶不进,   疲童退问前何为。酒家顾客催解装,案前罗列樽与卮。   青钱琐屑安足数,白醪软美甘如饴。开垆引满相献酬,   枯肠渴肺忘朝

  • 御定曲谱卷十·王奕清

    【南越调】越调引子浪淘沙【与仙吕不同】乌走如飞【韵】寒暑相催【韵】浮生能有防闲时【韵】緑鬓朱顔应不再【句悟】今是昨非【韵 江流传竒】【昨字入作平非老于词者不敢用】霜天晓角难捱怎避【韵】灾祸重重至【韵

  • 朝天续集钞·吴之振

    和陆务观见和归馆之韵君诗如精金,入手知价重。铸作鼎及鼐,所向一一中。我如驽并骥,夷涂不应共。难追紫蛇电,徒掣青丝鞚。折胶偶投漆,异榻岂同梦。不知清庙茅,可望明堂栋。平生怜坡老,高眼薄萧统。渠若有猗那,心肯师晋宋。破琴

  • ●龙山宴·沈泰

    (楚中时泉许潮编海阳长吉黄嘉惠评西湖无功王元功、扬甫钱肇科阅) (〔外扮听事官上〕一架晴烟万缕霞,蝶团蜂队舞交加。秋空雨霁山如沐,偏我登临吟眺赊。小官是桓都督府中听事官是也。俺大元帅今日置酒龙山,召僚佐续登高会。

  • 第八十四回 王化贞失守广宁堡 朱燮元巧击吕公车·蔡东藩

      却说熹宗皇后张氏,本祥符人张国纪女,国纪由女得封,授太康伯,客、魏尝欲倾后,无词可谤,左思右想,竟造出一种蜚言,谓后非国纪女,乃是系狱海寇孙官儿所出,想入非非。且扬言将修筑安乐堂,遣后居住。安乐堂在金海桥西,从前孝宗生

  • 卷之一千一百二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十六 曹寅奏闻购米及传谕养马之法摺·佚名

    康熙三十八年十二月十二日 江宁织造.郎中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臣寅于十一月二十四日抵署,遵奉圣谕购备米石。但江宁自冬至后,雨雪连绵。江西、湖广各路米船未到,米价少贵,糙米食米每石八九钱不等。因地方正在平粜赈济,俟

  • 卷一百六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六十一乐考【七】乐器一【臣】等谨按声音之道由器数以宣器数不凖於律而欲收依永和声之雅难矣我朝礼明乐备集千古之大成第郊坛庙祀朝会燕享诸乐器典于伶官藏于内府其见于礼器图及西清宝

  • 五十年·佚名

    (甲午)五十年清乾隆三十九年春正月1月1日○朔乙卯,下諭八道兩都,勸飭農桑。○上詣昌德宮,至鐘閣住駕,命承旨諭路傍觀光民人曰:「汝輩皆昔年遺民,欲見之。故特捲轎窓耳。」民皆呼千歲。仍詣璿源殿展拜,歷拜毓祥宮。1月2日○丙辰

  • 贵言第三十一·佚名

    越剑性锐,必托槌砧以成纯钩;楚柘质劲,必资榜檠以成弴弓;人性虽敏,必藉善言以成德行。故槌砧者,夷不平也;榜檠者,矫不正也;善言者,正不善也。人目短于自见,故借镜以观形;发拙于自理,必假栉以修束;心暗于自照,则假言以策行。面之所以形

  • ●翼善鉴第九(十九案)·徐谦

      善气氤氲,善量弥纶。云何动物,只是一真。真诚极处,且泣鬼神。辑翼善   鹿绕坟鸣(《孝子传》)   伍袭,字世公,居父丧,庐侧有一鹿,每袭哭,辄绕坟而悲鸣。   诗曰:荒庐吊影独衔悲,怪鹿云何共涕洟。一样椎心风木痛,想他踯躅

  • 卷十一·郑方坤

    ●钦定四库全书经稗卷十一兖州府知府郑方坤撰○四书韩退之注论语张籍祭退之诗云鲁论未讫注手足今微茫是退之尝有论语传未成也今世所传如宰予昼寝以昼作画字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以三月作音字浴乎沂以浴作沿字至为浅

  • 白云端禅师·惠洪

    禅师名守端。生衡州葛氏(或云周氏)。幼工翰墨。不喜处俗。依茶陵郁公剃发。年二十余。参颙禅师(或鹏禅师)。颙殁。会公嗣居焉。一见端奇之。每与语终夕。一日忽问。上人受业师。端曰。茶陵郁和尚。曰。吾闻其过溪有省

  • 大乘宝要义论 第七卷·佚名

    大乘宝要义论 第七卷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如华严经云。大毗卢遮那解脱吉祥世界中。普遍智焰功德幢王如来。建立无量有情住声闻地。无量有情成熟缘觉菩提。无量有情成熟

  • 新刻轻重仪后序·道宣

    有必然事。曰之死矣。西天独尊。东域众圣。犹且预之。苟预之则其释迦法中轻重之仪判。是须臾不可离者。繇旃我法惠大师钞疏明文。虽勤尚为张沈文伏义。或感灵以出之轻重仪。虽轻重杂揉之中。其文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

  • 菩萨受斋经·佚名

    西晋居士聂道真译菩萨受斋法言。某自归佛自归法自归比丘僧。某身所行恶。口所言恶。意所念恶。今已除弃。某若干日若干夜。受菩萨斋自归菩萨。如前六万菩萨皆持是斋。我是菩萨。如先行菩萨文殊师利。洹那鸠楼阿芜陀昙

  • 怂恿·彭家煌

    短篇小说,彭家煌著,收入1925年8月由开明书店为作者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怂恿》,并被茅盾选入《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是作者的力作。作品写端阳节前,裕丰肉店的店倌禧宝到下仓坡政屏家买肉猪,他凭着老板的权势和

  • 明英宗宝训·李贤

    明英宗朱祁镇语录汇编。李贤、陈文等编纂。成化三年(1467)成书,与《明英宗实录》同进。十二卷。万历三十年(1602),吕本校订刊印,改为三卷。凡七十二子目,前有明宪宗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