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诸德福田经

西晋沙门法立法炬共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千二百五十。菩萨万人。大众无数围绕说法。尔时天帝释。与诸欲天子三万二千。各将营从。不可称数。来诣佛所。稽首于地。皆坐一面。尔时天帝。察众坐定。承佛神旨。从坐而起。整服作礼。长跪叉手。白世尊曰。欲有所问。唯愿彰演。垂世轨则。佛告天帝。譬如冥室。不求灯火。焉有所见。善哉问矣。吾当为汝分别说之。天帝白佛。夫人种德。欲求影福。岂有良田果报无限。种丝发之德本。获无量之福乎。唯愿天尊。敷扬惠训。令此愚曚福报无量。天尊叹曰。快哉天帝。开意所问。法无上矣。谛听善思。吾当具演令汝欢喜。天帝大众。受教而听。佛告天帝。众僧之中。有五净德。名曰福田。供之得福。进可成佛。何谓为五。一者发心离俗。怀佩道故。二者毁其形好。应法服故。三者永割亲爱。无适莫故。四者委弃躯命。遵众善故。五者志求大乘。欲度人故。以此五德。名曰福田。为良为美。为无早丧。供之得福。难为喻矣。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毁形守志节  割爱无所亲

  出家弘圣道  愿度一切人

  五德超世务  名曰最福田

  供养获永安  其福第一尊

 

  佛告天帝。复有七法。广施名曰福田。行者得福即生梵天。何谓为七。一者兴立佛图僧房堂阁。二者园果浴池树木清凉。三者常施医药疗救众病。四者作牢坚船济度人民五者安设桥梁过度羸弱。六者近道作井渴乏得饮。七者造作圊厕施便利处。是为七事得梵天福。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起塔立精舍  园果施清凉

  病则医药救  桥船度人民

  旷路作好井  渴乏得安身

  所生食甘露  无病常安宁

  造厕施清净  除秽致轻悦

  后无便利患  莫见秽恶者

  譬如五河流  昼夜无休息

  此德亦如斯  终得升梵天

 

  于时座中有一比丘。名曰听聪。闻法欣悦。即从坐起。为佛作礼。长跪叉手。白世尊曰。佛教真谛。洪润无量。所以者何。我念宿命无数世时。生波罗奈国。为长者子。于大道边。作小精舍。床卧浆粮。供给众僧。行路顿乏。亦得止息。缘此功德。命终生天为天帝释。下生世间为转轮圣王。各三十六反。典领天人。足下生毛。蹑虚而游。九十一劫。食福自然。今值世尊。顾临众生。蠲我愚浊。安以净慧。生死栽枯。号曰真人。福报诚谛。其为然矣。尔时听聪。以偈颂曰。

  惟念过去世  供养为轻微

  蒙报历遐劫  余福值天师

  净慧断生死  痴爱情无遗

  佛恩流无穷  是故重自归

 

  于时听聪。礼已还坐。复有一比丘。名曰波拘卢。从座而起。整服作礼。长跪叉手。白世尊曰。我念宿命。生拘夷那竭国。为长者子。时世无佛。众僧教化。大会说法。我往听经。闻法欢喜。持一药果。名呵梨勒。奉上众僧。缘此果报。命终升天。下生世间。恒处尊贵。端正雄杰。与众超绝。九十一劫。未曾有病。余福值佛。光导痴冥。授我法药。逮得应真。力能移山。慧能消恶。善哉福报。为真谛矣。尔时波拘卢。以偈颂曰。

  慈泽润枯槁  德勋济苦患

  一果之善本  享福迄今存

  佛垂真谛义  蒙教超出渊

  圣众祐无极  稽首上福田

 

  于时波拘卢。礼已还坐。复有一比丘。名曰须陀耶。即从座起。整服作礼。长跪叉手。白世尊曰。我自惟念先世之时。生维耶离国。为小家子。时世无佛。众僧行教化。我时持酪。入市欲卖。值遇众僧。大会讲法。过而立听。法言微妙。闻之欢悦。即举瓶酪。布施众僧。众僧咒愿。益怀欣踊。缘此福报。寿终生天。下生世间。财富无限。九十一劫。豪尊荣贵。末后余愆。生于世间。母妊数月。得病命终。埋母冢中。月满乃生。冢中七年。饮死母乳。用自济活。微福值佛。开阐明法。超度死地。逮得应真。谛哉罪福。诚如佛教。尔时须陀耶。以偈颂曰。

  前为小家子  卖酪以自存

  欣踊施微薄  得离三苦患

  虽罪冢中生  饮乳活七年

  因缘得解脱  归命圣福田

 

  于时须陀耶。礼已还坐。复有一比丘。名曰阿难。即从座起。整服作礼。长跪叉手。白世尊曰。我念宿命生罗阅只国。为庶民子。身生恶疮。治之不差。有亲友道人。来语我言。当浴众僧。取其浴水。以用洗疮。便可除愈。又可得福。我即欢喜。往到寺中。加敬至心。更作新井。香油浴具。洗浴众僧。以汁洗疮。寻蒙除愈。从此因缘。所生端正。金色晃昱。不受尘垢。九十一劫。常得净福僧祐广远。今复值佛。心垢消灭。逮得应真。阿难于佛前。以偈颂曰。

  圣众为良医  救济苦恼患

  洗浴施清净  疮愈蒙得安

  所生常端正  殊异紫金颜

  德润无崖限  归命良福田

 

  阿难。礼已还坐。尔时座中有一比丘尼。名曰奈女。即从座起。整服作礼。长跪叉手。白佛言。我念先世。生波罗奈国。为贫女人。时世有佛。名曰迦叶。时与大众。围绕说法。我时在座。闻经欢喜。意欲布施。顾无所有。自惟贫贱。心用悲感。诣他园圃。乞求果蓏。当以施佛。时得一奈。大而香好。擎一盂水并奈一枚。奉迦叶佛及诸众僧。佛知至意。咒愿受之。分布水奈。一切周普。缘此福祚。寿尽生天。得为天后。下生世间。不由胞胎。九十一劫。生奈华中。端正鲜净。常识宿命。今值世尊。开示道眼。尔时奈女。以偈颂曰。

  三尊慈润普  慧度无男女

  水果施弘报  缘得离众苦

  在世生华中  上则为天后

  自归圣众祐  福田最深厚

 

  比丘尼奈女。礼已还坐。于时天帝即从座起。为佛作礼。白世尊曰。我先世时。生拘留大国。为长者子。青衣抱行入城游观。值遇众僧。街巷分卫。时见人民。施者甚多。即自念言。愿得财宝。布施众僧。不亦快乎。即解珠璎。布施众僧。同心咒愿。欢喜而去。从此因缘。寿终即生忉利天上。为天帝释。九十一劫。永离八难。于时天帝。以偈颂曰。

  德高无过者  开福塞祸元

  圣众神定力  童幼发欢喜

  效众悦意施  迁神典二天

  自归世最厚  世世愿奉尊

 

  佛告天帝及诸大众。听我所说。宿命所行。昔我前世。于波罗奈国。近大道边。安施圊厕。国中人民。得轻安者。莫不感义。缘此功德。所生净洁。累劫行道。秽染不污。功祚大备。自致成佛。金体光耀。尘水不著。食自消化。无便利之患。于是世尊。以偈颂曰。

  忍秽修福事  我人所不污

  造厕施便利  烦重得轻安

  此德除贡高  因解生死缘

  进登成佛道  空净巍巍尊

  佛告天帝。九十六种道。佛道最尊。九十六种法。佛法最真。九十六种僧。佛僧最正。所以者何。如来从阿僧祇劫。发愿诚谛。殒命积德。誓为众生。国财妻子。头目血肉。以用布施。无恋爱之心。心若虚空。无所不覆。六度四等。众善普备。德慧成满。乃得为佛。身色紫金。相好无比。去来现在。无不照达。三界尊天。莫能及者。言信德重。震动天地。其有众生。发一敬心向如来者。胜获大千世界之珍宝矣。说三十七品。十二部经。分别罪福。言皆至诚。开三乘教。各得奉行。闻者欢喜。乐作沙门。信佛行法。志尚清高。众僧之中。有四双八辈。十二贤者。舍世贪诤。导世开福。天人路通。众僧之由矣。是为最尊无上之道。诸佛菩萨。缘觉应真皆从中出。教化一切。度脱群生。佛说是时。天帝释众。皆发无上正真道意。不可计人得法眼净。于是阿难。长跪叉手。白佛言。此名何经。云何奉持。佛告阿难。是经名曰诸德福田。常奉持之。明宣经道。莫令缺减。佛说经已。天帝释众。一切众会。莫不欢喜。作礼而去。

    佛说诸德福田经

猜你喜欢
  卷第三十八·佚名
  卷十·佚名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四·佚名
  观察品第六之二·佚名
  卷四百九十四·佚名
  卷三百一十四·佚名
  成唯识论演秘卷第五(本)·智周
  卷第三十六·佚名
  新华严经论 第六卷·李通玄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十卷·马鸣
  卷第五十四·佚名
  摄大乘论释论 第五卷·世亲
  美术与佛学·太虚
  那先比丘经卷下·佚名
  卷四百一十·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刘仲讷·唐圭璋

      待考。   水调歌头   昨夜乘秋兴,长啸驭清风。飘然玉宇虚廊,忽到广寒宫。解后姮娥相见,为问中秋诞节,奇特世难同。底事长庚梦,独占此宵中。   呼金免,寻玉策,检前踪。自从盘古有月,便有此仙翁。公向人间游戏,月在天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二十八·杨仲良

      徽宗皇帝   三卫   崇宁四年二月己酉,中书省言:『《周官》:「宫正掌王宫之戒令,纠禁以时,比宫中[1],次舍之众寡,为版以待。夕击柝而比之。」又:「宫伯掌王宫之士庶子。」盖王宫之内,有士庶子为卫焉。而士庶子者,非王族,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佚名

    弘治六年九月壬辰朔户部以南京赃罚丁字二库诸物缺少损坏者多请行南京原委查盘官会奏究治从之○山东郯城县地震有声○甲午卯刻南京木星昼见于己位○乙未 孝恭章皇后忌辰 上祭 奉先殿遣驸马都尉杨伟祭 景陵○初晋府庶人

  • 卷之八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九二三 军机大臣奏覆据各省续行送到应毁重本等书缴进销毁片·佚名

    九二三 军机大臣奏覆据各省续行送到应毁重本等书缴进销毁片乾隆四十七年十月二十日臣等遵旨查阅各省送到违碍书籍,业将应毁之本陆续开列清单,同原书进呈请毁在案。兹覆据各省续行送到应毁重本及尹嘉铨所著各书,谨逐一查

  • 绎史卷七十五·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衞灵公之立【诸臣附】左传【昭公七年】衞襄公夫人姜氏无子嬖人婤姶生孟絷孔成子梦康叔谓已立元余使羁之孙圉与史茍相之史朝亦梦康叔谓己余将命而子茍与孔烝鉏之曽孙圉相元史朝见成子告之梦梦协晋韩宣

  • 卷五十五·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五十五 唐 张守节 撰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史记五十五 留侯【括地志云故留城在徐州沛县东南五十五里今城内有张良庙也】张良者其先韩人也【括地志云城父在汝州郏县东三十里韩里也】大

  • 卷六十二·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六十二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管晏列传第二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索隐颍水名地理志颍

  • 张文襄公选集一·张之洞

    日本商务可允球案宜缓折(奏议)台防重要敬举人才片日本商务可允球案宜缓折(光绪六年十月初一日)窃惟日本擅灭琉球,中国屡行责问,彼遂赂我两岛,而因以推广商务,改立新约为请。近闻其使臣屡催总署,迫我速结。臣以为此不可不审也。

  • 卷二百一上·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一上 朱批岳濬奏摺 雍正五年六月二十一日山东布政使【臣】岳濬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恭逢 圣世蒙被 殊恩以回避之府佐蒙 特简为道员方

  • 卷之五·佚名

    尚豐王神號:天喜也末按司添。即位元年【明天啓元年辛酉】,改建辨財天女堂。尚眞王建堂于沼中,藏方冊藏經。曆年已久,經朽堂壞,而成空地。由是命輔臣改建辨財天女堂。二年,葛葉萋授文子。葛葉萋【屋良里之子秀名】為勝連、具

  • 四年·佚名

    (己酉)四年大明嘉靖二十八年春正月1月1日○壬申朔,上親行望闕禮及兩大妃殿賀禮,御勤政殿,受朝賀。○傳于政院曰:「近來點閱軍裝太頻,外方軍卒,困於徵贖,未必整齊軍裝,而徒貽怨苦。自今留一二朔者,一度摘奸事,其言于都摠府。」○日

  • 序·高诱

    淮南鸿烈解序淮南王名安厉王长子也长高皇帝之子也其母赵氏女为赵王张敖美人高皇帝七年讨韩信於铜鞮信亡走匈奴上逐北至楼烦还过赵不礼赵王赵王献美女赵氏女得幸有身赵王不敢内之於宫为筑舍於外及贯高等谋反发觉并逮治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六·欧阳竟无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四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種種車衆寶嚴飾奉施諸佛及諸菩薩師長善友聲聞緣覺如是   無量種種福田.乃至貧窮孤露之者.此諸人衆或從遠來或從近來或承菩薩名聞故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第一上·良贲

        青龙寺翻经讲论沙门良贲奉 诏述  稽首无上觉  体遍相圆明  应现尘沙身  大悲无与等  所说甘露法  清净修多罗  巧济诸群生  甚深不可测  住果胜果道  麟喻部行尊  五忍诸圣凡  我今

  • 卷第三·佚名

    嘉兴大藏经 自闲觉禅师语录自闲觉禅师语录卷第三住荆溪芙蓉寺嗣法门人 住古尧乾明寺嗣法门人洪暹 编住常州荆溪芙蓉禅寺受请升座雪书记问高高铜岭使符来似严霜阔阔鸳湖把断要津同铁限住则匪易却之固难不伤物义请

  • 消失的地平线·詹姆斯·希尔顿

    《消失的地平线》是1933年4月由伦敦麦克米伦出版社出版,作者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主要讲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四名西方旅客意外来到坐落在群山之中的香格里拉秘境。原本各自身为外交家、银行家、修女与大学毕

  • 琴心记·孙柚

    孙柚作。全名《司马相如琴心记》。今存明末汲古阁刊本,收入《古本戏曲丛刊》二集。本事见《汉书》、《西京杂记》。共四十四出。剧中前部情节,如文君新寡、琴挑春心、夜亡成都、家徒四壁诸出,同于一般相如、文君故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