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决疑论后记

太原府寿阳方山李长者造论所。昭化院记。元祐戊申七月。商英游五台山。中夜于秘魔岩金色光中。见文殊师利菩萨。慨悟时节。誓穷学佛。退而阅华严经义疏。汗漫罔知统类。九月出按寿阳。闻县东三十五里。有方山昭化院。乃长者造论之所。斋戒往谒焉。至则于破屋之下散帙之间。得华严修行决疑论四卷。疾读数纸。疑情顿释。因诘主僧曰。圣贤游止之地。奚其破落如此耶。僧曰。长者坐亡于此山久矣。神之所游。缘之所赴。年谷常熟。而物不疵疠。此方之人。乃相与腥膻乎方山之鬼。莫吾长者之敬。院以此贫。吾惟古之使者。毁淫祀或多至数千所。即移县废鬼祠。置长者像。为民祈福。十月七日治地基。八日白圆光现于山南。于是父老叩头悲泪曰。不知长者之福吾土也。请并院新之。施心云起。不唱而和。主僧伻圆来告。太师曾公子宣闻其事。谓商英曰。子盍发明长者之意而记之。使学华严者益生大信。而知所宗。则长者放光。以累子也不虚矣。商英曰。蒙塞何足以知长者。虽然尝试以管窥之。夫华严之为教也。其佛与一乘菩萨之事乎。始终一念也。今昔一时也。因果一佛也。凡圣一性也。十方一刹也。三界一体也。正像末一法也。初中后一际也。当处现前。不涉情解。以十信为入佛之始。以十地为成佛之终。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谓之五位。六位具十者。以十波罗蜜为之主也。凡五位之因果各五十。加本位之五因五果。为一百有十。所以成华严世界之佛刹善财童子之法门。华严世界一百一十而加一何也。一者佛之位。万法之因也。五位者所标之法也。善财者问法。而行之之人也。五十三胜友者。五十则五位也。三则文殊普贤弥勒也。此经也以毗卢遮那为根本智体。文殊为妙慧。普贤为万行。方其起信。而入五位也。则慧为体。行为用。及其行圆。而入法界也。则行为体。慧为用。体用互参。理事相彻。则无依无修。而佛果成矣。故归之于后佛弥勒。十信以色为国者。未离乎色尘也。十住以华为国者。理事开敷也。十行以慧为国者。定慧圆明也。十回向以妙为国者。妙用自在也。种种名号者。智体之异名也。观其名则知所修之行矣。种种庄严者。性行之依果也。观其果则知所行之因矣。大悲广济谓之海。除热清凉谓之月。普雨法雨谓之云。包含万象谓之藏。严其上首。谓之宝髻。因果同时。处世不染。谓之莲华。摧邪见正而不动。谓之幢。悲智中道谓之斋。性愿普薰谓之香。无为而成者天也。无方而应者神也。无外而大者王也。飞潜而雨者龙也。处生死海。而不没者修罗也。搏根熟众生。而至佛岸者。迦楼罗也。凡乎圣乎。疑而不可知者紧那罗也。胸行匍匐谦恭利物者。摩睺罗伽也。守护伺察者夜叉也。同乎恶趣。而灭其贫苦者。鸠槃荼也。法音娱乐者乾闼婆也。金为坚为刚。为黄为白。轮为圆为满。颇梨为莹彻。琉璃为明。净无垢谓之摩尼。漉沈拯溺谓之网。高显挺特谓之茎干。开敷覆荫谓之华叶。含育利生谓之宫殿。观照之根。谓之楼阁。无畏谓之师子。超尘谓之台榭。出俗谓之比丘。入廛谓之居士长者。同乎外道。谓之仙人婆罗门。慈而无染谓之女。以悲生智谓之母。此华严事相。表法之大旨也。至于一字含万法。而普遍一切。其汪洋浩博。非长者孰能判其教。抉其微乎。长者名通玄。或曰唐宗子。又曰沧州人。莫得而详。殆文殊普贤之幻有也。以开元七年。隐于方山土龛。造论。十八年三月二十八日卒。垒石葬于山北。至清泰中。村民拨石。得连珠金骨扣之如簧。以天福三年再造石塔。葬于山之东七里。今在孟县境上。说者以伏虎负经。神龙化泉。昼则天女给侍。夜则齿光代烛。示寂之日。飞走悲鸣。白气贯天。此皆圣贤之余事。感应之常理。传所谓修母致子近之矣。今皆略而不书焉。

年月日商英记。

猜你喜欢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习学略法·八思巴
  卷三百五十四·佚名
  人生佛教与层创进化论·太虚
  兜率龟镜集卷中·弘赞
  乐邦文类卷第四·宗晓
  卷第四十·佚名
  重编曹洞五位卷中·慧霞
  四谛论 第一卷·佚名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卷之五·弘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澄观
  菩提流支译·佚名
  卷二百六十一·佚名
  劝发诸王要偈·龙树
  佛说譬喻经·佚名
  卷五十九(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楔子·高文秀

    (司马徽上,云)宝剑离匣邪魔怕,瑶琴一操鬼神惊。贫道复姓司马,名徽,字德操,道号水镜先生,在于鹿门山办道修行。俺为友者七人,为江夏八俊。今有刘玄德因赴襄阳会,被刘琮所逼,独骑跳檀溪而过,误入鹿门山,迷踪失路,贫道在此等候。刘玄

  • 道园遗稿卷四·虞集

    元 虞集 撰五言絶句渔樵耕牧四咏渔子正垂纶烟江晓色新举头看叠嶂那识武陵人我本青城樵偶然婴世网谷口夕阳收髙歌与长往淋漓春雨足绿野趂归耕尚有泥涂者山深独自行寒林有归牧隐约牵黄犊一笛晚风清吹成太平曲题子昻五

  • 卷一百三·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三 明 曹学佺 编 咏史诗 胡曾【长沙人】 洞庭 五月扁舟过洞庭鱼龙出没水云腥轩辕皇帝今何在囘首巴山芦叶青 箕山 寂寂箕山春复秋更无人到此溪头弃瓢岩畔中宵月千古空闻属许由 苍梧

  • 卷七·贾岛

    钦定四库全书 长江集卷七 唐 贾岛 撰 送崔峤游潇湘 功烈尚书孙琢磨风雅言渡河山凿处陟岘汉滩喧梦想吟天目宵同话石门枫林叶欲下极浦月清暾 寄朱锡珪 远泊与谁同来从古木中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梦泽吞楚大闽山厄海

  • 卷二百二十九·列传第一百二十五·柯劭忞

      ○循吏   刘义 谢天吉 赵振玉 黄顺翁 仓振 曾冲子 张耕 葛荣 齐克中赵志 阎从 王琚仁 杜处愿 刘济 周惠 李英 许维桢 王德亮 田滋 王安贞 邢裕 秉仁 徐泰亨 陈春 耶律伯坚 陈楚仙 刘辉 柯谦 九思 王肖翁 卢

  • 春秋战国异辞卷三十·陈厚耀

    楚惠王惠王二年子西召故平王太子建之子胜于吴以为巢大夫号曰白公白公好兵而下士欲报仇六年白公请兵令尹子西伐郑初白公父建亡在郑郑杀之白公亡走吴子西复召之故以此怨郑欲伐之子西许而未为发兵八年晋伐郑郑告急楚楚使

  • 第三八六咨同治九年十月初三日一二二一一--一·佚名

    后垄汛守府向,据后垄街陈姓禀,咨请淡水分府给发陈姓族长谕戳咨文 钤记 福建台湾北路右营后珑汛千总之钤记〔蓝〕领补用都阃府、署〔北路〕右营后垄汛守府向,为咨请察给谕戳,以便转发承领事。照得本年

  • 序·缪荃孙

    旧草金石出于缪氏,限于时期,所调查者甫及三郡,后之例言谓所续办艺风旧本并以搀入,止得五百,已利刊行。缪本专家,其所考证,自属翔实。今为搜补,又限时世,不能调查。郡邑诸志,凡所已见原未有者均为缀辑。高广尺寸,行数字数,有已录者

  • 世家卷第二十 高丽史二十·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明宗二。○(己亥)九年春正月庚申朔放朝贺。甲子遣郞中李俊材如金进方物; 将军孙硕贺万春节。壬申燃灯王如奉恩寺。丙子金遣大府大将军少

  • 韩知古传·脱脱

    韩知古,蓟州玉田人。善于谋划,富有见识和度量。太祖平定蓟州时,知古六岁,为淳钦皇后兄长欲稳所得。后淳钦皇后出嫁,知古为随从,没有得到太祖接见和慰问。过了很久,自恃胸中所学,怏怏不乐,觉得很不得志,便只身出逃,为人做雇工,以保

  • 卷三十一·孔毓圻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幸鲁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幸鲁盛典卷三十一圣驾幸鲁释奠先师礼成恭演连珠三十首【有序】翰 林 院 编 修【臣】张豫章驾幸阙里亲祀孔子庙林典礼尊隆亘古未有在廷诸臣咸奋毫以扬其盛事【臣】备员

  • 晏子之晋睹齐累越石父解左骖赎之与归第二十四·晏婴

    晏子之晋,至中牟,睹敝冠反裘负刍,息于途侧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曰:“子何为者也?”对曰:“我越石父者也。”晏子曰:“何为至此?”曰:“吾为人臣,仆于中牟,见使将归。”晏子曰:“何为为仆?”对曰:“不免冻饿之切吾身,是以为仆也。”

  • 子路篇第十三·钱穆

    (一)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先之劳之:之,指其民。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故为政者贵能劳其民。先之者,尤贵能以身先其民而劳,故民劳而不怨。此四字当作一句读。请益:子路嫌孔子语

  •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佚名

    【原文】&ldquo;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①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rdquo;&ldquo;

  • 人生观的科学后序·太虚

    予著此书既将出版,在中华书局购第三十五期学衡,得读景君昌极评郭任远人类的行为,有足与予诠释科学之义相发明者,录之以当后序。今世科学方法之特色,厥为实验。实验之义有二:一者、根据现前经验,是如何便还他如何,丝毫不加玄想

  • 佛说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疏神宝记卷第二·善月

    四明沙门柏庭善月述二约教释佛者。四教佛也。佛本无四。从所说教故有四佛当分之身。通而言之。本唯一佛。以境本则三藏如来于色相上四见不同。以本迹则本是圆佛垂为三迹。以真中则四教各二。而有三双感应之别。以体用

  • 犬吠声·程小青

    “先生,这件事提起了还会教人发抖! “时间在半夜过后。一阵阵凄惨的吠声惊破了我的梦,我本来很贪睡,但那时不但我们的黑黑吠得很急,连屋子的前后左右也差不多都给这汪汪的声音包围了,仿佛有千百只犬合伙儿吠,不由不使我惊醒!

  • 拔济苦难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一名胜福往生净土经,唐玄奘译。佛在逝多林,不可说庄严菩萨请问救济苦众生法?佛为说不动如来、灭恶趣王如来,二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