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提度缘品第五十七
【古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舍卫城中。人民众 多。居止隘迮。厕溷鲜少。大小便利。多往出城。或有豪尊。不能去 者。便利在器中。雇人除之。时有一人。名曰尼提。极贫至贱。无所趣 向。即客作除粪。得价自济。
【白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那时舍卫国中人口 众多,居住狭窄,厕所甚少。城中人民多到城外大小便。有些豪尊长者 不愿出城,就在容器中大小便,雇人将其倒掉。当时有一个人叫尼提,生活极为贫穷,地位低贱,他没有什么出路,只好依靠为别人家倒粪便 得少许收入来养活自己。
【古文】 尔时世尊。即知其应度。独将阿难。入于城内。欲拔济之。到一里 头。正值尼提。持一瓦器。盛满不净。欲往弃之。遥见世尊。极怀鄙愧。退从异道。隐屏欲去。垂当出里。复见世尊。倍用鄙耻。回趣余道。复 欲避去。
【白话】 这时世尊知道他应该度化,便单独带着阿难来到城中,想救度他。到城里的一个巷子口,适逢尼提拿着一个盛满不净物的瓦器要前往城外 倒掉。远远望见世尊,自己觉得非常鄙贱羞耻,立即退回去想从另一条 道隐蔽而去,刚要从巷子里出来,又见到了世尊。更觉得低贱羞愧,又 退回去想从其他道路逃避而去。
【古文】 心意匆忙。以瓶打壁。瓶即破坏。屎尿浇身。深生惭愧。不忍见佛。是时世尊。就到其所。语尼提言。欲出家不。尼提答言。如来尊重。金 轮王种。翼从弟子。悉是贵人。我下贱弊恶之极。云何同彼。而得出家。
【白话】 不料心里慌乱,不小心把瓦器碰到墙壁上,瓶子随即破碎,浇了一 身屎尿。他更加惭愧,不敢看佛。这时世尊来到他的面前,对尼提说: “想出家吗?”尼提回答:“尊贵的如来,您是金轮王种姓,跟随您的弟 子都是贵族,我极其的下贱鄙劣,怎能同他们一起出家呢?”
【古文】 世尊告曰。我法清妙。犹如净水。悉能洗除一切垢秽。亦如大火能 烧诸物。大小好恶。皆能焚之。我法亦尔。弘广无边。贫富贵贱。男之 与女。有能修者。皆尽诸欲。是时尼提。闻佛所说。信心即生。欲得出 家。
【白话】 世尊告诉他说:“我的法清净微妙,犹如净水一般,可以洗净一切 垢秽;又如大火能烧毁所有万物,不管大人物、小人物;也不论美丑,都能焚烧掉。我的法也是这样,弘广无边,不管贫富贵贱,是男是女,只要能修行,都能断尽一切贪欲。”尼提听完佛的这番话,信心顿生,便想出家修行。
【古文】 佛使阿难将出城外。大河水边。洗浴其身。已得净洁。将诣祇洹。为说经法。苦切之理。生死可畏。涅槃永安。霍然意解。获初果证。合 掌向佛。求作沙门。佛即告曰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衣在身。佛重解 说四谛要法。诸漏得尽。成阿罗汉。三明六通。皆悉具足。
【白话】 佛便让阿难带他到城外的大河边洗浴身体,清净以后,就带他到祇 洹精舍,为他讲解佛法。痛苦逼迫的道理、轮回生死甚可怖畏,涅槃永 久安乐的道理。他听后心中霍然开解,当下即获得初果。于是向佛合掌 请求作沙门。佛便说道:“善来比丘!”于是须发自然落下,法衣披在 身上。佛又为他解说四谛法要,使他断尽一切烦恼,证得阿罗汉果。三 明六通,全部具足。
【古文】 尔时国人。闻尼提出家。咸怀怨心。而作是言。云何世尊。听此贱 人出家学道。我等如何。为其礼拜。设作供养。请佛及僧。斯人若来。污我床席。展转相语。乃闻于王。王闻亦怨恨。
【白话】 此时国人听说尼提出家学道,都心里埋怨,纷纷说:“世尊为什么 允许这样低贱的人出家学道呢?我们怎能向他礼拜,假如请佛陀僧众作 供养时,这人要来的话,会弄脏我的座位。”辗转相传,最终被国王听 到,国王听后也是非常抱怨。
【古文】情用反侧。即乘羽葆之车。与诸侍从。往诣祇洹。欲问如来所疑 之事。既到门前。且小停息。祇洹门外。有一大石。尼提比丘。坐于石 岩。缝补故衣。有七百天人。各持华香。而供养之。右绕敬礼。
【白话】 反复思量不得其解,便乘坐御车,与众多侍从前往祇洹精舍,想问 问如来心中所疑惑的事。来到门前,稍作休息。祇洹门外有一块大石,尼提比丘正坐在岩石上缝补旧衣服。有七百天人各自拿着花、香供养他,并右绕礼敬。
【古文】 时王睹见。深用欢喜。到比丘所。而语之言。我欲见佛。愿为通白。比丘即时。身没石中。踊出于内。白世尊曰。波斯匿王。今者在外。欲 得来入。觐省咨问。佛告尼提。从汝本道。往语令前。尼提寻时。还从 石出。如似出水。无有挂碍。即语王言。白佛已竟。王可进前。
【白话】 这时国王看见后十分欢喜,他来到比丘前说到:“我想拜见世尊,希望您为我通报一下。”比丘听后,身体立刻隐没于巨石中,从室内踊 出,对世尊说:“波斯匿王就在门外,想进来看望您,请教些事情。” 佛告诉尼提:“从你来处回去告诉他可以进来。”尼提立即从巨石中出 来,犹如从水中冒出来,没有丝毫障碍。对国王说:“已请示世尊,大 王可以进去。”
【古文】 王作此念。向所疑事。且当置之。先当请问。此比丘者。有何福行。神力乃尔。王入见佛。稽首佛足。右绕三匝。却坐一面。白世尊言。向 者比丘。神力难及。入石如水。出石无孔。姓字何等。愿见告示。
【白话】 国王心中想:“先前所疑惑的事暂且放一放,先问一问这位比丘有 什么福德竟有如此的神力?”国王进去拜见佛陀,稽首佛足,右绕三匝,退身坐在一旁,问世尊道:“刚才那位比丘神力难以企及,入石如入水 中,从石中出来也没有留下孔隙,不知他叫什么名字?愿世尊告知。”
【古文】 世尊告曰。是王国中。极贱之人。我已化度。得阿罗汉。大王故来。欲问斯义。王闻佛语。慢心即除。欣悦无量。因告王曰。凡人处世。尊卑贵贱。贫富苦乐。皆由宿行而致斯果。仁慈谦顺。敬长爱小。则为贵 人。凶恶强梁。憍恣自大。则为贱人。
【白话】 世尊告诉国王: “他就是大王国中那位极卑贱的人,我已将其度化,使他获得阿罗汉果,大王前来不就是想问这件事吗?”国王听闻佛语,轻慢之心当即消失,内心欢喜无量。佛告诉国王:“凡人生在世,尊卑 贵贱、贫富苦乐都是因为往昔的行为而感得如今的果报。那些仁慈谦顺、 敬长爱幼者则成为富贵之人;凶恶强暴、骄慢自大者则成为低贱之人。”
【古文】 波斯匿王白世尊言。大圣出世。多所润济。如此凡陋下贱之人。拔 其苦毒。使常安乐。此尼提者。有何因缘。生于贱处。复种何德。得遇 圣尊。禀受仙化。寻成应真。唯愿世尊敷演分别。
【白话】 波斯匿王对世尊说:“大圣出世济度了很多人,象这样卑陋下贱的 人,也能救拔,使其离苦获得恒常安乐。这个尼提是什么因缘而生来卑 贱,又种下什么福德而得遇世尊,禀受清净的教化,立即获得阿罗汉果? 恳请世尊为我宣说。”
【古文】 佛告王曰。谛听善持。吾当解说。令汝开悟。乃往过去。迦叶如来 出现世间。灭度之后。有比丘僧凡十万人。中有一沙门。作僧自在。身 有疾患。服药自下。憍慠恃势。不出便利。以金银澡槃。就中盛尿。令 一弟子担往弃之。然其弟子是须陀洹。
【白话】 佛告诉国王:“谛听,好好地受持,我当为你宣说,让你理解。过 去世时,迦叶如来出现在世间,灭度后,有比丘僧众共十万人。其中有 一位沙门,作执事僧,身患疾病服药后下泄,他倚仗势力,傲慢自大,不出外方便,而以金银澡盘盛尿,令一弟子担出去倒,然而他的弟子已 证得须陀洹果。
【古文】 由在彼世。不能谦顺。自恃多财。秉捉僧事。暂有微患。懒不自起。驱役圣人。令除粪秽。以是因缘。流浪生死。恒为下贱。五百世中。为 人除粪。乃至于今。由其出家持戒功德。今值我世。闻法得道。佛告大 王。欲知尔时僧自在者。今尼提比丘是。
【白话】由于他前世不能谦顺,自恃财多势大,主持僧事,暂时患有小病,便懒惰不外出方便,而驱使圣人替他清除粪秽。因为这个缘因,在生死 轮回中,常作下贱人,五百世中,为别人除粪,直到现在。又因为他有 出家持戒的功德,所以现今遇到我出世闻法得道。” 佛告诉国王:“要 知道当时那位营事僧,就是现在的尼提比丘。”
【古文】 波斯匿王。白世尊言。如来出世。实为奇特。利益无量苦恼众生。佛告大王。善哉善哉。如汝所言。佛又告曰。三界轮转。无有定品。积 善仁和。生于豪尊。习恶放恣。便生卑贱。
【白话】 波斯匿王对世尊说: “如来出世实在奇特,利益了无量苦恼的众生。” 佛告诉国王:“善哉!善哉!正如你所说。”佛又告诉他:“三界轮转,没有固定的种姓,积善仁和就生在豪尊之中;串习恶法、放纵便生在卑 贱之列。”
【古文】 王大欢喜。无有慢心。即起长跪。执尼提足。而为作礼。忏悔自谢。愿除罪咎。世尊尔时。因为广说法微妙之义。所谓论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不净想。出要为乐。尔时大会。闻佛所说。各获道证。信 受奉行。
【白话】 国王大为欢喜,心里再没有慢心,随即起身长跪,捧尼提的双足而 作顶礼,向他忏罪悔过,希望能除去自己的罪业。世尊此时便广说佛法 的微妙含义:所谓的论即是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不净想,出离 最为安乐。此时在场大众,闻佛所说,各各获得道证,信受奉行。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一十五·佚名 卷第九十五·李通玄 第三卷·僧祐 卷六·佚名 卷第一百十八·霁仑超永 大事兴品第五十一·佚名 卷一·佚名 卷第一百三·佚名 宗镜录卷第八十二·延寿 净土圣贤录卷三·彭希涑 卷第一·慧苑 第九卷·佚名 菩萨乐定品第五·佚名 卷十·聂先 佛说华手经卷第五·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