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劫宾宁缘品第二十四

【古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国王名波斯匿。于时南方有国。名为金地。其王字劫宾宁。王有太子。名摩诃劫宾宁。其父崩背。太子嗣位。体性聪明。大力勇健。所统国土。三万六千。兵众殷炽。无能敌者。威风远振。莫不摧伏。然与中土。不相交通。

【白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当时的国王名为波斯匿。在南方有一个名为金地的国家,国王叫劫宾宁。国王有位太子,名叫大劫宾宁。父亲去世后,太子继承了王位。他生性聪明,力大勇猛,统领三万六千小国。兵力十分强大,没有敌手,威风远扬无不摧伏。但与中土没有往来。

【古文】

后有商客。往到金地。以四端[端:古布帛长度名。绢曰匹,布曰端。古绢以四丈为一匹,布以六丈为一端。]细氎[氎:dié。]。奉上彼王。王纳受已。问商客言。此物甚好。为出何处。商客答曰。出于中国。王复问言。其中国者。号字云何。商客启曰。名罗悦祇。又名舍卫。其数众多。不能具宣。

【白话】

后来有客商到达金地国,将四端精细柔软的棉布献给国王。国王收下后,问客商道:“这东西很好,是哪里出产的?”客商回答:“产于中土。”国王又问:“中土的国名是什么?”客商启禀道:“有的叫罗阅祇,有的叫舍卫,数目很多,难以一一细说。”

【古文】

复问言。中国诸王。以何等故。不来献我。商客启曰。各自霸土。威名相齐。以是之故。不来奉耳。王自思惟。今我力势。能总威摄一切天下。何缘诸王。不来承贡。今当加威令彼率伏。复问商客。中国诸王。何者最大。商主白言。舍卫国王。为最第一。

【白话】

国王又问:“那些中土的国王,为什么不来向我朝贡?”客商答道:“大家各自称霸一方,威势名望都差不多,因此不来承事供养。”国王心想:“以我现在的势力,能够完全威慑天下所有国家,为何这些国王不来承事纳贡呢?看来需要施压,令他们都臣服于我。”于是又问客商:“中土众王中,哪个最大?”客商答道:“舍卫国王最大。”

【古文】

尔时金地王。即便遣使。诣舍卫国。持书示教。其理委备。告语其王波斯匿言。我之威风。遍阎浮提。卿为所恃。断绝使命。今故遣使共卿相闻。卿若卧时。闻我声者。寻应起坐。若坐闻者。寻时应立。若食闻声。应即吐哺。若沐闻声。寻即握发[【握发吐哺】《韩诗外传》卷三:“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其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后以“握发吐哺”形容放下自己急切接待贤士。]。若住时闻。应即相趣。却后七日。与我相见。设不如是。吾当兴兵破汝国界。

【白话】

金地王便派遣使臣到舍卫国,使臣拿着国书进行训示,道理讲得十足,对波斯匿王说:“我的威风周遍整个阎浮提!你自恃有所依靠,竟敢不来通使、听命,现在我特意派遣使臣来告知你!你如果躺着,听到我的声音要马上坐起来;如果坐着,要马上站起来;如果在吃东西,要立刻吐出嘴里食物;如果在洗头,要立刻拧干头发;如果站着时,听到我的声音应马上动身过来!限你七天之后与我相见。如果不这样,我就要发兵攻破你的国土。”

【古文】

波斯匿闻深用惊惶。即往诣佛。具白斯事。佛告王言。王还语使云。我上更有大王。王奉佛教。告彼使言。世有圣王。近在此间。卿可到边。传汝王命。使即时往诣于祇桓。

【白话】

波斯匿王听后十分恐慌,便去拜见佛陀,详细讲述了这件事。佛对波斯匿王说:“你回去向来使讲:‘我不是最大的,还有更大的国王。”波斯匿王遵循佛的教言,回去对来使说:“世上有位更大的圣王,近在此处。你可以到他那里,传达你们国王的命令。”使臣即刻前往祇桓精舍。

【古文】

于时世尊自变其形。作转轮王。令目连作典兵臣。七宝侍从。皆悉备有。又化祇桓。令作宝城。绕(城四)边。有七重壍[壍:qiàn。]。其间皆有七宝行树杂色莲花。不可称计。光明晃晃。照然赫发。城中宫殿。亦是众宝。王在殿上。尊严可畏。

【白话】

这时世尊将自身变成转轮圣王,令目犍连变做典兵大臣,轮王七宝、侍从全都具足。又把祇桓精舍变做宝城,有七重壕沟围绕城池四边,其间均有不计其数的七宝行树、各色莲花,光明晃耀朗然照射。城中宫殿同样是众宝所成,转轮圣王坐在大殿上威严无比,令人敬畏。

【古文】

于是彼使。前入化城。既睹大王。情甚惊悚。自念我君。无状招祸。然不得已。以书示之。化王得书。蹋着脚下。告彼使言。吾为大王。临统四域。汝王顽迷。敢见违拒。汝速还国。致宣吾教。信至之日。驰奔来觐。卧闻当起。坐闻应立。立闻吾令便当涉道。克期七日。不得稽迟。敢违期制。罪在不请。使受教竟。还诣本国。具以闻见。白金地王。

【白话】

使臣进入化城之中目睹大王后,十分惊恐,心想我王真是无缘无故招惹祸端。但迫不得已,只得把国书交上去。化王拿到国书后踏在脚下,对使臣说:“我是大王,统领四方。你们国王顽固执迷,竟敢违抗我。你速速回国,传我的话:令信到达之日,马上赶来朝见!躺着闻令,要立即坐起;坐着闻令,要立即站起;站着闻令,须即刻起程!以七日为限,不得延误。若胆敢违背此令,罪在不赦!”使臣领命后,回到本国,将见闻到的事详细地告诉金地王。

【古文】

王承斯问。深自咎责。合率所领诸小王辈。严办车马。欲朝大王。然有所疑。未便即路。先遣一使白大王言。臣所总秉。三万六千王。为当都去。将半去耶。大王还报听半留住。但将半来。时金地王将万八千小王。同时来到。

【白话】

金地王接到这个质问,内心深深自责,立刻召集、率领属下的众小王,整备车马准备去朝见大王。但他还有些疑问,未即刻上路,先派遣一使臣问大王说:“我所统领的共有三万六千小王,是都带来朝见,还是只带来一半?”大王回复说:“可以留下一半,只带一半来。”于是金地王便率领一万八千小王同时来到。

【古文】

既见化王。谒拜毕已。心作是念。大王形貌。虽复胜我。力必不如。化王于时。敕典兵臣。以弓与之。金地国王。手不能胜。化王还取。以指张弓。复持与之。敕令引挽。金地国王殊不能挽。化王复取。而弹扣之。三千世界。皆为震动。

【白话】

见到变化而成的转轮圣王,众人拜见已毕,金地王心想:“大王在形貌上虽然胜过我,但力量想必不如我吧!”化王立即令典兵臣取弓给他,金地王却无法用手拉开。化王取过来,用手指轻轻就将弓拉开了,又还给他,命令拉弓。金地王一点儿也拉不动。大王又取回来,弹扣弓弦,三千大千世界都为之震动。

【古文】

次复取箭。弯弓而射。离手之后。化为五发。其诸箭头。各各皆出无数光明。其光明头。皆有莲花。大如车轮。一一花上。各各皆有一转轮王。七宝具足。奋演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白话】

接着拿过一支箭,张弓而射,箭离手后化成五支,每个箭头都分别发出无数光芒,每道光芒的顶端都有一朵大如车轮的莲花,每朵莲花上都有一位七宝具足的转轮圣王,放射巨大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古文】

五道众生。莫不蒙赖。诸天境界。见其光明。及闻说法。身心清净。有得道果第二第三道者。有发无上正真道意。复有得住不退地者。人道众生。见佛光明。及闻所说。心生踊跃。其中有得一道二道三道之者。出家入要得应真者。有发无上正真道意。得不退地。不可称计。

【白话】

五道众生都由此获益:天人们见到光明及听闻说法后,身心清净,有的获得乃至二果三果的道果,有的发起无上正等正觉心,还有的住于不退地;人道众生见到佛的光明及听闻法义后,心中欢喜激动,其中有的证得一果二果三果,有的出家证得阿罗汉果,有的发起无上正等正觉心,有的住于不退地,人数不可计算;

【古文】

饿鬼中者见佛光明。及闻所说。皆得饱满。身心清净。无诸热恼。皆生慈心。恭敬于佛。即得解脱。生人天中。畜生中者。见佛光明。贪欲嗔毒。皆得消除。痴心朦冥。寻得醒悟。皆悉欢喜。信敬于佛。即得解脱。生人天中。地狱中者。见佛光明。寒则熅暖。热则清凉。苦痛之处。即得休息。身心踊跃。慈敬于佛。即得解脱。生天人中。

【白话】

饿鬼道众生见到佛的光明及听闻法义后,皆得到饱满,身心清净,没有各种烦恼,都生起慈悲心,并由于恭敬佛陀而立即获得解脱,转生人天善趣;畜生道众生见到佛的光明,贪欲、嗔毒皆得以消除,愚昧痴心也立刻醒悟,全都心生欢喜信敬佛陀,由此立即获得解脱,转生人天善道;地狱道众生见到佛的光明,受寒者得到温暖,受热者得到清凉,各种苦痛都即刻得以止息,身心无比激动,敬爱佛陀,由此立即获得解脱转生人天善道。

【古文】

尔时摩诃劫宾宁王。金地诸王。见斯变已。其心信伏。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万八千王。一时皆然。须臾之顷。佛摄神力。还复本形。诸比丘僧。前后围绕。金地王众。求索出家。佛即听许。须发自堕。袈裟在体。思惟妙法。尽得阿罗汉果。

【白话】

当时大劫宾宁王和众小国王见到这番变化,心悦诚服,远离尘垢获得法眼净,一万八千小王同时都这样。须臾之间佛收摄神通力,恢复本来形象,众比丘僧前后围绕。金地王等人恳求出家,佛当即开许,于是他们须发自落,袈裟披身,进而思惟妙法,全都证得阿罗汉果。

【古文】

阿难白佛。此金地王。宿种何行。生在豪尊。功德巍巍。遭值佛世。逮成无漏。佛告阿难。众生由行受其果报。乃往过去。有迦叶佛。般涅槃后。有一长者。为起塔庙。造作堂阁。四供养具。岁月渐久。而塔崩落。床褥衣食。亦复断绝。其主长者。有子比丘。便行劝化人民之类。各令减割用治斯塔。又设饮食床卧之具。诸人同心。咸共供承。因发誓愿。当来之世。富贵长寿遭值佛世。闻法获证。行报无遗。皆令果成。

【白话】

阿难问佛:“这个金地王过去种了什么功德,而能生在富豪尊贵之家,具有巍巍功德,又值佛出世得成无漏道果?”佛告诉阿难:“众生都是由于各自的行业而感受相应的果报。以前有一位迦叶佛出世,他涅槃后有一位长者为其建造塔庙,并修建殿堂楼阁,具备四事供养。时间一长,佛塔坍塌,床褥衣食等供养也间断了。那位主事的长者有个儿子是位比丘,他由此周游各地劝化民众,让他们节衣缩食来修理这座佛塔,又施设饮食床褥等各种资具。众人齐心协力,一起供养承事,由此还发下誓愿:‘希望来世能富贵长寿,并能值佛出世,听闻佛法,得证圣果。’业报不爽无有遗漏,如今其果皆已成熟。”

【古文】

佛告阿难。尔时长者子比丘者。今金地王摩诃劫宾宁是。其诸人民受道化者。今万八千诸王是也。佛说是法。众会闻者。逮得道证。发心不退。受持至教。欢喜奉行。

【白话】

佛告诉阿难:“当时的长者子比丘,就是如今的金地王大劫宾宁;那些接受正法劝化的民众,就是如今的一万八千小王。”佛宣说此法时,与会听众皆获得道果,发心不退,受持如来至真教法。欢喜奉行。

猜你喜欢
  建中靖国续灯录上帙目录[宋刻]·惟白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九卷·世友
  根本的止息战乱·太虚
  卷第六·佚名
  佛说尼拘陀梵志经卷上·佚名
  卷第七·佚名
  大般涅槃经疏 第九卷·灌顶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十四·澄观
  杂阿含经卷第十·佚名
  弘明集卷第八·僧祐
  序·佚名
  开元释教录卷第十八(别录之八)·智升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九·自融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二·宗密
  卷第二·宗密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四折·张寿卿

    (太守引张千上,云)老夫刘公弼。自从去岁有兄弟赵汝州,来探望小官,后来不辞而去。不想今年他撺过卷子,一举成名,得了头名状元。所除在这洛阳为县令,是老夫属官,今日来参见老夫。令人,准备酒肴,这早晚敢待来也。(赵汝州上,云)

  • 明纪弹词序·杨慎

    明纪弹词序弹词以三万余言檃括廿一史,光禄之才,岂后人所可及哉!乃犹有遗漏,俟王子季延补苴之。予观其所遗数事,不过万中之一二,补苴易易耳。至若有明一代全史,概未得纂集,先生才虽大,势不能留其身于百年后

  • 卷一百四十一·徐世昌

    戈渡戈渡,字兰舟,河间人。诸生。有《天花乱落山房诗钞》。秋日黑窑厂晚眺斜阳扶我上荒台,天外青山列障开。万里云阴随雨至,九边风色送秋来。水流今古同悲响,诗吊幽燕有霸才。几处暮碪催翦尺,白杨衰草雁声哀

  • 列传第八 刘怀珍李安民王玄载弟玄邈·萧子显

    刘怀珍,字道玉,平原人,汉胶东康王寄后也。祖昶,宋武帝平齐,以为青州治中,至员外常侍。伯父奉伯,宋世为陈南顿二郡太守。怀珍幼随奉伯至寿阳,豫州刺史赵伯符出猎,百姓聚观,怀珍独避不视,奉伯异之,曰:“此儿方兴吾宗。”本州辟主簿。

  • 卷之三百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二十一·佚名

      顺治十五年。戊戌。冬十月。甲子朔。享太庙。遣公额尔克戴青行礼。  ○遣官祭四祖陵、福陵、昭陵  ○颁顺治十六年时宪历  ○改授户部郎中田六善、为江南道监察御史。季振宜、为浙江道监察御史。主事许之

  • 卷之二百八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六十九中·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六十九中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六十六中 高士 汉 龎公 徐干 管宁【王烈 张珔胡昭】 李密【子赐兴】 龎公者名德公南郡襄阳人也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夫妻相敬如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二百三十七·纪昀

    列传金 【十五】○金十五贾铉 张铎孙即康萧贡 张翰任天宠孟铸 宗端修 完颜闾山 路铎 完颜伯嘉珠格筠寿张炜 高竑李复亨贾铉孙铎孙即康萧贡张翰任天宠孟铸宗端修完颜闾山路铎完颜伯嘉珠格筠寿张炜高竑李复亨△贾

  • 补后汉书年表卷六·熊方

     宋 熊方 撰异姓诸侯号谥姓名始封侯状  子  孙  曾孙 五世 <史部,正史类,补后汉书年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补后汉书年表,卷六> 右孝桓侯者二十有七人门德亭南乡安阳南顿泚阳昆阳育阳安阳益阳亭襄邑城

  • 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司马迁

    史有为 译注【说明】本篇是淮南厉王刘长及其子刘安、刘赐的合传。刘长是汉高祖的小儿子,汉文帝同父异母的兄弟。他因骄横无度,参与谋反,获罪被捕,在押往流放地蜀郡的途中绝食身亡。之后刘安继封淮南王,刘

  • 卷十五·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要义卷十五宋 魏了翁 撰僖公六年至十五年【一】诸侯无故不造城齐威以新密罪郑书新城以新城为郑之罪状刘炫云先王之制诸侯无故不造城造城则攻其所造司马法曰产城攻其所产是也郑以非时筑城违礼害

  • 说林下·韩非

    伯乐教二人相踶马,相与之简子厩观马。一人举踶马。其一人从后而循之,三抚其尻而马不踢。此自以为失相。其一人曰:“子非失相也,此其为马也,踒肩而肿膝。夫踢马也者,举后而任前,肿膝不可任也,故后不举。子巧于相踢马拙于任肿膝

  • 第十卷·知礼

    金光明经文句记 第十卷宋四明沙门知礼述三如法下后句明中观。以二观等者。出安住行相也。圆论三观。若非一心观体则纵。若其不以二为方便中为真实。观体则横。今论三观不纵不横。如此修之。即能安住十界之法。

  • 劝发菩提心集卷下·慧沼

    翻经沙门慧沼撰受菩萨三聚净戒门 得舍门 自受菩萨戒门 八胜五想门 听法门 说法门 摄生方便门 求法门 入法门 应护正法门 六度依庄严论十种分别门 七似饶益门(谓似母等) 菩萨五悕望门 六决定应作门 六度

  • 寒灰集·郁达夫

    小说散文集。郁达夫作。1927年上海创造社出版部初版。收《自序》、《〈寒灰集〉题辞》和《茫茫夜》等小说7篇,《小春天气》等散文4篇。小说多用娴熟流畅的笔调抒情。“多少也带一点社会主义的色彩”的《春风沉醉的晚上

  • 短裤党·蒋光慈

    中篇小说。蒋光慈著。写 于1927年4月。1927年11月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初版。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工人阶级进行大规模革命斗争的小说。1927年春,上海工人阶级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第二次武装起义的大会。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