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立世阿毗昙论 第五卷

佛说立世阿毗昙论 第五卷

陈西印度三藏真谛译

天非天斗战品第十八

须弥山王上顶平地。琉璃所成。软滑可爱。众宝庄严。譬如北地妙好[毯-炎+瞿]毹。种种雕镂。亦如耳珰众宝庄饰。脚践便没。举足即起。如兜罗绵。其地柔软。亦复如是。金城围绕。高一由旬。埤堄高半由旬。城门高二由旬。门楼一由旬半。十十由旬。有一一门。三万二千门。是诸城门。众宝所成。种种摩尼之所严饰。譬如北地妙好[毯-炎+瞿]毹。人非人等。龙兽草木。及诸杂花莫不必备。亦如耳珰众宝庄严。填满具足。是诸城门。亦复如是。诸门边。象马车军之所庄严。是诸天子庄严铠仗。聚集其中。为护国土游戏庄严。处处宝池。天水盈满。四宝为塼。垒其底岸。余如上说。乃至诸天男女遍满其中。亦复如是。须弥山王。从其上顶。向下二万由旬。是第一层。是层四出。并五十由旬。周回增本四百由旬。金城围绕。高一由旬。埤堄一由旬半。城门高二由旬。门楼一由旬半。十十由旬。有一一门。无数千门。众宝所成。种种摩尼之所严饰。譬如北地妙好[毯-炎+瞿]毹。人非人等。龙兽草木。及诸杂花。莫不必备。亦如耳珰众宝具足。是诸城门。亦复如是。诸城门边。象马四军之所防卫。为护国土游戏庄严。其城外边。有诸宝池。四宝为塼。垒其底岸。乃至天子天女遍满国土。亦复如是。有诸天子。名曰持鬘。于此中住。是须弥山本周围数。更增四百由旬。合本八百由旬。从顶向下。四万由旬。是第二层。四出并广上层。五十由旬。金城围绕。高一由旬。埤堄一由旬半。城门高二由旬。门楼一由旬半。十十由旬。有一一门。无数千门。众宝所成。种种摩尼之所严饰。譬如北地妙好[毯-炎+瞿]毹。人非人等。龙兽草木。及诸杂花。莫不必备。亦如耳珰众宝具足。是诸城门。亦复如是。诸城门边。象马四军之所防卫。为护国土游戏庄严。有诸宝池。四宝为塼。垒其底岸。乃至诸天子等遍满国土。亦复如是。有诸天子。名曰常胜。于此中住。须弥山王本周围数。更增八百由旬。合本一千二百由旬。从顶向下。六万由旬。是第三层。四出并广二层。五十由旬。金城围绕。高一由旬。埤堄一由旬半。城门高二由旬。门楼一由旬半。十十由旬。有一一门。无数千门。众宝所成。种种摩尼之所严饰。譬如北地妙好[毯-炎+瞿]毹。人非人等。龙兽草木。及诸杂花。莫不必备。亦如耳珰众宝具足。是诸城门。亦复如是。诸城门边。象马四军之所防卫。亦护国土游戏庄严。有诸宝池。四宝为塼。垒其底岸。乃至诸天子等遍满国土。亦复如是。有诸天子。名手持宝器。于此中住。金城围绕。种种庄严。亦如上说。乃至诸天子等遍满国土。亦复如是。须弥山王本周围数。更增四百由旬。合本一千六百由旬。是第四层。广上三层。四出并五十由旬。从海水际。向上五十由旬。是须弥山王第四层。广第三层。五十由旬。厚亦如此。金城围绕。高一由旬。埤堄一由旬半。城门高二由旬。门楼一由旬半。十十由旬。有一一门。无数千门。众宝所成。种种摩尼之所严饰。譬如北地妙好[毯-炎+瞿]毹。人非人等。龙兽草木。及诸杂华。莫不必备。亦如耳珰众宝具足。是诸城门。亦复如是。诸城门边。象马四军之所防卫。为护国土游戏庄严。有诸宝池。四宝为塼。垒其底岸。乃至诸天子等遍满国土。亦复如是。此第四层。四天王军之所住处。是层之外。又出四百五十由旬。周回一千八百由旬。有诸龙及金翅鸟之所住处。须弥山王上下诸层。并厚五十由旬。其海中诸层。悉是修罗住处。此阿修罗为得诸天五事因缘。故往攻伐。何者为五。一天须陀味。二诸天平地。三天诸园林。四诸天国邑。五诸天童女。为是五事。往击诸天。诸天亦欲得彼五事。往击修罗。何者为五。一阿修罗须陀味。二修罗平地。三修罗园林。四修罗国邑。五修罗童女。为是五事。往击修罗。是时修罗来击诸天。先于水际。与龙鸟斗。若不如时便退还本。若战胜时。登最下层。共四王军。及诸龙鸟。亦登此层。一时共斗。修罗不如。更退还本。若战胜时。登下二层。与四王军。及持宝器天。诸龙鸟等。一时共斗。若不如时。便退还本。若战胜者。登下三层。与常胜天。及持宝器。并四王军诸龙鸟等。一时共斗。若不如时。便退还本。若战胜时。登下四层。与持鬘天。及下诸天。若四王军。诸龙鸟等。一时共斗。若不如者。从此还本。若战胜时。登须弥上顶。是持鬘诸天往帝释所。报如是事。善尊。阿修罗已来。是时帝释以一千马。驾其一车。以阿罗汉衣。为其幡帜。象马四兵不相参杂。众军围绕。出往战所。时三十二天王。亦各皆有四部军众之所围绕。亦到战所。王二太子栴檀须毗。亦有四军之所围绕。同往战所。时四天王。亦有四军之所围绕。同往战所。日月天子。亦有四军之所围绕。同往战所。如是诸天并前车将军。于是处所。与修罗起大斗战。其象军者。与象军斗。车马步军。例皆如是。若斗战时。其先来者。必自前退。是事法然。如是事者。佛世尊说。比丘。往昔诸天共攻修罗。正斗战时。两军交刃。诸天军胜。修罗退散。比丘。修罗退时。面向南走。还其本住。诸天逐退。比丘。尔时修罗作是思惟。诸天大胜。我等退散。诸天逐退必急。我军尚可须更决战。第二战时。诸天大胜。修罗又退。是时修罗面向南走。还其本住。诸天逐退。比丘是时。修罗更复思惟。诸天大胜。我等退散。诸天逐退必急。我今军众未尽。必须更决。比丘。第三战时。诸天又胜。修罗退散。还至本城。闭门而住。比丘。是时修罗更复思惟。我已入城。诸天虽来。不能攻我。比丘。诸天亦作是念。诸阿修罗既入其城。不可复攻。是时诸天周匝围绕。令其境界止在城内。诸天遂得食修罗须陀之味。据其平地。及诸园林。并其国邑诸童女等。悉皆系录。取其财宝。男女户口。收缚无遗。若诸天作意。欲入彼城。我与修罗。同共饮食。既为亲戚。应往讯觐随意往返。饮食言谈。既入城已。若作不相应心。以是心故。自然还出。云何如是。此城是阿修罗无畏处故。诸天如意。住此国土。修罗童女既被缚录。若欲去时。将还天上。时诸修罗裹须陀味。往赎家口。入诸天城。处处访问。若见眷属。与诸天等。论价贵贱。若赎得相随还本。若诸天退败。被执缚时。亦复如是。忉利天上善见大城。释提桓因之所住处。阿修罗城。是阿修罗王之所住处。如忉利天伊罗槃行园象王。如是阿修罗亦有象王。名跋陀婆呵乘行园林。如忉利天善柱象王斗战所乘。如是阿修罗鸦罗婆象王斗战所乘。如忉利天州郡县等。修罗境界。亦复如是。如忉利天衣服饮食。种种庄严。修罗亦尔。除善法堂。及皮禅延多重阁。如是义者。佛世尊说。如是我闻

日月行品第十九

从剡浮提地。高四万由旬。是处日月行半须弥山等游乾陀山。是日月宫殿。团圆如鼓。是月宫者。厚五十由旬。广五十由旬。周回一百五十由旬。是月宫殿。琉璃所成。白银所覆。水大分多。下际水分。复为最多。其下际光。亦为最胜。是其上际。金城围绕。城高一由旬。埤堄高半由旬。城门二由旬。门楼一由旬半。十十由旬。有一一门。凡十四门。并一小门。是诸城门。众宝所成种种摩尼之所严饰。譬如北地妙好[毯-炎+瞿]毹。人非人等。龙兽草木。及诸杂花。莫不必备。亦如耳珰众宝庄严。填满具足。是诸城门。亦复如是。是城门边。象车四军之所庄严。是诸天子庄严铠仗。聚集其中。为护国土。及游戏庄严。处处宝池。天水盈满。四宝为塼。垒其底岸。余如上说。乃至诸天男女遍满其中。亦复如是。是宫殿者。说名栴檀。是月天子。于其中住。亦名栴檀。宫殿天子。悉名栴檀。如是宫殿。住四十余劫。已众生业增上缘故。恒行光照。天子在时。宫殿恒行。天若不在。宫殿亦行。天子还时。随宫所在。即下其中。是日宫者。厚五十一由旬。广五十一由旬。周回一百五十三由旬。是日宫殿。颇梨所成。赤金所覆。火大分多。下际火分。复为最多。其下际光。亦为最胜。是其上际。金城围绕。城高一由旬。埤堄高半由旬。城门二由旬。门楼一由旬半。十十由旬。有一一门。有十四门。并一小门。是诸城门。众宝所成。种种摩尼之所严饰。譬如北地妙好[毯-炎+瞿]毹。人非人等。龙兽草木。及诸杂花。莫不必备。亦如耳珰众宝庄严。填满具足。是诸城门。亦复如是。是城门边。象车四军之所防卫。为护国土。及庄严游戏。处处宝池。天水盈满。四宝为塼。垒其底岸。余如上说。乃至诸天男女遍满其中。亦复如是。是宫殿说名修野。是日天子于其中住。亦名修野。宫殿天子。悉名修野。是宫殿住四十余劫。以众生业增上缘故。恒行光照。天子在时。宫殿恒行。天若不在。宫殿亦行。天子还时。随宫所在。即下其中。其星宫殿。极最小者。迳半俱卢舍。周回广一俱卢舍半。其星大者。迳十六由旬。周回四十八由旬。日月之前。有行乐天子。是天子者。若游行时。则受戏乐。以众生业增上缘故。故有风轮恒吹回转。以风吹故。日月等宫。回转不息。日宫殿者。行一百八十路。月宫殿者。行十五路。日十二路。是月一路。若日出入时。十二日所行路。月出入时。一日行之得度。从极南路。至极北路。二百九十由旬。日月于是中行。无有减长。日复有两路。一者外路。二者内路。内路者。从剡浮路内。至北郁单越内路。相去四亿八万八百由旬。周回十四亿四万二千四百由旬。其外路者。相去四亿八万一千三百八十由旬。周回十四亿四万四千一百四十由旬。其月行者。傍行则疾。周行则迟。其日行者。周行则疾。傍行则迟。日行与月。或合或离。一一日中。日行四万八千八十由旬。合离皆尔。若稍合时。日日覆月三由旬。又一由旬三分之一。以是方便故。十五日一切被覆。月光不现。若稍离时。日日日行。四万八千八十由旬。是日离月三由旬。又一由旬三分之一。以是方便故。十五日月大圆明。如是数量。日行周围。疾速于月。四万八千八十由旬。尔时世尊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四万有八千  八十诸由旬

日逐月行尔  离月量亦然

日恒行一由旬半。又一由旬九分之一。其一一日出时如是。入亦如是。六月日中从内路出。至于外路。六月日从外路入至内路。月恒行十九由旬。又一由旬三分之一。其一一日出亦如是。入亦如是。十五日从内路至外路。十五日从外路至内路。日若行东弗婆提内路。取东弗婆提地南际。相去六百八十三由旬。又一由旬三分之一。是中日行内路。日若行剡浮提内路。取剡浮提地南际。相去三百五十由旬。是中日行内路。日若行西瞿耶尼内路。取西瞿耶尼地南际。相去六百八十三由旬。又一由旬三分之一。是中日行内路。日若行北郁单越内路。取北郁单越地南际。相去三百五十由旬。是中日行内路。日若行东弗婆提外路。从地南际。取日外路。三百九十三由旬。又一由旬三分之一。日于中行。若日行剡浮提外路。从地南际。至日外路。六十由旬。是中日行外路。若日行西瞿耶尼外路。取地南际。至日外路。三百九十三由旬。又一由旬三分之一。是中日行。若日行北郁单越外路。取地南际。六十由旬。是中日行。若日行东弗婆提内路。则行西瞿耶尼外路。则行南剡浮提北郁单越中路。是时东弗婆提日最长。十八牟休多。是时夜最短。十二牟休多。西瞿耶尼夜最长。十八牟休多。日最短十二牟休多。剡浮提北郁单越。日夜等分。并十五牟休多。其六牟休多恒动。二十四牟休多不动。若日行东弗婆提外路。则行西瞿耶尼内路。则行南剡浮提北郁单越中路。是时东弗婆提夜最长十八牟休多。日最短十二牟休多。西瞿耶尼日最长十八牟休多。夜最短十二牟休多。南剡浮提北郁单越等分。日夜并十五牟休多。若日行剡浮提内路。则行北郁单越外路。则行东弗婆提西瞿耶尼中路。是剡浮提日最长十八牟休多。夜最短十二牟休多。北郁单越夜最长十八牟休多。日最短十二牟休多。东弗婆提西瞿耶尼日夜等分。并十五牟休多。日若行南剡浮提外路。则行北郁单越内路。则行东弗婆提西瞿耶尼中路。是时剡浮提夜最长十八牟休多。日最短十二牟休多。北郁单越日最长十八牟休多。夜最短十二牟休多。东弗婆提西瞿耶尼日夜等分。并十五牟休多。西瞿耶尼北郁单越并如是说。若世间中三十牟休多。决定恒为一日夜。其一牟休多。有三十分。是一一分。名曰罗婆。日若增时。日一罗婆。日若减。亦一罗婆。夜亦如是。若日减时。夜增一罗婆。若夜减时。日增一罗婆。若日最长。十八牟休多。是时夜则最短。十二牟休多。若夜最长。十八牟休多。是时日则最短。十二牟休多。若日夜等时。日十五牟休多。夜十五牟休多。若五月十五日正圆满。西国始结夏时。汉地安居。已满一月。是时日则最长。十八牟休多。夜则最短。十二牟休多。从十六日。减一罗婆。月减一牟休多。第二月又减一牟休多。第三月又减一牟休多。至八月十五日西国自恣时。汉地受迦絺那衣时。日夜平等。各十五牟休多。又从十六日。乃至一月。复减一牟休多。第二月减一牟休多。第三月又减一牟休多。至十一月十五日。其夜最长。十八牟休多。其日最短。十二牟休多。是夜从此时。日减一罗婆。一月日则夜减一牟休多。第二月。又减一牟休多。第三月又减一牟休多。至二月十五。日夜平等。各十五牟休多。又从十六日。乃至一月。复减一牟休多。第二月复减一牟休多。第三月复减一牟林多。至五月十五日。其日最长。十八牟休多。其夜最短。十二牟休多。复有别时。若西国夏分。第一月月中第二半第九日。是为六月九日。是时日最长。十八牟休多。夜最短十二牟休多。至九月九日。日夜平等各十五牟休多。十一月九日。是夜最长。十八牟休多。日最短。十二牟休多。三月九日。日夜平等。各十五牟休多。如此回转。具足五年。有一游伽。即两闰月。其一从月。其二从日。五年中间。十二日。又九日。又六日。又三日。又十五日。此中日夜。是其长短。月者分别三用。一者分别月。二分别十五日。三分别圆满。日者分别夜日。分别夏冬秋节。分别年。是三用从日得成。闰月有两者。一从月。二从日。是闰月者。从月所作。四月日应作两小月。一小月者。是第三半中。第二小月。是第七半中。一年之中。应六小月。五年足少三十日。此三十日。应补五年中。若不作小月。则月圆不当时。是小月者。从日所作。依世间说。以三十牟休多。决定是一日夜。分三十牟休多。为六十分。日行疾故。五十九分便周。长余一分。因是事故。二月则长一日。又二月复长一日。乃至一年。足长六日。如是五年。则长一月。用是一月。补五年中。是为日家闰月。若不作闰者。时节及年。差坏不当。复次五年应两闰月。第一者。在第三年。第二者。在第五年。若月在剡浮提中。更三月。日至瞿耶尼。若北郁单越。则六月日。东弗婆提。则九月日。若周一年。还至剡浮提。一天下中。恒有夏冬春三时。夏者为春所随。冬者为夏所随。春者为冬所随。东弗婆提八月十五日自恣时。剡浮提是五月十五结夏时。西瞿耶尼二月十五。北郁单越十一月十五日。东弗婆提夏分三月已出。在东弗婆提南剡浮提二洲中间。西瞿耶尼春分三月未出。在剡浮提瞿耶尼二洲中间。瞿耶尼春一月已出。郁单越冬分二月未出。是为三月在瞿耶尼郁单越二洲中间。郁单越冬分二月已出。弗婆提夏分一月未入。是为三月在郁单越弗婆提二洲中间。须弥山王。在四天下之中央。云何须弥山在四天下北边。所谓随日行分判。东弗婆提东方。是剡浮提北方。东弗婆提西方。是南剡浮提南方。东弗婆提北方。是剡浮提西方。东弗婆提南方。是剡浮提东方。北郁单越。西瞿耶尼。亦复如是。南剡浮提。北郁单越正对。东弗婆提西瞿耶尼正对。是时最初日月下生世间。相去甚远。日下东弗婆提中央。月下西瞿耶尼中央。尔时光明遍照。满四天下。日照一半。月照一半。若日已过东弗婆提中央。北郁单越日已没。南剡浮提日已出。若月已过西瞿耶尼中央。剡浮提已没。郁单越已出。若满月夜已至。郁单越月正中时。南剡浮提日则正中。日过剡浮提中。东弗婆提已没。西瞿耶尼已出。若月过北郁单越中央。东弗婆提已出。西瞿耶尼已没。东弗婆提若满月夜。月正中时。西瞿耶尼日则正中。日过西瞿耶尼中央。剡浮提已没。郁单越已出。若月过东弗婆提中央。郁单越已没。剡浮提已出。剡浮提满月夜。月正中时。北郁单越。日则正中。云何日月合在一处。谓日恒逐月行。一一日相近。四万八千八十由旬。日日相离。亦复如是。若相近时。日日月圆被覆三由旬。又一由旬三分之一。以是事故。十五日月被覆则尽。是名黑半满。日日离月。亦四万八千八十由旬。月日日开覆三由旬。又一由旬三分之一。以是事故。十五日月则开净圆满。世间则名白半满。日月若最相离行。是时月圆。世间则说白半圆满。日月若共一处是合行。世间则曰黑半圆满。日光经度。七亿二万一千二百由旬。周回二十一亿六万三千六百由旬。剡浮提日出时。郁单越日没时。东弗婆提正中。西瞿耶尼正夜。是一天下四时。由日得成。如是义者。佛世尊说。如是我闻

猜你喜欢
  第四十五卷·佚名
  菩提行经卷第二·龙树
  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佚名
  远离品第十八·佚名
  摄大乘论释 第八卷·世亲
  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道宣
  三峰藏和尚语录卷第二·三峰法藏
  卷第三十七(优婆塞部)·宝唱
  婆世踬[zhì]品第三十八·佚名
  卷第四十二·德清
  肇论疏目次·元康
  卷二十四·性音
  成唯识论述记卷第三(末)·窥基
  卷第二·道世
  13.说神通品·佛音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山中大雾看景·徐志摩

    这一瞬息的展露——是山雾,是台幕!这一转瞬的沉闷,是云蒸,是人生?那分明是山,水,田,庐;又分明是悲,欢,喜,怒;啊,这眼前刹那间开朗——我仿佛感悟了造化的无常!

  • 书舟词·程垓

    宋 程垓 撰摸鱼儿掩凄凉黄昏庭院角声何处呜咽矮窓曲屋风灯冷还是苦寒时节凝竚切念翠被熏笼夜夜成虚设倚阑愁絶听鳯竹声中犀帏影外酿寒雪 伤心处却忆当年轻别梅花满院初发吹香弄蕊无人见惟见暮云千叠情未彻又谁

  • 卷二百三·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三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北山集【三】程 俱九月九日夜梦王元规诘旦其弟元矩适相访感而有作故人入幽梦仿佛平生懐心知九泉隔意气惨不开哦诗不成章惝怳谁能裁曰此萧异士宁当没黄

  • 续录卷五·昭梿

    ◎明末风俗世皆以明人重理学,尚气节,纟崔挽唐、宋颓风,有返朴还淳之盛,殊不知近日陋伪,实皆起于明末之时。徐鸿儒数于山东烧香聚众,称白莲教,沿至嘉庆初年,三省教匪弄兵九载。其后京师复有林清之变,皆其流毒,乡塾兴高头讲章,议论

  • 卷之四百五十一·佚名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九月。辛酉以节近霜降。雨泽愆期。遴选僧道。开坛讽经祈祷。派恭亲王溥伟诣大高殿时应宫恭代拈香。遣贝勒载濂诣昭显庙、贝子溥伦诣宣仁庙、镇国公载泽诣凝和庙、贝子毓橚诣觉生寺、郑亲王凯泰

  • 卷之四百十一·佚名

    光绪二十三年。丁酉冬十月。丁巳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记注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定东陵。惠陵。照例  ○遣官

  • 别集上卷十·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上卷十 宋 李幼武 纂集 周葵 简惠公 字立义常州宜兴人自乡校移籍京师宣和六年第进士甲科调广德军刑曹改徽州推临安府教未赴召试馆职将试引对面授监察御史绍兴五年也徙农少求去不允

  • 高阿那肱传·李百药

    高阿那肱,善无人氏。其父市贵,曾跟随神武起义。那肱为库直,随从神武征战,以功勋擢为武卫将军。那肱善于骑马射箭,谄媚会事奉人,每宴游之后,极得世祖尊爱。又迎奉和士开,两人特相亲狎,士开常在皇帝面前为他说好话,因而更受亲待。

  • 苏琼传·李延寿

    苏琼,字珍之,长乐武强人,父亲苏备,在魏做官,官至卫尉少卿。  苏琼幼年时跟随父亲在边境,曾经拜见东荆州刺史曹芝,曹芝开玩笑地问他说“:你想做官不?”苏琼回答说“:设立官职选人充任。并不是要人去找官做。”曹芝对他的回答感

  • 八年·

    (壬戌)八年大明弘治十五年春正月1月1日○朔甲戌,停望闕禮及兩大妃殿陳賀,御仁政殿,受百官賀。進表裏于兩大妃殿。○進宴于兩大妃殿。○御仁政殿,行會禮宴。隨班倭、野人賜物有差。1月2日○乙亥,傳曰:「今後迎祥立春、端午帖子

  • 卷二十六·孔颖达

    <经部,诗类,毛诗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毛诗注疏卷二十六汉郑氏笺 唐陆德明音义 孔頴达疏周颂 【清庙之什】序清庙祀文王也周公既成洛邑朝诸侯率以祀文王焉笺云清庙者祭有清明之德者之宫也谓祭文王也天德清明文王象焉故

  •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八卷·佚名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八卷提婆设摩阿罗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所缘缘蕴第四之三诸色界系善心。若体未断所缘未断耶。或体未断所缘未断。或体未断所缘已断。或体未断所缘已断及所缘未断。或体未断不可分别此心所

  • 卷第十六·元来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十六 住博山法孙 弘瀚 汇编 首座法孙 弘裕 同集 开示偈(二) 示吴观我宫谕 一口气不来。毕竟甚处去。血肉身心非常住。勘破缘生缘不生。根尘即是大宝聚。闹市丛中景物披。何须山坞与江湄。负薪樵

  • 月牙集·老舍

    现代中篇小说集。老舍著。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48年9月初版。为作者自选集。收《序》1篇,1935—1943年写作的中篇小说5篇:《月牙儿》(初载1935年《国闻周报》第12卷第12至14期);《新时代的旧悲剧》(初载1935年《文学》

  • 法书论·蔡希综

    一卷。书论。唐代蔡希综撰。希综,天宝年间书法家,曲阿(今江苏丹阳)人,希逸、希寂之弟。希综工翰墨。是编自述家世及前代书家之书学渊源,其要旨则归本于论用笔。共计五段,一、述家世。其家历世皆传儒素,尤尚书法,自十九代祖东

  • 玉井樵唱·尹廷高

    元代诗别集。3卷。尹廷高撰。据顾嗣立《元诗选》,本集又名《玉井樵唱正续稿》。目前能见到的《玉井樵唱》善本,主要是数种清抄本。《四库全书》曾据两淮马裕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有尹廷高自撰《玉井樵唱自记》,但自

  • 如意轮陀罗尼经·佚名

    全一卷。唐代菩提流志译于景龙三年(709)。为密教用以消灾祈福之经典之一。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本经共有十品,内容叙述佛应观自在菩萨之请而宣说根本陀罗尼、大心陀罗尼、小心陀罗尼,并说诵持此等陀罗尼之种种功德,及其受

  • 诸法无诤三昧法门·慧思

    凡二卷。南朝陈代慧思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先总明欲学一切佛法,先持净戒,勤禅定,乃能得之,无量佛法功德,一切皆从禅生。次问答释疑,后具明四念处,各各具足一切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