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二

  施设论卷第二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对法大论中因施设门第四

总说颂曰。

二瑞相出现  作护胎无染

完具无欲心  快乐及不坐

鹿皮以承接  七步观四方

语言并二龙  及阿难往事

天花与天药  床座舍庄严

受草见法衣  悲心现神化

又问。何因菩萨。最初于兜率天宫殁已。降母胎时。一切大地。皆悉振动。答龙威力故。以诸龙王得闻菩萨大士大威德者。兜率天宫殁已。降神母胎。乃从水中。跳跃而出。心生欢喜。适悦庆快。乘空盘旋。往返游泳。乐欲瞻睹菩萨圣相。龙出水故。水即大动。以水动故。大地振动。又复菩萨决定当成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已勤为众生宣说出要离生善法。是故上鼓于风。中摇于水。下振于地。此是菩萨。先现瑞相。又问。何因菩萨。最初从兜率天宫殁已。降母胎时。有大光明。普照世界。所有一切黑暗昏冥。悉得明亮。日月威光。映蔽不现。是时所有一切众生。蒙光照已。互得相见。咸作是言。奇哉仁者。有异大士。生此界邪。答以菩萨大士大威德者。最初从彼兜率天宫殁已。降母胎时。有欲色界诸天子众。闻其菩萨大威德者。从兜率天。降神母胎。诸天欢喜。适悦庆快。乘空盘旋。往返游泳。乐欲瞻睹菩萨圣相。而彼诸天。当往返时。有大光明。普照世界。黑暗昏冥。悉使明亮。日月威光。映蔽不现。是时所有一切众生。蒙光照已。互得相见。咸作是言。奇哉仁者。有异大士。生此界邪。奇哉仁者。有异大士。生此界邪。又复菩萨。决定当成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已。出现广大胜慧光明。普照世间。此是菩萨先现瑞相。

又问。何因菩萨最初从兜率天宫殁已。降母胎时。有四天子。自四方来。随方而住。为菩萨母。密作卫护。答以彼三十三天子众。长时安慰。守护善法。咸作是言。大哉世间无光明者。无归向者。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当出世间。悉为化度。彼诸天子。以利益誓愿为胜缘故。是故来为菩萨圣母。密作卫护。

又问。何因菩萨。住母胎中。而能不染胎藏诸垢。无血肉垢无杂秽垢。乃至余诸不净垢等。而悉不染。答菩萨往昔修因。其事广大。谓于父母知识及师尊所。并余沙门婆罗门众。不生恼害。而复爱乐不恼害者。即以清净事用所摄。谓持清净卧具。衣服饮食。涂香粖香。及妙花鬘床座舍宇。灯明等物。广行布施。以清净法。普照众生。由斯善业同分因故。住母胎中。不染诸垢。

又问。何因菩萨。住母胎中。身相完具。母亦复见清净圆满。答菩萨往昔修因。其事广大。谓于父母知识。及师尊所。并余沙门婆罗门众。不生恼害。而复爱乐不恼害者。即以完具舍宇衣服饮食受用等物。完无缺者。内心清净。广行布施。由斯善业。同分因故。在母胎中。身相完具。

又问。何因菩萨在母胎时。而菩萨母。不于男子起彼欲染和合之意。答菩萨往昔修因。其事广大。谓自能持清净梵行。无非法行。离诸恶香。超越女人染污之法。自能精持诸梵行已。复教他人。如理修持。由斯善业同分因故。而菩萨母。无染欲意。

又问。何因菩萨。在母胎时。其菩萨母。奉持五戒。所谓乃至尽寿。不杀不盗。不染不妄。及不饮酒。以不饮酒故。离诸放逸。答菩萨往昔修因。其事广大。谓自断杀生。离杀生业。复教他人断离亦然。自行不盗不染不妄。及不饮酒。复教他人断离亦然。由斯善业同分因故。而菩萨母。奉戒清净。

又问。何因菩萨。在母胎时。其菩萨母。身无疲倦。心得快乐。答菩萨大士。具大威德。有胜光明。使菩萨母。大种坚牢。而无增损。以如是因故。而菩萨母。无倦快乐。

又问。何因菩萨。出母胎时。大地振动。答菩萨大士。具大威德。广如前说。

又问。何因菩萨。出母胎时。有大光明。普照世界。答广如前说。

又问。何因菩萨出母胎时。其菩萨母。不坐不卧。安然而立。有刹帝利上族同时所生。答菩萨圣母。少病少恼。作诸善业。胜妙果报。现前克成。故不坐卧。离诸苦受。

又问。何因菩萨出母胎时。有四天子。自四方来。以妙鹿皮。承接菩萨。答菩萨长时。少病少恼。作诸善业。胜妙果报。现前克成。故使天来承接菩萨。免致堕地。离诸苦受。

又问。何因菩萨初生。即行七步。答菩萨大士。于长时中。正念出离。亲近修习。广多施作。复善记说。又复菩萨决定当成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已。广为众生。说七觉支法。

又问。何因菩萨初生。观察四方。答菩萨长时。与毗钵舍那所俱正念亲近修习。广多施作。复善记说。又复菩萨决定当成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已。观察四圣谛法。广为众生。开示演说。此是菩萨先现瑞相。

又问。何因菩萨初生。即作是言。今我此身。是最后有。是边际生。答菩萨在母胎中。常生悲恼。念救众生。既出胎已。乃作是言。今我此身。是最后有。是边际生。又复菩萨。决定当成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已。广为众生。说法化度。此是菩萨先现瑞相。

又问。何因菩萨初生。于虚空中。天降二水。一冷一暖。用沐菩萨无垢之身。答龙威力故。以彼天龙。于其菩萨。深生净信故现斯相。

又问。何因菩萨初生。于圣母前。大水涌现。随菩萨母所欲受用。答龙威力故。以彼诸龙。于菩萨母。深生净信。故现斯相。

又问。何因菩萨初生。空中自然奏天音乐。答天威力故。以彼诸天。于其菩萨。深生净信。又复菩萨决定当成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已。声闻十方。此是菩萨先现瑞相。

又问。何因菩萨初生。空中自然天雨众花。所谓优钵罗花。钵纳摩花。奔拏利伽花。俱母那花。曼陀罗花等。又复雨彼众妙沉水薰陆旃檀香粖。及散天中殊妙之衣。答天威力故。以彼诸天。于其菩萨。深生净信。又复菩萨决定当成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已。具大福力。一切衣服饮食床座病缘医药。并余受用。皆悉丰足。此是菩萨先现瑞相。

又问。何因菩萨生后。始经七日。其菩萨母。即趣命终。答菩萨大士大威德者。降母胎时。三十三天子众。于其菩萨。极大尊重。即以天胜威光。授菩萨母。其后菩萨出母胎已。母不复有天之威光。但具人中威光色相。众妙饮膳。随宜资养。故菩萨母。速趣命终。

如经所说。菩萨能知入胎住胎出胎等事。云何是为菩萨能知入胎住胎出胎等事。答菩萨昔于迦叶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法中。最初为菩提故。勤修梵行。正念具足。亲近修习。广多施作。发大誓愿。愿我当成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已。所有世间痴暗众生。无救护者。无归向者。广为化度。以是因故。我于迦叶如来法中。最初为菩提故。修梵行已。得生兜率陀天。生彼天已。乃作是念。我当得成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已。正念具足。亲近修习。广多施作。以是因故。生彼天中。未久之间。即得彼天三事所摄。一天寿命。二天色相。三天名称。菩萨作是念时。兜率陀天诸天子众。悉知菩萨决定当成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以是缘故。皆生恭敬尊重供养。正念具足。亲近修习。广多施作。乃至菩萨。随彼天子寿量而住。正念具足。亲近修习。广多施作。菩萨即能了知入母胎事。又作是念。我当得成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已。正念具足。亲近修习。广多施作。菩萨即能了知出母胎事。住胎亦然。

如经所说。佛告尊者阿难言。我念往昔。于彼迦叶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法中。最初为菩提故。勤修梵行正念具足。亲近修习。广多施作。发大誓愿。愿我当成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已。所有世间痴暗众生。无救护者。无归向者。广为化度。以是因故。我于迦叶如来法中。最初为菩提故。修梵行已。得生兜率陀天。生彼天已。乃至得彼天中三事所摄。即作是念。我当成正觉已。正念具足。修习施作。以是因故。作是念时。彼天子众。悉知菩萨当成正觉。皆生恭敬尊重供养。正念具足。修习施作。以是缘故。乃至菩萨随彼天子寿量而住。修习施作菩萨即能了知从兜率天宫殁已入母胎事。又作是念。我当成正觉已。正念具足。修习施作。菩萨即能了知住母胎事。菩萨又作是念。我当成正觉已。正念具足。修习施作。即能了知出母胎事。

复次阿难。我以正念具足修习施作故。未久之间。出母胎藏即行七步。

阿难当知。此如是等。一一皆是我昔思念。当成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已。广为众生。宣说七觉支法。此是菩萨先现瑞相。

  施设论卷第二

猜你喜欢
  卷第七·霁仑超永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四十一卷·佚名
  卷第十九·道原
  世俗品法句经第二十一(十有四章)·佚名
  发扬中国文化与佛教以救国救世界·太虚
  阿毗昙心论经卷第六·佚名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二·佚名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一·佚名
  卷五百二·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十二卷·佚名
  卷第二十八·佚名
  慈氏菩萨略修愈誐念诵法卷下·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四·唐慧琳
  大乘修行菩萨行门诸经要集卷下·佚名
  隱元禪師語錄卷第九·隐元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韩缜·唐圭璋

      缜字玉汝,录寿人。绛、维之弟。生于天禧三年(1019)。第庆历二年(1042)进士。英宗朝,历淮南转运使。神宗朝,累知枢密院事。哲宗朝,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出知颍昌府,以太子保致仕。绍圣四年(1097)卒,年七十九。赠司空、崇

  • 东坡诗话·苏轼

    诗曰: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山川。寻常巷陌犹簪笏,取次园林亦管弦。人老太平春未老,莺花无害日高眠。这一首诗,乃宋朝高士邵康节先生所作。先生处于宋朝全盛之时,仁宗天子御极之世。这一

  • 巻二十五·李攀龙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诗删卷二十五明 李攀龙 编明五言律诗送谢恭【刘基】凉风起江海万树尽秋声揺落岂堪别踌躇空复情帆过京口渡砧响石头城为客归宜早高堂白髪生太公钓渭图【刘基】璇室羣酣夜璜溪独钓时浮云看富贵流水澹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四·佚名

      嘉靖十七年七月壬申朔○癸酉○升四川按察使冯时雍广东按使陈卿俱为布政使右布政时雍湖广卿广西直隶永平府知府刘隅为河南按司副使○甲戌○立秋祫祭 太庙时享 献皇帝庙命武定侯郭勋代时陪祀不至者武安侯郑纲夺禄

  • 卷之八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尚史卷三十四·李锴

    列传十二叛臣传 竖牛 南蒯竖牛者庚宗妇人之子也初叔孙穆子去叔孙氏以辟侨如之难也及庚宗遇妇人使私为食而宿焉问其行告之故哭而送之适齐娶于国氏生孟丙仲壬梦天压已弗胜顾而见人黑而上偻深目而豭喙号之曰牛助余乃

  • 第四卷 元和·缪荃孙

    元 和 县经 部新本郑氏周易三卷 清·惠 栋周易述二十三卷 惠 栋易汉学八卷 惠 栋易大义 惠 栋周易本义辨证五卷 惠 栋易例二卷 惠 栋古文尚书考二卷 惠 栋九经古义

  • 列传卷第十一 高丽史九十八·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金富轼[*(金)敦中*(金)君绥]。○金富轼富佾之弟肃宗时登第补安西大都护府司录 军事考满直翰林院历右司谏中书舍人仁宗卽位李资谦以国舅当国

  • ·圣武纪略魏源··丁曰健

    天下有城郭之国、有游牧之国、有舟楫之国。穹帐骑射,风驰雨骤,此游牧之所长也;涛驶火攻,履危狎险,此舟楫之所长也;深沟高垒,清野坚壁,此城郭之所长也。自上世以来,中国有海防而无海战。即汉之楼船浮海击瓯越、朝

  • 卷一百五·陈祥道

    宋 陳祥道 撰射儀周禮司裘云王大射則共虎侯熊侯豹侯設其鵠諸侯則共熊侯豹侯卿大夫則共麋侯皆設其鵠【大射者為祭祀射王將有郊廟之事以射擇諸侯及羣臣與邦國所貢之士可以與祭者射者可以觀德行其容體比於禮其節比於樂

  • 卷六·袁俊翁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疑节卷六元 袁俊翁 撰中庸天命之谓性之下曰率性曰尽性曰尊德性不同何欤率者循理之谓人生而后各循其性之自然此通上下而言也尽者极其至之谓巨细无一之不尽此指圣人之事言之也尊者恭敬奉持之谓所以

  • 卷七·佚名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集说钦定四库全书周礼集说卷七司士下大夫二人中士六人下士十有二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刘氏曰司士掌羣臣之版凡仕于国者不以贵贱揔谓之士者始附于版者士也故曰司士焉 王先生曰今之六

  • 艺术与科学·钱穆

    清晨披读报纸,国内国外,各方电讯,逐一浏览,你若稍加敏感,你将觉得世界任何一角落,出了任何一些事,都可和你目前生活相关。中国诗人用的世网二字,现在更见确切。世界真如一口网,横一条,竖一条,东牵西拉,把你紧紧捆扎在里面。你若住

  • 答姚陶馥问(十一则)·太虚

    问一:宗门称教外别传不立文字,达磨祖师指楞伽四卷可以印心,是何意旨?  答一:“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即此亦是不立文字之文字。宋译楞伽谓宗通说通,唐译楞伽谓自觉圣智及随机说法。此自其宗通之自觉圣智边言之,即是不立文字之

  • 雍正广西通志·金鉷

    广西地方志。128卷。清金拱(奉天,今辽宁省人)、钱元昌(浙江海盐人,汉族)修纂。雍正十一年(1733)十月成书。是书广泛吸收前志成果,而加以充实扩展,故较前志更加详尽。内分地理、形势、经济、户口、物产、风俗、建筑、学校

  • 活法机要·朱震亨

    综合类著作。元朱震亨撰。一卷。震亨有《格致余论》已著录。此书载有泄泻、厉风、破伤风、头风、雷头风、胎产、大头风、疟、热、眼、消渴、肿胀、疮疡、瘰疬、咳嗽、虚损、吐、心痛、疝等十九证,百十一方。以内科病

  • 医学发明·李杲

    综合类著作。金李杲撰(一本误作元·朱震亨撰)。一卷。杲有 《脾胃论》 已著录。书分医论、方论两部分。包括膈咽不通并四时换气用药法、本草十剂、中风同堕坠论、呕咳气喘、饮食劳倦论、四时用药加减法等二十余篇有关

  • 青龙传·储仁逊

    叙述刘墉之孙参劾国戚黄士功兄弟,道光帝微服私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