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天台智者大师画赞

鲁国公 颜真卿 撰

天台大师俗姓陈其名智顗华容人隋炀皇帝崇明因号为智者诚敬申师初孕育灵异频彩烟浮空光照邻尧眉舜目熙若春禅慧悲智严其身长沙佛前发弘誓定光菩萨示冥契怳如登山临海际上指伽蓝毕身世东谒大苏求真谛智同灵鹫听法偈得宿命通辨无碍旋陀罗尼华三昧居常面西化在东八载瓦官阐玄风敷演智度发禅蒙梁陈旧德皆仰宗遂入天台华顶中因见定光符昔梦降魔制敌为法雄胡僧开道精感通又有圣贤垂秘旨时平国清即名寺购得鱼梁五百里其中放生讲流水后主三礼彤庭里请为菩萨戒弟子炀皇出镇临江涘金城说会求制止香火事讫乃西旋诸宫听众踰五千建立精舍名玉泉横亘万里皆禀缘炀皇启请回法船非禅不智求弘宣遂着净名精义传因令徐柳参其玄帝既西朝趋象魏师因东还遂初志半山忽与沙门值俄顷逡巡复韬秘一时月夜如论议初梦塔坏胡僧至又为南岳说三智自言必当终此地帝十七年归江都遣使奉迎师北祖山下规画为寺图王家所办事不孤石城天台西门枢正好修观形胜殊像前羯磨依昔府寄帝如意花香炉第五法师阶位绝观音下迎彰记莂万行千宗最后说跏趺不动归寂灭天云决漭风惨烈草木低垂水呜咽十日容颜殊不别遍身流汗彰异节欲归佛陇西南峰泥泞载涂那可从门人沥恳祝睟容应手云开山翠浓于嗟此地[疗-(日/小)+土]僧龙空余白塔间青松每至忌辰因命重何时道俗不种种岁岁开龛俨容质最后如何忽忘失斋场数僧千剩一呼名点之又如实受餐行嚫还复溢乃知神灵难谭悉千变万化难致诘若欲书之无终毕止观大师名法源亲事左溪弘度门二威灌顶诵师言同禀思文龙树尊写照随形珠好存源公瞻礼心益敦俾余赞述斯讨论庶几亿载垂后昆

颜真卿所撰天台大师画赞九十句。声明家流习于歌赞尚矣。(盛)尝披阅群书。会得惠心师注本。与此雠校颇正差谬焉。其注本则每韵各八句。凡十一韵八十八句。无荆溪妙乐间生孙。广述祖教补乾坤二句。(盛)窃谓此二句必出於杜撰。非颜氏之真手也。而其故有六焉。盖此作也。特赞大师之德行。非诸祖之所与。而历举诸祖者。独欲叙法源之祖。后人未达其意。妄谓遗荆溪师。一也。自法源以次推上至龙树菩萨。而唯荆溪师失次。居菩萨上。则错列倒置无所系属。二也。荆溪师尝居妙乐寺。撰文句疏记。后世因名其书。今遂误以妙乐为师号。则震旦之书本见其称。三也。若以妙乐果为其号。则既云荆溪。又云妙乐。岂非重复乎。四也。其置辞造语鄙陋粗拙。与上下文甚不相类。五也。每韵八句。而最后一韵独作十句。亦甚无谓。六也。然原其所以杜撰之由。盖荆溪师弘教着疏列之九祖。其美誉芳声远出法源之右。而赞中历举诸祖独不及此。则后人有所憾。妄作补增。殊不知此赞乃法源之所请。则其学之统谱颜氏所当述。而同门之荆溪莫所与也。自此而因仍传习不辨真伪。则不翅贻谬於后世。亦当获罪於前贤矣。今命声明家删此二句。更恊音律。因陈其说书于赞后云。

延宝丁巳四月前天台座主二品亲王(盛胤)谨识

猜你喜欢
  吹万禅师语录卷之十一·吹万广真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三卷·佚名
  一五 大缘经·佚名
  华天因缘品第九·佚名
  辩中边论述记卷下·窥基
  山家绪余集目次·善月
  卷第十三·佚名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八·圆悟克勤
  佛说玄师颰陀所说神咒经·佚名
  卷第五·佚名
  山家绪余集卷下·善月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四十四卷·佚名
  卷一百四十五·佚名
  金刚顶超胜三界经说文殊五字真言胜相一卷·佚名
  卷五·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二·白居易

    <集部,别集类,汉至五代,白香山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 白香山诗集卷二十二   歙县汪立名编後集二【格诗凡六十首】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并序】 微之又以近作二十三首寄来命仆继和其间瘀絮四百字车斜二十篇者流皆韵剧辞

  • 卷六十四·徐世昌

    边汝元边汝元,字善长,任丘人。诸生。有《渔山诗草》。虞姬大王之所爱,贱妾与骓马。时违骓不逝,妾生胡为者。伏剑君马前,待君黄泉下。持此报君恩,别泪不须洒。沈起麟沈起麟,字苑游,天津人。有《诵芬堂诗》。买

  • 卷492 ·佚名

    张耒 秋风三首 秋风萧萧吹野桑,田家黍稷初登场。 雉肥兔饱鹰隼健,水落沙冷鱼龙藏。 长淮烟波渺千里,怅望搔首山川长。 二年薇蕨苦不饱,长安裘马多辉光。 张耒 秋风三首 昏鸦归栖暮天迥,新月娟

  • 卷四十六·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四十六    明 冯惟讷 撰 晋第十六 桓玄【字敬道温之孽子也袭爵南郡公後都督荆司等八州江州刺史矫诏加封楚王寻篡位刘裕等起义兵讨杀之安帝反正】 登荆山 理不孤湛

  • 卷一百十六·列传第五十四·脱脱

        徒单兀典 石盏女鲁欢 蒲察官奴 内族承立(一名庆山奴)   徒单兀典,不知其所始,累官为武胜军节度使,驻邓州。寻迁中京留守,知金昌府事,驻洛阳。邓及洛阳兀典皆城之,且招亡命千人,号“熊虎军”,以剽掠南鄙为事

  • ●卷三·徐梦莘

      政宣上帙三。   起重和二年正月十日丁巳,尽其日。   重和二年正月十日丁巳金人李善庆等至京师。   是日李善庆等入国门馆於宝相院上令蔡京童贯邓文诰见之议事诏补善庆修武郎小散多(改作小索多)从义郎勃达(改作

  • 卷三十九上·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三十九上 【起乙酉唐高祖武德八年○尽庚子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凡十六年 【乙酉】八年春正月以张镇周为舒州都督 【镇周舒州人也

  • 卷之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六朝通鉴博议卷七·李焘

    (宋)李焘 撰魏主在瓜步遣使求和请婚江湛曰夷狄无亲许之无益元嘉二十七年十二月庚午魏主至瓜步坏民庐舍及伐苇为筏声言欲渡江建康震惧上登石头城有忧色谓江湛曰北伐之计同议者少今日士民劳怨不得无惭贻大夫之忧予之过也

  • 刘潜传(附刘孝胜等传)·姚思廉

    刘潜,字孝仪,是秘书监刘孝绰的弟弟。刘潜小时候便成了孤儿,和兄弟们一起互相勉励,好学不倦,都写得一手好文章。刘孝绰常说“三笔六诗”,就是指他的三弟刘孝仪写得好散文,六弟刘孝威写得好诗。梁天监五年(506),刘潜被举荐为秀

  • 吴悌传·张廷玉

    吴悌,字忠诚,金奚谷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授乐安知县,后调宣城知县,召入朝任御史。十六年,应天府进呈录取学生试卷,考官评语失书名,学生策问答卷多讥讽朝政。世宗大怒,逮考官谕德江汝璧、洗马欧阳衢,诏令下狱,贬官,知府孙懋

  • 僖公卷十二(起二十二年,尽三十三年)·何休

    二十有二年,春,公伐邾娄,取须朐。(○朐,其俱反,《左氏》作“句”。)夏,宋公、卫侯、许男、滕子伐郑。○秋,八月,丁未,及邾娄人战于升陉。(○陉,音刑。)冬,十有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偏战者日尔,此其言朔何?(据奚之战不言

  • 目录·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一 格物通目録      儒家类 卷一 诚意格 审几上 卷二 审几下 卷三 立志上 卷四 立志下 卷五 谋虑上 卷六 谋虑下 卷七 感应上 卷八 感应下 卷九 儆戒一 卷十 儆

  • 卷第十三·佚名

    嘉兴大藏经 百痴禅师语录 百痴禅师语录卷第十三 嗣法门人超宣等编 福建兴化莲山国欢崇福禅寺语录 顺治辛丑冬师在黄檗山受请于十一月初二日入院指山门云百千法门只此一门而入信脚行信口道有什么隔碍披蓑月下垂纶线

  • 卷第十五·祖琇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第十五 隆兴府石室沙门 祖琇 撰 唐 景龙三年。禅师法仪者。琅邪王之子也。王以附徐敬业举兵诛天后不利。宗族覆灭。仪时尚少。逃匿民间。遇沙门携之出家为大僧。至是中宗诏求琅邪之后。主事者以

  • 杂毒海卷八·性音

      京都柏林嗣祖沙门 性音 重编山居三间茅屋从来住。一道神光万境闲。莫把是非来辨我。浮生穿凿不相关(隐山)。一杯晴雪早茶香。午睡初醒春昼长。拶着通身俱是眼。半窗疎影转斜阳(雪岩钦)。春山笋蕨正蒙茸。好把黄

  • 浙西水利书·姚文灏

    明代系统摘编的太湖地区水利文集。编者姚文灏,字秀夫,号学斋,江西贵溪人。明成化进士。弘治七年(1494)曾任常州通判,两年后又以工部主事提督浙西水利,对太湖水利有较深入的研究。为了借鉴历史经验,他于弘治十年编成此

  • 后梁春秋·姚士粦

    二卷。明姚士粦撰。姚士粦字叔庠,海盐(今属浙江)人,学问奥博、搜罗秦汉以来遗文,撰《秘册江函跋尾》各为考据,具有原委。另有《陆氏易解》、《后梁春秋》、《西魏春秋》等。《后梁春秋》即是记录五代时后梁的历史,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