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补刊沙弥律仪合参跋

华严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良以万法唯心。尽山河大地。形形色色。无非显吾心也。皆心之注脚也。七千余卷之大藏。千七百则之公案。无非明吾心也。亦心之注脚也。然则能悟心者。梵网诸经尚为赘语。何论乎沙弥律。传镫诸录。尚属陈言。更何待以合参。为沙弥律之注脚也哉。然而六祖悟后。犹受戒於智光。况在未悟。况非六祖。迨至华开五叶。镫续千光。而於三业六根。无明积习。要皆炼磨又炼磨。逼拶又逼拶。经数年或数十年。身如槁木。心似死灰。方为真参。方能实悟。此则不戒而戒。不持而持。其光明严净。有较胜於专持戒律。百千万倍者也。假令空论唯心。而不知戒律。漫言悟心。而不净毗尼。上者堕豁达空。狂禅招祸。下者堕大妄语。借法售奸。变醍醐为毒药。失敬信於人天。流弊无穷。佛法之坏。悉由於此。谤法之多。亦悉由於此。非所谓师子身中虫。自食师子肉者耶。故我世尊说法四十九年。最后遗教。犹谆谆切嘱曰。识自心源。解无为法。忆念吾戒。必得道果。不顺吾戒。终不得道。盖心地戒品。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萨本源。而沙弥律仪。尤为一切比邱戒菩萨戒之根本。且为一切参话头。破无明之根本。云栖辑为要略。至简至精。石树复为汇笺。条分缕析。博采旁搜。发明律仪日用之妙义。即以发明。成就慧身。不由他悟之一心。诚为法门中至宝也。天培开士拟刊此书。以惠同学。而难其费。走数百里。谒邓尉贯彻通公。出旧板重修之。用力少而成功多。非小缘也。刻既竣。属余一言。余读原序及凡例。已详且尽。安用赘词。第恐读是书者。或羡注中奇特元妙之谈。而反忽於正文。买椟遗珠。所失非细。爰以数十年来。学禅学戒。亲历之甘苦。深知之利弊。述其大略云。

  光绪六年岁次庚辰普门示现日传天台教四十世法嗣敏曦和南谨跋

猜你喜欢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七·圆悟克勤
  阿赖耶即密严品第八·佚名
  卷四·佚名
  评无乐器之音乐·太虚
  卷第九·佚名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四·海明
  大乘义章 第五卷·慧远
  上参众两院请愿书·太虚
  锡兰佛教与中国佛教的关系·太虚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四·佚名
  华严经普贤观行法门序·法藏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五·佚名
  卷八十四·佚名
  开元释教录卷第十九(入藏录上)·智升
  卷一百一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尤袤

    ○太宗 贞观六年九月,帝幸庆善宫,帝生时故宅也。因与贵臣宴,赋诗。起居郎请平宫商,被之管弦,命曰《功成庆善乐》。使童子八佾为九功之舞,大宴会,与《破阵舞》偕奏于庭。 帝尝作宫体诗,使虞世南赓和。世南曰:“

  • 第三折·佚名

    (店小二卖稀粥上,诗云)我卖希粥真个稀,谁不与我做相知。由你连喝一百碗,吃了依然肚里饥。自家是个卖稀粥的,在这权家店支家口卖稀粥。但是南来北往,经商客旅,做买做卖,推车打担,赶不上城的,都在我这里买粥吃。土地老子保祐,则愿

  • 尉迟恭单鞭夺槊·臧懋循

    尉迟恭单鞭夺槊杂剧(元)尚仲贤撰●尉迟恭单鞭夺槊杂剧目录楔子 〔音释〕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单雄信断袖割袍 正名 尉迟恭单鞭夺槊楔子〔冲末扮徐茂公引卒子上诗

  • 卷五十·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五十     明 冯惟讷 撰 晋第二十 鼔吹曲辞 晋鼓吹曲二十二首    傅玄 【晋书乐志曰武帝令傅玄制鼓吹曲二十二篇以代魏曲】 灵之祥 【古朱鹭行古今乐录曰灵之祥言宣皇帝之佐魏犹虞舜

  • 卷三十九·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三十九易静兵要望江南占树第十六 【五首】城 【京本作「营」】 中树,忽然总萎黄。威气 【京本作「风」】 助吾军必胜,阴神佑我必成强,主将喜非常。营侧畔,树木自崩摧。若近军前师败辱,不然近彼贼 【京本作「彼

  • 卷一百九·表第十·宰辅年表一·张廷玉

        ◎宰辅年表一   

  • 卷四百十五 元祐三年(戊辰,1088)·李焘

      起哲宗元祐三年九月盡其月   冬十月癸酉朔,尚書省言:「刑部令諸奏獄格雖該載,而情罪有輕重者,附格增損。按兵民當從本部增損外,其郡吏有罪,恐非有司所敢專,合令取裁。」從之。   甲戌,詔韓絳墓碑賜「忠弼」為額。  

  • 卷六·张九成

    钦定四库全书孟子传卷六宋 张九成 撰公孙丑章句上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问乎曽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蹵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十一·佚名

    嘉靖三年七月甲子朔时享太庙遣武定侯郭勋行礼○乙丑○太医院冠带医士刘惠周序言观德殿名不称皇上尊亲之义请敕礼部更新名以昭圣孝上怒曰观德殿名朕所亲定用伸孝敬之情额既悬矣惠等不务本职出位妄言欺慢无礼逮下镇抚司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七·佚名

    弘治十四年闰七月丁丑朔命贵州都司都指挥使王宁都指挥同知王泰赞画监督太监苗逵等军前方略从兵部请也○辽阳副总兵孙文毅有罪并分守右少监刘恭俱令差去勘事给事中等官逮问闻奏仍命兵部推有谋勇者代文毅分守○修浚九门

  • ●卷三·陈洪谟

    初,《大明会典》成,内阁自李东阳而下至翰林、春坊皆升职。瑾以为破坏祖宗制书,妄增新例,毁其书,悉追夺各官升职,惟东阳不夺。瑾又欲挫抑文学官,乃捏旨谓翰林官不识事体,摘十余人姓名,升调两京各部属官,令其拓充政事。朝野哄然。

  • 列传卷第二十二 高丽史一百九·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朴全之。○朴全之竹州人也父晖官至典法判书。 全之年未弱冠登第历史翰。 忠烈五年元世祖诏选衣冠子弟入侍全之与焉。 因留元与中原名士游商

  • 宋微子世家第八·司马迁

    王连升译注【说明】商朝末年,商纣王荒婬无道,庶兄微子启、箕子和王子比干谏而不听,微子逃走、箕子佯狂为奴。王子比干以强谏故,被剖腹而死。孔子称他们为“殷之三仁”。周武王灭商后,访微子与箕子,并找到了他们。

  • 卷九十·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九十明杨士奇等 撰经国宋高宗时知扬州吕颐浩上奏曰臣窃以金人裒百战之兵一年之内两犯京师天佑陛下不堕敌中躬有神器臣窃观天下之势以拨乱为务成

  • 229.于谦保卫北京·林汉达

    明朝五十万大军在土木堡全线崩溃,消息传到北京,太后和皇后急得哭哭啼啼,从宫里内库捡出大量金银珍宝、绫罗绸缎,偷偷派太监带着财宝去寻找瓦剌军,想把英宗赎回来。结果,当然是毫无希望。从土木堡逃出来的伤兵,断了手的,缺了腿

  • 庐山莲宗宝鉴念佛正信卷第五(六章)·优昙普度

    念佛正信说夫唯心乐国普遍十方。自性弥陀圆融一智。妙应于色声之境。流光于心目之间。就中反妄归真。直下背尘合觉。昔我法藏发弘誓。启极乐之玄途。故佛世尊指西方示韦提之妙域。是乃广长舌覆而同赞。诸余经尽而独留

  • 卷第二十四·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二十四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业品第五之七如上所言住定菩萨。为从何位得住定名。彼复于何说名为定。颂曰。从修妙相业  菩萨得定名生善趣贵家  具男念坚故论曰。从修能感妙三十二

  • 三归音释·弘赞

    如来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佛梵音具云。佛陀。此云觉。功成妙智。道登圆觉。故名为佛。盖穷理尽性。大觉之称也。觉具三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肇法师曰。生死长夜。莫能自觉。自觉。觉他者。其为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