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九章 东方拘基地方教法弘扬时期

印度东方有三部分,即属于阿波兰多迦(日下)的藩伽罗和欧提毗舍,因此称为日下东方;东北方的国度迦摩缕、底补罗、诃娑摩等称为耆利伐诃,意即山所围绕;从这些地方更往东方靠近北方山边的南迦咤等国,靠近大海的补甘国、跋俱等罗康之国,罕娑伐底、末拘等牟酿之国,和此外的遮甘摩、甘菩遮等等,这一切地方的总名叫做拘基。

这样,在拘基这个地方,大约从阿育王时代起出现了僧伽,以后逐渐增加,以至人数极多。世亲未出世以前只有声闻,几个世亲的门徒弘扬大乘之后,传统仅仅未曾断绝。达摩娑罗王以后,他们到中印度求学的很多,尤其发生在四斯那时代,聚合于摩揭陀的僧众约有半数来自拘基之地。

因此,大乘盛行以后,有如藏境,大小乘的区分就不存在了。大约从无畏生出生世代起,真言称也逐渐盛行。摩揭陀被突厥所摧残时,中印度学者大部分来到这里,所以佛教更加兴盛。当时有僧诃阇底王出世,比前王更加增益正法,因此所有这些地方教法极盛。大部分僧众时时聚合,据说到现在还有两三万比丘,优婆塞也很多。以后来到西藏的班智达婆那勒那等人也都来自此方。后来婆罗孙陀罗王出世,该地全境毗奈耶,阿毗达摩以及大乘的一些教义虽然极为盛行,但除了《时轮》、《三鬘》等几种以外,密咒诸法极为稀少,因之派遣该地的班智达约二百人到达罗毗罗和南方佉仅陀罗地方,在大成道者寂密等人跟前令行密咒之法,所以后来又恢复起来。他的儿子旃陀罗婆诃那现在在罗康。

阿底多婆诃那护持遮伽摩、婆罗婆诃那护持牟年、孙陀罗诃支护持南迦咤,现在比过去的传统更要兴旺。

猜你喜欢
  略论安乐净土义·昙鸾
  杂阿毗昙心论 第二卷·佚名
  偶阅理想与文化的随感·太虚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第六·窥基
  卷第九·德清
  慈宗修习仪·太虚
  法华文句记卷第一·湛然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圆悟克勤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玄奘
  卷第二十一·佚名
  正法华经卷第三·佚名
  卷第十一·寒松智操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第五·窥基
  法句譬喻经象品第三十一·佚名
  卷八·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江史君·唐圭璋

      好事近   寿六十   耳顺恰当年,甲子方周一数。绛县老人曾纪,四百四十五。   孙弘博士适遭逢,马援击蛮未遇。五福祝君全备,更尊荣安富。

  • 卢氏·唐圭璋

      卢氏,天圣中人。其父为汉州县令。   凤栖梧   题泥溪驿   登山临水,不费于讴吟;易羽移商,聊舒于   羁思。因成凤栖梧曲子一阕,聊书于壁。后之君   子览之者,毋以妇人窃弄翰墨为罪。   蜀道青天烟霭翳。帝里

  • 卷一百六·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六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友松阁遗稿张商英字天觉号无尽居士蜀之新津人登进士第为章惇所荐绍圣初累擢左司諌工部侍郎大观中厯尚书右仆射中书侍郎贬衡州复官卒赠少保諡文忠曾入党

  • 卷二十一·本纪第二十一·柯劭忞

      ○文宗上   文宗圣明元孝皇帝,讳图帖睦尔,武宗次子也。母曰文献昭圣皇后唐兀氏。帝以大德八年正月癸亥生。   英宗至治元年五月,钦察台、咬住告脱允察儿等交结亲落,有异志,词连于帝,乃出帝居琼州。泰定元年正月,召

  • 朱子年谱卷二·王懋竑

    宝应王懋竑撰淳熙二年乙未四十六岁夏四月东莱吕公伯恭来访近思录成【文集书近思录后云淳熙乙未之夏东莱吕伯恭来自东阳过余寒泉精舎留止旬日相与读周子程子张子之书叹其广大闳博若无津涯而惧夫初学者不知所入也因共掇

  • 徒单镒传·脱脱

    徒单镒本名叫按出,是上京路速速保子猛安人。父名乌辇,任北京副留守。镒异常聪明,刚刚七岁,就能熟习女真文字。大定四年(1164),皇帝命他用女真文翻译书籍。五年(1165),翰林侍讲学士徒单子温献来镒翻译的《贞观政要》、《白氏

  • 卷十九·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十九    宋 程公说 撰书一厯书第一厯象之作天地生生之本也厯以候二气之发敛象以凖三辰之运行圣人以为二气在天漠然无形故推之以厯曰阳之气于此发而为春阴之气于此发而为秋然有识之民知之

  • 卷十四·顾栋高

    <经部,诗类,毛诗类释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类释卷十四国子监祭酒顾栋高撰释草黍 稷朱传曰黍谷名苗似芦高丈余穗黒色实圆重稷一名穄似黍而小许氏谦辨之曰黍稷稍相类但黍黄而稷黒黍小而稷大朱子解二物似差互今以文两

  • 论式·章太炎

    编竹以为简,有行列䚡理,故曰&ldquo;仑&rdquo;。仑者,思也。〈大雅〉曰:&ldquo;于论鼓锺。&rsquo;论官有司士之格,论囚有理官之法,莫不比方。其在文辞,《论语》而下,庄周有〈齐物〉(〈齐物论〉旧读皆谓&ldquo;齐物之论&rdquo;,物

  • 卷七十三·佚名

    △初分观行品第十九之四时舍利子,问善现言:何缘故说。色等不生则非色等。善现答言:舍利子,色色性空。此性空中无生无色。受想行识受想行识性空。此性空中无生无受想行识。舍利子,由此缘故我作是说。色不生则非色。受想行识

  • 解深密經卷第一·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一]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二]住最勝光曜七寶莊嚴.放大光明普照一切無邊世界.無量方   所妙飾間列.周圓[三]無際其量難測.超過三界所行之處.勝出世間善根所起.最極自在

  • 佛本行经度宝称品第十八·佚名

    久无央数劫,所积得善本。逮得昔所愿,先以授五人。犹如事火祠,得酥益增炽。佛炎超逾彼,光明靡不照。已出五道渊,寻便度五人。始与五沙门,德力胜五根。佛如满月现,与诸弟子俱。犹如五明星,与月俱游处。时波罗奈城,有大长者子。性

  • 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佚名

    大唐三藏那提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悉帝城胜德林中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菩萨无央数。又与无量婆罗门毗舍首陀并诸长者。各各皆是大众之首。与其同类来至佛所。又有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

  • 四明尊者教行录卷第三·宗晓

        四明石芝沙门宗晓编  别理随缘二十问  光明玄当体章问答偈  绛帏问答三十章  开帏试问四十二章  教门杂问答七章  四种四谛问答  别理随缘二十二问(并序)  有当宗学者。问余曰。仁于指要钞中

  • 读医随笔·周学海

    医话。清周学海撰。六卷。学海有《周氏医学丛书》已著录。是书撰成于光绪十七年(1891)。卷一证治总论,论述气血精神、升降出入、承制生化、虚实补泻等基本理论与证治法则;卷二分上下两编。上编形气类,论述六淫及三焦

  • 阴符天机经·佚名

    阴符天机经,原不题撰人,盖为唐人所作。《通志•艺文略》着录《阴符天机经》一卷,即是书。今本收入《云笈七签》卷十五,又载《正统道藏》太清部。篇首叙文称:「圣人将欲施为,必先观天道之盈虚,后执而行之,举事应机,则无遗策。」

  • 岭海焚余·今释澹归

    三卷。明金堡撰。堡字道隐,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县)人。崇祯十三年庚辰进士,官止兵科给事中,明亡后脱发为僧,释名今释,抗志以终。是编三卷,皆为奏疏,上卷十八篇,自隆武乙酉十月至丙戌八月,中卷下卷共三十一篇,自永历戊子

  • 仁学·谭嗣同

    谭嗣同著。撰写于1896—1897年(光绪二十二至二十三年)。共两卷,五万多字。作者杂揉佛教哲学、西方资产阶级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经济学说以及自先秦以迄明清的中国哲学,形成了独特的哲学体系。其特点是把孔子的“仁”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