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刻支那鼓山为霖禅师还山录序

(侍者)兴灯.心亮.法云.性朗 录

寿山禅师见住萨州玉龙山。千指围绕清规肃整。俨如古丛林。顷因有故於大府路经京师出所赍之支那鼓山为霖禅师还山录付锲人版行於京师。而为霖禅师先年所赐於卑僧。独语序与偈阻乎国制。但得其声而未得其实者。皆载在於录中。予尊寿山禅师於严程仓卒之间不忘法门。且喜拜鼓山之赐。於还山录中侦其归锡之途程。而得得出山访旅馆於摄津贺。还山录刊成而谢。由是得鼓山之赐话间渐察其道貌彷佛似识。问其旧字则四十年前之亲友而相见相失故吾於发白面皱也。相与道旧相欢如昔年。禅师见嘱发挥还山录印行因由。冠於卷首。予於是戏之曰。今日支那日本称禅师开语录者如稻麻竹苇。抑物以寡贵以多贱耶。今世诸师之语录有益於人间者不过用覆酱瓿而已。师刻此录未审有说也否。禅师正色应予曰。鼓山大师言不羡乎行。行无不充乎言。所以内之则震旦国。外之则日本琉球。未曾有间然乎。大师之言行则初祖所谓明佛心宗行解相应名之曰祖者。今日非鼓山大师而谁欤。然则其一言半句雾海之南针也。夜途之北斗也。公混时辈而议之。则岂非失一只眼哉。予於是俄起合掌而曰。前言戏耳。师称鼓山大师而无欠无余。今揭师之言於卷首为序而足矣。

元禄癸酉十月二日宗门一瘗独庵[((嘹-口)-小)-日+又]玄光谨题

猜你喜欢
  三掌断三际也·佚名
  第四卷·佚名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九·念常
  如理实见分第五·朱棣
  卷第一百十二·李通玄
  佛 法 无 边·太虚
  卷第五·水鉴慧海
  卷第十·昙噩
  第九十九章 即位祝事等·佚名
  与慈航书(三通)·太虚
  卷之三十二·别庵性统
  金刚场陀罗尼经·佚名
  毗尼母经卷第一·佚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二·佚名
  御选语录卷九·雍正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廿七折 冤斩宪云·冯梦龙

    【商调引三台令】[丑红袍,杂执刀随上][丑]秤钩藏入心思,厚甲装成面脂。此事奏官司,语冤魂不劳见赐。下官万俟,奉丞相之命监斩岳云、张宪,怎幺此时还不见绑来?手下的,快催一催!时辰限定,不是当耍的![杂应催介]犯人,快快走动![绑小生、末

  • 五集卷三十六·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三十六古今体六十一首【戊申二】上元後一日叠去岁小宴廷臣诗韵保障由来胜茧丝任人偾事愧难怡【台湾地土丰饶福建漳泉广东惠潮等郡民人错处其间各分党与往往以私怨

  • 卷401 ·佚名

    卫宗武 韩延之 刘公复晋祚,功成萌异志。 网罗欲用才,翦除不附已。 荆州乃巨镇,肯容司马氏。 家儿特小过,亲驾勤问罪。 延之乃其客,折柬谓可致。 善乎为辞令,伐君啖人利。 誓与臧洪俱,身殒游

  • 卷一百四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四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于湖集卷中金沙堆庙有曰忠洁侯者屈大夫也感之赋诗伍君为涛头妬妇名河津那知屈大夫亦作主水神我识大夫公自托腑肺亲独醒梗羣昏聚臭丑一薰沥血摧心肝

  • 卷之一百八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九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雍正实录卷之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  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吉温传·刘昫

    吉温,天官侍郎吉顼弟弟吉琚的小儿子。狡邪善变很能谄媚奉承人,常在帝王宠幸的宦官中交游,与他们亲热得就像亲戚一样。生性残忍,审判案子十分果决。天宝初(742),为新丰县丞。当时太子文学薛嶷正受君王宠幸,引荐吉温入殿庭问

  • 第二十二章 清代的制度·吕思勉

    清代的制度,在大体上可以说是沿袭前朝的。至于摹仿东西洋,改革旧制,那已是末年的事了。清代的宰相,亦是所谓内阁。但是只管政治,至于军事,则是交议政王大臣议奏的。世宗时,因西北用兵,设立军机处,后遂相沿未撤。从此以后,机要的

  • 卷四十二 论语二十四·黎靖德

      ◎颜渊篇下   △仲弓问仁章   文振说"仲弓问仁",谓:"上四句是主敬行恕,下两句是以效言。"曰:"此六句,又须作一片看始得。若只以下两句作效验说,却几乎闲了这两句。盖内外无怨,是个应处,到这里方是充足饱满。如上章说'

  • 卷十六·易祓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官总义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总义卷十六    宋 易祓 撰大史掌建邦之六典以逆邦国之治掌灋以逆官府之治掌则以逆都鄙之治凡辨灋者攷焉不信者刑之成周有五史皆所以掌记载策书之事以其命数考之则

  • 卷九·佚名

    △檀波罗蜜品第五之二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助菩提法清净之门。善男子,布施即是助菩提法化众生故。持戒即是助菩提法。具足善愿故。忍辱即是助菩提法。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故。精进即是助菩提法。於诸众生勤教化故。

  • 罗湖野录序·晓莹

      愚以倦游。归憩罗湖之上。杜门却扫。不与世接。因追绎畴昔出处丛林。其所闻见前言往行。不为不多。或得於尊宿提唱.朋友谈说。或得於断碑残碣.蠹简陈编。岁月浸久。虑其湮坠。故不复料拣铨次。但以所得先后。会粹成

  •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五·圆晖

      从此第五。明六种性。就中八。一明六阿罗汉。二明六性先后。三明从性果退。四明学凡种性。五明三退不同。六明退果时相。七明练根不同。八明无学九人。此下第一。明六阿罗汉者。论云。如前所说。不动应果。初尽智

  • 四镇略迹·马幼良

    清马幼良纂。幼良撰《四镇略迹》记老吴市、董浜、归市、苏家尖四镇,实乃四镇合志。

  • 淳熙严州图经·陈公亮

    又称《新定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 一部较完整的图经。南宋绍兴九年(1139)董棻撰,八卷,已佚。淳熙十三年(1186),南宋陈公亮重修,刘文富纂,现存三卷。严州治今浙江建德东北。卷首有子城图,建德府内外城图,府境总图,建德

  • 太上正一法文经·佚名

    太上正一法文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经为南北朝天师道经典《正一法文》残卷之一。经文乃太上道君告张道陵,言消灾获福之法。经文称世间人民困于疫病、牢狱、水火、刀兵、虎狼、虫

  • 清宣宗实录选辑·佚名

    本书(三册五二○面三一二、○○○字)系选自「大清宣宗成皇帝实录」之集辑,为清道光朝对台湾所作设施之纪录。在此一朝(一八二○~四九)中,中英发生鸦片战争,结果签订丧权辱国之「江宁条约」。台湾在此战争中、亦曾有两次与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