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如禪師語錄卷第三
嗣法門人行猷等編
住荊谿龍池山禹門禪寺語錄
師於崇禎十六年四月十六日入院。
三門師翁以虛空為門戶,是以本師亦從此出。今日不肖兒孫,撥轉路頭,天下衲僧,阿誰識得?喝一喝便入。
佛殿紫磨金色身,慈容滿月相,覿面見得時,依然成兩樣。不兩樣,撒開坐具,大家看突出,光明更無上。便禮拜。
伽藍堂衛護叢林,惟我與汝覿面一爐香,不必重為舉,拈香便燒。
祖師堂、赤縣神洲,俱有大乘根器,默默坐地,商量卻似穿窬之賊。雖然如是,若不是者,一隊老古錐,向外馳求之徒,決定自信不及。
方丈據座云:不學維摩默然,豈效達磨面壁?喝喝,使伊全彰棒棒,令渠見血。且道獨脫無依底來又作麼生?亦好與三十拄杖。何故?放過則不可。卓拄杖便起。
上堂。師至座前,拈疏云:言言顯揚,無上妙門;句句披露,正法眼藏。若向箇中薦得,自然絕後光前;其或未然,卻請維那宣過。宣畢,指法座云:須彌燈王徹骨徹髓,為汝諸人了也。若見得徹,各請歸家穩坐。其或未然,山僧更上一崚嶒去也。遂陞拈香云:此一瓣香,包羅天地,撫育萬靈,爇向爐中,端為祝延
今上皇帝聖躬萬歲!萬歲!萬萬歲!復拈香云:奉為滿朝文武暨珇,任各位尊官今辰,請主闔邑縉紳及諸春元文學、遠近檀那、諸山耆宿、現前緇白等,伏願同明大事因緣,共證無生法忍。次拈香云:奉為開山一源祖師及幻有師翁,敬爇瓣香,均申供養。又拈香云:此一瓣香,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禹門堂上第三回拈出,爇向爐中,專申供養。先住龍池,後住天童,傳曹谿正脈第三十四世密雲大和尚,用酬法乳之恩,斂衣趺坐,維那白槌云:法筵龍象眾,當觀第一義。師云:山僧未入院時,諸人未到座前,早落第二義。及至高陞此座,鼓舌搖唇,已是落七落八。還有明得第一義底衲僧麼?出來呈露看。僧問:遠離秀水,來赴龍池,秀水龍池則不問,如何是興波作浪句?師云:打得你血出。進云:恁麼則大地含生皆有賴,八蠻四表悉沾恩。師云:一雨普施。問:昔日世尊居鷲嶺,今朝和尚主龍池。未審正法眼藏如何舉唱?師便打。進云:寶藏撥開於此日,五葉千燈事轉新。師云:更須拔卻眼中楔。僧呈坐具云:天人群生類,皆承此恩力去也。師云:不唧溜漢。乃云:目前無異路,盡大地無不通,同格外,絕千差,遍法界俱成一轍者邊那邊,無可不可。長水荊谿了無固必辱承眾護法台翰遠頒山僧勉爾允赴。今日既登此座,豈得縮手藏鋒,將祖翁田地一鋤翻轉先師未了因緣,一句全收,建法幢於山中,立宗旨於宇內,俾雲水師僧知有向上一著,不泥文字語言,各各擎頭戴角,立處驚人,箇箇六臂三頭,迥然超卓。且不涉功勳一句作麼生道?鵰弓已挂狼煙息,萬姓謳歌樂太平。復舉:僧問幻有師翁云:如何是西來意?翁云:屋北鹿獨宿。僧云:不會。翁云:谿西雞齊啼。師云:師翁答者兩句話,致令天下衲僧咬嚼不破。山僧忍俊不禁,直截吐露去也。屋北鹿獨宿谿西雞齊啼的的西來,意惟除作者知。連卓拄杖,維那白椎云: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
師誕日上堂。乃拈拄杖云。只者箇。不與千聖周廛。不與萬法為似。三聖聞之膽喪。十地見之魂驚。驅邪外不留蹤跡。指人天直了本因。或時虎穴裏橫身。或時孤峰頂側立。建立也在我。掃蕩也在我。建立時金剛圈栗棘蓬。跳者跳吞者吞。萬象之中不致冷。清清地掃蕩時。聖凡皆絕。有無不存。盡十方世界。直得寒威威地。所謂我為法王於法自在。且超出數量一句。如何道。生死兩關俱坐斷。風行草偃自繇人。卓一卓。下座。
上堂。金剛正眼。洞徹無遺。妙淨明心超今越古。寬若太虛明如杲日。當陽顯赫智者猶迷。袖裏藏鋒。作家罔措。淨裸裸絕承當。赤灑灑莫可把。故云常在動用中。動用中收不得。到者裏還容得三玄五位麼。還容得黑白圓相麼。還容得一字三句麼。還容得六相十玄麼。既總不容。只貴直下坐斷。默爾知歸。如夜光在盤橫斜莫測。太阿在握。殺活自繇。且道。隨流得妙一句作麼生道。白鷺下田千點雪。黃鸝上樹一枝花。
師過顯親寺諸護法請上堂。無邊法界一塵中。百億須彌不露蹤。檢點將來猶空缺。當知別有一家風。所以道。大人具大見。大智得大用。掀翻野狐窠窟。截斷生死根株。若寶月之行空。如吹毛之出匣。殺活擒縱佛祖不知。出入行藏鬼神莫測。圓融無際。妙用恒沙。烜赫光明輝騰今昔。茲承眾護法命。陞此座。山僧不敢自秘。直與當陽拈出。豎拂子云。還見麼。歷劫無明字。分明覿體彰。達磨言不識。徹底為敷揚。擲拂子。下座。
開爐上堂。僧問:商量極處見題目,途路窮時入試場,拈起毫端風雨,快者回不做。探花郎請問和尚:如何是狀元消息?師云:頭上花冠色正鮮。進云:恁麼則出群須是英靈漢,敵勝還他獅子兒。師云:切莫詐明頭。問:如何是結制底意?師云:澗深流水聚。進云:學人把住牢關去也。師云:山峻鳥飛遲。乃云:天寒人寒,滴水冰生,紅爐初架,烈燄騰騰。諸禪德!須惺惺,箇事從來本現成,九十日間休外覓,行住坐臥在其中。卓拄杖,喝一喝。復舉:永首座同慈明辭汾陽,後▆從二十年不得休歇。一夕圍爐,夜深明,以火箸敲炭,召云:永首座!永首座!永咄云:野狐精!明以手指云:訝郎當漢又恁麼去。永於言下頓悟。師云:永首座雖然悟去,卻被火爐看破。慈明縱有起死,回生手段,且不出野狐見解。若到龍池門下,總與一坑埋卻。設有旁不甘底師僧出來道:未審龍池有甚長處?開恁麼大口。山僧劈脊便棒云:棒頭有眼明如日,驗盡龍蛇方始休。
當晚小參。僧堂內幾人坐臥。達者方明日用中。一切仍舊知音始諳。若是作家相見。豈用形言。目擊道存如鏡照鏡。儻或根基暗鈍。不能領略機。先山僧今夜掀翻窠窟。截斷淆訛。拈出當陽。急須著眼。驀拈拄杖卓一下云。諸人若向者裏會去。龍池未肯點頭在。復卓一下云。諸人若向者裏會去。山僧便合掌讚歎。敢問諸人。前一卓後一卓。本無差別。為甚肯一不肯一。還有人知得落處麼。若也知得。非惟山僧被你看破。三世諸佛歷代祖師心肝五臟。總被你一時覷透。如其未悉端倪。待正月十五日與諸人道破。
上堂。懸崖撒手,須是其人;絕後再甦,欺君不得。若非夙具靈根,那能當下領?略不見張拙秀才參石霜,霜問秀才尊姓拙云:姓張名拙。霜云:箇中覓箇巧字尚不可得,拙自何來?拙於言下大悟,即說偈云:光明寂照遍河沙,凡聖含靈共我家。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纔動被雲遮。斷除妄想重增病,趨向真如亦是邪。隨順世緣無罣礙,涅槃生死等空華。張拙秀才打開自家寶藏七珍八寶,用之不竭石霜手段。非惟點鐵成金,亦使轉凡成聖。可謂伯牙與子期,不是閒相識。
貳公吳孝廉入山請上堂,僧問:臨濟重光即不問,禹門接續事如何?師云:波浪滔天。進云:昔日世尊以佛法付囑國王、大臣,今日和尚,恩歸何地?師云:上大人,丘乙己。進云:不昧靈山親付囑,故能此世作金湯。師云:可知禮也。乃云:秘密妙嚴,聖凡莫測,圓融無際,殺活自繇。不滯一隅,隨方得妙。所以有時把住要關,萬別千差齊截斷有時群機普應,三草二木悉沾恩。直得一切國土中,遍彰奇特事無邊。法界內剎剎現全身,泛慈航於苦海波中,駕牛車於火宅門外了此出世本懷,方為爾我事辦令日貳公居士入山,且道如何施設?相逢自有知音知,何必清風動天地。
上堂。僧問:靈鷲拈花,趙州指柏,未審和尚作麼生?師云:山僧不恁麼。進云: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師云:如何是東風面?進云:山花開似錦,澗水湛如藍。師云:迷己逐物。乃云:佛祖頂
猜你喜欢 清净慧菩萨·佚名 介庵进禅师语录卷八·介庵悟进 卷七·道世 续修高僧传征文·太虚 无量义经序·佚名 贤愚经卷第七·佚名 菩萨善戒经 第五卷·佚名 不思议品第十三·佚名 卷九十三·佚名 第二十六章 摩利阇越提精舍之祭·佚名 卷一百七·佚名 法华玄论卷第四·吉藏 卷之三·佚名 四辈品第六·佚名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九卷·慧远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