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铭(附)
塔铭(附)
礼科给事中荆溪周正儒撰
义兴代挺高僧,其间有生于吾里、著名他邦,有生于他邦、住锡吾里,历考薪传,指不胜屈。近如幻有和尚,自北地而至吾邑,得吾邑密云、天隐及径山雪峤三高座,大畅临济宗风,而密云、天隐支派颇盛吴越间,开堂说法,所在多有,即吾宜且不下数十处,如龙池祖庭有万,如媲美于前芙蓉古刹,有自闲复兴于后,皆天童之法裔,表表在人耳目。迩来主持济派而道风尤着,则莫盛于屺山之保安焉。其寺创于萧梁,盛于赵宋,简惠公碑址圪。然沿至顺治之初,颓废已尽。余先,荆吴孺人,素奉竺干,倾赀建茸,殿宇僧寮,焕然改观。是岁己亥,师以礼幻祖,适至吾宜同人,闻其道行卓迈,渊源有自,属余敦请,遂常住于斯,唱提宗旨。一时邑城内外,僧俗等众,四至云集,塞满山谷,法席之盛,人争快睹。越乙巳,和尚寿届六旬,偶示微疾。余觐和尚于榻前,问:“何恙?”师云:“痰火。”余云:“大和尚病从何来?”师云:“生在五行之中,未免被他迁幻。”越明日,对众云:“老僧去矣!”时门人超象问:“和尚何处去?”师云:“向卧佛寺去。”象云:“和尚即今便是卧佛,向那里去?”师微笑,援笔书偈,端然而逝。乃六月廿八日午时也。门人象以师塔铭属余,因节略而为之序曰:师西蜀古渝昌州人也,俗姓金,童时见僧甚喜,若相习者。忽一日,投本里文笔峰卧佛寺,祝发为僧,久之,以请藏至金陵,因参东塔破山,和尚示以偈,遂决意深究禅宗。再参磬山天隐,又参径山雪峤,最后上天童参密云悟老和尚,常参不去。一夕坐至中夜,忽闻钟声豁然,有省。他日,悟上堂,师出问:“尽大地是沙门一只眼,且道和尚向甚么处点?”悟蓦拈拄杖作打势,师礼拜云:“恁么则光照大千去也。”如是机缘偈颂,载行实中。师辞悟,上天台莲华峰住静六年,而悟和尚圆寂于通玄,林野奇和尚继席,以偈招师,师至通玄,为书记。结制上堂,师出问云:“今日严寒,滴水滴冻,还许他融化也无?”奇曰:“炉烟结篆。”师云:“恁么则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奇便打,曰:“你向甚么处去?”师云:“且喜和尚证盟。”奇又打。甲申冬,奇将衣拂上堂,对众付师法语,偈在通玄录中。乙酉,师赴台州黄崖法轮寺,请掩关三载。丁亥,归省通玄。戊子,赴剡溪,护法王存拙等请住法祥寺。庚寅,赴嘉禾,护法钱相国等请住栖真寺。辛卯,复赴剡溪,护法徐一鸣请住大明寺。癸巳,赴云间,护法曹峨雪请住船子法忍寺。丙申,复受嘉禾护法谭扫庵请,住三塔龙渊寺。比己亥冬,余等延住保安寺。师僧腊三十二,掩关者一,开堂者六,嗣其法者二十余人。有语录十卷,寄续楞严。其余杂着三十二卷,在保安焉。师随所到处,标指直切,见者、闻者生大欢喜,夫而后知天童金粟名闻天下者,所谓生在吾邑而著名他邦者也若?师舍峨嵋而寻器画,从此阐扬上乘,克振徽猷,使保安之道风,光显于天童金粟,岂非生在他邦而著名吾邑者哉?因从其请而为之铭,铭曰:
生长巴川, 证果鹅碃。 畅厥宗风,
所在夺席。 近祖义兴, 屺阳卓锡。 腊届六旬,
干兹示寂。 惟彼卧佛, 是同是别? 法振千秋,
履藏一只。
猜你喜欢 卷第二十七·呆翁行悦 天宫事经·佚名 大乘宝要义论 第七卷·佚名 净慈要语卷之上·永觉元贤 电劝甘地进食·太虚 卷第十(随机现身上菩萨部第三)·宝唱 弘一大师行谊大事年表·李叔同 注维摩诘经卷第二·僧肇 京都南禅寺祭一山国师文·太虚 不可约教而遗机·印光 净土往生传卷中·戒珠 卷第十二·佚名 卷五百四十五·佚名 第十 夜叉相应·佚名 佛说师子月佛本生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