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塔铭(附)

塔铭(附)

礼科给事中荆溪周正儒撰

义兴代挺高僧,其间有生于吾里、著名他邦,有生于他邦、住锡吾里,历考薪传,指不胜屈。近如幻有和尚,自北地而至吾邑,得吾邑密云、天隐及径山雪峤三高座,大畅临济宗风,而密云、天隐支派颇盛吴越间,开堂说法,所在多有,即吾宜且不下数十处,如龙池祖庭有万,如媲美于前芙蓉古刹,有自闲复兴于后,皆天童之法裔,表表在人耳目。迩来主持济派而道风尤着,则莫盛于屺山之保安焉。其寺创于萧梁,盛于赵宋,简惠公碑址圪。然沿至顺治之初,颓废已尽。余先,荆吴孺人,素奉竺干,倾赀建茸,殿宇僧寮,焕然改观。是岁己亥,师以礼幻祖,适至吾宜同人,闻其道行卓迈,渊源有自,属余敦请,遂常住于斯,唱提宗旨。一时邑城内外,僧俗等众,四至云集,塞满山谷,法席之盛,人争快睹。越乙巳,和尚寿届六旬,偶示微疾。余觐和尚于榻前,问:“何恙?”师云:“痰火。”余云:“大和尚病从何来?”师云:“生在五行之中,未免被他迁幻。”越明日,对众云:“老僧去矣!”时门人超象问:“和尚何处去?”师云:“向卧佛寺去。”象云:“和尚即今便是卧佛,向那里去?”师微笑,援笔书偈,端然而逝。乃六月廿八日午时也。门人象以师塔铭属余,因节略而为之序曰:师西蜀古渝昌州人也,俗姓金,童时见僧甚喜,若相习者。忽一日,投本里文笔峰卧佛寺,祝发为僧,久之,以请藏至金陵,因参东塔破山,和尚示以偈,遂决意深究禅宗。再参磬山天隐,又参径山雪峤,最后上天童参密云悟老和尚,常参不去。一夕坐至中夜,忽闻钟声豁然,有省。他日,悟上堂,师出问:“尽大地是沙门一只眼,且道和尚向甚么处点?”悟蓦拈拄杖作打势,师礼拜云:“恁么则光照大千去也。”如是机缘偈颂,载行实中。师辞悟,上天台莲华峰住静六年,而悟和尚圆寂于通玄,林野奇和尚继席,以偈招师,师至通玄,为书记。结制上堂,师出问云:“今日严寒,滴水滴冻,还许他融化也无?”奇曰:“炉烟结篆。”师云:“恁么则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奇便打,曰:“你向甚么处去?”师云:“且喜和尚证盟。”奇又打。甲申冬,奇将衣拂上堂,对众付师法语,偈在通玄录中。乙酉,师赴台州黄崖法轮寺,请掩关三载。丁亥,归省通玄。戊子,赴剡溪,护法王存拙等请住法祥寺。庚寅,赴嘉禾,护法钱相国等请住栖真寺。辛卯,复赴剡溪,护法徐一鸣请住大明寺。癸巳,赴云间,护法曹峨雪请住船子法忍寺。丙申,复受嘉禾护法谭扫庵请,住三塔龙渊寺。比己亥冬,余等延住保安寺。师僧腊三十二,掩关者一,开堂者六,嗣其法者二十余人。有语录十卷,寄续楞严。其余杂着三十二卷,在保安焉。师随所到处,标指直切,见者、闻者生大欢喜,夫而后知天童金粟名闻天下者,所谓生在吾邑而著名他邦者也若?师舍峨嵋而寻器画,从此阐扬上乘,克振徽猷,使保安之道风,光显于天童金粟,岂非生在他邦而著名吾邑者哉?因从其请而为之铭,铭曰:

 生长巴川,  证果鹅碃。  畅厥宗风,

 所在夺席。  近祖义兴,  屺阳卓锡。  腊届六旬,

 干兹示寂。  惟彼卧佛,  是同是别?  法振千秋,

 履藏一只。

猜你喜欢
  卷第二十七·呆翁行悦
  天宫事经·佚名
  大乘宝要义论 第七卷·佚名
  净慈要语卷之上·永觉元贤
  电劝甘地进食·太虚
  卷第十(随机现身上菩萨部第三)·宝唱
  弘一大师行谊大事年表·李叔同
  注维摩诘经卷第二·僧肇
  京都南禅寺祭一山国师文·太虚
  不可约教而遗机·印光
  净土往生传卷中·戒珠
  卷第十二·佚名
  卷五百四十五·佚名
  第十 夜叉相应·佚名
  佛说师子月佛本生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孙仁孺

    第二十一齣 徧国中【出队子】〔田大夫僕从上〕春秋合涣。春秋合涣。日月双轮疾似丸。素冠聊拟棘人栾。萧索西风墓木盘。慢荐蒸尝。凄凄夜漫。下官田戴。今日乃淸秋节届。陨霜杀草。爲子孙者有先祖之思。先茔却在东郭

  • 窦氏联珠集巻二·褚藏言

    故国子司业赠给事中扶风窦府君诗府君讳牟字贻周家世所传载于首序府君贞元二年举进士与从父弟故相赠司徒易直故相赠少师李公夷简故兵部侍郎张公贾故工部侍郎张公正甫同年上第府君初授秘挍东都留守从事厯河阳三城从事累

  • 君臣鉴戒第六·吴兢

    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古来所重。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如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 卷第二百一十五·胡三省

    唐纪三十一〔起玄黓敦牂(壬午),尽强圉大渊献(丁亥)十一月,凡五年有奇。〕《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中之下》天宝元年〔(壬午、七四二)〕1春,正月,丁未朔,上御勤政楼〔帝于兴庆宫西南隅建二楼:花萼相辉楼在西临街,以燕兄弟;勤政务本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三十四·佚名

    嘉靖三十五年四月己丑朔时享太庙遣成国公朱希忠代○改南京吏部尚书郑晓为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协理戎政礼部尚书王用宾为南京吏部尚书礼部左侍郎吴山为吏部左侍郎各兼官如故起服阕吏部左侍郎孙升为礼部左侍郎升

  • 卷之七百六十二·佚名

    乾隆三十一年丙戌六月己亥朔调正黄旗护军统领傅玉为右翼前锋统领正白旗汉军副都统索诺木策凌为镶红旗满洲副都统  ○庚子。谕据舒赫德奏玉门县刁民纠众塞署一案该县知县张绳武。畏葸不敢出署都司韩云并不擒拏。转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二十七·阿桂

    四月戊子上谕军机大臣曰顷令丰升额往阿桂处恊同攻伊系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尚书奏事列名应在阿桂前但阿桂歴练军务丰升额甫经学习行走仍着阿桂列名在前丰升额列名在后丰升额不可稍存意见致有掣肘阿桂亦不得推诿务须

  • 一一 灶头·周作人

    园门里的一间是庆叔的工作场,东边一间是他睡觉的地方,隔着一个狭长的天井,前面便是灶头了。灶头间是统间,可是有三间的大,东头一座三眼灶,西头照样也有,但是现在只有基地,不曾造灶,因为那里本来是兴立两房公用,立房出了《白光》

  • 一三八、接子考·钱穆

    《庄子?则阳篇》:“季真之莫为,接子之或使,二家之议孰正于其情,孰偏于其理?”成玄英《疏》:“季真、接子,齐贤人,俱游稷下。”今按季真事迹多在梁,其一时交游亦以梁为盛。(参读《考辨》第七九。)成氏谓之齐

  • 钦定南巡盛典巻八十一·高晋

    名胜【臣】等谨案方域之内山为积徳川为积形而扶舆清淑磅礴之气又必独钟灵秀以表异于山水之间颂为奥区目为福地圗绘景物美诸形容此亦岳贡川珍之一验也禹贡冀兖徐扬之域都防星罗于山见泰岱之髙于水见黄河之深带以长江清

  • 卷五百·佚名

    △第三分天帝品第四之三尔时天帝释及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四大王众天。乃至色究竟天咸作是念。尊者善现承佛神力为诸菩萨摩诃萨众雨大法雨。我等今者为供养故。各宜化作天诸妙花。奉散如来应正等觉及诸菩萨摩诃萨众并刍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四·念常

      唐。  ⊙(庚辰) 懿宗漼(宣宗长子。好声乐游宴。委政群僚。复迎佛骨而曰。生见之死无恨。年三十六崩。葬简陵。在位十四年)改咸通。  ⊙(壬午) 杭州大慈山寰中禅师。蒲阪人也。姓卢氏。顶骨圆耸其声如钟。出

  • 论 严 译·太虚

    ──四年在普陀作──严几道君、为中国传译西学者之圭臬,其译著风行已久,此当为全国学者所共知矣。吾所治者佛学耳,佛学之外,实无心得。然以严译诸书,名理玄微,往往附谈佛学,吾故乐而读之。抑严氏之附谈佛学,亦未始非全国学者

  • 螽斯秘诀·胡文焕

    明胡文焕撰,古代性典房术书籍。

  • 渔洋诗话·王士祯

    诗话。清王士祯(1634—1711)撰。三卷。士祯有《王氏渔洋诗抄》已著录。此编成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总二百八十二条。士禛号渔洋山人,故名。三卷。论诗遵司空图《诗品》和严羽《沧浪诗话》理论,创“神韵说”,极力推崇

  • 春秋大事表·佚名

    清顾栋高列表考证春秋史事的著作。五十卷,又《舆图》一卷,《附录》一卷。是书将春秋时代的天文历法、世系官制、疆域地理、列国史事等,分类列表说明,包括《时令》、《朔闰》、《长历拾遗》、《疆域》、《爵姓存灭》、《列

  • 出曜经·佚名

    亦称《出曜论》。佛教经典。后秦竺佛念译。三十卷(或二十卷)。“出曜”,梵文Udana的音译,意译“法句”、“偈颂”。本经共三十四品,由阐述佛教教理的偈颂与譬喻故事两部分组成。这些偈颂相传为古印度法救所撰,譬喻部

  • 八佛名号经·佚名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因舍利弗问,为说东方八佛名号,闻者得不退菩提善说称功德如来。因陀罗相幢星王如来。普光明功德庄严如来。善斗战难降伏超越如来。普功德明庄严如来。无碍药树功德称如来。步宝莲华如来。宝华善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