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百四十四

 

  卷744_1 【僻居谢何明府见访】伍乔

  公退琴堂动逸怀,闲披烟霭访微才。马嘶穷巷蛙声息,

  辙到衡门草色开。风引柳花当坐起,日将林影入庭来。

  满斋尘土一床藓,多谢从容水饭回。

  卷744_2 【冬日道中(一作冬日送人)】伍乔

  去去天涯无定期,瘦童羸马共依依。暮烟江口客来绝,

  寒叶岭头人住稀。带雪野风吹旅思,入云山火照行衣。

  钓台吟阁沧洲在,应为初心未得归。

  卷744_3 【僻居酬友人】伍乔

  僻居虽爱近林泉,幽径闲居碧藓连。向竹掩扉随鹤息,

  就溪安石学僧禅。古琴带月音声亮,山果经霜气味全,

  多谢故交怜朴野,隔云时复寄佳篇。

  卷744_4 【游西山龙泉禅寺】伍乔

  叠巘层峰坐可观,枕门流水更潺湲。晓钟声彻洞溪远,

  夏木影笼轩槛寒。幽径乍寻衣屦润,古堂频宿梦魂安。

  因嗟城郭营营事,不得长游空鬓残。

  卷744_5 【宿灊山】伍乔

  一入仙山万虑宽,夜深宁厌倚虚栏。鹤和云影宿高木,

  人带月光登古坛。芝朮露浓溪坞白,薜萝风起殿廊寒。

  更陪羽客论真理,不觉初钟叩晓残。

  卷744_6 【游西禅】伍乔

  远岫当轩列翠光,高僧一衲万缘忘。碧松影里地长润,

  白藕花中水亦香。云自雨前生净石,鹤于钟后宿长廊。

  游人恋此吟终日,盛暑楼台早有凉。

  卷744_7 【寄史处士】伍乔

  长羡闲居一水湄,吟情高古有谁知。石楼待月横琴久,

  渔浦经风下钓迟。僻坞落花多掩径,旧山残烧几侵篱。

  松门别后无消息,早晚重应蹑屐随。

  卷744_8 【僻居秋思寄友人】伍乔

  门巷秋归更寂寥,雨馀闲砌委兰苗。梦回月夜虫吟壁,

  病起茅斋药满瓢。泽国旧游关远思,竹林前会负佳招。

  身名未立犹辛苦,何许流年晚鬓凋。

  卷744_9 【寄落星史虚白处士】伍乔

  白云峰下古溪头,曾与提壶烂熳游。登阁共看彭蠡水,

  围炉相忆杜陵秋。棋玄不厌通高品,句妙多容隔岁酬。

  别后相思时一望,暮山空碧水空流。

  卷744_10 【九江旅夜寄山中故人】伍乔

  弱柳风高远漏沈,坐来难便息愁吟。江城雪尽寒犹在,

  客舍灯孤夜正深。尘土积年粘旅服,关山无处寄归心。

  此时遥羡闲眠侣,静掩云扉卧一林。

  卷744_11 【闻杜牧赴阙】伍乔

  旧隐匡庐一草堂,今闻携策谒吾皇。峡云难卷从龙势,

  古剑终腾出土光。开翅定期归碧落,濯缨宁肯问沧浪。

  他时得意交知仰,莫忘裁诗寄钓乡。

  卷744_12 【题西林寺水阁】伍乔

  竹翠苔花绕槛浓,此亭幽致讵曾逢。水分林下清泠派,

  山峙云间峭峻峰。怪石夜光寒射烛,老杉秋韵冷和钟。

  不知来往留题客,谁约重寻莲社踪。

  卷744_13 【林居喜崔三博远至】伍乔

  几日区区在远程,晚烟林径喜相迎。姿容虽有尘中色,

  巾屦犹多岳上清。野石静排为坐榻,溪茶深煮当飞觥。

  留连话与方经宿,又欲携书别我行。

  卷744_14 【观华夷图】伍乔

  别手应难及此精,须知攒簇自心灵。始于毫末分诸国,

  渐见图中列四溟。关路欲伸通楚势,蜀山俄耸入秦青。

  笔端尽现寰区事,堪把长悬在户庭。

  卷744_15 【庐山书堂送祝秀才还乡】伍乔

  束书辞我下重巅,相送同临楚岸边。归思几随千里水,

  离情空寄一枝蝉。园林到日酒初熟,庭户开时月正圆。

  莫使蹉跎恋疏野,男儿酬志在当年。

  卷744_16 【暮冬送何秀才毗陵】伍乔

  匹马嘶风去思长,素琴孤剑称戎装。路涂多是过残岁,

  杯酒无辞到醉乡。云傍水村凝冷片,雪连山驿积寒光。

  毗陵城下饶嘉景,回日新诗应满堂。

  卷744_17 【龙潭张道者】伍乔

  碧洞幽岩独息心,时人何路得相寻。养生不说凭诸药,

  适意惟闻在一琴。石径扫稀山藓合,竹轩开晚野云深。

  他年功就期飞去,应笑吾徒多苦吟。

  卷744_18 【晚秋同何秀才溪上】伍乔

  闲步秋光思杳然,荷藜因共过林烟。期收野药寻幽路,

  欲采溪菱上小船。云吐晚阴藏霁岫,柳含馀霭咽残蝉。

  倒尊尽日忘归处,山磬数声敲暝天。

  卷744_19 【送江少府授延陵后寄】伍乔

  五老云中勤学者,遇时能不困风尘。束书西上谒明主,

  捧檄南归慰老亲。别馆友朋留醉久,去程烟月入吟新。

  莫因官小慵之任,自古鸾栖有异人。

  卷744_20 【观山水障子】伍乔

  功绩精妍世少伦,图时应倍用心神。不知草木承何异,

  但见江山长带春。云势似离岩底石,浪花如动岸边蘋。

  更疑独泛渔舟者,便是其中旧隐人。

  卷744_21 【寄张学士洎】伍乔

  不知何处好消忧,公退携壶即上楼。职事久参侯伯幕,

  梦魂长绕帝王州。黄山向晚盈轩翠,黟水含春绕槛流。

  遥想玉堂多暇日,花时谁伴出城游。

  卷744_22 【句】伍乔

  积霭沈诸壑,微阳在半峰。(《省试霁后望钟山》)

  

猜你喜欢
  卷四百五十三·彭定求
  龚端·唐圭璋
  陈亚·唐圭璋
  卷八·唐圭璋
  卷第三·黄彻
  寻路的人·周作人
  瓜庐集序·薛师石
  卷八·丁复
  外集卷十七·陈元龙
  卷三百六十七·陈廷敬
  卷五百二十七·佚名
  御选明诗卷七十一·康熙
  御选元诗卷五十·康熙
  燕台花史(清)蜃桥逸客、兜率宫侍者、寄斋寄生 着·张次溪
  秦妇吟译文及注释·韦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王实甫

    (夫人、长老上,云)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旦、末、红同上)(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正宫】

  • 卷一百二十一·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二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晩唐拾遗八 朱画 赋得花藤药盒寄颍隂故人 藤生南海滨引蔓青且长剪削爲花枝何人无文章有才亦有心割骨闻余芳繁叶落何处孤贞在中央愿盛黄金膏寄与青眼郎路远莫

  • 卷一百十九·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一百十九目録杂题类燕尔馆破屏风所画至精人多叹赏题之【唐刘禹锡】杨子华画【唐元稹三首】资圣寺诸画傚柏梁体【唐段成式张希复郑符】病起见图画【唐僧齐已】题童氏画【唐阙名】观何君

  • 列传第五十七 玄宗诸子·刘昫

    ○靖德太子琮 庶人瑛 棣王琰 庶人瑶 靖恭太子琬 庶 人琚夏悼王一仪王璲 颍王璬 怀哀王敏 永王璘 寿 王瑁延王玢 盛王琦 济王环信王瑝 义王玭 陈王珪 丰王珙 恆王瑱 凉王璿 汴哀王璥 玄宗三十子:元

  • 列传第一百一十五 三刘成杜钟张王·欧阳修

    刘建锋,字锐端,蔡州朗山人。为忠武军部将,与孙儒、马殷同事秦宗权。儒之败,建锋、殷收散卒,转寇江西,有众七千,推建锋为主,殷为前锋,张佶为谋主,略洪、虔数州,众遂十余万。乾宁元年,取潭州,杀武安节度使邓处讷,自称节度留后,奉表京师

  • 卷二十二·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二十二 【起乙酉晋孝武帝大元十年尽戊戌晋安帝隆安二年】凡十四年 【乙酉】十年【秦王苻丕大安元燕二後秦白雀二年○西燕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三·佚名

    隆庆元年正月辛未免百官上元节晏○敕谕礼部曰朕闻天地合而后万物兴君之有后固以法天地而育万物也朕兹光抚洪图方期位奠于两仪和宣于二气教行于国家泽溥于生成非先正中宫之位名曷克收内治之绩效妃陈氏昔荷 皇考选配朕

  • 重光·周绍良

    №重光001【盖】无。【志文】砖。朱书蓝地。重光元年庚辰岁二月甲午朔廿二日乙卯,故交河郡田曹司马敦煌张氏武嵩之墓表。(新疆博物馆藏志,录自侯灿《解放後新出土吐鲁番墓志录》)№重光002【盖】无。【志文】砖

  •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司马迁

    徐世英 译注【说明】这是一篇关于张良的传记。文中围绕张良一生的经历,描述了他在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尖锐的军事斗争中的超群才干,以及他在功成名就之后不争权求利的出世思想和行为,生动地刻画了张良的为

  • 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司马迁

    纪淑敏译注【说明】本传是韩王韩信(不是淮陰侯韩信)、卢绾、陈豨三个人的合传。这三个人原来都是刘邦的亲信部下,和刘邦的关系都非常好,卢绾更是和刘邦世代友好,而且能“出入卧内”,“虽萧曹等,特以事见礼,至其亲幸,莫及卢绾”

  • 后晋纪三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中天福四年(己亥、939)·司马光

    后晋纪三后晋高祖天福四年(己亥,公元939年) [1]春,正月,辛亥,以澶州防御使太原张从恩为枢密副使。 [1]春季,正月,辛亥(初九),后晋高祖任用澶州防御使太原人张从恩为枢密副使。 [2]朔方节度使张希崇卒,羌胡寇钞,无复畏惮。甲寅,以义

  • 卷十九·鄂尔泰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国朝宫史钦定四库全书国朝宫史卷十九经费三恩赐皇后千秋恩赐金九十两银九百两上用縀纱等四十五疋【内】蟒缎九疋縀九疋宁绸九疋宫绸九疋纱九疋春绸九疋绫九疋皇贵妃千秋恩赐上用縀六疋官用縀六

  • 卷一百一十一 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司马迁

    大将军卫青者,平阳人也。【正义】:汉书云“其父郑季,河东平阳人,以县吏给事平阳侯之家”也。其父郑季,为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侯妾卫媪通,索隐卫,姓也。媪,妇人老少通称。汉书曰与主家僮卫媪通。案:既云家僮,故非老。或者媪是老称,

  • 卷四十二·沈廷芳

    <经部,五经总义类,十三经注疏正字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四十二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仪礼特牲馈食礼第十五○谓诸侯之士祭祖弥【案释文及考注作诸侯之士祭其祖祢之礼○祢释文作庙】而于五礼属吉礼【案考注无

  • 宫之奇谏假道(僖公二年、五年)·佚名

    ——唇亡齿寒的历史教训 【原文】 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1)。公曰(2):“是吾宝也。”对曰:“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公曰:“宫之奇存焉(3)。”对曰:“宫之奇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且少长于君,君昵之。虽谏,

  • 梅花易数·邵雍

    古代占卜法之一。其方法为任取一字,画数以八减之,余数得卦。再取一字,以六减之,余数得爻,依易理占断吉凶,相传为宋邵雍所作。是一部以易学中的数学为基础,结合易学中的“象学”进行占卜的书,相传邵雍运用时每卦必中,屡试

  • 一个情妇的日记·庐隐

    茅盾曾说,读庐隐的作品,“就仿佛再呼吸着五四时期的空气。”悲哀是庐隐一些重要作品的主旋律,它在庐隐小说中的位置,恰如母爱在冰心作品中的位置一样。庐隐小说里的女人,仿佛正是我们今生的前世。庐隐在《一个情妇的日记》

  • 佛说戒消灾经·佚名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持归戒人,鬼神畏避。二人受五戒,同四百九十八人见佛,皆得证果。说受三归戒之人鬼神畏避及五戒之功德。小乘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