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赵孟頫

赵孟頫(一二五四——一三二二),字子昂,晚号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为宋太祖子春王德芳之后。四世祖赐第湖州(今浙江吴兴县),孟頫遂为湖州人。十四岁时孟頫以父荫补官,曾任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后家居,致力于学。元世祖搜罗江南遗逸时,被程钜夫推荐入朝,因才气英迈,神采焕发,受到世祖的赞赏。入朝第二年, 授兵部郎中。至元二十七年(一二九○)迁集贤直学士。二十九年,怕受人忌,力请补外,出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后还京修《世祖实录》,出仕江浙等处儒学提举。延祐三年(一三一六)拜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由于出仕元朝,孟頫深受宋朝遗民的轻视,其侄也断绝往来;而元王朝的贵族中又不断有人反对他,所以心中苦闷矛盾,常思辞官归隐,后得请南归。卒追封为魏国公,谥文敏。孟頫幼年聪慧过人,读书过目辄成诵,为文操笔立成。其诗文清邃奇逸,读后常使人有飘飘出尘之感。

他不仅长于诗文,也工于散曲,但不多见,以戏赠其妻管夫人的“我为学士..”一阙最为流传。晚年对仕元有所悔恨,其《自警》诗说:齿豁头童六十三,一生事事总堪惭。”对宋亡常怀黍离之悲。孟頫又好书画,书法各体兼工,行楷尤其清扬、葱秀、遒润,世称赵体,以此称雄一代。《元史》本传记载:“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天竺有僧,数万里来求其书归,国中宝之。其画山水、木石、花竹、人马,尤精致。前史官杨载称孟頫之才颇为书画所掩,知其书画者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者,不知其经济之学。人以为知言。”著有《松雪斋文集》。

小令

【黄钟】人月圆

一枝仙桂香生玉,消得唤卿卿。缓歌金缕,轻敲象板,倾国倾城。几时不见,红裙翠袖,多少闲情。想应如旧,春山澹澹,秋水盈盈。

【仙吕】后庭花

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乱云愁,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

猜你喜欢
  ◆陈□□雷·顾嗣立
  第二十出 赘苹·陆采
  遭盆吊没兴小孙屠·佚名
  第四折·佚名
  第一折·关汉卿
  人变兽(战歌之二)·徐志摩
  卷十五·徐世昌
  二集卷二十六·乾隆
  卷一百·朱彝尊
  卷八十九·陈元龙
  卷八百九十一·佚名
  卷三百五十二·佚名
  御选明诗卷六十七·康熙
  御选宋诗卷一·康熙
  ●序·沈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八·王十朋

    钦定四库全书 东坡诗集注卷二十八 宋 王十朋 撰 题咏 中隐堂诗 岐山宰王君绅其祖故蜀人也避乱来长安而遂家焉其居第园圃有名长安城中号中隐堂者是也予之长安王君以书戒其子弟邀予游且乞诗甚勤因为作此五篇【商老前

  • 卷七十一·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七十一元好问九杨秘监马图大青小青天马姿杨侯房星非画师忽见奚官记前事东华驰道晚凉时竹溪梦游图意外荒寒下笔亲经营惨淡似诗人何时万顷风烟里白发刁骚一幅巾乐正卿饷酒宿酲未解渴

  • 卷七十五 前凉録六·崔鸿

    张肃 张肃寔之叔父也为建威将军西海太守刘曜逼长安肃闻京师危迫请为先锋入援寔以肃年老弗许肃曰狐死首丘心不忘本锺仪在晋楚弁南音肃受晋宠剖符列位羯逆滔天朝廷倾覆肃晏安方裔难至不奋何以为

  • 别集下卷一·宋名臣言行录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下卷一 宋 李幼武 纂集 李纲 忠定公 字伯纪邵武军人政和二年登进士乙科相州教易鎭江四年召除国正除尚书考功员外郎九月除监察御史兼权侍御十

  • 叙·马光

    叙一天之生才,何代无有!在士大夫之生逢其时,有幸有不幸耳。不幸而当国家蒙难、夫马多艰、危急存亡之际,内沮宵人、外绝同气,职非心膂、位拥虚名,虽武侯之志匡汉鼎、王导之功扶晋祚,岳岳棱棱,赤心劲骨,将焉用之;徒使壮士寒心、英

  • 卷四十五典礼二·冯煦

    耕籍凡省会暨道府州县耕籍之礼均遵定制举行。定制:直省府州县各于东郊先农坛侧择沃壤为籍田,岁仲春吉亥,或用季春有事先农之日,省会总督若巡抚率在城文武耕籍。是日,首县知县视土宜,备谷种、青箱、朱鞭、耒耜、黝牛,及他农器

  • 王制篇第九·荀况

    请问为政?曰: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不待政而化。分未定也,则有昭缪。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故奸言,奸说,奸事

  • 卷之四·子华子

    子华子卷之四晋人程本着虎会问虎会以其私问於程子曰:主君何如主也?程子曰:昔尧、舜在上,涂说而巷议所不废也。是是非非之谓士,试为吾子搉言之,本也不敢以古事为考。先大夫文子之志也,好学而能受规谏,立若不胜衣,言若不出口,身举

  • 卷一百八十八·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八十八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六十一观象授时孟子天之高也星辰之逺也茍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注天虽高星辰虽逺诚能推求其故常千岁日至之日可坐而致也星

  • 训俭示康注释·司马光

    【注释】(1)寒家:清寒、清贫的家庭。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曾任州县官和 天章阁待制,为人廉洁,家无余财。(2)承:继承。(3)性:生性,秉性。(4)华靡:豪华奢侈。(5)乳儿:吃奶的婴儿。(6)金银:指金银饰品。(7)辄(zh&eacute;):副词,总是,往

  • 佛说普门品经·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佛游王舍城灵鹫山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八百,菩萨四万二千&mdash;&mdash;得诸总持,神通已达,圣智弘畅,辩才无碍,三昧已定,无所不博。  时有菩萨名离垢藏,与九万二千菩萨,从普

  • 卷第二十八·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二十八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净土立教志第十二之三往生高尼传法盛。居金陵道场寺习十六观想。一夕礼像。遇病假寐。见大士乘杂华云出宝色光前来相迎。时诸尼款门问疾。咸见光明迸溢。盛曰。佛及菩萨放

  • 宗门玄鉴图·佚名

    夫信迹者。先圣之蘧庐。后人之龟镜也。苟昧其源。焉能发明於大事哉。恐后学之流以金沙混用玉石同观。既迷宾主之谈。莫究尊卑之理。由是采古圣机玄之妙。总其纲要作十二门。从流列派各有所归。自浅及深俱无异趣。名曰

  • 卷第五·佚名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五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沙门法应 集元绍兴天衣万寿禅寺沙门普会续集 大乘经偈之余 【增收】圆觉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

  • 目录·佚名

    嘉兴大藏经 自闲觉禅师语录自闲觉禅师语录 目录序文卷之一住苏州黄溪罗汉禅寺语录住苏州崇川慈济禅寺语录住明州奉川法海禅寺语录卷之二住明州奉川岳林禅寺语录住嘉兴龙渊景德禅寺语录卷之三住常州荆溪芙蓉禅寺语

  • 汉宫二十八朝演义·徐哲身

    长篇小说。徐哲身著。1928年2月上海五权书社初版。《汉代宫廷艳史》即《汉宫二十八朝演义》,它以宫廷为中心,以帝王后妃之间的爱恨情仇、朝臣阉竖之间的纠葛争斗为主线,旁涉广取,把当朝重要史事都引入其中。它细节描摹方

  • 玉笥集·邓雅

    元诗别集。9卷。邓雅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汪启淑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有明洪武八年(1375)何淑序,洪武九年丁节序,洪武十八年梁寅序,洪武 二十二年戴正心序,还收有梁寅致邓雅书,谢观题诗。据戴正心序,邓雅曾“舍

  • 我的人生哲学·梁漱溟

    《我的人生哲学》作者梁漱溟是现代中国著名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坚持独立思考,特立独行,表里如一。人们在服膺他的思想的同时,尤为钦佩他的人格。梁先生一生发表了大量有影响的著作,其中多关涉人生和社会问题,一般大众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