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十

 

  卷80_1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武三思

  此地岩壑数千重,吾君驾鹤□乘龙。掩映叶光含翡翠,

  参差石影带芙蓉。白日将移冲叠巘,玄云欲度碍高峰。

  对酒鸣琴追野趣,时闻清吹入长松。

  卷80_2 【仙鹤篇】武三思

  白鹤乘空何处飞,青田紫盖本相依。缑山七月虽长去,

  辽水千年会忆归。缑山杳杳翔寥廓,辽水累累叹城郭。

  经随羽客步丹丘,曾逐仙人游碧落。迢迢碧落断氛埃,

  霞堂云阁几重开。欲寻东海黄金灶,仍向西山白玉台。

  九皋独唳方清切,五里惊群俄断绝。月下分行似度云,

  风前飏影疑回雪。风前月下路漫漫,水宿云翔去几般。

  宛转能倾吴国市,裴回巧拂汉皇坛。琴中作曲从来易,

  鼓里传声有甚难。夜夜恒飞银汉曲,朝朝常饮玉池澜。

  别有闻箫出紫烟,还如化履上青天。霜毛忽控三神下,

  玉羽俄看二客旋。燕雀终迷横海志,蜉蝣岂识在阴年。

  莫言一举轻千里,为与三山送九仙。

  卷80_3 【宴龙泓】武三思

  登临开胜托,眺瞩尽良游。岩崿萦纡上,澄潭屈曲流。

  泛兰清兴洽,折桂野文遒。别后相思处,崎岖碧涧幽。

  卷80_4 【凝碧池侍宴应制得出水槎】武三思

  彼木生何代,为槎复几年。欲乘银汉曲,先泛玉池边。

  拥溜根横岸,沉波影倒悬。无劳问蜀客,此处即高天。

  卷80_5 【奉和宴小山池赋得溪字应制】武三思

  年光开碧沼,云色敛青溪。冻解鱼方戏,风暄鸟欲啼。

  岩泉飞野鹤,石镜舞山鸡。柳发龙鳞出,松新麈尾齐。

  九韶从此验,三月定应迷。

  卷80_6 【奉和过梁王宅即目应制】武三思

  岩居多水石,野宅满风烟。本谓开三径,俄欣降九天。

  穿林移步辇,拂岸转行旃。凤竹初垂箨,龟河未吐莲。

  愿持山作寿,恒用劫为年。

  卷80_7 【奉和春日游龙门应制】武三思

  凤驾临香地,龙舆上翠微。星宫含雨气,月殿抱春辉。

  碧涧长虹下,雕梁早燕归。云疑浮宝盖,石似拂天衣。

  露草侵阶长,风花绕席飞。日斜宸赏洽,清吹入重闱。

  卷80_8 【秋日于天中寺寻复礼上人】武三思

  妙域三时殿,香岩七宝宫。金绳先界道,玉柄即谈空。

  喻筏知何极,传灯竟不穷。弥天高义远,初地胜因通。

  理诣归一处,心行不二中。有无双惑遣,真俗两缘同。

  摘叶疑焚翠,投花若散红。网珠遥映日,檐铎近吟风。

  定沼寒光素,禅枝暝色葱。愿随方便力,长冀释尘笼。

  卷80_9 【句】武三思

  云螭非易匹,月驷本难俦。(咏马,见《海录碎事》)

  卷80_10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张易之

  六龙骧首晓駸駸,七圣陪轩集颍阴。千丈松萝交翠幕,

  一丘山水当鸣琴。青鸟白云王母使,垂藤断葛野人心。

  山中日暮幽岩下,泠然香吹落花深。

  卷80_11 【侍从过公主南宅侍宴探得风字应制】张易之

  逐赏平阳第,鸣笳上苑东。鸟吟千户竹,蝶舞百花丛。

  时攀小山桂,共挹大王风。坐客无劳起,秦箫曲未终。

  卷80_12 【出塞】张易之

  侠客重恩光,骏马饰金装。瞥闻传羽檄,驰突救边荒。

  转战磨笄地,横行戴斗乡。将军占太白,小妇怨流黄。

  騕褭青丝骑,娉婷红粉妆。一春莺度曲,八月雁成行。

  谁堪坐秋思,罗袖拂空床。

  卷80_13 【泛舟侍宴应制】张易之

  平明出御沟,解缆坐回舟。绿水澄明月,红罗结绮楼。

  弦歌争浦入,冠盖逐川流。白鱼臣作伴,相对舞王舟。

  卷80_14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张昌宗

  云车遥裔三珠树,帐殿交阴八桂丛。涧险泉声疑度雨,

  川平桥势若晴虹。叔夜弹琴歌白雪,孙登长啸韵清风。

  即此陪欢游阆苑,无劳辛苦向崆峒。

  卷80_15 【少年行】张昌宗

  少年不识事,落魄游韩魏。珠轩流水车,玉勒浮云骑。

  纵横意不一,然诺心无二。白璧赠穰苴,黄金奉毛遂。

  妙舞飘龙管,清歌吟凤吹。三春小苑游,千日中山醉。

  直言身可沉,谁论名与利。依倚孟尝君,自知能市义。

  卷80_16 【太平公主山亭侍宴】张昌宗

  淮南有小山,嬴女隐其间。折桂芙蓉浦,吹箫明月湾。

  扇掩将雏曲,钗承堕马鬟。欢情本无限,莫掩洛城关。

  卷80_17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薛曜

  玉洞幽寻更是天,朱霞绿景镇韶年。飞花藉藉迷行路,

  啭鸟遥遥作管弦。雾隐长林成翠幄,风吹细雨即虹泉。

  此中碧酒恒参圣,浪道昆山别有仙。

  卷80_18 【子夜冬歌】薛曜

  朔风扣群木,严霜凋百草。借问月中人,安得长不老。

  卷80_19 【舞马篇】薛曜

  星精龙种竞腾骧,双眼黄金紫艳光。一朝逢遇升平代,

  伏皂衔图事帝王。我皇盛德苞六宇,俗泰时和虞石拊。

  昔闻九代有馀名,今日百兽先来舞。钩陈周卫俨旌旄,

  钟鎛陶匏声殷地。承云嘈囋骇日灵,调露铿鈜动天驷。

  奔尘飞箭若麟螭,蹑景追风忽见知。咀衔拉铁并权奇,

  被服雕章何陆离。紫玉鸣珂临宝镫,青丝彩络带金羁。

  随歌鼓而电惊,逐丸剑而飙驰。态聚ey还急,骄凝骤不移。

  光敌白日下,气拥绿烟垂。婉转盘跚殊未已,

  悬空步骤红尘起。惊凫翔鹭不堪俦,矫凤回鸾那足拟。

  蘅垂桂裛香氛氲,长鸣汗血尽浮云。不辞辛苦来东道,

  只为箫韶朝夕闻。阊阖间,玉台侧,承恩煦兮生光色。

  鸾锵锵,车翼翼,备国容兮为戎饰。充云翘兮天子庭,

  荷日用兮情无极。吉良乘兮一千岁,神是得兮天地期。

  大易占云南山寿,zazb共乐圣明时。

  卷80_17 【正夜侍宴应诏(《英华》作正月望夜上阳宫侍宴应制)】薛曜

  重关钟漏通,夕敞凤凰宫。双阙祥烟里,千门明月中。

  酒杯浮湛露,歌曲唱流风。侍臣咸醉止,恒惭恩遇崇。

  卷80_18 【送道士入天台】薛曜

  洛阳陌上多离别,蓬莱山下足波潮。

  碧海桑田何处在,笙歌一听一遥遥。

  卷80_19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杨敬述

  山中别有神仙地,屈曲幽深碧涧垂。岩前暂驻黄金辇,

  席上还飞白玉卮。远近风泉俱合杂,高低云石共参差。

  林壑偏能留睿赏,长天莫遽下丹曦。

  卷80_20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于季子

  九旗云布临嵩室,万骑星陈集颍川。瑞液含滋登禹膳,

  飞流荐响入虞弦。山扉野径朝花积,帐殿帷宫夏叶连。

  微臣献寿迎千寿,愿奉尧年倚万年。

  卷80_21 【咏云】于季子

  瑞云千里映,祥辉四望新。随风乱鸟翅,泛水结鱼鳞。

  布叶疑临夏,开花讵待春。愿得承嘉景,无令掩桂轮。

  卷80_22 【咏萤】于季子

  卉草诚幽贱,枯朽绝因依。忽逢借羽翼,不觉生光辉。

  直念恩华重,长嗟报效微。方思助日月,为许愿曾飞。

  卷80_23 【早春洛阳答杜审言】于季子

  梓泽年光往复来,杜霸游人去不回。若非载笔登麟阁,

  定是吹箫伴凤台。路傍桃李花犹嫩,波上芙蕖叶未开。

  分明寄语长安道,莫教留滞洛阳才。

  卷80_24 【咏项羽】于季子

  北伐虽全赵,东归不王秦。空歌拔山力,羞作渡江人。

  卷80_25 【咏汉高祖】于季子

  百战方夷项,三章且代秦。功归萧相国,气尽戚夫人。

  卷80_26 【南行别弟(一作杨师道诗,《英华》作韦承庆南中咏雁)】于季子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猜你喜欢
  臧鲁子·唐圭璋
  胡松年·唐圭璋
  卷上·王夫之
  渔洋诗话卷中·王士祯
  卷九·丁绍仪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谢谠
  第二折·佚名
  第三折·佚名
  楔子·武汉臣
  ●乙卯(咸丰五年)·林占梅
  小诗一首·徐志摩
  卷三百二·陈廷敬
  卷四百十四·佚名
  卷十五·许及之
  53.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施蜇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十七·彭定求

        卷47_1 【奉和圣制烛龙斋祭】张九龄   上帝临下,鉴亦有光。孰云阴骘,惟圣克彰。六月徂暑,   四郊愆阳。我后其勤,告于坛场。精意允溢,群灵鼓舞。   蔚兮朝云,沛然时雨。雨我原田,亦既有年。烛龙煌煌,   明宗

  • 嵗时杂咏巻二十九·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中秋中秋夜月【二首】杜 甫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逺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兎直欲数秋毫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 卷五百九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九十三曹邺东武吟心如山上虎身若仓中鼠惆怅倚市门无人与之语夜宴李将军欲望心相许何曾听我言贪谑邯郸女独上黄金台凄凉泪如雨蓟北门行【一本作出自蓟北门行】长河冻如石征人夜中戍但恐筋

  • 卷三十六·连横

    列传八邱逢甲列传吴、徐、姜、林列传吴彭年列传唐、刘列传邱逢甲列传邱逢甲,字仙根,又字仲阏,彰化翁仔社人,后隶台湾。社处大甲溪之旁,土番部落也,粤籍居之,故其俗尚武负气;而逢甲独勤苦读书,年十三入泮。时吴子光设教吕氏之筱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佚名

    万历十八年十二月己巳朔经略尚书郑雒言顷者狭西督臣缺以臣权理总督事务伏念狭西三边延袤万里素称重镇款虏以来上下因循边事大坏虏志日骄譬之颓坏之墙非一木可支臣欲往甘肃则洮河难顾欲驱流寇则套虏难防恐四夷闻之谓臣

  • 上清帝第一书·康有为

    光绪十四年十月奏为国势危蹙,祖陵奇变,请下诏罪己,及时图治,恭折仰祈圣鉴事。臣闻言事有越职之禁者,所以定名分也;辟门有传言之典者,所以采刍荛也。定分以靖臣下之心,采言以通天下之气。臣猥荷天慈,蒙被荫典,入监读书,虽复疏贱,

  • 卷一百六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六十四乐考【十】乐器四奚琴律吕正义後编曰奚琴刳木为体二弦以木杆系马尾轧之长二尺八寸八分龙头长五寸七分六厘濶一寸九分六厘厚三寸二分四厘柄长一尺一寸五分二厘上濶一寸零一厘下濶

  • 卷三十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三十七选举考贤良方正【制科 访求荐举附】宋宁宗嘉定五年诏求怀德抱材之士诏曰方今人才非止一途然山林畎亩之间怀德抱材不求闻达者岂无其人所在监

  • 微子篇·王夫之

    一微子之去,若以存祀之故,则微子必殷之亡矣。知殷之亡则可,必殷之亡则不可。如父母之病,虽知其不起,不忍必也。且古之帝王失天下者,其祀必不废,则虽无微子,殷祀岂遂斩乎? 抑云微子为殷王元子,义当存祀,则尤不审。当帝乙立纣为冢

  • 温故而知新·孔子

    【原文】 子曰:“温故①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注释】 ①温故:温习旧知识,也就是”学而时习之”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温习旧知识而能够获得新知识,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 【读解】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悦在哪

  • 卷二十四·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二十四宋 吕祖谦 撰都人士之什都人士周人刺衣服无常也古者长【张丈反】民衣服不贰【音二】从【七容反】容有常以齐其民则民德归壹伤今不复【扶又反】见古人也【郑氏曰服谓冠弁衣裳也长

  • 卷二十六·吴澄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纂言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二十六    元 吴澄 撰礼器【张子曰礼运云者语其逹也礼器云者语其成也达与成体与用之道也】礼器是故大备大备盛德也礼释回增美质措则正施则行其在人也如竹箭

  • 阿惟越致相品第六十二·佚名

    佛告须菩提,菩萨梦中不近罗汉辟支佛地。亦不近三界亦不坏三界。亦不起意视诸法。如梦如响如幻如热时焰。视诸法如化而不作证。须菩提,是菩萨摩诃萨是为阿惟越致相。复次须菩提,菩萨梦中见佛。与若干百千不可计数四辈之众

  • 续高僧传卷第二·道宣

      译经篇二 本传四人 附见八人。   隋西京大兴善寺北天竺沙门那连耶舍传一(万天懿)   隋西京大兴善寺北贤豆沙门阇那崛多传二(僧就 法智)   隋东都雒滨上林园翻经馆南贤豆沙门达摩笈多传三(侯君素 徐同卿

  • 摩诃摩耶经卷下(一名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佚名

    箫齐沙门释昙景译  尔时世尊。为波斯匿王及诸大众说妙法已。与比丘众前后围绕。从舍卫国渐次游行村邑聚落。所应度者皆悉周遍。乃至到于尼连禅河。于时世尊。既至河已著于浴衣入河洗浴。时无量百千天龙夜叉乾闼婆阿

  • 卷第十四(宿字号)·朱时恩

    佛祖纲目卷第十四(宿字号) 甲子(周赧王十八年起)丙午(秦昭襄王元年)壬子(秦庄襄王元年)乙卯(秦始皇元年)癸亥(秦始皇九年止) 秦嬴姓。起昭襄王丙午。止子婴甲午。共六主。合四十九年。 (壬辰)十三祖迦毗摩罗传法龙树

  • 女论语·宋若莘

    封建社会传统女教之书之一。唐代女学士宋若莘撰,其妹宋若昭对书进行了申释。共10篇,包括立身、学作、学礼、早起、事父母、事舅姑、事夫、训男女、营家、侍客、和柔、守节等十二章,体例仿效《论语》。以前秦设学授业的女

  • 仿寓意草·李冠仙

    医案著作。2卷。清李冠仙(文荣)撰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此书仿喻昌《寓意草》之叙述体例撰写而成,共载病案34例,上卷16案,下卷18案。主要为内科杂证。书中亦采用先议病,后议药的形式,详述疾病始末、病因、病史及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