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九

 

  卷59_1 【日】李峤

  旦出扶桑路,遥升若木枝。云间五色满,霞际九光披。

  东陆苍龙驾,南郊赤羽驰。倾心比葵藿,朝夕奉光曦。

  卷59_2 【月】李峤

  桂满三五夕,蓂开二八时。清辉飞鹊鉴,新影学蛾眉。

  皎洁临疏牖,玲珑鉴薄帷。愿言从爱客,清夜幸同嬉。

  卷59_3 【星】李峤

  蜀郡灵槎转,丰城宝剑新。将军临北塞,天子入西秦。

  未作三台辅,宁为五老臣。今宵颍川曲,谁识聚贤人。

  卷59_4 【风】李峤

  落日生蘋末,摇扬遍远林。带花疑凤舞,向竹似龙吟。

  月动临秋扇,松清入夜琴。若至兰台下,还拂楚王襟。

  卷59_5 【云】李峤

  英英大梁国,郁郁秘书台。碧落从龙起,青山触石来。

  官名光邃古,盖影耿轻埃。飞感高歌发,威加四海回。

  卷59_6 【烟】李峤

  瑞气凌青閤,空濛上翠微。迥浮双阙路,遥拂九仙衣。

  桑柘迎寒色,松篁暗晚晖。还当紫霄上,时接彩鸾飞。

  卷59_7 【露】李峤

  滴沥明花苑,葳蕤泫竹丛。玉垂丹棘上,珠湛绿荷中。

  夜警千年鹤,朝零七月风。愿凝仙掌内,长奉未央宫。

  卷59_8 【雾】李峤

  曹公迷楚泽,汉帝出平城。涿鹿妖氛静,丹山霁色明。

  类烟飞稍重,方雨散还轻。倘入非熊兆,宁思玄豹情。

  卷59_9 【雨】李峤

  西北云肤起,东南雨足来。灵童出海见,神女向台回。

  斜影风前合,圆文水上开。十旬无破块,九土信康哉。

  卷59_10 【雪】李峤

  瑞雪惊千里,同云暗九霄。地疑明月夜,山似白云朝。

  逐舞花光动,临歌扇影飘。大周天阙路,今日海神朝。

  卷59_11 【山】李峤

  地镇标神秀,峨峨上翠氛。泉飞一道带,峰出半天云。

  古壁丹青色,新花绮绣纹。已开封禅所,希谒圣明君。

  卷59_12 【石】李峤

  宗子维城固,将军饮羽威。岩花鉴里发,云叶锦中飞。

  入宋星初陨,过湘燕早归。倘因持补极,宁复想支机。

  卷59_13 【原】李峤

  王粲销忧日,江淹起恨年。带川遥绮错,分隰迥阡眠。

  □□横周甸,莓苔阙晋田。方知急难响,长在脊令篇。

  卷59_14 【野】李峤

  凤出秦郊迥,鹑飞楚塞空。苍梧云影去,涿鹿雾光通。

  草暗少原绿,花明入蜀红。谁言版筑士,犹处傅岩中。

  卷59_15 【田】李峤

  贡禹怀书日,张衡作赋辰。杏花开凤轸,菖叶布龙鳞。

  瑞麦两岐秀,嘉禾同颖新。宁知帝王力,击壤自安贫。

  卷59_16 【道】李峤

  铜驼分巩洛,剑阁低临邛。紫徼三千里,青楼十二重。

  玉关尘似雪,金穴马如龙。今日中衢上,尧尊更可逢。

  卷59_17 【海】李峤

  习坎疏丹壑,朝宗合紫微。三山巨鳌涌,万里大鹏飞。

  楼写春云色,珠含明月辉。会因添雾露,方逐众川归。

  卷59_18 【江】李峤

  日夕三江望,灵潮万里回。霞津锦浪动,月浦练花开。

  湍似黄牛去,涛从白马来。英灵已杰出,谁识卿云才。

  卷59_19 【河】李峤

  源出昆仑中,长波接汉空。桃花来马颊,竹箭入龙宫。

  德水千年变,荣光五色通。若披兰叶检,□□□□□。

  卷59_20 【洛】李峤

  九洛韶光媚,三川物候新。花明丹凤浦,日映玉鸡津。

  元礼期仙客,陈王睹丽人。神龟方锡瑞,绿字重来臻。

  卷59_21 【城】李峤

  四塞称天府,三河建洛都。飞云霭层阙,白日丽南隅。

  独下仙人凤,群惊御史乌。何辞一万里,边徼捍匈奴。

  卷59_22 【门】李峤

  奕奕彤闱下,煌煌紫禁隈。阿房万户列,阊阖九重开。

  疏广遗荣去,于公待驷来。讵知金马侧,方朔有奇才。

  卷59_23 【市】李峤

  闤闠开三市,旗亭起百寻。渐离初击筑,司马正弹琴。

  细柳龙鳞映,长槐兔月阴。徒知观卫玉,讵肯挂秦金。

  卷59_24 【井】李峤

  玉甃谈仙客,铜台赏魏君。蜀都宵映火,杞国旦生云。

  向日莲花净,含风李树薰。已开千里国,还聚五星文。

  卷59_25 【宅】李峤

  寂寞蓬蒿径,喧喧湫隘庐。屡逢长者辙,时引故人车。

  孟母迁邻罢,将军辞第初。谁怜草玄处,独对一床书。

  卷59_26 【池】李峤

  彩棹浮太液,清觞醉习家。诗情对明月,云曲拂流霞。

  烟散龙形净,波含凤影斜。安仁动秋兴,鱼鸟思空赊。

  卷59_27 【楼】李峤

  百尺重城际,千寻大道隈。汉宫井干起,吴国落星开。

  笛怨绿珠去,箫随弄玉来。销忧聊暇日,谁识仲宣才。

  卷59_28 【桥】李峤

  乌鹊填应满,黄公去不归。势疑虹始见,形似雁初飞。

  妙应七星制,高分半月辉。秦王空构石,仙岛远难依。

  卷59_29 【经】李峤

  汉室鸿儒盛,邹堂大义明。五千道德阐,三百礼仪成。

  青紫方拾芥,黄金徒满籝。谁知怀逸辩,重席冠群英。

  卷59_30 【史】李峤

  马记天官设,班图地里新。善谈方亹亹,青简见彬彬。

  方朔初闻汉,荆轲昔向秦。正辞堪载笔,终冀作良臣。

  卷59_31 【诗】李峤

  都尉仙凫远,梁王驷马来。扇中纨素制,机上锦纹回。

  天子三章传,陈王七步才。缁衣久擅美,祖德信悠哉。

  卷59_32 【赋】李峤

  布义孙卿子,登高楚屈平。铜台初下笔,乐观正飞缨。

  乍有凌云势,时闻掷地声。造端长体物,无复大夫名。

  卷59_33 【书】李峤

  削简龙文见,临池鸟迹舒。河图八卦出,洛范九畴初。

  垂露春光满,崩云骨气馀。请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虚。

  卷59_34 【檄】李峤

  羽檄本宣明,由来□木声。联翩至汉国,迢递入燕营。

  毛义持书去,张仪韫璧行。曹风虽觉愈,陈草始知名。

  卷59_35 【纸】李峤

  妙迹蔡侯施,芳名左伯驰。云飞锦绮落,花发缥红披。

  舒卷随幽显,廉方合轨仪。莫惊反掌字,当取葛洪规。

  卷59_36 【笔】李峤

  握管门庭侧,含毫山水隈。霜辉简上发,锦字梦中开。

  鹦鹉摛文至,麒麟绝句来。何当遇良史,左右振奇才。

  卷59_37 【砚】李峤

  左思裁赋日,王充作论年。光随锦文发,形带石岩圆。

  积润循毫里,开池小学前。君苗徒见爇,谁咏士衡篇。

  卷59_38 【墨】李峤

  长安分石炭,上党结松心。绕画蝇初落,含滋绶更深。

  悲丝光易染,叠素彩还沉。别有张芝学,书池幸见临。

  卷59_39 【剑】李峤

  我有昆吾剑,求趋夫子庭。白虹时切玉,紫气夜干星。

  锷上芙蓉动,匣中霜雪明。倚天持报国,画地取雄名。

  卷59_40 【刀】李峤

  列辟鸣鸾至,惟良佩犊旋。带环疑写月,引鉴似含泉。

  入梦华梁上,含锋彩笔前。莫惊开百炼,特拟定三边。

  卷59_41 【箭】李峤

  汉甸初收羽,燕城忽解围。影随流水急,光带落星飞。

  夏列三成范,尧沉九日辉。断蛟云梦泽,希为识忘归。

  卷59_42 【弹】李峤

  侠客持苏合,佳游满帝乡。避丸深可诮,求炙遂难忘。

  金迸疑星落,珠沉似月光。谁知少孺子,将此见吴王。

  卷59_43 【弩】李峤

  挺质本轩皇,申威振远方。机张惊雉雊,玉彩耀星芒。

  高鸟行应尽,清猿坐见伤。苏秦六百步,持此说韩王。

  卷59_44 【旗】李峤

  桂影承宵月,虹辉接曙云。纵横齐八阵,舒卷引三军。

  日薄蛟龙影,风翻鸟隼文。谁知怀勇志,蟠地几缤纷。

  卷59_45 【旌】李峤

  告善康庄侧,求贤市肆中。拥麾分彩雉,持节曳丹虹。

  影丽天山雪,光摇朔塞风。方知美周政,抗旆赋车攻。

  卷59_46 【戈】李峤

  富父舂喉日,殷辛漂杵年。晓霜含白刃,落影驻雕鋋。

  夕摈金门侧,朝提玉塞前。愿随龙影度,横□阵云边。

  卷59_47 【鼓】李峤

  舜日谐鼗响,尧年韵士声。向楼疑吹击,震谷似雷惊。

  仙鹤排门起,灵鼍带水鸣。乐云行已奏,礼曰冀相成。

  卷59_48 【弓】李峤

  桃文称辟恶,桑质表初生。宛转雕鞬际,依稀半月明。

  遥弯落雁影,虚引怯猿声。徒切乌号思,攀龙遂不成。

  卷59_49 【琴】李峤

  名士竹林隈,鸣琴宝匣开。风前中散至,月下步兵来。

  淮海多为室,梁岷旧作台。子期如可听,山水响馀哀。

  卷59_50 【瑟】李峤

  伏羲初制法,素女昔传名。流水嘉鱼跃,丛台舞凤惊。

  嘉宾饮未极,君子娱俱并。倘入丘之户,应知由也情。

  卷59_51 【琵琶】李峤

  朱丝闻岱谷,铄质本多端。半月分弦出,丛花拂面安。

  将军曾制曲,司马屡陪观。本是胡中乐,希君马上弹。

  卷59_52 【筝】李峤

  蒙恬芳轨设,游楚妙弹开。新曲帐中发,清音指下来。

  钿装模六律,柱列配三才。莫听西秦奏,筝筝有剩哀。

  卷59_53 【钟(一作宋之问诗)】李峤

  既接南邻磬,还随北里笙。平陵通曙响,长乐警宵声。

  秋至含霜动,春归应律鸣。欲知常待扣,金簴有馀清。

  卷59_54 【箫】李峤

  虞舜调清管,王褒赋雅音。参差横凤翼,搜索动人心。

  □□□□□,□□□□□。□□□□□,□□□□□。

  卷59_55 【笛(一作宋之问诗)】李峤

  羌笛写龙声,长吟入夜清。关山孤月下,来向陇头鸣。

  逐吹梅花落,含春柳色惊。行观向子赋,坐忆旧邻情。

  卷59_56 【笙】李峤

  悬匏曲沃上,孤筱汶阳隈。形写歌鸾翼,声随舞凤哀。

  欢娱分北里,纯孝即南陔。今日虞音奏,跄跄鸟兽来。

  卷59_57 【歌】李峤

  汉帝临汾水,周仙去洛滨。郢中吟白雪,梁上绕飞尘。

  响发行云驻,声随子夜新。愿君听扣角,当自识贤臣。

  卷59_58 【舞】李峤

  妙伎游金谷,佳人满石城。霞衣席上转,花岫雪前明。

  仪凤谐清曲,回鸾应雅声。非君一顾重,谁赏素腰轻。

  

猜你喜欢
  傅自得·唐圭璋
  第二出 呼嵩·李渔
  卷五·郑用锡
  ◆龟巢老人谢应芳(龟巢稿)·顾嗣立
  第三十八出 淮警·汤显祖
  第三折·刘君锡
  第二折·史樟
  大陆诗草题诗·连横
  曹文贞公诗集后録·曹伯启
  原序·郑潜
  秋阳·徐志摩
  初集卷六·乾隆
  卷二百四·曹学佺
  卷二百七十四·陈廷敬
  卷十五·康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五集卷三十五·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三十五古今体九十七首【戊申一】戊申元旦元辰喜值会干支【是日甲子】百岁希逢肇首禧甲是东方生物始子居北极冠时基为君难日钦无逸莅政久时励有寅七十八翁八旬近七

  • 卷二十八·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八目録【五十五字】鹧鸪天【下】辛弃疾【三十首】范成大【三首】陈三聘【三首】张孝祥【七首】程垓朱熹【二首】张震赵彦端【四首】姜夔【二首

  • 总目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总目七白居易【一之五】白居易【六之十】白居易【十一之十五】白居易【十六之二十】白居易【二十一之二十四】白居易【二十五之二十九】白居易【三十之三十四】白居易【三十五之三十九】胡杲吉

  • 第二十二回 扫逆藩众叛荡平 激外变四州沦陷·蔡东藩

      却说殷孝祖阵亡,众情震骇,还亏沈攸之御众有方,勉力支持,方得镇定人心,不致溃散。时江方兴已由南调北,与攸之名位相埒,应前回。大众拟推攸之为统军,攸之独让与方兴。方兴大喜,便督厉诸将,准备开战。  赭圻守将,为寻阳左卫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四·佚名

    嘉靖二十四年十月庚寅朔钦天监进嘉靖二十五年大统历给赐文武群臣○孟冬时享 太庙遣京山侯崔元代○辛卯 孝洁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玉田伯蒋荣祭 陵寝○壬辰命原任副总兵种继分守辽阳○先是大同平虏威远玉林浑源阳和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佚名

    正统元年秋七月甲午朔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门之神○赐鲁世子泰堪金宝凡封亲王世子例赐以金册金宝宣德二年册命泰堪时宝未赐至是始赐之○升行在左军都督同知蒋贵为右都督以征番寇功也○敕甘肃副总兵左都督任礼等曰比闻

  • 第三十七卷明万历(三)·缪荃孙

    二十二年正月庚寅,起原任太子宾客、吏部左侍郎兼侍读学士沈一贯为南京礼部尚书。壬寅,允兵部复凤阳抚、按议,将沿海通、泰等七卫所秋班军二千九百余名尽留防海,事宁入卫。二月乙卯,户部郎中华存礼请复老黄河故道并浚草湾。

  • 通志卷五十二·郑樵

    宋 右 廸 功  郑 樵 渔 仲 撰职官略第二三公第一三公总序【四辅二大附】记曰虞夏商周有师保有疑丞设四辅及三公【尚书大传曰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疑后丞左辅右弼天子有问无以对责之疑有志而不志责之丞可正而

  • 一二八三 陕西巡抚巴延三奏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二八三 陕西巡抚巴延三奏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乾隆五十二年十二月初二日陕西巡抚臣觉罗巴延三跪奏,为奏闻事。窃照各省抽改《通鉴纲目续编》,应于年终汇奏。臣查陕西省于乾隆四十八、九,五十、一等年据各属查缴

  • 陆秀夫传·脱脱

    陆秀夫,字君实,楚州盐城人。还在他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把家迁徙到了镇江。稍大以后,就跟随本乡的两位孟先生读书学习,孟先生的学生经常有百余人,但他单单指着陆秀夫说:“这小家伙不一般哪。”景定元年(1260),考上了进士。李

  • 十一年·佚名

    (乙巳)十一年清道光二十五年春正月1月1日○癸亥,上詣昌德宮,行眞殿茶禮,徽定殿行禮,仍詣太廟展謁。1月2日○甲子,詣崇政殿,親傳太廟春享香祝。○中批,以李謙在爲吏曹參議。○以白殷鎭爲三道統制使兼慶尙右道水軍節度使。○以李

  • 卷二十 泰族训·刘安

    天设日月,列星辰,调阴阳,张四时,日以暴之,夜以息之,风以干之,雨露以濡之。其生物也,莫见其所养而物长;其杀物也,莫见其所丧而物亡。此之谓神明。圣人象之,故其起福也,不见其所由而福起;其除祸也,不见其所以而祸除。远之则迩,延之则疏

  • 卷二十一·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二十一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二十一><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二十一><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二十一><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二十一>觿【或

  • 七法第六·管仲

    言是而不能立,言非而不能废,有功而不能赏,有罪而不能诛,若是而能治民者,未之有也。是必立,非必废,有功必赏,有罪必诛,若是安治矣?未也。是何也?曰形势器械未具,犹之不治也。形势器械具,四者备,治矣。不能治其民,而能

  • 相应品第二十九·佚名

    夜光照于冥,至日未出间。日光布大明,夜光便黤黮。察者布光明,如来未出顷。佛出放大明,无察无声闻。不坚起坚想,坚起不坚想。後不至於坚,由起邪见故。坚而知坚者,不坚知不坚。被人求於坚,正治以为本。愚者以为坚,反被九结缚。如

  • 卷第三十三·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三十三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云门宗南岳下九世文殊真禅师法嗣瑞州洞山晓聪禅师韶州杜氏子。游方时。在云居作灯头。见僧说泗州大圣。近在扬州

  • 数度衍·方中通

    中国清代数学书。方中通撰,共24卷,附录一卷。成稿于顺治辛丑(1661),但到康熙丁卯(1687)才刊刻于广东思州。全书二十三卷,分订八册。大致内容如下:卷首:数原、律衍、几何约、重学解;卷一:珠算;卷二、三:笔算;卷四:筹算

  • 昊天塔孟良盗骨·朱凯

    元杂剧剧本。一作《放火孟良盗骨殖》,简名《吴天塔》或《孟良盗骨》、《盗骨殖》。朱凯撰。末本。演述杨家将故事:杨令公撞死李陵碑后,骨殖被辽人挂在昊天塔,每日箭射,幽魂受辱,托梦杨景(即杨六郎)搭救。杨景与部将孟良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