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安礼

  安礼字和甫,临川人,王安石之弟。生景祐元年(1034)。嘉祐六年(1062)进士。以荐为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历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进知制造、翰林学士。元丰六年(1083),守尚书左丞。七年(1084),以端明殿学士知江宁府。元祐中,加资政殿学士,历知扬、青、蔡州。绍圣二年(1095)卒,年六十二。

  万年欢

  雅出群芳。占春前信息,腊后风光。野岸邮亭,繁似万点轻霜。清浅溪流倒影,更黯淡、月色笼香。浑疑是、姑射冰姿,寿阳粉面初妆。

  多情对景易感,况淮天庾岭,迢递相望。愁听龙吟凄绝,画角悲凉。念昔因谁醉赏,向此际、空恼危肠。终须待结实,恁时佳味堪尝。

  潇湘忆故人慢

  薰风微动,方樱桃弄色,萱草成窠。翠帏敞轻罗。试冰簟初展,几尺湘波。疏帘广厦,寄潇洒、一枕南柯。引多少、梦中归绪,洞庭雨棹烟蓑。

  惊回处,闲昼永,但时时,燕雏莺友相过。正绿影婆娑。况庭有幽花,池有新荷。青梅煮酒,幸随分、赢得高歌。功名事、到头终在,岁华忍负清和。

  点绛唇

  春睡腾腾,觉来鸳被堆香暖。起来慵懒。触目情何限。

  深院日斜,人静花阴转。柔肠断。凭高不见。芳草连天远。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七十·彭定求
  卷三十三·阮阅
  ●全史宫词卷二十 明·史梦兰
  第二十出 侦报·洪昇
  第四折·佚名
  东观集卷一·魏野
  初集卷十四·乾隆
  卷十六·王奕清
  南宋襍事诗卷五·佚名
  卷二百二十·陈廷敬
  卷七百十·佚名
  卷八十七·佚名
  提要·文珦
  巻七·童轩
  顾正红之死·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三出至第二十四出·柯丹邱

    第十三出 遣仆 【出队子】[外上]追思前事,追思前事,心下如同理乱丝。虽然颇颇有家私,争奈年高无后嗣,怎不教人日夕怨咨!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当初本欲招赘王十朋为婿,谁知我那婆子嫌贫爱富,定要嫁在孙家。我女不从,因此变作

  • 卷395 ·佚名

    王之道 次韵陈勉仲二首 十灾穷愁鸟出笼,春来天意似通融, 得书故旧颇相悯,上书朝廷应见容。 开府莫辞金帛尽,犁庭当冀祲氛空。 庙堂素定平戎策,不待文渊在目中。 王之道 次韵程德远登清淮楼 西

  • ●死里逃生·沈泰

    (山阴子若孟称舜编武林彦雯汪€评西湖宾硕马扬、道常陈节阅) △第一出 【满庭芳】〔生冠带上〕世绍簪缨,身凭恩宠。一生富贵天成。乌纱绿绶,无忝旧家声。自笑青云路阻,挣不上九万鹏程。则胜似寒儒薄命,白发老穷经。 (场屋

  • 卷六十九·志第二十二·律历二·脱脱

        ◎律历二   ○应天 乾元 仪天历   步月离入先后历   离总:五万五千一百二十、秒一千二百四十二。   转日:二十七、五千五百四十六、秒六千二百一十。   历中日:一十三、七千七百七十四、秒三千

  • 卷三百六十七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起哲宗元祐元年二月丙戌盡其月   二月丙戌,詔諸路將軍,並依元豐令差使令,其元豐六年四月一日樞密院劄子,差不係將兵兩次,即差將兵一次,勿行。從樞密院所請也。(六年四月一日密劄未見。)   左司諫蘇轍言:   臣聞唐柳

  • 卷之九百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三三五 军机处为收到《职贡图》等书事覆热河总管札文·佚名

    一三三五 军机处为收到《职贡图》等书事覆热河总管札文乾隆五十四年正月初八日办理军机处为札覆事。所有赍到《职贡图》一卷、四库书一本,本处于初六日业经收讫。俟办理完竣,再行寄交该总管,各归原处安设可也。须至札者

  • 鲁悉达传·李延寿

    鲁悉达,字志通,扶风眉阝人。他的祖父鲁斐,曾任齐衡州刺史,封陽塘侯。他的父亲鲁益之,曾任梁云麾将军、新蔡、义陽二郡太守。鲁悉达从小以孝而闻名,侯景之乱时,他组织乡民保卫新蔡,致力种田积蓄粮食。当时兵荒马乱,都城及上川人

  • 姚希孟传·张廷玉

    姚希孟,字孟长,吴县人。出生十个月就失去了父亲,母亲文氏立志养育他。年纪稍大点,与舅舅文震孟同学,同时享有名气。考中万历四十七年(1619)的进士,改任庶吉士。座主韩火广、馆师刘一火景器重他。韩、刘两人一起执政,遇上大事

  • 卷三十 昭怀太子之诬·李有棠

    道宗清甯九年,封皇长子浚为梁王,小字伊囉斡。宣懿皇后萧氏生。幼即好学能文,道宗尝曰:“此子聪慧,殆天授与!”至是六岁,封梁王。明年,从道宗猎,矢连发三中。道宗顾左右曰:“朕祖宗以来,骑射绝人,威震天下。是儿虽幼,不坠其风。”后

  • 卷二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十一职役考【一】【臣】等谨按古者体国经野因民授事凡乡党州里之间皆以官治之考之周礼其法良备大抵以士大夫治其乡之事为职以民供事於官为役於以敷政教聨族党兴庶功而均劳逸条理秩然亦上

  • 卷四十二·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圣祖仁皇帝圣训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 仁皇帝圣训卷四十二积贮康熙十七年戊午二月庚戌上谕户部积贮系国家大计年来各路兵马需用粮饷浩繁在外

  • 卷二十一·乾隆

    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圣训卷二十一励将士雍正元年癸卯正月辛巳上谕提督国家武功赫濯绥靖区夏用资专阃统率全省将士俾黎庶諴和疆圉宁谧提督之任綦重矣当兹海宇承平士卒狃于宴安不以

  • 第十三章 学校·梁启超

    太平世以开人智为主,最重学校。自慈幼院之教至小学、中学、大学,人人皆自幼而学,人人皆学至二十岁,人人皆无家累,人人皆无恶习,图书器物既备,语言文字同一,日力既省,养生又备,道德一而教化同,其学人之进化过今不止千万倍矣。其时

  • 卷之十二 道应训·高诱

    道应训道之所行,物动而应,考之祸福,以知验符也。太清问於无穷太清,元气之清者也。无穷,无形也。曰,子知道乎?无穷曰,吾弗知也。又问於无为无为,有形而不为也。曰,子知道乎?无为曰,吾知道。无为有形,故知道也。子之知道,亦有数乎?无为

  • 学仙辨真诀·张无梦

    学仙辨真诀,原不题撰人。《宋史‧艺文志》着录张无梦《学仙辨真诀》一卷,当即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张无梦乃北宋初华山派道士,陈抟弟子,通内丹之学。本书分、〈辨真〉、〈辨宝〉、〈辨水银〉、〈辨汞

  • 佛说意经·佚名

    佛说意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与中阿含四十五,心经同本。说心意之相。

  • 丹霞子淳禅师语录·丹霞子淳

    凡二卷。全称随州大洪山淳禅师语录。又作妙续大师语录。宋代曹洞宗僧丹霞子淳(1064~1117)撰,庆预校勘。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四册。原卷已散逸,现存本为子淳之远裔良机,收录子淳十三代法孙大容梵清所誊写之‘师住大洪语录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