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二
●卷四十二·乐府门
鼓吹部中有拱辰管,即古人之叉手管也。太宗赐今名。边军捷回则连队抗声凯旋,乃古之遗音。其词往往皆市井鄙俚语。沈存中在延时制十数曲,令士卒歌之,云:“先取西山十二州,别分子将到衙头。始看秦塞低如马,渐见黄河直北流。”“天威卷地过黄河,万里羌人尽扑歌。莫堰横山倒流水,从教西去作恩波。”“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犹自怨单于。彤弓莫射云中雁,归雁如今不寄书。”
“旗队浑如锦绣堆,银装背傀打球回。先教净扫安西路,待向河源饮马来。”
“灵武西凉不用围,番家总待纳王师。城中半是山西种,犹有当时干吃儿。”
〔《古今诗话》〕
乾中,国乐有米嘉荣何戡,近有陈不谦,不谦之子意奴。三十年中,绝不闻善唱,盛以拍弹行于世。拍弹起于李可及,懿宗朝有恩泽,曲子《别赵十哭赵十》之名。刘梦得与米嘉荣诗云:“三朝供奉米嘉荣,能变新声作旧声。如今后辈欺前辈,好染髭须学后生。”又《自贬所归京闻何戡歌》云:“二十年来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令殷勤唱《渭城。》〔《卢氏杂记》〕
《绅脞说》载《卢氏杂记》曰:“歌曲之妙,其来久矣。国乐有米嘉荣何戡田顺郎,妇人有永新娘御史娘柳青娘张红娘,皆一时之妙也。近有陈不谦子意奴。三十年来绝不闻善歌者,盛以拍弹行于世。拍弹起于李可及,懿宗恩泽最厚,有《别赵十哭赵十》之名。”又与田顺郎诗曰:“清歌不是世间音,玉殿常闻称帝心。惟有顺郎皆学得,玉声尤出九重深。”与御史娘诗曰:“天下能歌御史娘,花前月底奉君王。九重深处无人见,独把新声传顺郎。”白公《听田顺歌》曰:“戛玉敲冰声未停,嫌云不过入青冥。安得黄金满衫袖,一时抛与断肠声。”
〔《卢氏杂说》〕
咸通中丞相姑臧公拜端揆日,自梁移镇淮海。郡寡胜游之地,且风亭月观,既以荒凉,于戏马台连玉钩道开创池沼,建亭台既毕,号曰赏心。浙右小校,薛阳陶监押度支,运米入城,公喜其姓名,试询之,果是旧人。及问往日芦管之事,因朱崖陆畅元白所撰歌篇一轴,公益喜之。以芦管于兹亭奏之。其管绝微,每一筚篥管中常容三管,声声如天际自然来,大佳之,亦赠一篇,略云:“虚心纤质雁衔余,凤吹龙吟定不如。”赠与甚丰,授其子牢湓ヘ。〔《桂苑丛谈》〕
明皇乐工奔迫江潭间,于湘中采访使筵上唱云:“红豆生南国,秋来发几枝。
赠公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又云:“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寄书。”皆摩诘所作也,至今梨园歌焉。坐中皆惨然,时明皇思幸蜀也。〔《云溪友议》〕
《霓裳羽衣曲》,刘禹锡诗云:“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
王建诗曰:“听风听水作《霓裳》。”乐天诗注云:“开元中西凉府节度使杨钦远造。”郑《津阳门诗》注云:“叶法善常引阴皇入月宫闻仙乐,及归但记其半,遂以笛写之。会钦远进《波罗门曲》与声调相符,遂以月中所传为散序,钦远所进为腔,号《霓裳羽衣曲》矣。”
江南大理卿成文幼,精为词曲,尝作《谒金门》云:“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李闻之,召而谓之曰:“卿职在典刑,一池春水,干卿何事?”文幼顿首。〔《古今诗话》〕
江南冯延巳善为歌词,晏元献尤善,公所为歌词不减冯也。乐府《木兰花》句都是七言,晏诗云:“重头歌咏响璁,入破舞腰红乱旋。”重头,入破,皆弦管家语也。〔《中同诗话》〕
张子野郎中善歌词,常作《天仙子》云:“云破月来花弄影。”士大夫皆称之。子野初谒欧公,迎之坐,语曰:“好云破月来花弄影,恨相见之晚也。”有谓张子野曰:“人皆谓公为张三冲,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也。”公曰:“何不目之为张三影?”客不谕。公曰:“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押卷花影;柳径无人,坠风絮无影:此平生得意句也。”
林和靖工于诗文,善为词,尝作《点绛唇》云:“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无数,南北东西路。”乃草词尔,谓终篇无草字〔《古今诗话》〕
鼎州沧水驿有《菩萨蛮》云:“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梯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曾子宣家有《古风集》,此词乃太白作也。〔《古今诗话》〕
古人饮酒,皆以舞相属。至于献寿樽者,往往亦舞。长沙王小举袖,云:“国小不足回旋”唐太宗自起舞属群臣。古人淳质,舞以达欢欣,不必臻妙合度,故人人可为之。张燕公曰:“醉后欢更好,全胜未醉时。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成诗。”李白诗曰:“要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寒。”
今时舞者皆必欲曲尽奇妙,又耻效乐工艺,亦不复如古人常舞矣。〔《贡父诗话》〕
《水调》第五遍五言调声最愁苦,故乐天诗曰:“五言一遍最辛勤,调少情多似有因。不会当时翻曲意,此时肠断为何人!”旧说《水调河传》,隋炀帝将幸江都宫时所制。曲成奏之,声韵悲切,炀帝喜之,乐工王令言闻而止之,谓其弟子曰:“不返矣。”后竟如其说。或诘其何知,曰:“《水调河传》但有去声。”
〔《绅脞说》〕
何满子,开元中犯罪系狱中撰此曲。白乐天云:沧州人姓何名满子,鞠狱者愍而为奏之,明皇弗许,竟坐。白乐天曰:“世称何满是人名,临就罪时曲始成。
一曲回音并八叠,从头总是断肠声。”〔《脞说》〕
商玲珑,余杭之歌者。白公守郡日与歌曰:“罢胡琴,掩瑶瑟,玲珑再拜当歌出。莫为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前鸣,白日催人酉后没。
腰间红绶系未稳,照里朱颜看已失。玲珑玲珑奈老何,使君歌了汝更歌。”元微之在越州闻之,厚币来邀,乐天即时遣去,到越州住月余,使尽歌所唱之曲,印赏之。后遣之归,作诗送行兼寄乐天曰:“休遣玲珑唱我词,我词都是寄君诗。
却向江边整回棹,月落潮平是去时。”〔《脞说》〕
秦少游在处州,梦中作长短句曰:“山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杳不知南北。”
后南迁北归,逗留藤州,终于光华亭。时方醉起,以玉盂汲泉欲饮,笑视而化。
〔《冷斋夜话》〕
《华亭船子和尚偈》曰:“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山谷改成长短句曰:“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
金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东坡携妓谒大通禅师,大通愠色,坡作长短句曰:“师唱谁家曲?宗风有阿谁?借君拍板与门捶,我也逢场作戏莫相疑。溪女方偷眼,山僧已皱眉。莫嫌弥勒下生迟,不见老婆三五少年时。”僧仲殊和曰:“解舞《清平曲》,而今说向谁?红炉片雪上钳捶,打就金毛师子也堪疑。已信身如梦,何须眼似眉?蟠桃已是结花迟,不向风前一笑待何时?”
余登秋屏阁,浩然有归老之兴,作长短句寄意曰:“城里久偷闲,尘ネ云山。
此生已是再眠蚕。隔岸有山归去好,万壑千岩。霜晓更凭栏,减尽晴岚。微云生处是茅庵。试问此行谁作伴?弥勒同龛。”
东坡与少游饮别维扬,作《虞美人》词曰:“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
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竹阴花圃曾同醉。酒未多于泪。谁教风鉴在尘埃,酝造一场烦恼送人来。”世传贺方回作也。
余与渊材牛渚间见长短句曰:“牛渚天门险,限南北七英豪占。青烟雾敛,与闲人登览。待月上潮平波滟滟,寒管孤吟新系缆,风满槛,历历数西州更点。”
渊材恨不得腔,乃撰其谱,盖贺方回作也。〔并《冷斋夜话》〕
猜你喜欢 卷七十四·彭定求 马伯升·唐圭璋 利登·唐圭璋 卷四·刘克庄 第二十四出 认母·李渔 古今滑稽联话五·范左青 第三十出 采莲·梁辰鱼 楔子·岳伯川 卷六十七·王奕清 卷三百九十九·曹学佺 卷三十五·曹庭栋 云巢诗钞·吴之振 卷六百五十七·佚名 山谷外集诗注卷十六·黄庭坚 蒋捷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