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四出 认母

〖夜行船〗(生上)为购红颜来白发,安时命不敢嗟呀。借彼枯容,消吾妄念,只当遇尊菩萨。

我姚克承去买妇人,原是为寻曹小姐,莫说买着高年丑妇,心上不喜,就遇着个绝代佳人,只要不是曹小姐,也不得我开怀畅意。谁想揭开袋口,白发如银,竟是个六旬老妇。若使他人处此,不知怎生怨恨,带至寓中,非打即骂,要把仇恨贼兵的怨气,都在他身上发泄出来了。小生却不如此,贼子骗人,与他无涉。前日在途中遇着老汉,没人强我,尚且买他回来作父;何况是天人交逼,引我上场的。我如今安心落意,视为固然,并没有丝毫怨恨。只是一件,既不便作妻子,又不忍作奴婢,这途路之中,怎生叫唤?须要筹度一番。

〖尾犯序〗心口自详察。人数之中,何目堪加?欲待要认姐呼姨,又碍着嫌疑孤寡。且把他的性情伎俩数说一番,看他做得甚么事来?然后相体裁衣,把个地位安顿他便了。稽查,他不会拈针刺绣,他不会抛梭织锦;他只会,司柴管米,刚合着个老妇善当家。

是便是了。我前日买个老汉作父,也算是一场义举,怜孤恤寡,总是一片心肠。为甚么做了一件,又丢了一件?况且我们这两男一女,都是无告的穷民。索性把鳏寡孤独之人合来聚做一处,以补天地之缺陷,何等不好!况且我此番回去,正没有礼物送父亲,何不就将这个老妇,做件人事送他,充做一房老妾,也未尝不可。虽有母亲在堂,料他是高年之人,无醋可吃,再添几个也不妨。妙极,妙极!竟认他做母亲便了。

〖前腔换头〗他何曾想抱这琵琶,为得人怜,忽将身嫁。此去高堂,看三头银发,光华。非是我收迷攘失,非是我寻张就李,都只为,油瓶少盖,合着并无差!

他虽是个老妇,那种怕羞的念头,却与少年人一样。配与爹爹的话,我且不要提起,只请他出来,认做母亲便了。老人家那里?

〖前腔〗(老旦上)身安浑似家,但听呼声,便不争差。小官人,你叫我出来有何使唤?(生)你是老年之人,我后生家怎么好使唤你。(老旦惊背介)呀,这等讲来,分明是用我不着,要退转去的意思了。察语详声,顿教人惊讶!(转介)小官人,你千万不要多虑。非夸,我纵不便携衾荐枕,虽不惯铺床叠被,也尽可,司炊主爨,决不是空把碗儿拿。

(生)不是这等讲。我见你年纪大我几倍,生也生得出来,就像母子一般,那有使唤之理。今日请你出来,不为别事,我自幼丧母,身边没有亲人,要把你认做母亲,你情愿不情愿?

(老旦合掌介)阿弥陀佛!莫说当真,就听见这句话儿也要折死。

〖前腔〗明知闲笑耍,怎当我八字低微,难受矜夸;休得将假字赢来,反受无穷真罚!评察,你不是怜孤恤寡,也不是扶危拯难;分明要,送归泉府,故把玉口代金瓜。

(生)我是一片真情,并非假话,你不必多疑。我从今日起,就用“妈妈”二字唤你了。妈妈请上,待孩儿拜见。

(老旦)怎么承受得起,快不要拜。

(生拜,老旦强扶不住介)

〖梁州赚〗(生)母性贤达善将雏,尽堪为大。念孩儿呵,貌虽愚傻,心同赤子无机诈。娘休讶,从此后免提旧家。这是天怜念周全孤寡,只要藤抱熟瓞可成瓜!怕甚么卵认生鸡难哺鸭!

(老旦背介)不料天地之间,竟有这般积德的男子。只是一件,他既如此待我,我却怎生报他?(想介)且住,贼营里面现放着一位佳人,为甚么不叫他买来,成了一对夫妇?(转介)请问小官人,曾娶过娘子了么?

(生)并不曾娶。

(老旦)既然如此,你身边的盘费还够买一位佳人否?

(生)盘费还有几两。只是贼营里面,那有甚么佳人?

(老旦)这等,包你一位,不但姿容绝艳,还有异常的节操,绝世的才能,你即刻就去买来;若迟到明日,就不能勾了。

〖鲍老催〗别无报答,些儿不腆求笑纳,天教节义成结发。男多貌,女有才,均豪侠,合来一对真菩萨!把双龛并做交欢榻,好待我齐换水同烧蜡。

(生)贼营里面,何处用着才能,怎生守得节操?求母亲细说一遍。若果然可取,孩儿就去买来。(老旦)说起话长,做来事短,你快去下手。若待说完情节,这桩好事就做不成了!

(生)就要去买,那边女子甚多,知道在那一只布袋里?万一买错了,岂不枉费心机。

(老旦)有个方法教你。他袖子里面,有尺把长的一件东西,紧带随身,一刻也不肯放下。你只在外面摸他,若还袖子里面有一件东西碍手,就一定是他无疑了。

(生惊背介)这话讲来,竟有三分相似,我就不得不去了。

〖前腔〗不遑细察,奇缘凑合难当耍,教人怎不驰意马。倾囊屑,敛金星,聚银鲊。家私尽向肩头挂,如飞送上天平架,再不勾将身押。

——这等孩儿就去。

〖尾声〗这回学得寻人法,有手当眼不愁瞎。(老旦)只怕你意乱心慌手眼花。

猜你喜欢
  田间诗学卷二·钱澄之
  张孔目智勘魔合罗·臧懋循
  卷一百四十八·徐世昌
  三集卷七十九·乾隆
  卷398 ·佚名
  花蕊诗钞·吴之振
  卷十二·杨基
  卷三百二十三·陈廷敬
  卷二百十二·佚名
  卷十五·康熙
  石田诗选巻五·沈周
  许棐词作鉴赏·佚名
  冯去非词作鉴赏·佚名
  朱熹词作鉴赏·佚名
  第二章 论平仄四声·吴梅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商英·唐圭璋

      据词中“夷夏均欢”云云,商英或为北宋人。   醉蓬莱   庆朋良相遇,夷夏均欢,福沾绵宇。扶日勋高,更补天力巨。学造渊微,文赓三圣,被褒语。来自丹台,生逢华日,身登仙路。   衮绣归来,水晶宫里,燕处超然,去天尺五。绿髮

  • 楼锷·唐圭璋

      锷字巨山,一字景山,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人。绍兴三十年(1160)登进士第。乾道五年(1169),太学正。七年(1171),湖北路安抚司准备差遣。淳熙元年(1174),枢密院编修官、出知江阴军、移知武昌府。   浣溪沙   双桧堂   夏半阳

  • 卷三百·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二十 王褒 中秋文闱讌集 盛时属文运俊乂期登庸三载荐多士四方罗文雄睠兹九秋半气候何空蒙婵娟出东岭浮云歛层空闱棘今夕会折桂此时同华堂入夜开展席来相从

  • 宛陵诗钞·吴之振

    梅尧臣河阳秋夕梦与永叔游嵩避雨于峻极院赋诗及觉犹能忆记俄而仆夫自洛来云永叔诸君陪希深祠岳因足成短韵夕寝北窗下,青山梦与寻。相欢不异昔,胜事却疑今。风雨幽林静,云烟古寺深。【自注:此二句梦中得。】揽衣方有感,还喜

  • 卷四百六十一·列传第二百二十·方技上·脱脱

        ◎方技上   ○赵修己 王处讷 苗训 马韶 楚芝兰 韩显符史序 周克明 刘翰 王怀隐 赵自化 冯文智 沙门洪蕴 苏澄隐 丁少微 赵自然   昔者少皞氏之衰,九黎乱德,家为巫史,神人淆焉。颛顼氏命南正重司天以

  • 卷第二百三十七 唐紀五十三·司马光

      起柔兆閹茂(丙戌),盡屠維赤奮若(己丑)六月,凡三年有奇。   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元和元年(丙戌、八0六年)   春,正月,丙寅朔,上帥羣臣詣興慶宮上上皇尊號。   丁卯,赦天下,改元。   辛未,以鄂岳觀察使韓皋為奉義節

  • 卷七十一·杨士奇

    永乐五年九月辛亥朔八百大甸宣慰使刀招散老挝宣慰使刀线歹及波勒土官麻哈旦麻剌吒各遣头目来贡金银器方物赐其头目钞币布有差○壬子太监郑和使西洋诸国还械至海贼陈祖义等初和至旧港遇祖义等遣人招谕之祖义降诈降而潜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十四·佚名

    嘉靖三十三年九月己亥朔礼部奏进 大报等祀日册○建秋报大斋于朝天宫三日夜○荫故大学士方献夫子蕖为国子生献夫先已荫其侄芷为中书舍人芷以罪黜蕖求补荫许之○荫故提督两广兵部右侍郎应槚子文煓为国子生○诏停徵苏松

  • ◎关于吴绍澍·恽逸群

    从内地来到上海的国民党“大员”,第一个是吴绍澍,他的头衔之多,足以骇人:(一)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兼上海特别市党部主任委员,(二)三民主义青年团上海支团部支团长,(三)国民政府上海政治特派员,(四)军事委员会上海军事特派员,后来又加上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九·纪昀

    刑法畧 【六】历代刑制 【明下】○历代刑制六明下△明下英宗正统元年正月命自今各处奸徒以妇女残疾老幼诬告平民者追坐壮丁又令重囚三覆奏毕仍请驾帖付锦衣卫监刑官领校尉 诣法司取囚赴市临决时囚有诉冤者直登闻鼓给

  • 卷九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九十三 【起乙酉宋孝宗乾道元年止乙丑宋宁宗开禧元年】 凡四十一年 表例说 见第八十三卷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九十三>

  • 第八章 由疑惧到认罪 六 小家族起变化·溥仪

    所长这段话的含意,我是过了许多年以后才明白的。当时我只是想,他既然说“需要改造”,那么我眼前就没有什么危险。 可是万没想到,在我觉得已经没了危险的时候,危险就来了。 有一天,我的眼镜腿掉了,我请看守员代我送到大李那

  • 王景春·周诒春

    王景春 字兆熙。年三十五岁。生于直隶滦州。永久住址。北京裱褙胡同。已婚。子二。女一。初在北京汇文大学肄业。继充北京美国使馆书记及翻译。光緖三十年。自费游美。入威斯林大学。习理科。光緖三十二年。入耶路大

  • 威德所生第七十九·苏舆

      天有和有德,有平有威,有相受之意,有為政之理,不可不審也。春者,天之和也;夏者,天之德也;秋者,天之平也;冬者,天之威也。天之序,必先和然後發德,必先平然後發威。此可以見不和不可以發慶賞之德,不平不可以發刑罰之威。又可以見德

  • 第75章·老子

    【原文】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1)。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2)。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生之厚,是以轻死(3)。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4)。【题解】张松如说:“本章揭示了劳动人民与封建统治

  • 称佛名号品第九·佚名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今为未来众生演利益事。於生死中得大利益。唯愿世尊听我说之。佛告地藏菩萨。汝今欲兴慈悲。救拔一切罪苦六道众生。演不思议事。今正是时唯当速说。吾即涅槃使汝早毕是愿。吾亦无忧现

  • 卷二十六·赜藏主

      ○舒州法华山(全)举和尚语要师入院上堂示众云:“夫第一义谛。非智辩所诠心机所测。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既到这里复且如何?直须坐断毗卢不存凡圣。还能如是么?若也未能。山僧重说偈言去也。不结毗卢印。那弘古佛心。明月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八·澄观

    十回向品(从二十五经一半尽三十三经)第六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回向。长行中亦二。谓位行位果。行中亦三。谓牒释结。今初牒名征起。谓所修事善皆悉顺入坚固法性故。下文云。则为随顺真实住。本分名入一切平等善根。入即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