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解人颐 钱德苍序

人生于世,智冠万灵,经纬天地,致泽君民。茁两仪之未泄,树盖世之功勋。未尝非解颐事,然前修有异,秉赋难同。孟夫子有云:“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原示人不可妄想,勿宜妄为,安心守分,怡养天真。今之人、物欲横胸,利名牵绊,终其身于忧愁困苦,乌能有快然解颐之日?既不能自解其颐,又安能解人之颐哉?坊本向有《解人颐》初集、二集,搜索古今,摭拾卮辞,最脍炙人口。诵其歌咏,深可感发人心,浣涤尘臆;观其诙谐,真可抚掌捧腹,悦性怡情。胡子尝病其赘疣、重复,玉石浑收,已而删繁就简,都为一集,名之曰“新”。今予不揣愚陋,复为去陈集新,又从而广益之,仍于本分而外,不杂毫末。窃为如溽暑遇风,迷津得渡,鲜不快然解颐者也,因重付之梓。吾知有识者必解颐也,吾阅之亦自解其颐也,其有阅是书而不知解颐者,吾更不觉解其颐于无已时也。 

乾隆二十六年孟春上浣 

长洲钱德苍沛恩氏书于翠竹山庄 

猜你喜欢
  李刘·唐圭璋
  富·唐圭璋
  汤思退·唐圭璋
  ●卷五·陈衍
  ●古诗源卷十·沈德潜
  第十八章 祖饯都门·屠隆
  吴昌龄·隋树森
  东观集卷七·魏野
  小休集序·汪精卫
  卷150 ·佚名
  卷六 茕斋歌诗三十三首·李白
  卷四百七十七·陈廷敬
  卷七·佚名
  御选明诗卷一百九·康熙
  御选元诗卷十三·康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珪·唐圭璋

      珪字禹玉,华阳人,徙舒(今安徽庐江)。琪之从弟。生于天禧三年(1019)。庆历二年(1042)进士。六年(1046),官大理评事。召试,授太子中允、直集贤院。官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兼侍读学士。神宗朝,拜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哲宗即位,封

  • 卷104 ·佚名

    顾逢 登姑苏怀古 高台登眺处,凉思爽衰颜。 只此阑干外,不知多少山。 龙收残雨去,鹤带断云还。 一片兴亡恨,越来溪上閒。 顾逢 邓觉非寓舍即事 老屋幽深静掩门,四围多有古碑存。 庭前黄叶无

  • 卷之二百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徐世昌操纵时局·刘以芬

    徐世昌与北洋系关系甚深,其地位仅亚于袁世凯。当前清末叶,徐即己任东三省总督,官阶远超冯(国璋)、段(祺瑞)上,故不特彼二人不敢与徐抗颜行,即袁对之亦极礼下,但观袁称帝时有所谓“嵩山四友”,徐居其一,即可窥见。徐既有此凭藉,其心

  • ◎县知事署·费行简

    知事位卑而近民,庶政蔑一非所司,故弊端烦多,然亦视省分而异。略言之,则北省知事威仪,排场依然,前清牧令,而羡余多提取归公,竟无腴缺。南省表面虽非而缺分实不恶往日,竟有视清代为优者。就苏浙论,浙又逊于苏。西南边省以护法阙饷

  • 张昭传·姚思廉

    张昭字德明,吴郡吴人。他幼时至孝,恭谨地孝养侍奉父母,毫无违乱之言行。父亲张赺,常患消渴症,嗜好鲜鱼,张昭便自制网捕鱼,朝夕供给,其弟张乾,字玄明,聪敏博学,性情也纯厚。父亲离世后,兄弟俩不穿绵帛,不食盐醋,每天只吃一升麦粥度日

  • 江乙说于安陵君·佚名

    【提要】 江乙善谋,安陵君知时。这篇文采飞扬的文章也是千古流传的名篇。里面投射出古人悟透人生的卓越智慧和质朴的情感,令今人钦佩和感慨万千。 【原文】 江乙说于安陵君曰:“君无咫尺之地,骨肉之亲,处尊位,受厚禄,一国之

  • ●皇朝通典卷八十五·佚名

    刑六 ○刑六 雜議一 △雜議一 (臣)等謹案獄情萬變持議易滋列祖以來聖明天斷我皇上指授所及惟一準諸情法之平此議刑議罰之至當者也至於臣工之識解不一所處之時地亦殊其勢不能無異議聖心惟虛己採酌而用之故有拘泥律文以為

  • 同、顯盗殺人案·佚名

    原文:【□□□】大女子嬰等告曰:[棄婦毋憂縛死其田舍,衣襦亡。]令獄史【……】【……】狀,及潛訊居處、薄宿所,讎。同曰:[歸義。

  • 221.一只眼的石人·林汉达

    元朝从成宗以后,又传了九个皇帝,皇室内部斗争十分激烈,政治也越来越腐败,人民灾难深重。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又叫元惠宗)妥懽帖睦尔即位后,荒淫残暴,闹得国库空虚,物价飞涨,百姓忍受不下去,很多地方爆发了农民起义。河北有个农民

  • 辨定祭礼通俗谱卷二·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三主祭之人凡祭必以子祭典惟子祭父为最重自七庙以至一庙凡庙皆杀而父庙独不杀则祭父之重明矣故自天子诸侯至士官师有庙无庙无不祭父即凡有庙者一遇父丧辄敛羣庙主而藏之始祖之庙未葬不祭虽曰吉凶不

  • 第十一章 后期墨家·冯友兰

    《墨子》中有六篇:《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与其他各篇性质不同,特别有逻辑学的价值。《经上》、《经下》都是逻辑、道德、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定义。《经说上》、《经说下》是对

  • 卷二百六十·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七十九善现,一切智智清净故布施波罗蜜多清净。布施波罗蜜多清净故平等性清净。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净。若布施波罗蜜多清净。若平等性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智智清净故净戒安忍精进

  • 卷一百七十六·佚名

    △初分赞般若品第三十二之五复次世尊,若新学大乘菩萨摩诃萨。依般若静虑精进安忍净戒布施波罗蜜多。起如是想。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於一切智。作大作校於道相智一切相智。亦作大作校於一切智。作集作散。於道相智一切相

  • 寻本溯源·胡适

    禅学古史考印度人是没有历史观念的民族,佛教是一个“无方分(空间)无时分(时间)”的宗教。故佛教的历史在印度就没有可靠的记载。去年(1927年)的夏间,我在上海美国学校的中国学暑期讲习会内讲演了四次《中国禅宗小史

  • 六壬粹言·刘赤江

    八卦书自伏羲,而文王演之。六壬受于黄帝,而太公传之。旗鼓相当,功力悉敌也。自各秘其术,言人人殊,世所行者惟《大全》中之《毕法》,《指南》中之《会篡》,如车之有轨。然《毕法》则随手拈来,意尽而止。《会篡》则引而不发,未放

  • 活法机要·朱震亨

    综合类著作。元朱震亨撰。一卷。震亨有《格致余论》已著录。此书载有泄泻、厉风、破伤风、头风、雷头风、胎产、大头风、疟、热、眼、消渴、肿胀、疮疡、瘰疬、咳嗽、虚损、吐、心痛、疝等十九证,百十一方。以内科病

  • 圭塘欸乃集·许有壬

    元代诗词总集。2卷。本集所收的是许有壬、许有孚兄弟及许有壬之子许桢的唱和之作。《四库全书》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总集类。至正八年(1348)许有壬在御史中丞任上,因一再受到权臣攻击,便称病辞归故里。他以赐金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