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南宋一

◎赵构渔父词光尧当内修外攘之际,尤以文德服远,至於宸章睿藻,日星昭垂者非一。绍兴二十八年,将郊祀,有司以太常乐章篇序失次,文义弗协,请遵真宗、仁宗朝故事,亲制祭享乐章。诏从之。自郊社宗朝等共十有四章,肆笔而成,睿思雅正,宸文典赡,所谓大哉王言也。至於一时闲适寓景而作,则有渔父词十五章,又清新简远,备骚雅之体。其词有曰:"薄晚烟林澹翠微。江连秋月已明辉。纵远柁,适天机。水底闲云片段飞。"又曰:"青草开时已过船。锦鳞跃处浪痕圆。竹叶酒,柳花毡。有意沙鸥伴我眠。"又曰:"水涵微影澹虚明。小笠轻蓑未要晴。

明镜里,纹生。白鹭飞来空外声。"词不能尽载。观此数篇,虽古人之骚人词客,老於江湖,擅名一时者,不能企及。[谬莹中江行杂录]

◎舞杨花

慈宁殿赏牡丹时,椒房受册,三殿极欢。高宗洞达音律,自制曲,赐名舞杨花。停觞命小臣赋词,令内人歌之,以玉卮侑酒为寿,左右皆呼尤岁。词云:"牡丹半坼初经雨,雕槛翠幕朝阳。娇困倚风,台榭绕君芳。洗烟凝露向清晓,步瑶池、月晨霓裳。轻笑淡拂宫黄。浅拟飞燕新妆。 杨柳啼鸦昼永,正秋千亭馆,风絮池塘。三十六宫,簪艳粉浓香。慈宁玉殿庆清赏,占东君、论证比花王。

良夜高烛荧煌。影里留住年光。"此康伯可乐府所载。高宗又尝使御前画工写曾海野喜容带牡丹一枝,命吕本中作赞,云:"一枝国艳,两鬓东风。"高宗大喜。[贵耳录]

◎洪迈禁中词

绍兴中,禁中避暑,多御复古、选德等殿及翠寒堂纳凉。长松修竹,浓翠蔽日,层峦奇岫,静窈萦深。寒瀑飞空,下注大池,可十亩。池中红白菡萏尤柄,盖园丁以瓦盎别种,分列水底,时易新者,庶几美观。又置茉莉、素馨、建兰、麝香藤、朱槿、玉桂、红蕉、婆、帘葡等南花数百盆於广庭,鼓以风轮,清芬满殿。御榻两裤,各设金盘数十架,冰雪如山。纱厨前後,皆悬挂伽兰木、真蜡、龙涎等香珠百馀。蔗浆金碗,珍果玉壶,初不知人间有尘暑也。洪景卢学士,尝赐对於翠寒堂,当三伏中,战栗不可久立。高宗问故,遗中贵人以北绫半臂赐之,则境界可想见矣。景卢作词纪恩而出。[周密几时记]

◎胡铨秘阁问答

兴元年五月三日晚,胡铨侍上於内殿之秘阁,蒙赐金凤笺,就所御玉管笔并龙脑墨、凤朱研,又赐以花藤席。命铨视草毕,唤内侍司厨满头花备酒。上御玉荷杯,铨用金鸭杯,令潘妃唱贺新郎,兰香执玉荷杯,上自注酒赐铨曰:"贺新郎者,朕自贺得卿也。酌以玉荷杯者,示朕饮食与卿同器也。"铨再德行谢。

贺新郎词中有所谓"相见了又重午"。上曰:"今重午不数日矣。"词中又有"湘江旧俗"之句,上曰:"卿流落海岛二十馀年,得不为屈原之葬鱼腹者,皆天地祖宗之灵,留卿以辅朕也。"铨流涕,上亦黯然。俄而迁坐,进八宝羹,洗盏更酌。上命潘妃执玉荷杯唱尤年欢,此词乃仁庙所制。上饮讫,亲唱一曲,名喜迁莺。且谓铨曰:"朕每在宫中,不妄作歌,氐侍太上宴时,有旨令唱,始作之。今夕与卿相会,朕意甚欢,故作此乐卿耳。"又曰:"昨朕苦嗽,故声音稍涩,卿勿嫌。"铨春天曰:"太上退闲,陛下御宇,正当勉力恢复,然此孝养亦宜时有。"上曰:"卿真忠臣也,汉之汲黯,唐之魏征,亦不过是。"上又问铨在海南时所作诗文,铨一一春天对。时漏已四下,上又凭阑四望。顷之天竺钟声已动,御苑已鸦嗓矣。[澹庵老人玉音问答]

◎曾觌进词

乾道三年三月初十日,上遗使至德寿宫春天知太上,连日天气甚好,欲一二日间,恭请车贺幸聚景园看花,取自圣意选定一日。太上云:"传语官家,备见圣孝,春和景明,正可游豫,但出去氐为看花,今本宫後园亦有几株好花,不若来日请官家过来闲看。"遂遣提举官同到南内这,遵依讫。次日进早膳後,车驾与皇后、太子过宫,起居二殿讫,先至灿锦亭进茶。宣召知阁门并两府以下六员侍宴,同至後苑看花。两廊并是小内侍及幕士,以全效西湖,铺放珠翠、花朵、玩具、疋帛,及花篮、闹竿、市食等,许内人关扑。次至球场看小内侍抛彩球,蹴秋千。又至射厅看百戏,依例宣赐。回至清妍亭看荼コ,就登御舟,绕堤闲游。亦有小舟数十只,供应杂艺、嘌唱、鼓板、蔬果,与湖中一般。

太上倚阑闲看,适有双燕掠水飞过,传旨令曾觌制词。遂进阮郎归云:"柳阴庭院占风光。呢喃春昼长。碧波新涨小池塘。双双蹴水忙。 萍散漫,絮悠。轻盈体态狂。为怜流去落红香。衔将归画梁。"既登舟,知阁张抡进柳梢青云:"柳色初匀。馀寒似水,纤雨如尘。一阵东风,纹微皱,碧沼鳞鳞。 仙娥花月精神。春天凤管、莺弦斗新。万岁声中,九霞杯内,长醉芳春。"曾觌和进云:"桃靥红匀。梨腮粉薄,鸳径无尘。凤阁凌虚,龙池澄碧,芳意鳞鳞。 清时酒圣花神。看内苑、风光又新。一部仙韶,九重莺仗,天上长春。"各有宣赐,次至静乐堂看牡丹,进酒三盏。太后邀太皇、官家同到刘婉容奉华堂,听摘阮奏曲。

罢,婉容进茶。讫,遂奏太后云:"近教得二女童琼华、绿华,并能琴阮下棋,写字画竹,背诵古文,欲得就纳於官家。"遂令各呈技艺 ,并进自制阮谱三十曲。太后遂宣赐婉容宣和殿玉轴沉香槽,三峡流泉正阮一面,白玉九芝道冠,北珠缘领道氅,银三百两,绢三百疋,会子一百万贯。是日三殿并醉,酉原先还内。

自此官家知圣意不欲频出劳人,遂奏知命内司於北内後苑建造冷泉堂,叠巧石为飞来峰,开展大池,引注湖水,景物并如西湖。其西又建大楼,取苏轼诗句名曰聚远,并是上御名恭书。又御制堂记,太上赋诗,令上恭和刻石。是岁翰苑进端午贴子云:"聚远楼前面面风。冷泉堂下水溶溶。人间炎热何由到,正是瑶台第一重。"又曰:"飞来峰下水泉清。台沼经不日成。境趣自超尘世外,何须方士觅蓬瀛。"皆纪实也。[乾淳起居注]

◎张抡进词

淳熙六年春,车驾迎太上、太后游聚景园,乘步辇至瑶津西轩,都管刘景进新制泛兰舟曲,各赐银绢。是岁太上圣寿七十有三,上亲捧玉酒船进太上酒,斟酒入船,则船中人物花草俱动,太上饮尽。又至锦壁赏花,有牡丹十馀丛,各有牙牌金字为记。又另采数千朵,插水精玻璃天青汝窑金瓶中。太上前,又独设沉香桌,列白玉碾花商尊,高三尺,径一尺三寸,上插照殿红十五枝。随驾各官,皆赐两面翠叶滴金牡丹御书扇,沉香为柄。知阁张抡进壶中天一阕云:"洞天深处,赏娇红轻玉,高张云幕。国艳天香相竞秀,琼蕊清光如昨。露洗妖妍,风传馥郁,云雨巫山约。春浓似酒,五云台榭楼阁。 圣代治定功成,一尘不动,四境无鸣檄。屡有上天助顺,基业增隆山岳。两世明君,千秋尤岁,永享升平乐。

东皇呈瑞,更无一片花落。"[丁湖志馀]

◎吴琚雪词

淳熙八年元日,上坐紫宸殿引见讫,即率皇后、皇太子、太子妃至德寿宫行朝贺礼。是岁太上圣寿七十有五,欲再行废寿礼,太上不许。至是,乃密进黄金酒器二千两。上侍太上於椤木堂香阁内说话,宣押棋待诏并小说孙奇等十四人,下讫两局,各赐银绢讫。官家恭请太上、太后来日就南内排当。初二日进早膳讫,遣太子到宫恭请,官家亲至殿门拱迎,亲扶太上降辇,至损斋进茶。次至清燕殿闲看书画玩器。约午时初,後苑供进酥酒十色熬煮。午正三刻,就凌虚排当,进酒三盏,至萼绿华堂看梅。上进银三万两,会子十万贯。太上云:"此无用钱处,不须得。"上再三奏请,止受三分之一。未初,雪大下,正是腊前,太上甚喜。

官家云:"今年正欠些雪,可谓及时。"太上云:"雪却甚好,但恐长安有贫者。"上奏云:"已令有司比去年倍数支散矣。"太上亦命提举官於本宫支拨官会,照朝廷数目发下临安府,支散贫民一次。又移至明远楼,张灯进酒。节使吴琚进喜雪水龙吟词云:"紫皇高宴仙台,双成戏击苞碎。何人为把,银河水翦,甲兵都洗。玉样乾坤,八荒同色,了无尘翳。喜冰消太液,暖融鹊,端门晓、班初退。 圣主忧民深意,转鸿钧、满天和气。太平有象,三宫二圣,尤年千岁。

双玉杯深,五云栖迥,不妨频醉。细看来、不是飞花,片片是、丰年瑞。"太上大喜,赐镀金酒器二百两,细色段疋,复古殿香羔儿酒等。太后命本宫歌板色歌此曲进酒,太上尽醉。一更後,宣轿儿入便门,上亲扶上辇还宫。[乾淳起居注]

◎曾觌月词

淳熙九年八月十五日,驾过德寿宫起居。太上留坐,至乐堂进早膳毕,命小内侍进采竿垂钓。上皇曰:"今日中秋,天气甚清,夜间必有好月色,可少留看月。"上恭领圣旨,索车儿同过射厅,观御马院使打球,进市食,看水傀儡。晚宴香远堂,堂东有尤岁桥,长六丈馀,并用吴进到玉石成。四畔雕镂栏槛,莹彻可爱。桥中心作四面亭,用白椤木盖造,极为雅洁。大池十馀亩,皆是千叶白莲。凡御榻、御屏、酒具、香奁器用,并用水精。南岸列女童五十人奏清乐,北岸芙蓉阁一带,并是教坊,近二百人。侍月初上,箫韶齐举,缥缈相应,如在霄汉。既入座,乐少止。太上召刘贵妃,令独吹白玉笙霓赏中序。上自起执玉杯奉两殿酒,并以垒金嵌宝注杯盘等物赐贵妃。侍宴官开府曾觌恭进壶中天慢一首云:"素飚碧,看天衢稳送,一轮明月。翠水瀛壶人不到,比似世间秋别。玉手瑶笙,一时同色,小按霓裳叠。天津桥上,有人偷记新阕。 当日谁幻银桥,阿瞒儿戏,一笑成痴绝。肯信群仙宴处,移下水精宫阙。云海尘清,山河影满,桂冷吹香雪。何劳玉斧,金瓯千古无缺。"上皇大喜曰:"从来月词不曾用金瓯事,可谓新奇。"赐金束带紫番罗水昌注碗一副,上亦赐宝盏古香。至一更五点还内。是夜隔江西兴,亦闻天乐之声。[乾淳起居注]

◎吴琚潮词

淳熙十年八月十八日,上诣德寿宫恭请两殿往浙江亭观潮。进早膳讫,御辇及内人车马并出候潮门。先是命内司於浙江亭两旁抓缚席屋五十间,至是并用采缬幕。得旨,从驾百官,各赐酒食,并免侍班,从便观看。先是澉浦金山都统司水军五千人抵江下,至是又命殿司新刺防江水军、临安府水军并行阅试。军船摆布西兴龙山两岸近千只,管军官於江面分布五阵,乘骑弄旗,标枪舞刀,如履平地。点放五色烟炮满江,及烟收炮息,则诸船尽藏,不见一只。奉旨自管军官以下并行支犒一次。自龙山以下,贵邸豪民,采幕凡二十馀里,车马阗,几无行路。西兴一带,亦皆抓缚幕次,采绣照江,有如铺锦。市井水入、弄潮儿等凡百馀人,皆手持十幅彩旗,踏浪争雄,直至海门迎潮。又有踏混木水傀儡、水百戏、撮弄等,各呈伎艺,并有支赐。太上喜见颜色曰:"钱塘形胜,东南所无。"上起春天曰:"钱塘江潮,亦天下所无有也。"太上宣谕侍宴官,令各赋酹江月一曲,至晚进呈,太上以吴琚为第一。其词云:"玉虹遥挂,望青山隐隐,一眉如抹。忽觉天风吹海立,好似春霆初发。白马凌空,琼鳖驾水,日夜朝天阙。

飞龙舞凤,郁葱环拱吴越。 此景天下应无,东南形胜,伟观真奇绝。好是吴儿飞彩帜,蹴起一江秋雪。黄屋天临,水犀云拥,看击中流楫。晚来波静,海门飞上明月。"两宫并有宣赐,至月上还内。[乾淳起居注]

◎洪迈临江仙

绍兴间,洪景卢在临安试词科三场毕,与数友同过抱剑街孙氏妓楼。夜月如昼,正凭阑抚几,两烛结花,灿若连珠。孙氏黠慧,白坐中客曰:"今夕桂魄皎洁,烛花呈祥,诸群较艺兰省,高掇无疑,请各赋一词,为他日佳话。"座中有何自胆即操笔作浣溪沙词云:"草草杯盘访玉人。灯花呈喜座添春。邀郎觅句要清新。 黛浅波娇情脉脉,云罢柳弱意真真。从今风月属闲人。"众传观叹赏,恨其末句失意。景虚作临江仙词云:"绮席留欢欢正洽,高楼佳气重重。钗头小篆烛花红。直须将喜事,来报主人公。桂月十分春正半,广寒宫殿匆匆。娥相对曲阑东。云梯知不远,平步蹑东风。"孙满酌一觥劝洪曰:"此瑞殆为群设也,必高中矣。"已而景卢果春天名赐第。[词苑]

◎俞国宝风入松

淳熙间,御舟过断桥,见洒肆屏风上有风入松词云:"一春常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连。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洒楼前。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裹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得春归去,馀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高宗称赏良久,宣问何人所作。乃太学生俞国宝也。

"重扶残醉",原词作"重携残酒",高宗笑曰:"此句不免寒醇气。"因改为"扶残醉",即日予释褐。[中兴词话]

◎赵鼎点绛唇

赵鼎,中兴名相,而词章婉媚,不减花间。其点绛唇云:"梦回鸳账馀香嫩。

更无人问。一枕江南恨。"醉桃源云:"青春不与花为主。花正开时春暮。""只有一尊芳醑。留得青春住。"较花间更饶情思。[古今词话]

◎赵鼎满江红

忠简丁未九月南渡泊真州,作满江红词最佳。其词曰:"惨结秋阴,西风送、丝丝雨湿。凝望眼、征鸿几字,暮投沙碛。欲问乡关何处是,水云浩荡连南北。

但修眉、一抹有无中,遥山岗色。 江上路,天涯客。肠已断,头应白。空搔首兴叹,暮年离隔。欲待忘忧除是酒,奈酒行有尽愁无极。便挽将、江水入尊,浇胸臆。"[百明珠]

◎韩世忠词

韩蕲王生长兵间,未尝知书。晚几忽若有悟,能作字及小词。一日至香林园,苏仲虎尚书方宴客,王径造之,宾主欢甚,尽醉而归。明日,王饷以羊羔,且手书二词遗之。其临江仙云:"冬日青山潇洒静,春来山暖花浓。少年衰老与花同。

世间名利客,富贵与穷通。 荣华不是长生药,清闲不是死门风。劝君识取主人公。单方只一味,尽在不言中。"其南乡子云:"人有几多般。富贵荣华总是闲。

自古英雄都是梦,为官。宝玉妻儿宿业缠。 年事已衰残。须鬓苍苍骨髓干。不道山林多好处,贪欢。只恐凝迷误了贤。"[西湖志馀]

◎岳飞小重山

岳侯,忠孝人也,其小重山词,梦想旧山,悲凉悱恻之至。词云:"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故山松菊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筝。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古今词话]

◎岳飞指和议之非

武穆贺讲和赦表云:"莫守金石之约,难、充壑之求。"故作词云:"欲将心事付瑶筝。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盖指和议之非也。又作满江红,忠愤可见,其不欲"等闲白了少年头",足以明其心事。[话腴(案此非话腴原文。)]

◎刘子词

刘子,晦庵之师,以国郎通判兴化军,辞归,隐武夷山。有九日蓦山溪词云:"浮烟冷雨,此日还重九。秋去又秋来,但黄花、年年依旧。平台戏马,无处问英雄,茅舍小,竹篱疏,兀坐空搔首。 客来何有。草草三杯酒。一醉尤缘空,休贪他、金印如斗。病翁老矣,谁其赋归欤,芟陇麦,纲溪鱼,未落他人後。"[屏山集]

◎张抡应制词

张材甫,南渡故老,及见太平之盛者,集中多应制词,如蝶恋花、朝中措、霜天晓角,杰作也。[莲社词选]

◎曾觌感皇恩

曾海野,东都故老,及见中兴之盛,尝侍宴上苑,进阮郎归咏燕,柳梢青咏柳,一时推重。其奉使旧京,作上西平,重到临安,作感皇恩,感慨淋漓,甚得大体,人所不及也。[花庵诩客]

◎叶梦得词

叶少蕴妙龄词甚婉丽,晚岁落其华而实之,能於简淡中时出雄杰,合处不减东坡。[关注]

◎叶梦得水调歌头

叶梦得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病不能射,因作水调歌头以寄意云:"霜降碧天净,秋事促西风。寒声隐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西顾,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叠鼓闹清晓,歌骑引周弓。 几将晚,客争笑,问衰翁。

平生豪气安在,走马为谁雄。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老矣真堪惜,回首望云中。"[词苑]

◎陈与义词可摩坡仙之垒

陈去非词虽不多,语意超绝,可摩坡仙之垒。[黄]

◎陈与义临江仙

张叔夏云:"去非临江仙一阕,真是自然而然。其词云:"忆昔告别桥桥上饮,坐中都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馀年成一梦,此身是在堪惊。闲登小阁眺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清婉奇丽,集中惟此最优。[胡仔]

◎朱敦儒西江月

朱希真,东都名士,天资旷逸,有神仙风致。西江月二首,可以警世之役役於非望之福者。[花庵词客]

◎朱敦儒赋月

希真赋月词"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赋梅词:"横枝消瘦一如无,但空里疏花数点",词意奇绝,似不食烟火人语。[张正夫]

◎康与之应制

康伯可有声乐府,凡中兴以来粉饰治具,及慈宁归养,两宫欢集,必假其应制。尝於上元节进瑞鹤仙云:"瑞烟浮禁苑。正绛阙春回,新正方半。冰轮桂华满。溢花衢歌市,芙蓉开遍。龙楼两观,见银烛星球光烂。卷珠帘,尽日笙歌,盛集宝钗金钏。 堪羡。绮罗丛里,兰麝香中,正宜游玩。风柔夜暖花影乱,笑声喧。闹蛾儿满路,成团打块,簇者冠儿斗转。喜皇都、旧日风光,太平再见。"高宗览之,极称赏"风柔夜暖"以下数语,赐金甚厚。[黄]

◎康与之时有俗语

伯呆词如柳耆卿,音律甚协,未免时有俗语。[沈伯时]

◎康与之长安怀古

康与之长安怀古诉衷情云:"阿房废址汉荒丘。狐兔又群游。豪华尽成春梦,留下古今愁。 君莫上,古原头。泪难收,夕阳西下,塞雁南来,渭水东流。"如此等词居然不俗,今有晏叔原亦不得独擅。[王性之]

◎康与之词与李清照词同妙

康伯可"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与李清照"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同妙。[王世贞]

◎左誉词

左与言策名之後,入钱塘幕府。时乐籍有名姝张芸女名浓者,色艺妙天下,与方言甚眷之,如"盈盈秋水,澹澹春山",及"帷云翦水,滴粉搓酥"之句,皆为浓而作。当时都人有"晓风残月柳三变,滴粉搓酥左与言"之对,其人物风流可以想见。ㄈ扰之後,浓委身於立勋大将家,易姓章,疏封大国,绍兴中,左因觅官赴阙下,暇日行天竺两峰间,忽逢车舆甚盛,中一丽人褰帘顾左而颦曰:"如今若把菱花照,犹恐相逢是梦中。"视之,乃浓也,与言醒然有悟,即拂衣东渡为浮屠。[王仲言]

◎扬无咎词

扬补之有赠妓周三五词,调寄明月棹孤舟云:"宝髻双烟缕缕。年纪小、未周三五。压众精神,出群标格,偏向众中茚翘楚。 记得谯门初见处。禁不定、乱红飞去。掌托鞋儿,肩拖裙子,悔不做、闲男女。"补之在高宗朝,累征不起,自号清夷长者,而词之艳如此。[古今词话]

◎阮阅词

阮闳休赠宜春官妓赵佛奴寄调洞仙歌云:"赵家姊妹,合在昭阳殿。因甚人间有飞燕。见伊底,尽道独步江南,便江北、也何曾惯见。怜伊情性好,不解嗔人,长带桃花笑时脸。向尊前酒底,见了须归,似恁地、能得几回细看。待不眨眼儿,看著伊,将眨眼工夫,看伊几遍。"按闳休建炎初知袁州即致仕,寓居宜春,著诗话总龟,而词复排协律如此,然已为元曲开山矣。[宜春遗事]

◎张孝祥词

张孝祥紫微雅词,汤衡称其平昔未尝著稿,笔酣兴健,顷刻即成,却无一字无来处。一日在建康留守席上,作六州歌头,张魏公读之,罢席而入。[朝野遗记]

◎曾忄造咏

梅曾忄造、曾,故相之孙,皆以词章擅名,而端伯编乐府雅词尤有功词学。其咏调笑令云:"清友。群芳右。万槁纷披兹独秀。天寒月薄黄昏後。缟袂亭亭招手。故山千里迷云岫。借问如今安否。"[古今词话]

◎朱翌咏梅

朱新仲南渡後待制填词,尝雪中至西湖看梅,作点绛唇词云:"流水泠泠,断桥横路枝亚。雪花飞下。浑似江南画。 白璧青钱,欲买春无价。归来也。风吹平野。一点香随马。"西湖咏梅者多矣,而不为周琢,自然大雅,首推此词。[词苑]

◎赵师侠词

赵师侠词章,摹写风景,体状物态,俱极精巧,初不知其得之之易也。其坦庵集中有谒金门词云:"沙畔路。记得旧时行处。蔼蔼疏烟迷远树。野航横不渡。

竹里疏梅花吐。照眼一川鸥鹭。家在清江江上住。水流愁不去。"师侠,燕王德昭七世孙。[尹先之]

◎赵彦端词

淳熙间宗赵彦端字德庄者,赋西湖词,有"波底夕阳红湿"句,为孝宗所赏,曰:"我家里人也会作此等语。"[古今词话]

◎郑文妻词

太学服膺斋上舍郑文,秀州人,其妻寄以忆秦娥云:"花深深。一钩罗行花阴。行花阴。闲将柳带,试结同心。 日连消息空沉沉。画眉楼上愁岂临。愁登临。海棠开後,望到如今。"此词为同舍所见,一时传播,酒楼妓馆皆歌之。[古杭杂记]

◎铅山驿壁词

绍兴戊辰,信州铅山驿壁有题玉楼春词,不著姓氏,今载於此:"东风杨柳门前路。毕竟雕鞍留不住。柔情胜似岭头云,别泪多於花上雨。 青楼画幕无重数。听得楼边车马去。若将眉黛染情深,直到丹青难画处。"[能改斋漫录]

◎胡铨以词被送南海编管

胡铨以上书论王伦、秦桧,谪吉阳军,又贬新州。张棣曰:"铨何故未过海。"铨偶为词云:"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棣即迎桧意,春天铨怨望,於是送南海编管。流落几二十年,愁饥蛟,涛波诡,有非人世所堪者。寿皇即位,首复官,即日召对,留侍经筵。杨尤里称其骚词"抉天之幽,泄神庾,灵均以来,一人而已。"[宋名臣言行录]

◎张元词

张元以送胡铨及寄李纲词坐罪,皆金缕曲也。元以此得名。其送铨词云:"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画角,故宫禾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曲黄流乱注。

聚尤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莫问,况人情、易老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澹月,断云微度。尤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百明珠]

◎王庭词

王庭送胡铨远谪,有句曰:"痴儿不了公家事,男子要为天下奇。"又曰:"百辟动容观谏草,几人回首愧朝班。"亦贬辰州。其留别感皇恩云:"无情江水,断送扁舟何处。"其感旧点绛唇云:"白发相逢,犹唱当时曲。"皆可歌也。[古今词话]

◎王庭上元鼓子词

王卢溪先生知时事占危,无宦游意,学道著书,若将终身焉。胡忠简尝答以诗曰:"尤卷不移颜色乐,一生无愧伯夷班。"可想见其人矣。寿皇之代,与朱庵晦庵同以诗人荐,敦召再三,逾年始至。寿皇一见契合,优诏奖之曰:"粹然纯儒,凛有直节。"命直敷文阁,年九十有三。其诗词格力雅健,兴寄高远,不知其齿之宿也。尝作上元鼓子词云:"玉漏春迟,铁关金锁星桥夜。暗尘随马。

明月应无价。 天半朱楼,银汉波光射。更深也。翠蛾如画。犹在凉帘下。"盖寄点绛唇云。[宋名臣言行录]

◎朱熹词

晦庵先生回文词,几於家弦户诵矣。其隐括杜牧之九日齐山登高诗水调歌头一阕,气骨豪迈,则俯视辛、苏,音韵谐和,则仆命秦、柳。洗尽千古头巾俗态。

词云:"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用辛苦怨斜晖。不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

与问牛山客,何必泪沾衣。"[读书续录]

◎吕居仁咏柳花吕居仁有咏柳花词云:"柳塘新涨。艇子摇双桨。闲倚曲阑成怅望。是处春愁一样。 傍人几点飞花。夕阳又送楼鸦。试问画楼西畔,墓云恐近天涯。"盖清平乐也。居仁直忤柄臣,深居讲道,而小词乃工稳清润至此。[啸翁词评]

◎尤袤咏落梅

尤袤潜心理蕴,所蓍梁溪集,长短句尤工。其咏落梅瑞鹧鸪云:"清溪西畔小桥东。落月纷纷水映空。五夜客愁花片里,一年春事角声中。 歌残玉树人何在,舞破山香曲未终。却忆孤山岗醉归路,马蹄香雪衬东风。"[啸翁词评]

◎杨尤里好事近

杨尤里不特诗有别才,即词亦有奇致。其好事近云:"月未到诚斋,先到尤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庭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昔人谓东坡词是曲子中缚不住者,迁秀词又何多让,乃知有气节人,笔墨自然不同。[续清言]

◎真德秀咏红梅

真德秀咏红梅词云:"两岸月桥花半吐。红透肌香,暗把游人误。尽道武陵溪上路。不知迷入江南去,先是冰霜真态度。何事枝头,点点胭脂。莫是东君嫌淡素。问花花又娇无语。"盖蝶恋花也。作大学衍义人,又有此等词笔。[宋名家词评]

◎王十朋词

王十朋以忠谏著称,与胡澹庵同为孝宗所拔。其梅溪集中咏荼コ一阕云:"野态芳姿,枝头占得春长久。怕钩衣袖。不放攀花手。 试问东风,花似当时否。还依旧。谪仙去後。风月今论证有。"盖点绛唇也。[词苑]

◎张玉照堂词

花庵词客曰:杨尤里极称张功甫之词,玉照堂词以种梅得名,如"光摇动、一川银浪,九霄珂月"是也。周密曰:张功甫,西秦人,其"月洗高梧"一阕,乃咏物之入神者,此白石论史邦卿词而及之。[古今词话]

◎洪皓梅花引

洪皓为通问使,途间作梅花引,即"天涯池馆忆江梅。几枝开。

使南来。还带馀杭,春信到燕台"之词也。终以忤秦桧谪官,则梅花引何减广平梅花赋乎。[宋名家词评]

◎李清照嘲张九成

张子韶对策,有"夜桂飘香"之语。赵明诚妻嘲之曰:"露花倒影柳三变,夜桂飘香张九成。"[词苑]

◎黄公度青玉案

黄公度以第一人登第,为赵忠简所器,而秦桧颇衔之。及召赴行在,知非当路意,而迫於君命,故作青玉案词,有云:"欲倩归鸿分付与。鸿飞不住。倚阑无语。独立长天暮。"盖去就早定矣。[知稼翁集跋]

◎葛立方卜算子

葛立方卜算子词,用十八叠字,妙手无痕,堪与李清照声声慢并绝千古。本邑学道人,胸中乃有此奇特。其词云:"袅袅水芝红,脉脉蒹葭浦。淅淅西风澹澹烟,几点疏疏雨。 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叶叶红衣当酒船,细细流霞举。"[草窗词评]

◎周必大赠小琼

周必大有点绛唇词,赠歌者小琼作也。"秋夜乘槎,客星容到天孙渚。眼波微注。待许牵牛渡。 见了还非,重理霓裳谱。期无误。几年一遇。莫讶周郎顾。"[词苑]

◎陈济翁蓦山溪

陈济翁,南渡遗老,有蓦山溪词云:"去年今日,从驾游西苑。彩仗压金波,看水戏、鱼龙曼衍。宝津南殿,宴坐近天颜,金杯酒,君王劝。头上宫花颤。六军锦绣,尤骑穿杨箭。日暮翠华归,拥钧夫、笙歌一片。如今关外,千里未归人,前山雨,西楼晚。望断思君眼。"此词天下歌之,舍人张孝祥以廷试第一,移知潭州,因宴客,妓有歌之者,至"金杯酒,君王劝。头上宫花颤",张之首不觉自为摇动者数四,坐客忍笑指目者甚多,而张不知也。[能改斋漫录]

◎范成大谒金门

范成大行宜春道中,见野塘春水可喜,有怀旧隐,作谒金门词云:"塘水碧。仍带麦尘颜色。泥泥纹无气力。东风如爱惜。 恰似越来溪侧。也有一只。只欠柳丝千百尺。系船春弄笛。"成大出使回,每思石湖,故言之悒悒如此。[杨慎]

◎孔平仲五杂组词

乐府有五杂组及两头纤纤,殆类小令。孔平仲最爱作此,以为词戏,故亦效之作五杂组词云:"五杂组,同心结。往复来,当窗月。不得已,话离别。""五杂组,流苏缕。往复来,临行语。不得已,上马去。""五杂组,回纹机。

往复来,锦棱飞。不得已,独画眉。""五杂组,采丝钅咸。往复来,鸟投林。

不得已,梦孤衾。""五杂组,绶若若。往复来,大车铎。不得已,去丘壑。""五杂组,侯门戟。往复来,道上檄。不得已,天涯客。""五杂组,汉旌旆。

往复来,宾鸿宇。不得已,餐毡使。""五杂组,非烟云。往复来,胡马尘。不得已,撄龙鳞。"又作两头纤纤词云:"两头纤纤探宫茧,半白半黑鹤氅缘。

々膊々上贴箭。磊磊落落封侯面。""两头纤纤小秤衡。半白半黑月未明。

々膊々扣户声,磊磊落落金盘冰。"[范石湖集]

◎卢祖皋题钓雪亭

吴江三高祠前有钓雪亭,盖渔人之窟宅也。卢申之题贺新郎一阕云:"挽住风前柳。问鸱夷、当日扁舟,近曾来否。月落潮生无限事,零乱茶烟未久。漫留得、莼鲈依旧。可是功名从来误,抚荒祠、谁继风流後。千古恨,一搔首。 江涵雁影梅花瘦。四无尘、雪飞风起,夜窗如昼。尤里乾坤清绝处,付与渔翁钓叟。

又恰是、题诗时候。猛拍阑干呼鸥鹭,道他年,我亦垂纶手。飞过我,共尊酒。"[芦浦笔记]

◎陆游词

范致能帅蜀,陆务观在幕府,主宾酬倡,人争传诵之。陆尝春日游摩诃池上作水龙吟云:"摩诃池上追游路,红绿参差春晚。韶光妍媚,海棠如醉,桃花欲暖。挑菜初闲,禁烟将近,一城丝管。看金鞍争道,香车飞盖,争先占、新亭馆。

惆怅年华暗换。黯消魂、雨收云散。镜奁掩月,钗梁拆凤,秦筝斜雁。身在天涯,乱山孤垒,危楼飞观。叹春来只有,杨花和恨,向东风满。"又在王忠州席上作玉蝴蝶云:"倦客平生行处,坠鞭京洛,解潇湘。此夕何年,来赋宋玉高唐。绣帘开、香尘乍起,莲步稳、银烛分行。暗端相。燕羞莺妒,蝶扰蜂忙。难忘。芳尊频劝,峭寒新退,玉漏犹长。几许幽情,只愁歌罢月侵廊。欲归时、司空笑问,微近处、丞相嗔狂。断人肠。假饶相送,上马何妨。"[词苑]

◎陆游钗头凤

放翁娶唐氏女,伉俪相得,而弗获於姑,陆出之,後改适同郡赵士程。春日出游,相遇於禹迹寺南之沈园,唐语其夫为致酒肴。陆怅然赋钗头凤词云:"红酥手。黄藤酒。满城克公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难在,锦旧难托。莫、莫、莫。"唐亦和之,未几怏怏卒。放翁复过沈园赋诗云:"落日城头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见惊鸿照影来。"[耆旧续闻]

◎陆游鹊桥仙

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雄快处似东坡。甚感旧鹊桥仙一首:"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连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英气可掬,流落亦可惜矣。[词品]

◎陆游词有去国怀乡之感

放翁呈范至能待制双头莲,末句云:"空怅望,美菰香,秋风又起。"又夜闻杜鹃桥仙末句云:"故山岗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去国怀乡之感,触绪纷来,读之令人於邑。[词统]

猜你喜欢
  范炎·唐圭璋
  巧对录卷之六·梁章钜
  ◆彭征士炳(元亮集)·顾嗣立
  ◆陈监丞旅(安雅堂集)·顾嗣立
  楔子·孟汉卿
  卷十九·王十朋
  卷一百七·王奕清
  卷142 ·佚名
  卷五十六·朱彝尊
  卷五十一·陈元龙
  卷六十八·陈廷敬
  御选金诗卷二十四·康熙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情天外史》·张次溪
  哀长吉词作鉴赏·佚名
  卷八·方干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宋词三百首(5)·朱祖谋

    岳飞岳飞(1103—1141),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南宋初抗金名将。少年从军,官至河南、河北诸路招讨使、枢密副使。因坚持抗金,反对和议,为高宗赵构、奸相秦桧所害。淳熙六年(1179)赐谥武穆。嘉定四年(1211)追

  • 松陵集巻四·陆龟蒙

    徃体诗一百十二首渔具诗【并序】 陆天随子于海山之顔有年矣矢鱼之具莫不穷极其趣大凡结绳持网者总谓之网罟网罟之流曰罛曰罾曰罺【侧交反】圆而纵舍曰罩挟而升降曰【女减反】缗而竿者总谓之筌筌之流曰筒曰车

  • 列传第十八·刘昫

    ○尉迟敬德 秦叔宝 程知节 段志玄 张公谨 子大素 大安 尉迟敬德,朔州善阳人。大业末,从军于高阳,讨捕群贼,以武勇称,累授朝散大夫。刘武周起,以为偏将,与宋金刚南侵,陷晋、浍二州。敬德深入,至夏县,应接吕崇茂,袭破永安王

  • 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十四·赵尔巽

      刘藻 杨应琚子重英 苏尔相 明瑞   刘藻,字素存,山东菏泽人。初名玉麟,以举人授观城教谕,乾隆元年,荐举博学鸿词,试一等,授检讨,更名。累迁左佥都御史。圆明园工兴,疏言:“园工不过少加补葺,视前代饰台榭之观者度越何啻万万

  • 第二十五回 讨权臣石头殉节 失镇地栎林丧身·蔡东藩

      却说杨玉夫手持昱首,驰出殿门,适与一人相遇,不觉惊惶。及仔细审视,乃是同党陈奉伯,方才放心,即将昱首交与奉伯。奉伯诈传敕旨,开承明门,门外由王敬则待着,复把昱首转交。敬则驰诣领军府,叩门大呼,道成不知何事,未敢开门。敬

  • 卷三恭纪先帝诞生第三·刘若愚

    神庙万历二十九年春,始移皇长子于迎禧宫。九月十八日二更,传谕内阁:皇长子及诸皇子册立冠婚,敬奉圣母命蒙嘉许,卿等传礼部择日具仪行礼。至十月十五日册立光庙为东宫,封皇三子为福王,皇五子为瑞王,皇六子为惠王,皇七子为桂王,实

  • ◎议会门前新绷儿·李定夷

    湖北省议会前,一日清晨九时,有应山县人李某,素充汉口刘园优伶。因其妻身怀六甲,行将分娩,带令渡鄂,租屋居住。夫妇二人,乘车至阅马厂。甫一登车,该妇腹胎已动。及抵省议会门首,呼痛甚惨。急令停车,就地产生一男。衣包齐下,血流如

  • 皇王大纪卷五十·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简王元年十二月辛巳鲁季孙行父以鞌之功立武宫论曰立武宫者立武公敖之宫也诸侯立五庙武公至宣公十一世矣乃祧主也季氏立其宫者岂为鞌之功也哉谨按武公者从宣王不顺之命舎长立少者也季氏以少子专鲁国

  • 同恕传·宋濂

    同恕字宽甫,祖先太原人。五世祖时迁居秦中,因而为奉元人。祖父叫同升。父亲同继先,学问渊博,善写文章,廉希宪为陕右宣抚使时,征召继先掌管仓库的钥匙。家中世代从事儒学,同住的有二百口人,他们之间从不背后说长道短。恕安静稳

  • 卷二百三十·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三十明 杨士奇等 撰征伐宋太祖乾德元年侍中平章事范质谏伐河东奏曰臣气疾发动近将两月不面天顔攀恋圣慈深负忧责臣今有刍荛上闻睿听内量僭

  • 五·钱穆

    北宋开始,门第已不存在,和尚寺也衰落了,搜罗不到人才。禅宗的新宗教,不啻叫人回头,由真返俗。而进士轻薄,终于担当不了天下大事。在这情形下,须待北宋知识分子再来打开新风气,寻觅新生命。书院讲学,由此酝酿。他们要把和尚寺里

  • 第三十五章 暴风雨之来临【蒙古入主】·钱穆

    一、蒙古之入主南宋代表的是中国的传统政权,他渐渐地从北方迁到南方,而终于覆灭。 蒙古民族入主中国,中国史开始第一次整个落于非传统的异族政权的统治。中国的政治社会,随着有一个激剧的大变动。蒙古入主,对

  • 佛说三摩竭经·智旭

    吴天竺沙门竺律炎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五百菩萨俱。帝王人民及诸天龙鬼神无复央数。尔时有难国王名分陂檀。不信佛法但好外道。日于宫中饭诸尼揵万余人。难国王常喜贡高。自谓智慧

  • 珍席放谈·高晦叟

    宋代笔记。2卷。高晦叟著。高晦叟仕履无可考。此书所记为朝廷典章制度沿革损益,及士大夫遗闻轶事。上自宋太祖,下及宋哲宗时事。有关时政议论,倾向王安石。所记名流轶事,往往为本传所未祥,可补史文之阙。今本系清人从

  • 扫迷帚·壮者

    长篇小说。清末壮者撰。二十四回。创作主旨在反对各种迷信,作者以为迷信是“阻碍中国进化的大害”,欲救中国必自改革习俗、破除迷信入手。叙述了江南一带迷信风俗的诸种表现。可谓洋洋大观。卷首开宗明义。指出迷信是

  • 电网外·叶紫

    叶紫著。原题《王伯伯》。发表于1933年《文学新地》1卷2号。王伯伯是个安份守己的农民,当反动派军队为了对付周围红军的阻击而在他家乡架设起电网时,他留恋家土,不肯随儿子到红军那里去。结果被敌人抓去,在三天里经过无数

  • 东西均·方以智

    明清之际方以智的主要著作。1652年完成初稿,次年加以订正。全书正文二十六篇(含一篇附文),加《东西均开章》和《东西均记》,凡二十八篇。原仅存抄本,由中华书局1962年校点、整理出版,并附有方以智《象环寤记》一篇。书中反

  • 诗本义·欧阳修

    北宋欧阳修撰。全书十六卷,对《诗经》诸篇先以“论曰”为题,畅言前人之说,然后以“本义曰”表明作者对各诗主旨的看法。又以时世论、本末论以及豳、鲁、序三问阐述对个别诗篇及诗序的看法,书后并附《诗图总序》及《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