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权德舆诗鉴赏

生平简介

( 759—818)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以文章进身,由谏官累升至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参预朝政。有《权文公集》。《全唐诗》存其诗十卷。

月夜江行

权德舆

扣舷不能寐,

浩露清衣襟。

弥伤孤舟夜,

远结万里心。

幽兴惜瑶草,

素怀寄鸣琴。

三奏月初上,

寂寥寒江深。

权德舆诗鉴赏

这是一首写羁旅之思的五言古诗。

开头二句:“ 扣舷不能寐,浩露清衣襟”。这里,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位悲伤满面、夜不能寐的行旅者。他忧思重重,满腹愁肠。却又不知如何排遣内心的苦闷,只是机械地用手敲着船舷。夜深了,繁露打湿了他的衣襟,他感到了深深的凉意,但却依然痛苦地伫立在船头。上一句,“扣舷”二字,不仅点出题中的“江行”,而且是以外在的动作显露内心的痛苦。下一句,“ 浩露”, 即繁露。它暗示出时间已至深夜,而旅人待在船头的时间也已很久,因此衣襟都清凉起来。诗人以饱尝旅途风霜雨露的境况,映衬出心境的凄凉,这是以内在的感受来写内心痛苦的。

第三、四句,是点明其痛苦的原因:“弥伤孤舟夜,远结万里心。”前一句是对开头二句的总括。并且进一步说,在这孤舟远行的夜晚,处处都在触发着惹人伤感的情怀。这就形象地写出了自己那种无法诉说的苦情。为何如此难耐呢?后一句接着说:因为自己的一颗心正与万里之外的那颗心相系着。这句诗妙在不是从单方面入手来写相思之情的。而是说,自己与亲人虽相隔万里,但却心心相印。因此,“远结万里心”比起单说“远思万里人”来,诗的意蕴就丰富得多,诗的韵味也更加深醇了。

第五、六句:“幽兴惜瑶草,素怀寄鸣琴。”诗人抒写了相思离别的情怀。上一句,“惜瑶草”江淹《别赋》有云:“君结绶兮千里,惜瑶草之徒芳。”

是说丈夫出外为官,闺中少妇自怜青春独处。“瑶草”,即香草,为少妇自喻。此处借用其意,以不无解嘲的语气说,我的深趣就在于怜惜妻子的青春独处。

下一句,“鸣琴”,即琴。意思是说,今夜我要以琴声来寄托自己平日的怀抱,这或许能够排遣我内心的苦闷吧!这两句诗不仅注意对仗的工整,而且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惜瑶草”,是对前面诗意的承接;“寄鸣琴”,又开启了后面的诗意。

最后两句:“三奏月初上,寂寥寒江深。”诗人通过展现一幅孤寂凄清的寒江月夜图,进一步表达羁旅苦情。“三奏月初上”,既点出题中的“月夜”,又写出反复弹奏鸣琴的情景。诗人原想借弹琴排遣苦闷的,无奈苦闷尚未消除,又见到了冉冉升起的明·2644·《唐诗鉴赏大典》

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对孤身远客来说,又添了一层行役情思。也使原已悲苦的旅人,其苦情又向前推进了一层。然而,还不仅如此。诗人此时面对的是月色溶溶下的寂静空旷的令人生寒的大江。而诗人的心境,又何尝不似这条凄凉寂寞的“寒江”呢!这儿的“深”字用得十分精当。既写出了寒江寂寥得“深”的实景,也传达出了旅人寂寥得“深”的实情。它既有写景之妙,又有传情之神。显示出诗人炼字的匠心。结尾以景作结,韵味无穷。那位孤独无偶的行旅者伫立寒江船头的身影久久地存留在读者的视野中。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权德舆

十年曾一别,

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

夕阳千万峰。

权德舆诗鉴赏

这首小诗,用朴素的语言写一次久别重逢后的离别。通篇淡淡着笔,不事雕饰,而平淡中蕴含深永的情味,朴素中见出天然的风韵。

头两句淡淡道出双方“十年”前的“一别”和今日的“ 相逢” 。从诗题泛称对方为“久别者”来看,双方大概不是挚友。这种泛泛之交间的“别”与“逢”,按说“别”既留不下深刻印象,“逢”也掀不起感情波澜。然而,由于一别一逢之间,隔着十年的漫长岁月,自然会引发双方的人世沧桑之感和对彼此今昔情景的联想。所以这仿佛是平淡而客观的叙述就显得颇有情韵了。

这首诗的重点,不是抒写久别重逢的感慨,而是重逢后又一次匆匆别离的情味。他们在万山攒集的岭上和夕阳斜照的黄昏偶然重逢,又匆匆作别,诗人撇开“相逢”时的一切细节,直接从“逢”跳到“别”,用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语言轻轻托出双方欲别未别、将发未发的瞬间情景——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征路偶然重逢,又即将驱马作别。马首所向,是莽莽的群山万壑,西斜的夕照正将一抹余光投向峭立无语的山峰。这是一幅在深山夕照中默默作别的素描。不着颜色,不加刻画,没有对作别双方表情、语言、动作、心理作任何具体描绘,却自有一种令人神远的意境。千峰无语立斜阳,境界静寂而略带荒凉,使这场离别带上了黯然神伤的意味。马首所向,千峰耸立,万山攒集,正暗示着前路漫漫。在夕阳余照、暮色依稀中,更给人一种四顾苍茫之感。这一切,加上久别重逢旋即又别这样一个特殊的背景,就使得这情景无形中带有某种象征意味。它使人联想到,在人生征途上,离和合,别与逢,总是那样偶然,又那样匆匆,一切都难以预测。诗人恐怕并非要借这场离别来表现人生道路的哲理,但在面对“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的情景时,心中怅然若有所思则是完全可以体味到的。第三句不用通常的叙述语,而是充满咏叹情调的轻轻一问,第四句则宕开写景,以景结情,正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无穷感慨,加强了世路茫茫的情味。可以说,三、四两句正是诗人眼中所见与心中所感的交会,是一种“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境界。

全诗平淡中蕴含深永情味、素朴中自得天然风韵,堪称佳选。

玉台体十二首( 其十一)

权德舆

昨夜裙带解,

今朝蟢子飞。

铅华不可弃,

莫是藁砧归!

权德舆诗鉴赏

南朝徐陵曾把梁代以前的诗选作十卷,定名《玉台新咏》。严羽说:“或者但谓纤艳者玉台体,其实则不然。”(《沧浪诗话》)可知这一诗集,香艳者居多。权德舆此首,标明仿效“玉台体”,写的是闺情,感情真挚,朴素含蓄,可谓俗不伤雅,乐而不淫。

人在寂寞郁闷之时,常常喜欢左顾右盼,寻求解脱苦恼的征兆。特别当春闺独守,愁情难耐之时更易表现出这种情绪和心理。我国古代妇女,结腰系裙之带,或丝束,或帛缕,或绣绦,一不留意,有时就难免绾结松弛,这,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夫妇好合的预兆,当然多情的女主人公马上就把这一偶然现象与自己的思夫之情联系起来了。啊!“昨夜裙带解”,莫不是丈夫要回来了吗?她欢情入怀,寝不安寐,第二天一早,正又看到屋顶上捕食蚊子的蟢子(喜蛛,一种长脚蜘蛛)飘舞若飞:“蟢”者,“喜”也,“今朝蟢子飞”,祥兆频频出现,这难道会是偶然的吗”

喜出望外的女主人公于是由衷地默念:“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我还得好好严妆打扮一番,来迎接丈夫的归来。藁砧,代指丈夫。

此诗文字质朴无华,但感情却表现得细致入微。

象“裙带解”、“蟢子飞”,这都是些引不起一般人注意的小节,但却荡起了女主人公心灵深处难以平静的涟漪。诗写得含蓄而耐人寻味。通篇描摹心理,用语切合主人公的身分、情态,仿旧体而又别开生面。

猜你喜欢
  第二十三出 伤离·李渔
  第二场 《三击掌》·佚名
  第二十九出 禁怨·陆采
  道园遗稿卷四·虞集
  巻十·黄昇
  卷一百九十六·徐世昌
  五集卷八十·乾隆
  巻七·刘履
  孤雁·闻一多
  卷三十二·乾隆
  卷一百十三·陈邦彦
  序·康熙
  卷二十五·沈季友
  张乔诗鉴赏·佚名
  七集 一卷·钱德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二十二·徐世昌

    文孚文孚,字秋潭,满洲旗人。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谥文敬。有《秋潭相国诗存》。宿东科尔寺梦醒招提境,烟岚聚小楼。一峰寒受月,万木夜生秋。薄酒难成醉,清笳易动愁。卧听清梵静,身世笑浮鸥。晚到哈尔海图策马

  • 稚松·闻一多

    他在夕阳底红纱灯笼下站着, 他扭着颈子望着你, 他散开了藏着金色圆眼的, 海绿色的花翎——一层层的花翎。 他像是金谷园里的 一只开屏的孔雀罢?

  • 卷之一百二十八·佚名

    光绪七年。辛巳。三月癸亥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至壬申皆如之。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辛卯皆如之。起居注  ○谕军机大臣等。岑毓英奏黔省被乱后。户口凋零。粮

  • 通志卷八十四上·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宗室传第七上后魏上谷公纥罗【弟建 子题 题子悉 建徳公婴文 真定侯陆】武陵侯因【长乐王夀乐】望都公頽 曲阳侯素延【顺阳公郁 宜都王目辰】六脩 吉阳男比干【江夏王吕

  • 一一七四 河南巡抚毕沅奏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二十七部折·佚名

    一一七四 河南巡抚毕沅奏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二十七部折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河南巡抚臣毕沅跪奏,为遵例汇奏事。案查乾隆四十八年三月二十四日奉上谕:前因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

  • 二五六 江西巡抚海成奏恭缴应毁书籍折(附清单一)·佚名

    二五六 江西巡抚海成奏恭缴应毁书籍折(附清单一)乾隆四十年四月十四日江西巡抚臣海成谨奏,为恭缴应毁书籍,仰祈睿鉴事。窃臣去年因委员搜罗应毁遗书,旋得八部,当卽查照委员所开各书来历,檄饬查追有无底本及旧存板片,务令尽数

  • 跋·施琅

    ●跋平南之役,圣天子授钺推毂于我大将军施公,而公果以肤功奏。其知人善任,诚千古帝王命将之盛轨哉!顾尝思之,古今克奏肤功者,皆其谋能素定,熟识情形,深知彼己,是以弗战则已,战则动出万全,功成一鼓。今读公平南始末奏章,如密陈专征

  • 杨继宗传·张廷玉

    杨继宗,字承芳,阳城人。天顺初年中进士。被授予刑部主事。囚犯多患瘟疫而死,继宗为他们安排饮食,令三天一洗澡,因此他存活了很多人。他又善于辨解疑案。河间府抓到盗贼,派当地百姓张文、郭礼押送到京师,途中盗贼逃了。张文便

  • 卷七十·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七十宋 徐天麟 撰蕃夷下西域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後稍分至五十余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余里南北千余里东则接汉阸以玉门阳关西则限以葱岭其南山东出金城与

  • 礼经会元卷一下·叶时

    宋 叶时 撰侯贡畿内租税天子食之畿外租税诸侯食之诸侯食其国之租税必以其半若五之一四之一入于天子効其土地之所有而尽其臣子奉上之心于是有九贡之致矣然周公之制为是贡必以供是用祀贡牷茅嫔贡丝枲器贡器械币贡皮帛

  • 卷二十·佚名

    △宝幢分第九三昧神足品第四是时如来四大弟子与诸魔子。游王舍城歌舞颂偈。尔时大地六返震动。无量天人悲感啼泣。苦哉苦哉。今者如来犹在於世。而四弟子为诸魔众之所戏弄。即共和集往至佛所而作是言:世尊,唯愿如来放舍

  • 菩提資糧論大科·欧阳竟无

         ┌說論緣起     ├資糧法體┬正取六度┬般若爲初資糧   │    │    ├餘度爲次資糧┬施等五   │    │    │      └般若所攝方便等四   │    │    └六度總

  • 佛说妙色王因缘经·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从定起已,为诸四众演说无上甘露妙法。时有无量百千大众前后围绕,诸根不动听闻法要。时诸苾刍既见大众身心寂静殷勤听法,咸皆有疑白佛言:&l

  • 第九卷·佚名

    大法炬陀罗尼经 第九卷隋天竺三藏法师阇那崛多等译劝证品之余法师行相品第二十劝证品之余摩那婆。若有人能入是门者。则于一切法门皆得明了。摩那婆。汝等应证如是法相。既自证已为人演说。汝等当得无量无边乐

  • 农政全书[四库本]·徐光启

    明朝科学家徐光启著。成于崇祯元年(1628)。崇祯十二年刊行。全书六十卷,约六十万字。计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种植、牧养、制造及荒政十二个部分,举凡农业及与农业有关的政策、制度

  • 疡医大全·顾世澄

    外科著作。清顾世澄撰。四十卷。世澄一名澄,字练江,安徽芜湖人。出身世医之家,迁居扬州,业医四十余载,以疡科著称。是书汇集前代有关经验,及其先祖宁华、父青岩家藏秘方,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撰成。内容丰富,从经文注

  • 江西诗社宗派图录·张泰来

    宋代诗歌史料著作。1卷。清人张泰来撰。作者本王应麟《小学绀珠》之说,列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所录黄庭坚以下属江西诗社的诗人陈师道、潘大临、潘大观、谢逸、谢薖、洪朋、洪刍、洪炎、饶节、祖可、善权、徐俯、

  • 幽梦影·张潮

    《幽梦影》是清代文学家、小说家、刻书家张潮著的随笔体格言小品文集。全书收录作者格言、箴言、哲言、韵语、警句等219则,尽情地抒发了作者对人生、自然的体验和感受,蕴涵着破人梦境、发人警醒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