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百九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九十一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巳远波声小

古悠悠行

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飃海沙变成石鱼沫吹秦桥空光远流浪铜柱从年消

黄头郎

黄头郎捞拢去不归南浦芙蓉影愁红独自垂水弄湘娥佩竹啼山露月玉瑟调青门石云湿黄葛沙上蘼芜花秋风巳先发好持【一作待】扫罗荐香出鸳鸯【一作笼】热

马诗二十三首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一作精】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大漠山【一作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饥卧骨查牙麤毛刺破花鬛焦朱色落发断锯长麻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巳乾君王若燕去谁为拽车辕赤兎无人用当须吕布骑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飂叔去【一作死】悤悤如今不豢龙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

催榜渡乌江【一作江东】神骓泣向风君【一作吾】王今解劒何处逐英雄

内马赐宫人银韀刺骐驎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批竹初攅耳桃花未上身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香襆赭罗新盘龙蹙镫鳞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唐劒斩隋公拳毛属太宗莫嫌金甲重且去捉【一作飃一作飇】风

白铁剉青禾碪间落细莎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汗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廏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申胡子觱篥歌【并序】

申胡子朔客之苍头也朔客李氏本亦世家子得祀江夏王庙当年践履失序遂奉官北郡自称学长调短调久未知名今年四月吾与对舍於长安崇义里遂将衣质酒命予合饮气热杯阑因谓吾曰李长吉尔徒能长调不能作五字歌诗直强回笔端与陶谢诗势相远几里吾对後请撰申胡子觱篥歌以五字断句歌成左右人合噪相唱朔客大喜擎觞起立命花娘出幕裵回拜客吾问所宜称善平弄於是以弊辞配声与予为夀

顔热感君酒含嚼芦中声花娘篸绥妥休睡芙蓉屛谁截太平管列点排空星直贯开花风天上驱云行今夕岁华落令人惜平生心事如波涛中坐时时惊朔客骑白马剑弝悬兰缨俊健如生猱肎拾蓬中萤

老夫采玉歌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揺徒好色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褭褭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伤心行

咽咽学楚吟病骨伤幽素秋姿白发生木叶啼风雨灯青兰膏歇落照飞蛾舞古壁生凝尘羇魂梦中语

湖中曲

长眉越沙采兰若桂叶水葓春漠漠横船【一作倚】醉眠白昼闲渡口梅风歌扇薄燕钗玉股照青渠越王娇郎小字书蜀纸封巾报云鬓晚漏壶中【一作铜壶】水淋尽

黄家洞

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黑幡三点铜鼓鸣高作猨啼揺箭箙彩巾纒踍幅半斜溪头簇队暎葛花山潭晚雾吟白鼍竹蛇飞蠧射金沙闲驱竹马缓归家官军自杀容州槎

屏风曲

蝶栖石竹银交关水凝绿鸭瑠璃钱团回六曲抱膏兰将鬟镜上掷金蝉沈香火暖茱萸烟酒觥【一作余】绾带新承懽月风吹露屏外寒城上乌啼楚女眠

南山田中行

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荒畦九月稻义牙蛰萤低飞陇迳斜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一作照】松花

贵主征行乐

奚骑【一作妓】黄铜连锁甲罗旗香干金画叶中军留醉河阳城娇嘶紫燕踏花行春营骑将如红玉走马捎鞭上空绿女垣素月角吚吚牙帐未开分锦衣

酒罢张大彻索赠诗【时张初効潞幕】

长鬛张郎三十八天遣裁诗花作骨往还谁是龙头人公主遣秉鱼须笏太行【一作水荇】青草上白衫匣中章奏密如蚕金门石阁知卿有豸角鸡香早晚含陇西长吉摧颓客酒阑感觉中区窄葛衣断碎赵城秋吟诗一夜东方白

罗浮山父【一作人】与葛篇

依依宜织江雨空雨中六月兰台风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牀啼鬼工蛇毒浓凝【一作毒蛇浓吁】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欲剪箱【一作湘】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

仁和里杂叙皇甫湜【湜新尉陆浑】

大人乞马癯乃寒宗人贷宅荒厥垣横庭鼠径空土涩出篱大枣垂朱残安定美人截黄绶脱落缨裾暝朝酒还家白笔未上头使我清声落人後枉辱称知犯君眼排引才陞强絙断洛风送马入长关阖扇未开逢猰犬那知坚【一作竖】都相草草客枕幽单看春老归来骨薄面无膏疫气冲头鬓茎少欲雕小说干天官宗孙不调为谁怜明朝下元复西道崆峒叙别长如天

宫娃歌

蜡光高悬照纱空花房夜捣红守宫象口吹香毾?暖七星挂城闻漏板寒入罘罳殿影昏彩鸾帘额着霜痕啼蛄吊月钩栏下屈滕铜铺锁阿甄梦入家门上沙渚天河落处长洲路?君光明如太阳放妾骑鱼撇波去

堂堂

堂堂复堂堂红脱梅灰香十年粉蠧生画梁饥虫不食推【一作堆】碎黄蕙花巳老桃叶长禁院悬帘隔御光华清源中礜石汤裵回白凤随君王

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

洛郊无俎豆弊廏慙老马小雁过鑪峰影落楚水下长船倚云泊石镜秋凉夜岂解有乡情弄月聊呜哑别柳当马头官槐如兎目欲将千里别持我【一作此】易斗粟南云北云空脉断灵台经络悬春綫青轩树转月满牀下国饥儿梦中见维尔之昆二十余年来持镜颇有须辞家三载今如此索米王门一事无荒沟古水光如刀庭南拱柳生蛴螬江干幼客真可念郊原晚吹悲号号

致酒行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夀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将牋上两行书直犯龙顔请恩泽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长歌续短歌

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秦王不可见旦夕成内热渴饮壶中酒饥拔陇头粟凄凄【一作凉】四月阑千里一时绿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裵回沿石寻照出高峰外不得与之游歌成鬓先改

公莫舞歌【并序】

公莫舞歌者咏项伯翼蔽刘沛公也会中壮士灼灼於人故无复书且南北乐府率有歌引贺陋诸家今重作公莫舞歌云

方花古【一作石】础排九楹刺豹淋血盛银甖华【一作军】筵鼔吹无桐竹长刀直立割鸣筝横楣麤锦生红纬日炙锦嫣王未醉腰下三看宝玦光项庄掉箾栏前起材官小臣公莫舞座上真人赤龙子芒砀云瑞抱天回咸阳王气清如水铁枢铁楗重束关大旗五丈撞双鐶汉王今日颁【一作须】秦印絶膑刳膓臣不论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家泉石眼两三茎晓看隂根紫脉【一作陌】生今年水曲春沙上笛管新篁拔玉青

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风吹千亩迎雨啸鸟重一枝入酒尊

恼公

宋玉愁空断娇饶粉自红歌声春草露门掩杏花丛注口樱桃小添眉桂叶浓晓奁妆秀靥夜帐减香筒细镜飞孤鹊江图画水葓陂陀梳碧凤騕褭带金虫杜若含清露河蒲聚紫茸月分蛾黛破花合靥朱融发重疑盘雾腰轻乍倚风密书题荳蔻隐语笑芙蓉莫锁茱茰匣休开翡翠笼弄珠惊汉燕烧蜜引胡蜂醉缬抛红网单罗挂绿蒙数钱教姹女买药问巴賨匀脸安斜雁移灯想梦熊肠攅非束竹弦急是张弓晚树迷新蝶残蜺忆断虹古时填渤澥今日凿崆峒绣沓褰长幔罗裙结短封心揺如舞鹤骨出似飞龙井槛淋清漆门铺缀白铜隈花开兎径向壁印狐踪玳瑁钉帘薄琉璃叠扇烘象牀缘素柏瑶席卷香葱细管吟朝幌芳醪落夜枫宜男生楚巷栀子发金墉龟甲开屏涩鵞毛渗【一作澡】墨浓黄庭留卫瓘绿树养韩冯鸡唱星悬柳鵶啼露滴桐黄娥初出座宠妹始相从蜡泪垂兰烬秋芜扫绮栊吹笙翻旧引沽酒待新丰短佩愁填粟长弦怨削菘曲池眠乳鸭小阁睡娃僮褥缝篸双綫钩绦辫五总蜀烟飞重锦峡雨溅轻容拂镜羞温峤薰衣避贾充鱼生玉藕下人在石莲中含水弯蛾翠登楼潠马鬉使君居曲陌园令住临卭桂火流苏暖金炉细炷通春迟王子态莺啭谢娘慵玉漏三星曙铜街五马逢犀株防胆怯银液镇心忪跳脱看年命琵琶道吉凶王时应七夕夫位在三宫无力涂云母多方带药翁符因青鸟送囊用绦纱缝汉苑寻官柳河桥阂禁钟月明中妇觉应笑画堂空

感讽五首

合浦无明珠龙洲无木奴足知造化力不给使君须越妇未织作吴蚕始蠕蠕县官骑马来狞色虬紫须怀中一方板板上数行书不因使君怒焉得诣尔庐越妇拜县官桑牙今尚小会待春日晏丝车方掷掉越妇通言语小姑具黄粱县官踏飡去簿吏复登堂

奇俊无少年日车何躃躃我待纡双绶遗我星星发都门贾生墓青蝇久断絶寒食揺扬天愤景长肃杀皇汉十二帝唯帝称睿哲一夕信竖儿【一作反信竖儿言】文明永沦歇

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空草长安夜半秋风前几人【一作剪春姿】老低迷黄昏径褭褭青栎道月午树无影一山唯白晓漆炬迎新人幽圹萤扰扰

星尽四方高万物知天曙己生须己养荷担出门去君平久不反康伯循【一作遁】国路晓思何譊譊闤闠千人语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侵衣野竹香蛰蛰垂叶厚岑中月归来蟾光挂空【一作云】秀桂【一作秋】露对仙娥星星下云逗凄凉栀子落山璺泣清漏下有张仲蔚披书案将朽

三月过行宫

渠水红緐拥御墙风娇小叶学娥妆垂帘几度青春老堪锁千年白日长

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九十一

猜你喜欢
  卷四百九十·彭定求
  卷二百一十九·彭定求
  廖行之·唐圭璋
  ●卷六·赵翼
  第十七出 仇玉·李渔
  第二十五出·李开先
  第四折·郑廷玉
  草泽狂歌卷四·王恭
  卷149 ·佚名
  卷八·朱彝尊
  卷一百四十七·曹学佺
  卷三十·施元之
  石屏诗集目録·戴复古
  续词余蕞话卷三·杨恩寿
  七谏·屈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十四·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赋彚卷五十四祯祥紫玉见南山赋【以由德通祥至 唐如影响为韵】李 觐南山之阳何珍不藏昭皇家之至德发紫玉之祯祥荧荧?千岩动色炯炯?万壑生光映于林谓羣凤之集上据于石辨众珉之居旁固已闻于往牒遂

  • 淳熙稿卷十四·赵蕃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稿卷十四 宋 赵蕃 撰 七言律 宜春县斋寒食日作 故知寒食住为佳可奈携家更忆家忧乐相寻定何种死生如梦本无涯节中天色少来旧诗里风光别去嗟李迳桃蹊事虽退柳行因雨未抛花 三月初二日雨人以为风止

  • 列传第四 高祖诸子·欧阳修

    隐太子建成 卫王玄霸 巢王元吉 楚王智云 荆王元景 汉王元昌 酆王元亨 周王元方 徐王元礼 韩王元嘉 黄公讠喿 彭王元则 郑王元懿 霍王元轨 虢王凤 道王元庆 邓王元裕 舒王元名 鲁王灵夔 江王元祥 

  • 卷之九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志卷第三 高丽史四十九·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天文三[月五星凌犯及星变]。○忠烈王元年二月辛酉太白犯昴。 七月丁酉流星大如缶自东至西而堕光芒照地。 十一月癸巳月犯太白。二年六月

  • 夏侯道迁传·魏收

    夏侯道迁,谯国人。少年即有志操。年十七,父母为他娶妻韦氏,道迁说:“我欲怀救四方之志,不愿娶媳妇。”家人都说这是戏言。等到结婚那天,到处寻找却不知他在哪里。后来查访询问,有人说他逃入益州。道迁仕官萧鸾,因军功渐迁至前

  • 陈玄礼传·欧阳修

    陈玄礼在宫禁宿卫,以朴质敦厚为自律要求。皇帝曾想到虢国夫人家里去,陈玄礼劝谏:“没有宣谕敕令,不可轻率地去。”皇帝乃作罢。后来在华清宫,正月十五夜,皇帝准备去游玩,陈玄礼又劝谏:“宫外旷野,毫无准备。陛下如果一定要出宫

  • 台湾南部碑文集成三·佚名

    甲、记(下)重修海东碑记(道光八年)重修双慈亭碑记(道光八年)林氏姑婆祖碑记(道光八年)重修武庙碑记(道光八年)重修武庙碑记(道光八年)文宣王祀典引(道光八年)修理大观音亭香灯店碑记(道光十年)古思碑(道光十一年)阵亡忠义碑记(道光十三年

  • 卷五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五十四庆祝五【贡献一】康熙五十二年恭遇皇上六旬万寿普天同庆皇子诚亲王胤祉等十三人率皇孙弘昇等二十六人谨择吉日於万寿节前预祝遐龄恭进万寿之

  • 50.刘邦和项羽·林汉达

    陈胜、吴广发动农民起义以后,各地的百姓纷纷杀了官吏,响应起义。没有多久,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陈胜派兵遣将分头去接应各地起义,他们节节胜利,占领了大批地方。但是因为战线长,号令不统一,有的地方被六国旧贵族

  • 方伯梁·周诒春

    方伯梁 字柱臣。年五十八岁。生于广东开平。弟伯麟。任京张铁路西直门车站稽查员。已婚。子六。女二。初学于上海出洋局。同治十二年。以官费游美。入麻省中学校。习理科。光緖六年。入麻省工业学校。光緖七年回国。

  • 六 公共精神的缺乏·林语堂

    中国是一个个人主义的民族,他们系心于各自的家庭而不知有社会,此种只顾效忠家族的心理实即为扩大的自私心理。在中国人思想中初无“社团”这个名词的存在,不可谓非奇事。在孔教的社会和政治哲学里面,吾们可以看出人民组织

  • 提要·车垓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内外服制通释    礼类二【附录】提要【臣】等谨案内外服制通释七卷宋车垓撰垓字经臣天台人咸淳中由特奏名授迪功郎浦城县尉以年老不赴德祐二年卒垓及从兄若水皆受业于季父安行安行受业

  • 仲尼第四·列子

    【原文】 仲尼闲居,子贡入侍,而有忧色。子贡不敢问,出告颜回。颜回援琴而歌。孔子闻之,果召回入,问曰:“若奚独乐?”回曰:“夫子奚独忧?”孔子曰:“先言尔志。”曰:“吾昔闻之夫子曰:‘乐天知命故不忧。’回所以乐也。”孔子愀然

  • 净名玄论卷第二(名题中)·吉藏

    后释本名门论曰。由体不二之理故。有无二智。由无二之智故。适化无方。适化无方则施教不一。施教不一故称诏不同。是知不二之门为名本也。上已显其名本。今次叙其本名。叙其本名。略有二种。第一总论众教。第二别叙此

  • 卷第三十九·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三十九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相纳息第六之二如世尊说有三有为之有为相。有为之起亦可了知。尽及住异亦可了知。一刹那中云何起。答生云何尽。答无常。云何住异。答老

  • 杂纂二续·苏轼

    唐代诗人李商隐曾撰《义山杂纂》一书,专记市井琐谈,俚语习俗。后亦时有仿作者。宋有《杂纂续》,称王君玉撰。苏轼撰《杂纂二续》。

  • 校猎赋(羽猎赋)·扬雄

    汉赋。西汉扬雄作。始见于《汉书·扬雄传》,题作《校猎赋》,萧统《文选》题为《羽猎赋》,后人多从之,又略见于《艺文类聚》66卷。是汉赋中以描写畋猎为内容的代表作品之一。赋前有序文,申明作赋的缘由是因为汉成帝的校